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oston版 - 何清涟:国企“改革”:时光倒流30年
相关主题
何清涟: TPP为何不带中国玩?zt A letter to our daughter
特朗普风暴(六)美国大崩溃前的最后机会:外交崩溃 (转载)中国经济公私之变(全文)
请教“药剂师”这一专业~~~有没有高人指点?有人贴朱消气的八卦
影评《金陵十三钗》(ZZ) (转载)谈一下国企改革是如何扭亏为盈的
zt 独立宣言的男人平等与美国宪法谈国企改革,不能不提冰淇淋和靓女先嫁理论
希望大家赶紧签名,要求白宫就“排华法案”道歉各位说说,官二代抢位央企大国企到底预示着什么?
明天波士顿地铁免费!博物馆免费。。。对朱容基国企改革,我爷爷提过两点意见。
脱下美国的裤子 (深度好文) zt朱镕基的确无功可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国企话题: 国企改革话题: 国有企业话题: 改革话题: 做强
进入Boston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w
发帖数: 2257
1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最近,关于中国的大新闻应该是习近平、李克强这两位中国领导人在国企改革方面的严
重分歧。可惜的是,国外分析多着眼于权力斗争,以及李克强可能将不再任中国总理,
却很少去分析所谓习氏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死胡同。
关于国企改革的习李分歧
早在7月1日,中国媒体就发现,中国上市国企章程纷纷增设党建条款,规定党委将参与
企业重大问题决策。7月4日,习近平和李克强分别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发出南辕
北辙的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指示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加强和改进党对国
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李克强的批示强调,需要对国有企业
“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在国企改革中要“遵循市场规律”。两相比较,习氏“国企改
革”实际上是退回到80年代中期赵紫阳任国务院总理时提倡政企分开,党组织退出企业
经营管理,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之前;李克强的方针则是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却始终踟
蹰难行的市场化方向,这一方向服务于“与国际接轨”这一长远目标。
两位领导人方向相反的指示,让执行层难以抉择。从多年经济工作经验出发,他们知道
李克强提出的方向是对的;从政治风险角度来看,他们深知习近平的意志是不能违拗的
。执行层犹豫、挣扎了一番之后,通过美国《华尔街日报》,批评习近平包揽太多而导
致李克强无法有效治国理政,剥夺了李克强和其他更能胜任经济管理工作的官员应有的
权力,结果是有关当局驳斥了华尔街日报的说法与猜测。
向来对政策少有尖锐批评的经济学家盛洪接受中评网(总部设香港)的采访,谈《我为
什么否定这次“国企改革”》,认为将国企做大做强是错的,真正的改革应该破除国企
垄断,针对国企垄断权、国企免费和低价使用国有资源、不上交利润、国企内部没有限
制分配的问题等进行改革。他甚至说了本来只有体制外的人才愿意发出的批评之语:国
企的存在就是问题。
这些批评无法阻止习近平将国企做大做强的步伐,勉尽人事而已。
为何说习氏“国企改革”是时光倒流30年?
45岁以下的人可能不熟悉,习氏国企改革的方向,正好与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模式下
的国企经营方式相同。
做大做强这个方向并非习近平首创,是李荣融2003年出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以后提出的
国企改革方针。李的“做大做强”,其实就是依托政治权力介入资源分配,让国企免费
拿到尽可能多的资源、争取国有银行尽可能多的金融支持,做大做强,当然,李也提到
做强做大之后,国企应该尽社会责任。在温家宝主理国务院期间,李荣融这一做大做强
政策的结果,是导致国进民退,这方面的抱怨批评很多,后果也很严重。
但是,习氏“国企改革”,比李荣融更进一步,党管企业一项,明确地回到了朱镕基国
企改革之前的状态。从已经发布的国企章程来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新增党委和纪委,
并明确其七大职权。董事会决定公司重大问题时,应当事先听取公司党委的意见;公司
党委对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拟决策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除
了否决权之外,一切都回归朱镕基改革之前。
朱镕基当年为何要推进国企改革?
