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院士的江湖:中国有一部分人,总想把别人搞下去zt
相关主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7年增长540% 竞选公关费引猜测 (转载)我北京市5.12成功召开网评员盛会zz
共建网络文明 北京举办首次自律专员培训会那个判耶稣死刑的人(图) (转载)
林辉:看看民国政府是如何对待知识份子的王局的名片
吴稼祥: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人—悼念钱学森逝世透开层层迷雾大家再看看方老。
乱象频现 中科院章程增加撤销院士条款 (转载)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
饶毅是否该当院士另说,但王晓东和饶毅的逻辑有问题 (转载)三峡蓄水致尴尬局面:上游地质灾情、下游旱情
饶毅的“院士梦”和“中国梦”三峡蓄水加剧长江中下游旱情
日本团体提议靖国神社取消合祀甲级战犯中国中产阶层向上流动困难 大部分向下沉沦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院士话题: 饶毅话题: 学部话题: 制度话题: 中国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y
发帖数: 21909
1
院士的江湖:中国有一部分人,总想把别人搞下去
信源:《中国新闻周刊》|编辑:2011-08-25|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就在两年一度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当日,饶毅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一
份简短的声明,称“在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这位前美国西北大学
神经病学讲席教授、现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在完成这个“蓄谋已久”的动作后,有一
些与自己打赌胜利的俏皮,也有点从此在系统外自立门户的悲壮。
“中国有一部分人,总想把别人搞下去”
饶毅坐在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解释他发表声明的初衷,“也
许这样做了,对改变风气有一定促进作用。”
实际上,在那份只有200余字的声明的末尾,饶毅写道,“2011年3月5日写,2011年8月
17日添加日期”。
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饶毅以一种隐含的幽默向人们展示了
自己的预言能力----早在5个月以前,他就断定自己无缘中科院院士的荣誉。
“中国科学院选举是各个学部分开来,生物学里面在讨论的时候就分组,分成宏观生物
学、微观生物学和医学。那些反对者集中在微观生物学里面,局部很容易有很大的阻力
。”饶毅说,“我不能等到真的发生的时候再写,那可能情绪化。我原来写得挺长的,
中间改短了。”
声明提前写好,他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并未发表。此时除他自己之外,圈内外朋友无人知
晓。“绝不给任何人说,要是提前说了等于威胁别人了。”
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推荐院士候选人包括院士推荐和归口
初选部门推荐两种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饶毅属于“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也就是由
教育部推举。
饶毅最初得知自己被推选为今年院士候选人时并未拒绝。在他看来,如果拒绝就意味着
,第一,对于中国院士制度彻底否定;第二,与老一辈院士中对自己有过知遇之恩的人
恩断义绝。
在饶毅心中,老一辈科学家中有些人秉承着良好的学术传统。他曾不吝笔墨地在博客中
予以介绍,其中包括林可胜、冯德培和邹岗等人。这些人中有的获得世界性的认可,有
的在1985年饶毅出国留学时为他亲笔撰写推荐信。这些不能不考量的客观事实让饶毅接
受了推荐。
之后的事情都按照正常程序展开。中科院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有效候选人进
行通信评审和会议评审。各学部常委会将本学部院士按学科专业划分为若干评审组,每
个评审组应不少于15人。然后,院士对本评审组的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打分,于7月5日
前将评审组选票寄送到本学部办公室。7月15日前,本学部主任会议确认打分结果。之
后,升格为学部评审,8月5日汇总选票。15日前,各学部常委确认本学部打分结果,并
按候选人名额排出名次,与规定名额的最后一名分数相同者,均为初步候选人,并向社
会公布。
m********y
发帖数: 21909
2
也就是此时,饶毅和所有人一样,从公开渠道得知自己出局了。
其实在那之前,作为圈内人,饶毅也陆续听到一些风声。“别人找我说的时候,我就听
一听,但我不提问。”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中国有一部分人,总想把别人
搞下去,踩别人一脚。总有人认为他是趴着进去的,你就会和他一样也趴着进去。”说
这话时,饶毅仍在笑呵呵地轻描淡写,但言辞里却是愤懑。
在得知饶毅出局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表达了自己的“不理解”。“为
了更好地在中国鼓励科技创新,保持创造力、学术活力,应该提倡把学术水平及科学贡
献与科学家的个性和做事方式分开,要给有个性的科学家提供宽松的空间。”他对《中
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中国科学院一直拒绝对饶毅落选一事发表评论。该院宣传处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
示,“我们只是行政管理部门,对外发表观点恐怕不合适,可能会影响院士们的民主投
票。”
一位曾多次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中科院资深院士表示,“就我自己多年参与院士增选工
作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出来有意引导的事情。”据
分析,一些优秀科学家落选院士,“撞车”或许是原因之一。“如果在评审时同一个学
科上有两个候选人,可能两人的得票就相差一两票,但因为名额所限,也会导致其中一
人落选。”“多一票而当选,差一票而落选”现象的客观存在,也得到其他一些院士的
