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z****1 发帖数: 167 | 1 这所偏居长沙的大学在度过半个世纪并不显赫的校史之后,突然成为新世纪(40.50,-0.
48,-1.17%)中国大陆众多财富新贵争相寻根的母校。问题不在于大学和造富之间有何因
果联系,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中南大学?
文|本刊记者 赵紫高
图|本刊摄影 周立春
终于有人打破这种近乎垄断的创业印象了。他是王传福,比亚迪的董事长兼总裁,
本刊上一期的封面人物。作为一个近乎神话的财富故事缔造者,王传福所打破——或者
说分享——的创业印象是,因其被福布斯和胡润两大财富排名机构连续放榜荣登“双料
首富”的宝座,他和他的同学兼搭档成功地将人们的联想转移——大学同学与打拼创业
的经典富贵共享故事。在他们之前,至少在湖南,人们首先念及于此的是梁稳根和他的
三一同学创业团队。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是,他们同为中南大学的校友,且创业团队具是
同窗。
1983年,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工业大学前身)金属材料系的梁稳根、唐修国、周福贵
相继毕业离校,两个月后,王传福、杨龙忠、王念强又因同时进入该校冶金物理化学专
业而相识。以这几个人为基础分别构建的团队在今日已经家财万贯声名显赫,其中的核
心人物则一个成为湖南首富,一位新晋中国大陆首富之位。
没有人会做无谓的联想。偶然的财富神话在时下中国的创富狂潮中并不能确保经受
市场与历史的双重考验。然而,在我们历数中南大学在企业界校友的名录之后,却不由
得将其当成一种基因(或者特质)加以分析——而不仅仅是一个现象。在一所连校长都在
创业的大学里,无论如何,它都有成为标本的价值与意义。
除去上述两组团队之外,目前活跃在国内企业界和福布斯排行榜的中南校友还包括
中科智集团董事长张锴雍、城启及粤泰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杨树坪、深圳金立集
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立荣等大小企业家数百人,稍前因并购澳洲铁矿巨头力拓案而名噪
天下的央企中铝集团,其前任总经理肖亚庆和现任总经理熊维平均为中南大学材料系校
友。
纵观中南大学目今创业及任职企业高管的校友,大都毕业于该校材料、冶金等专业
——这恰是该校传统上最有实力的几个专业。而他们现在聚焦的行业,亦大多集中在机
械、化工和能源等技术集中型领域。在重工及能源行业成为推动中国GDP增长最强动力
的新世纪头十年,这不能说是一个巧合。
据中南大学校友总会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中南大学校友亿万富豪总人数列居全国
第六,在中西部省份大学中名列第一,这是由中国校友会网评选出的一份较为权威的榜
单。更为众多校友津津乐道的是近期在深圳举行的以校友为单元的粤港澳企业届高尔夫
球联赛,中南大学校友队最终名列第二,排第一的,是清华大学。而在中南大学各地校
友分会中最为活跃的北京校友会和深圳校友会之间,每年都会举行春秋两季的高尔夫联
谊赛,春季在北京,秋季在深圳,双方轮流担任东道主。
“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中南大学校友总会主任张忠生对《企业家天地》
说。张忠生和他的同事正在编辑中南大学校友丛书,以所在领域不同分医学、商业和院
士等七个部分出版发行,在获得一位杨姓校友10万元的赞助之后,第一本已于近期定稿
,准备付印,它所讲述的内容,正是商业篇。
一所大学的创业基因
[实际上,除了技术之外,这些源自中南大学的创业者并不具备比外界想象更多的
优势。“出现这么多优秀企业家校友,实事求是说,学校并无相关特别政策支持学生创
业。虽然不能说是一种巧合,但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
黄伯云是中南大学的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因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而获誉“技术校长”的称号。但最近以来,尤其是资本市场,人们不得不对他的
言行保持更高的兴趣。由他创建的博云新材(27.86,-0.34,-1.21%)已于今年9月份在深
圳中小板上市,尽管他早在2005年已将所持股权转让给了博云新材现任总经理熊翔,但
以其名誉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和中南大学实际控股博云新材的事实,这家企业依
然脱不了黄氏标签。
在黄伯云创立博云新材的2001年,正是中南大学院士争相创办企业,从而引申出“
院士企业家”这个名词的关键时候,当年即引起媒体和观察家的极大关注。时隔8年后
,随着这些院士或教授创办的企业上市计划的逐步推进乃至实现,中南大学的院士们再
一次迎来了国内重量级媒体的关注与问询。和8年前不同的是,人们此时关注的焦点已
不再是他们的院士身份,而是他们在企业运营中所起到的真实作用。人们发现,尽管大
多数院士企业家仅以首席科学家介入企业,但他们的意志从未偏离在企业的发展之外。
作为院士,他们是最为纯粹的技术型企业家,这也恰好揭示了中南大学校友创业蔚
然成风且成功案例灿若繁星的真谛。经济学家高粱表示,在几乎所有后进国家启动的赶
超战略中,“技术立国”都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中国经济在经历80年代释放性
增长与90年代代工出口之后,在21世纪初叶逐步进入到以重工、能源为主要推动力的层
面。那些在上世纪创立的技术企业,在度过生存期之后,迎来了历史性的井喷行情。
实际上,除了技术之外,这些源自中南大学的创业者并不具备比外界想象更多的优
势。“出现这么多优秀企业家校友,实事求是说,学校并无相关特别政策支持学生创业
。虽然不能说是一种巧合,但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中南大学一位匿名的校领导坦然
