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今天中国丧失了故乡的生活方式很像集中营
相关主题
不管你入籍与否,都是“病”了的中国人革命力度空前巨大
网文:荒诞的中国逻辑讲个另类的故事
中国需要民主 却不一定是刘晓波的那一套关键在于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西方民主一定好
韩寒:后会有期三大门户新闻网站,都是唯恐天下不乱
我来说说为何越来越多的文人敢加入反共行列完蛋,滇池喂鸭子也让人给戳破了。
民不民主对个人实在不重要,有钱才是王道最新内幕:薄熙来在9日曾秘密飞往北京(ZZ)
给大家讲个故事:钟医和希医王书记不好了:媒体公开替仇和唱赞歌鸣不平了 (转载)
林彪同志的干部考察的三条办法年轻一代和四五十年前的一代比,进步还是退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故乡话题: 生活话题: 中国话题: 丧失话题: 昆明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t
发帖数: 9671
1
上午3:39(9 小时前)于坚:我们像灰尘一样被赶到了大地上从 喷嚏网----阅读、发现
和分享: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之 [铂程斋] 作者:xilei  口述/于坚 整理/丁晓洁
我说过,我是在故乡被流放的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被流放,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但在我们现代社会,即使每个人都待在自
己的故乡,过去生活的世界也完全不见了。
我们重建了一个新的中国,但是当我们生活在现代化之中的时候,我们感到空虚失
落,我们发现自己依然割舍不掉对故乡的怀念,我们发现自己非常需要过去那种能够使
我们的生命感到充实的经验。
“汉语是我最后的故乡,朋友是我最后的故乡”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写诗的时候,就开始有对故乡的失落感了。但那时候是很淡的,
只是感觉到这个世界在变化,感觉到童年世界的消失。不像今天这么强烈,今天整个故
乡世界完全被摧毁了,面目全非。
我在昆明,现在出去经常找不到路。它变得和中国所有的城市一模一样,我常常不
知道自己身处哪里,有一种丧失了记忆的感觉。我对昆明是一种依赖感,它就像母亲一
样庇护着我,但是这个母亲已经越来越弱了。不仅是对于我,其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
样——你生活在故乡,但是你完全不认识这个地方。这种陌生感是强加给你的,强迫性
地使你变成一个陌生人。
过去之所以选择留守在昆明,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地方,这里有我的记忆,这里给我
写作的灵感。故乡诗人更愿意守陈,更愿意相信来自传统,来自“天、地、神、人”四
位一体对他的庇护。故乡是什么?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是过去那种使你安心的生活经
验。具体表现为各种建筑方式和生活方式,你的乡音和你的衣着、你的饮食习惯和日复
一日的日常生活,这些和别的地方都是不一样的。而现在呢,所有的故乡都被拆掉了,
地方性知识被消灭掉了,所有的人都差不多了,也许只有语言和住在那个地方的人还留
着最后的记忆。如果昆明这个地方不是因为有我的父母和我的朋友还住在这里,我想不
出还留在这里的理由。为什么一定要住在昆明呢?我住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因为
都差不多。所以我说:汉语是我最后的故乡,朋友是我最后的故乡。
“今天中国丧失了故乡的生活方式很像集中营”
一般人认为故乡丧失的就仅仅只是建筑,但并不仅仅如此,故乡丧失的是建筑里面
的那种生活方式。过去昆明的建筑都是小街小巷,人在里面的生活是非常亲和的,人和
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那时候的昆明有很多小铺子和小商店,有很多寺庙,有很多水
井,生活在里面你不会感觉到无聊,人生非常丰富。
我只能通过我的作品来重建我的故乡,我的故乡现在只能建立在纸上了。更重要的
是,过去的中国文学所表现的那个世界,已经完全没有对应物了。年轻一代再读中国过
去的那些文学作品,他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我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那些关于滇池的诗,
现在年轻一代读起来就像是谎言一样,因为今天的滇池已经不是我写的那个滇池了,今
天它是一潭污水。
我们写的那种过去时代的爱情,男女之间那种美好的关系,今天也不存在了,什么
两小无猜,什么青梅竹马,哪里还有这种事情?青梅竹马是一种长久做邻居才能产生的
关系,如果你总是搬来搬去,你总是住在陌生人当中,怎么可能有青梅竹马呢?现代社
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大家互相都不认识,我们在单位上仅仅是大家在一起挣钱而已
,挣完钱各回各家,谁都不知道谁住在哪里。现在我很多的朋友,他们连隔壁住的是什
么人都不知道。
这种陌生人社会可能在西方很适合,因为西方本来就是个人主义的社会。但是中国
的传统是群体性的,人在这个陌生人社会里面就感到非常孤独。把中国传统故乡结构解
体之后,这个社会要走向一个什么地方,是非常难以预测的。我非常担忧:现在这种完
全西方式的小区,能使未来的中国人有幸福感吗?