中共建政之后,从1950年代开始,通过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公有制下的计划经
济体制。此后20余年间,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企存在的弊端,中国的国企一样也不少,亏
损严重。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重新出山,开始推行经济改革,提出
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但准许个体的小规模私营经济经营,同时削弱计划经济。
邓小平于1997年2月去世,同年中国政府决定,立即全面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是
不公开承认的私有化)。时任总理的朱镕基之所以如此决策,出自两点考虑:
第一,国有企业无法归还银行贷款,导致国有银行系统濒临崩溃。邓小平时代的经济改
革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的弊端,例如冗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浪费惊人、企业亏
损严重等,只能长期依赖国有银行的贷款支撑企业的运转。随着经营状况日益恶化,许
多国有企业停止偿还银行贷款,甚至连利息也不再支付,1996年国有银行的坏帐加上逾
期呆滞贷款占贷款总额的70%左右,如果继续为国企注资,金融系统将被国企拖垮。
第二,中国急于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便扩大出口。当时,WTO接纳中国有个前
提,即以15年为期,中国必须建立市场经济,即取消计划经济和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中国如果不能证明它实行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就无法获准加入WTO。
朱镕基于1997年底开始推行国企改革,当时这一政策被称为“抓大放小”的“国企改制
”。所谓“抓大”,就是指资产规模大且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金融、能源、电力、电信、
交通等企业,准许其经过资产重组后上市。这里的资产重组,是指国企可以向外部人和
外资出售部分股份,但国家仍然控股(51%以上或者必须成为第一大股东;所谓“放小
”,是将市场前景不佳或亏损严重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出售,允许其私有化,以甩掉政府
的包袱。
中国这一私有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年下半年到2001年,历时4年左右
,主题是中小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成为原厂长、经理等私人拥有的企业。 第二阶段是
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部分私有化,大约从2002年开始,到2009年基本完成,其手段包括把
国有企业改组后上市、管理层持股(MBO,Management Buyout)、职工股份化、与外资
合资、与私企合资等等。由于这些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厂长经理们无法独自侵吞,所以
通常是动用公款购买企业股份送给企业高中层管理干部,并用送股份的办法贿赂那些有
权批准企业上市的政府部门官员及其家属,形成利益共谋。这些共产党的国企干部和政
府官员不花任何成本,便成为大中型上市公司的持股总经理或常务董事之类,凭借职位
优势成了资产所有者。李小琳等百余位红二代,就是通过这种MBO的方式化公为私,成
为巨富。
“做大做强”国企是没有前途的事业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推进市场化,中国人忍受了一次化公为私的掠夺。但自胡锦涛晚
期开始的国进民退,国企实际上又回到了朱镕基国企改革前的状态:占有大量优质资源
,享受了政府赐予的各种优惠政策,最后还是成了大量吞食巨额公共资源却效益低下的
怪物。至于政府为何要维持这种国有企业,我已经在《中国银行、国企与职工深陷“囚
徒困境”》(VOA,2016年4月4日)一文中谈得很清楚:主要是基于国企承担的政治功
能:一、国企是中共执政的经济基础。通过垄断资源和垄断行业,可攫取巨额利润输送
给政府;二、国企成为非正常政治活动的小金库,大量非正常的政治费用需要通过国企
的平台转移和支付,可隐藏统治集团特殊的统治成本。
习氏“国企改革”现在被称作“第二次国企改革”,以区别于朱镕基1997年开始的第一
次国企改革。从其方向与内容上来看,无非是回到30年前政企不分那种状态。也就是说
,这30年围绕国企的所有折腾,无非是富了一批党官、国企厂长经理与红二代之外,中
国人什么都没得到,连一个曾经许诺的“市场化方向”都失去了。
有趣的是,这两次方向相反的改革都被称之为“国企改革”,这充分证明,我14年前在
《中国改革的得与失》里说过的话,在中共政府那里,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所
有动作都被冠上改革之名,终于使改革徒剩虚名。
1 (共1页)
进入Boston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朱镕基的确无功可言zt 独立宣言的男人平等与美国宪法
美国财长督促中国加速国企改革希望大家赶紧签名,要求白宫就“排华法案”道歉
TPP的命门在国企,有关部门别再装糊涂了 (转载)明天波士顿地铁免费!博物馆免费。。。
来评价一下当年朱榕基的国企改革吧脱下美国的裤子 (深度好文) zt
何清涟: TPP为何不带中国玩?zt A letter to our daughter
特朗普风暴(六)美国大崩溃前的最后机会:外交崩溃 (转载)中国经济公私之变(全文)
请教“药剂师”这一专业~~~有没有高人指点?有人贴朱消气的八卦
影评《金陵十三钗》(ZZ) (转载)谈一下国企改革是如何扭亏为盈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国企话题: 国企改革话题: 国有企业话题: 改革话题: 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