说道。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校友总会主任张忠生的认同:“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本身。技术型
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门槛较高的领域,专业素养为他们进入这些行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
时也在源头上淘汰了大批竞争者。”张忠生继而试图从校风、学风的角度进行阐述,但
显然,到目前为止,中南大学还没有任何相关研究。
中南矿冶学院自1951年由湖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地质矿冶系科合
并升格后,于1985年改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并在1998年吸收了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随即于2000年与湖南医科大学及长沙铁道学院合并,成为今日国内排名在15名开外的中
南大学。
以上是中南大学的历史沿革,事实上,除了院士企业家之外,真正引起业界兴趣的
还是那个企业家数量“排名第七”的说法。而这些企业家,大都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及
稍后的中南工业大学。因此,探究中南大学校友创业故事的缘由,主要还是围绕该校最
为基础的学科展开。
对于众说纷纭的创业基因分析,该校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迪的看法则比较实
际,当然,也更为直观。刘迪曾是王传福和杨龙忠等人的辅导员。
“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推动了我们校友的创业风潮。一是与专业有关,现在国家
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巨大,当初他们创业资金门槛低,技术门槛也相对较高,这些都
给他们创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二是离广东比较近,我们创业的校友最集中的地方
就是广东,这弥补了我们学校的劣势;三是由比亚迪和三一等企业鼓励带动了一大批校
友创业,这种带动,不仅是指精神上的,很多还涉及到订单等合作。”
“比方说,我现在基本上每个月要去一次比亚迪,不仅是看我当年的学生,更多的
时候是给一些校友牵桥搭线。”对于第三个原因,他着重举例强调。
董事局里的同学会
[要有梦想,干事业要专一;不论就业还是创业,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个人能力得以
最大发挥,而不能仅仅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
最近两个月来,刘迪开始被迫学习一项新的技能,那就是如何应付记者。在获悉王
传福荣登“双料首富”之后,媒体的关注力从聚焦到细分,终于将目标锁定到刘迪身上
。作为王传福当年的辅导员,追问中国首富的大学秘史,成为一个颇具阅读率的选题,
这些重复的追问让党委副书记刘迪不胜烦扰。
“他们只是中南众多优秀学子中的一员而已。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他们在离校之后
那段宝贵的创业历程。”刘迪说道。
他更愿意讲述比亚迪与中南大学良性互动的典范事迹。在刘迪看来,这无疑更具启
发意义。“每年比亚迪都会到学校举行大型招聘会,用以充实公司的后备力量。这是一
个另类的产学互动新模式。”作为王传福等人当年的辅导员,刘迪在连接比亚迪与中南
大学方面起到了一个中间人的作用。
11月4日,中南大学新闻网公布消息,比亚迪在中南大学设立奖学金,用以资助优
秀教师和学生,总金额为1240万元。王传福的同学,比亚迪副总裁王念强与会发言。他
同样是刘迪的学生。“我们互相沟通了很多次,当时初步的方案是每年60万,分期20年
。后来增加了40万,作为评审费用。”刘迪解释道,这个数目是中南大学私人(企)捐助
金额最大的奖学金。
“其实我去深圳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见到王传福,更多的时候是与杨龙忠或王念强见
面。”刘迪说,“经过多年的创业磨合与历练,至少在思维上,他们早已淡化了同学的
意识。但有时候开个会,会突然发现大家都是同学。”
这样的场景也时常在三一集团的早餐会上呈现。但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说道,“
董事长(梁稳根)不喜欢这样概述三一,这样只会使得企业文化显得偏执狭隘。”
上述匿名校领导曾言及学校并无特别政策支持校友创业,但在目睹众多校友创业成
功之后,中南大学于2002年启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程,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导小
组和创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创业教育体系。并在2007年11月
引进欧洲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技术,开办全国高校首个大学生与全球6000多个模拟公
司进行模拟交易,中南大学也成为全国高校唯一一家“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单
位。无论如何,这种“偶像企业家”的创业文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后辈
校友,在中南大学推出选课制后,众多学生结伴选择了《如何创办你的公司》这门选修
课,希冀能复制前辈的创业轨迹。
今年10月,三一在中南大学举行专场招聘会,校长黄伯云抱恙出席。以衣锦还乡之
姿亲临会场的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唐修国面对台下几乎爆满的莘莘学子,讲述他们团队早
已为人熟知的创业故事,唐修国如是说道:要有梦想,干事业要专一;不论就业还是创