我去过很多西方的国家,他们的小区虽然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但是它有教堂维系人
心,把大家在上帝的名义下团结起来。而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去推进西方式的社区,最后
就是一盘散沙,大家完全丧失了联系。现在中国生活很无聊就是这样——在大楼的公司
里上班,下了班开车去超级市场购物,然后回家看电视。生活的细节完全消失掉了。再
加上城管再把那些小贩小店全部赶走,菜市场、庙会全部消灭了。今天中国丧失了故乡
的生活方式很像集中营。
故乡是精神和空间天人合一的一个世界,它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现在新的小区只是
一些商品房,住在里面你想的是房子会不会增值,完全没有诗意。
“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可能就永远在灰尘滚滚里度过了”
我们身处一个从乡土中国向现代化中国转型的时代,过去的中国是建立在故乡基础
上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在路上”的社会。故乡在文化上就已经被否定了,五四以来的
新文化就是这样教育大家的:故乡就是阿Q,就是落后的,就是没有希望的,生活是在
别处的。在过去,“别处”在西方,很多人都要跑到国外去发展,背井离乡,结果现在
中国大量的故乡都人去楼空,又面临着拆迁,大家都变成一种“生活在路上”的人了。
年轻人愿意在路上,但你走到中年走到老年,你走不动了怎么办?惶惶不可终日。
抛弃故乡的这种疯狂的运动,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西方也进行现代化,但是它
也保持着传统的生活经验。到了国外你会发现,所谓故乡的这一面是大面积被保留着的
,现代化和故乡是并存的。它用的是加法,而中国用的是绝对的减法。去年我去法国和
美国旅行,认识了一些西方的诗人,他们就住在小时候出生的房子里,而且甚至是三代
祖传的房子,他们住的房子是几百年前的祖先就住在那里。这使我非常吃惊,在今天的
中国,几乎没有人还住在他出生的房子里了。我们不断地搬家,我们已经像灰尘一样被
赶到了大地上,居无定所。
我也不是乡愁,我是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痛苦。我只是觉得,现代社会从来没有反
省过:我们所丧失的那个故乡,确实是必须被抛弃的吗?故乡所提供的生活经验是“人
应该怎么存在着他才会感觉到幸福”。这是每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慢慢形成的经验
,中国人几千年来生活在四合院里,生活在人和人关系非常紧密的城市里面,今天你把
这种经验摧毁了,最终会使中国成为一个无根的民族。
我对于中国故乡未来的走向是绝对悲观的。大家都想把一个地方改造成新加坡、改
造成澳大利亚、改造成美国,没有一个人的主旨是按照中国过去的故乡用现代的材料来
整合的,完全就是照搬西方。昆明现在的口号是“要把昆明建造成一个新加坡”,而且
是每时每刻都在这么看,现在的昆明就像北京一样,街道越来越宽,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人在里面像过街老鼠一样。过去中国传统中城市的亲和力已经完全消失掉了。
故乡已经被折腾得差不多了。也许有一天会有一种反思的力量兴起,有可能要来重
整今天的这个生活世界,但是这种“拆完再建、建完再拆”使人感觉绝望。如果一个社
会永远不讲守陈只讲破旧立新,那么住在里面的人永远不会有安全感,如果人直到80岁
还在搬家,我觉得那太恐怖了。
丧失了故乡就是丧失了安全感。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可能就永远在灰尘滚滚里度
过了。
g***1
发帖数: 540
2
没事净扯淡,现在除非你上非洲沙漠里待着去,那里可能一成不变。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年轻一代和四五十年前的一代比,进步还是退步?我来说说为何越来越多的文人敢加入反共行列
苏南我了解的情况民不民主对个人实在不重要,有钱才是王道
日本竟然困惑,为什么中国年轻一代如此的反日?给大家讲个故事:钟医和希医
“贞操是最好嫁妆”震撼上海滩 引网络大争论zt林彪同志的干部考察的三条办法
不管你入籍与否,都是“病”了的中国人革命力度空前巨大
网文:荒诞的中国逻辑讲个另类的故事
中国需要民主 却不一定是刘晓波的那一套关键在于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西方民主一定好
韩寒:后会有期三大门户新闻网站,都是唯恐天下不乱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故乡话题: 生活话题: 中国话题: 丧失话题: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