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d******d 发帖数: 26 | 1 我第一次享受暖气,是在大学毕业两年后,到北京某报社工作,租住广安门外红莲中里
。那是一个1980年代建成的小区,“老破小”得很极致,居然有两位中年大妈专门值守
电梯,遇到陌生人还会盘问几句。不过有一点——它暖气很旺。
这暖气,让我在华北最寒冷的冬天里,在室内仅穿一件秋衣,就可以彻夜写稿,而不用
一直搓手哈气。在此之前,从河南南阳乡村,到郑州大学的八人宿舍内,最后是城中村
的蜗居,冬天都会让我苦不堪言。没有暖气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一直不知道冬天的生
活,还可以如此自如。
我经历过的最冷的天气,无疑是在老家的隆冬。室内也就比户外高那么三四度的样子,
临睡前放在床头没有喝完的水,第二天早晨醒来,会从碗里倒扣出一块大冰坨子。大人
小孩的手脚和耳朵,没有几个囫囵的。冻疮最可怕的不是疼,而是痒,抓心挠肺的痒。
据说没有挂毛的小老鼠熬的油可以治冻疮,就有不少人专门在夏天搜集小老鼠,到了冬
天,一块老鼠冻疮膏,一家人轮番用。到底有用没,只有中医知道。
我小时候的双手跟这个女孩一样
大家都在被冻烂的皮肉上擦膏搽油,没有谁抱怨,因为抱怨了也没人听。几千年来,中
国农民的身体没有进化到可以不被冻伤,但认知中早就接纳了一个常识:在冬天被冻伤
,是生存的一部分。产妇坐月子现在被视作陋俗,其实在过去的年代里,温暖是农民最
难享受的奢侈品之一,所以必须将温暖敬献给母婴,千万不能冻到他们。
在这样的生活中长大,我在冬天并不是太怕冷。即使在东北,如果室内空气又热又闷,
我还会打开窗户放冷冽的空气进来,只要被窝暖和,被窝外的气温越低,我睡得越舒服
。中国北方大中小城市的暖气都烧得特别旺,别说沈阳哈尔滨这样的省会城市,即使在
资源衰竭型城市阜新,或者边疆小城抚远,我都发现,这里的人们冬天活得貌似比夏天
还要惬意。
在论坛和问答频道上,这样的生活体验,对南方同胞算得上一种挑逗,也可以说是冒犯
。“你们南方人冬天喊什么冷?我正在东北家里,穿着大裤衩吃冰棍呢……”类似的跟
帖见多了,我慢慢发现,就像豆腐脑应该吃甜的还是咸的一样,冬天取暖的话题源自生
活,但又高于生活,它更多体现了不同处境下的人们,只要有发声的渠道,都会致力于
争夺话语权。
只是,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没必要互相排斥和否认。你在暖气里吃冰棍,并不
代表南方数千公里外的叫苦就是在矫情。
南方朋友在网上呼吁冬季集中供暖,估计他们也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但他们在最难捱
的月把时间内,确实很冷呀。能在网上喊冷的,往往还不是最冷的那群人。更冷的人们
,正沉默地数着冻疮呢。就像今年,华北一些农村曾禁止烧煤取暖,在网上的激辩中,
我几乎没有看到来自村庄里的发言。
呼吁的可贵,不在于它能否实现诉求,而是它会告诉那些习惯于温暖的人们,在这个冬
天,还有人在受冻。你是活得更舒服了,但没必要沾沾自喜,更别幸灾乐祸。
更何况,集中供暖南北有别的政策,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并不单单与气候相关。否则,
就无从解释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而不是“秦岭——长江”,或者其他什么
线路。回望历史发现,北方集中供暖与1949年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有关,北
方集中供暖有个重要任务,是可以保护城市和工矿厂区的供水管道,不在寒冬中被冻裂
。集中供暖,像水电一样,为中国北方的工业布局打下基本盘。
在这个过程中,北方普通居民被普惠,可以说是历史的恩赐。当年的布局既然粗放,就
难免会留下后遗症,北方居民冬天在家里热得受不了就是其一。据国家建设部前副部长
仇保兴透露,中国集中供暖至少有7%的热量都被浪费了。
然而,集中供暖的南北分界线却相沿成习,尽管它并不完全科学,但即使终我们一生,
恐怕也难以有大的变动。南方尤其是“包邮区”或许有集中供暖的历史窗口期,却早已
错过。今天,为了不到两个月的取暖,在这些中国最富庶的区域内,将城市开膛破肚,
把房屋剥皮抽筋,加装更新整套市政系统,目测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出现。
南方集中供暖在政策上没什么可行性,交给市场解决,也没什么太大指望。如若不服气
,可以看看南方最冷的城市里,有几个房产商会以集中供暖为卖点开发高端房产?市场
竞争是最敏感的,中国凡是有人愿意买的东西,只要有利可图,都有人竭力去卖,集中
供暖无法成为南方豪宅的标配,并不是开发商脑子短路。
舍市场而求市长,将生活中的所有不便,诉诸“大政府大社会”一揽子解决方案,却不
考虑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中国人惯常的思维误区。呼吁南方集中供暖,就是个典型。
2008年南方雪灾,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南方朋友可以互相问一下,如果老家有自建房,在建筑时考虑过加装保温层吗?在城市
购买商品房时,问过房体的保温层规格,还有窗玻璃是几层吗?如果大家都没有操心过
这些问题,那么无疑说明,我们遭遇的寒冷,可能还不够严重。
因此,对即将降临的寒气,南方朋友还是忍一忍吧。在21世纪,中国普通城市居民的生
活舒适度,已经超过了古代的皇帝。舒适被视作理所当然,来自大自然一丁点的不便,
都会被放大成公共热点。但这无法掩盖另一个真相,我们只是有权活得更舒适,对不如
意的气温和湿度,有时候就必须像老祖宗那样,逆来顺受。
这样说很可能会挨骂。我就再提醒一下,南方不集中供暖,也可以自己取暖呀。别说什
么南方湿度大雨水多,空调不管用,去所在城市的大建材城看看,再上网查查吧,为室
内空气加温祛湿,方案和设备会多得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问题在于,你舍得在家里墙上钉几面发热晶片,一年就用一个月吗?你有权在单位里拍
板,为所有办公室团购大功率取暖器吗?这两个问题,真不能赖到没有集中供暖头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