业,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个人能力得以最大发挥,而不能仅仅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尽管
剧情依旧,但台下众多学子依然听得热血澎湃。这是财富的力量,也是千古情义“同生
死、共富贵”的现代演绎。
大学之道
[一所成功的大学不在于培育了多少富豪校友,那样会将大学的品格看低,但一所
大学应该拥有自己特有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是学术,也可以是拥有人文气质的财富
故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四书》中《大学》的开篇之
辞。中国的大学在经历大小政治化运动之后,如今正呈现出新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价值取
向。这个特征伴随着GDP无休止的增长而日渐清晰——大学的创富能力至少在社会关注
度上齐肩其治学功能。在此背景下,大小榜单像财富排行榜一样将中国大学晾了出来。
中国校友总会根据国内多个富豪排行榜在1999—2008年10年间的数据,发布了2009
年中国高校亿万富豪校友排行榜。这一榜单在很大程度上遗漏了秉承闷声发财传统的隐
形富豪,但在客观上,它依然是一个颇具参考价值的文本。
在这一榜单上,北京大学名列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状元富豪学府,浙江大学则得
益于江浙民间得天独厚的商业土壤,位列第二,值得关注的是,中南大学以中西部地区
第一的身份挤进前十,排名第六。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数据并不具有指标意义。
亲身参与此一榜单评价的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特别指出:“亿万富豪大多毕业其就
读高校的王牌和优势专业,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亿万富豪在人数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从
富豪毕业院校类型来看,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综合性高校比理工科高校
在富豪企业家培养上更具优势,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前列的综合性高校占据多数。”对
于中南大学能够排名靠前,他用了“刮目相看”加以概括。
蔡言厚同时认为,基于亿万富豪超凡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他们对其毕业高校的
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富豪校友的广告效应是母校高考和研究生招生
宣传的最佳广告;而富豪校友通过大量招收母校的毕业生、委托母校定向培养和培训员
工等多种渠道,大大减轻了母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特别是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式下,我
国就业压力加剧,而富豪企业对解决就业压力的贡献不容忽视。
如前所述,三一集团和比亚迪每年都会到中南大学举行大型招聘会。富豪与母校据
此也形成了良性互动,富豪校友通过各种形式反哺母校。据中南大学校友总会张忠生介
绍,除了比亚迪设立总额1240万元的奖学金,三一集团还捐资3000万建立三一研究院。
这些富豪校友通过捐资设立科研基金、联合建立实验室等形式支持母校的科学研究工作
,弥补了高校教育与科研经费的不足,富豪校友企业成为高校办学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
之一。实际上,就美国常青藤联盟高校而言,都设有专门的基金会接纳校友捐助,有些
美国大学的校友捐助甚至成为学校运营最大的资金来源。同时,高校为富豪企业提供的
大量优秀人才资源和先进科研成果,也大大促进富豪校友企业的发展。
兼具创业家身份的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认为,一所成功的大学不在于培育了多少富
豪校友,那样会将大学的品格看低,但一所大学应该拥有自己特有的力量,这种力量,
可以是学术,也可以是拥有人文气质的财富故事。
插文:作为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中南大学在金属材料、矿物加工开采、
概率论、医学领域均拥有世界级的学派。从中南大学走出的王传福出人意料地登上了胡
润及福布斯两个排行榜的中国内地首富宝座,加上之前风生水起的梁稳根和院士企业家
群体,中南(工大)成为国人眼中造富最为成功的大学之一,探寻首富们的中南历程与中
南独到的造富机制成为时下热点。 | z****1 发帖数: 167 | 2 俺自己顶自己
0.
【在 z****1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所偏居长沙的大学在度过半个世纪并不显赫的校史之后,突然成为新世纪(40.50,-0. : 48,-1.17%)中国大陆众多财富新贵争相寻根的母校。问题不在于大学和造富之间有何因 : 果联系,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中南大学? : 文|本刊记者 赵紫高 : 图|本刊摄影 周立春 : 终于有人打破这种近乎垄断的创业印象了。他是王传福,比亚迪的董事长兼总裁, : 本刊上一期的封面人物。作为一个近乎神话的财富故事缔造者,王传福所打破——或者 : 说分享——的创业印象是,因其被福布斯和胡润两大财富排名机构连续放榜荣登“双料 : 首富”的宝座,他和他的同学兼搭档成功地将人们的联想转移——大学同学与打拼创业 : 的经典富贵共享故事。在他们之前,至少在湖南,人们首先念及于此的是梁稳根和他的
| x***g 发帖数: 45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