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antonese版 - 用英语演唱粤剧的新加坡剧坊
相关主题
帝女花
关于东方的new age(1)
唱好广州2
ZZ:粤语非广东人古语:原是古代夏朝官方语言
昨晚去CASINO看完演唱会回来
【征文】 黎彼得 (转载)
春晚不变的是调侃广东人
新光重開 紅線女開金腔 (转载)
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89岁
“虾哥”走了---粤剧大佬倌罗家宝昨晚辞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粤剧话题: metze话题: peer话题: 剧坊话题: 桂馨
进入Cantones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Y
发帖数: 9698
1
洋腔粤韵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年06月18日 作者:许晓蕾 陈坤荣

“笃笃,撑,笃笃,撑……”锣鼓响起。角色逐次上场。
这是6月11日晚南方剧院的一场演出,剧目是粤剧《清宫遗恨》。
开唱。
“keep cool and think,keep cool and think,Old Buddha in Xian is still
waiting.”
穿的是中国戏服,唱的却是英语。
这是粤剧么?
饶是之前有心理准备,唱词一出,还是让台下的观众感到新奇。
再多听几句。那唱腔,确实透着浓浓的粤剧韵味。
这是新加坡敦煌剧坊给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奉上的节目,将一台用英语演唱的粤
剧,带回粤剧的故乡。
老外
台上,将上演第六场《议和》:德国公爵瓦德西与清朝大臣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
》。
新加坡敦煌剧坊主席黄仕英2002年写成的《清宫遗恨》,讲述清朝光绪皇帝与慈禧
太后的权力斗争,以及光绪与珍妃的恋爱史,其中也穿插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百日维新”变法。
角色出场,瓦德西与李鸿章。瓦德西高昂着头,偶尔露出“威胁式”的笑容,一副
胜利者的姿态,德国公爵的形象活灵活现。
不光用英语唱,饰演瓦德西的也是货真价实的外国人。
今年54岁的德国人Peer Metze,定居于新加坡,是一位有11年教龄的德文、英文老
师,也兼职演电视、电影、戏曲。
敦煌剧坊排《清宫遗恨》时,剧组缺一个外国人演瓦德西,恰好剧坊创办人胡桂馨
女士认识Peer Metze的女儿。一个电话打过去,Peer Metze就答应了。
此前,Peer Metze从没接触过中国戏曲,接到这个角色,有高兴也有新奇。
当然,也有吃惊。比如,当Peer Metze得知瓦德西这个角色需要唱时,第一反应是
:“What?”
吃惊归吃惊,一旦进入角色,Peer Metze便显示了演员的本色。
演好办,唱怎么办?这没有难倒Peer Metze.复杂的中国戏曲唱腔,在他听来像英
文歌,不长的时间便学会。
正式演出那天,穿上戏服,化上装,Peer Metze感觉到时间一下子倒流回以前。
中国传统戏曲的装容也给Peer Metze带来冲击。“上了舞台,我都认不出谁是谁了
,大家样子都变了,年轻很多,全是洋娃娃。”
英语
“keep cool and think,keep cool and think,Old Buddha in Xian is still
waiting.”
这是Peer Metze在戏中的一句唱词。
旁边打出了中文字幕:“且谨慎,心底问。老佛爷在西安急候等。”
饰演老佛爷的胡桂馨,本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注册主任,2001年退休后才全职任职剧
坊。虽然在台上被Peer Metze描绘成洋娃娃,谁能想到她已经77岁。
胡桂馨是敦煌剧坊创办者、艺术总监,从事粤剧表演艺术60多年的名伶,圈内人亲
切地称呼她为“馨姐”,1998年10月,受封为太平绅士。敦煌剧坊1981年成立,先后到
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演出和讲学,该团用英语和粤语两种语言唱粤剧,务求让全
世界不会粤语的人也能听懂粤剧。
用英语唱粤剧已有多年。一开始,剧坊只是启用中英字幕,但还是没法吸引更多年
轻人。到了2002年,胡桂馨提出不如尝试用英语来唱,以吸引那些受英文教育的人。
一开始,胡桂馨也担心观众不能接受,直到正式演出那天,“很多老观众在看完之
后,都觉得很不错,除了是用英语唱、说,服装、动作都还是粤剧的,粤剧的韵味都还
在。”这才让她松了一口气。
这样,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唱了下来。敦煌剧坊每台戏在新加坡的演出,除了有粤
语版本,还有了英语版本。
在广州的彩排现场,胡桂馨一边看表演,一边在台下指挥,单单Peer Metze这场5
分钟的戏就排练了好几次。
《清宫遗恨》由胡桂馨丈夫黄仕英编写,两个半小时的戏,花费将近两年的时间。
“以前我们也试过改编一部剧的部分片段,但后来还是觉得只有改编一部大剧,才能够
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让粤剧传播得更广。”胡桂馨说。
兼职
舞台上,Peer Metze高昂着头,正视前方。李鸿章手持合约,一脸担忧。谈判一时
陷入僵持。
李鸿章的扮演者梁锦辉,和Peer Metze一样,也是兼职演员。
其实,在敦煌剧坊,除了包括胡桂馨在内的四个全职受薪人员,其他20多人几乎全
是“兼职”。
梁锦辉,祖辈是番禺人,从事电脑工程管理,跟随馨姐多年。17岁那年,学校搞英
文话剧,里面有个戏子角色,他就去找馨姐指点,后来就成了敦煌剧坊最早的“老丞子
”。
梁锦辉一直有个苦恼,由于身材高大,戏服很多不合适,因此大都自己订制戏服,
家里已买了几百套。花了多少钱也没去计算,他心态好,觉得每个爱好都要去烧钱。
饰演袁世凯的郭广麟,祖辈也是番禺人,正职是电脑管理经理。从小,他就跟着妈
妈去听戏,喜欢上了粤剧。后来到敦煌剧坊去上粤剧课,结果进剧坊唱上了戏,他说,
在新加坡主要是兴趣,有兴趣要学就可以,只要喜欢可以到任何一个剧团演。
作为兼职演员,每次演出都没有酬劳,主要在于兴趣爱好。像这次来广州参加粤剧
节,除了交通、住宿,饭钱都是演员们自己出。大家都有共识,当做朋友一起玩。不过
,Peer Metze除外,他是聘请来的,有酬劳。
敦煌剧坊,以前是一个粤剧爱好者组成的业余小剧团,如今发展成为一个带慈善性
质、受新加坡政府承认并资助的地方戏剧专业团体,35年的历程,实殊不易。
77岁的胡桂馨仍然在争取更多粤剧年轻观众的路上。“即使《清宫遗恨》这部用英
语来诠释的粤剧,在搬上舞台直到现在,对年轻人的吸引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我们只
能慢慢来。”
郭广麟也感慨,“我现在认识的年轻一辈中,喜欢、愿意学习粤剧的只有几个,不
像我们那时候。”
这个问题,不但存在于新加坡,也存在于整个粤剧的世界。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郭丹萍
1 (共1页)
进入Cantones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虾哥”走了---粤剧大佬倌罗家宝昨晚辞世
Peer Pressure
G家的promotion规则是怎么样的呀
最近看了一本书,对分析UCSB杀人案的主角的情况简直是spot on
NAMI 的peer to peer program
Question 2: distributed database question?
Peer-review应该review什么
求证贴:周小川是不是出逃了
宁要上海殖民,不要青海贫穷:和小将五毛说殖民地 (转载)
我回国跟朋友说话很小心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粤剧话题: metze话题: peer话题: 剧坊话题: 桂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