确认。
但是对于饶毅的落选,有人开始为他鸣不平,认为是他一贯的“大嘴巴”为自己找来了
麻烦。但饶毅笑着摇摇头,“我可能话多一点,这可能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不
说话的照样被冷藏、被打压。”
“我觉得人应该有自尊,不应该那么过分”
所谓饶毅的“大嘴巴”,是说他时常会直截了当地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制度和中国科学界
的浮躁气氛。
最著名的“大嘴巴”事件发生在2010年9月3日,饶毅与施一公联合在著名的《科学》杂
志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从理论上讲
,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
。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这些问题部分归
结于体制,部分归结于文化⋯⋯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
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这篇只有一页篇幅的文章,左侧配图为一叠百元大钞,着实刺痛了某些国内同行。没有
人知道这是否是饶毅被圈内的一些人“另眼相看”的转折点。这个常以对襟盘扣儿中式
服装亮相的学者,还是继承了真正科学家的直言风格。他的行为似乎在破坏着沉默且封
闭的中国科学界。但今年的这次院士增选,上述那篇文章的另一位作者施一公却进入了
下一轮。虽然最终结果尚难预料,但二者的境遇仍引起公众的对比。
即使身处圈内,施一公仍乐于直言。“真正地把学术水平以及对中国的科学贡献作为最
主要的评价标准,而不应该把一些似是而非的因素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施一公对记者
说,“饶毅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第一个全职回国工作的
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而早在1995年,饶毅就开始帮助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在中科
院上海神经所的创建和后来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饶毅辞去美国教职、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关闭实验室,然后全职回国担任北京大
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在此之前,饶毅留学、工作于美已经22年。这期间,他顺风顺水
,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不久升任讲席教授。
m********y
发帖数: 21909
3
在国外的各色科技工作者纷纷归国工作的背景下,饶毅这样的正牌教授全职回国当时成
为一场媒体的盛宴。
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年倒计时的时刻,经过民族情怀的包裹,饶毅回国被赋予了“中
国梦”的色彩,甚至被与钱学森和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他自己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
这样的情绪添柴点火----饶毅决定放弃美国国籍。此举甚至引起《纽约时报》的重视,
该报以饶毅和施一公为对象,对中国科学家回国潮进行了报道与点评。
看起来,饶毅已经习惯了美国式的直接。但实际上,在一片喧腾之时,他也在默默做着
自我估量。“当时对回国后可能面临的状况想到了一点。对于中国人在背后的小动作没
想到有那么多。我觉得人应该有自尊,不应该那么过分。”回国四年后,他坐在记者对
面回忆当初。
很明显,这个平日里以研究果蝇、小鼠“打架斗殴”和“求偶、失恋”为乐趣的科学家
,很难彻底弄清中国的科学同仁们是如何争夺资源的。此次院士评选的落选,在他自己
看来“就是一个例子”。
实际上,面对一个相对封闭又极度专业化的科学领域,院士的入选与落选,外界很难对
原因做出清晰的判断。中科院对媒体称,“饶毅落选的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而在饶
毅本人看来,这是一次系统性的警告。“如果你看名单上排名谁在前、谁在后就会知道
,对有海外做教授经历的是全面打压,不止我一个。”他说。
对于院士评选的制度,饶毅的态度与外界想象的不同,他说,“我并不想彻底否定院士
制度。它的存在有它的道理,而且还要存在很久。”
“让他们入虎穴吧,我在外面看着”
近年来,本应是科学界“圈内事儿”的院士遴选,由于与一些社会事件牵涉,而不断引
起社会关注。在“饶毅事件”之前,人们最近一次对院士产生兴趣是“段振豪事件”:
这位今年首轮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的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因涉嫌用学
术经费“包二奶”事件而受到关注。
“饶毅事件”就在此波未平的时候发生了。因为匿名投票和专业性原因,无人出面澄清
饶毅到底为何落选。但公众倾向于把饶毅看作一个牺牲品,气愤的网友在各大学论坛发
飙,他们一致认为是饶毅不同流合污的姿态惹恼了主流学界中的强势人群。他们就此推
测,饶毅应该对现有院士遴选方式和制度恨之入骨。
“院士制度的存在是有道理的,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但是总体上是好的。”饶毅比他
身后的“鸣冤团”理性很多,“这就像高考,里面肯定有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制度
,还有更好的吗?”
在饶毅看来,中国院士制度存在的最大价值是与强大的行政权力对抗。“中国的行政权
太强,院士制度树立了一批学术权威。这些学术权威说话的时候,行政力量就会收敛一
点,有所顾忌。”他对记者解释。
大众的打抱不平似乎有些偏离靶子,被大家认定应该批驳的院士制度,在饶毅心中只是
一个结果,而造成这个结果的更深层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中国人在合作方面是非常不
好的,”饶毅说,“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有些人为了得到院士这样的‘金身’,趴着也
要进去,拍马屁也要进去。但是他们不去想,如果一个团体中有的人是夹着尾巴进来的
,那么你作为团体中的一员,也是没有自尊的。”
在饶毅的观察中,真正品行恶劣、最会溜须拍马的,反而是有过国外工作经验的年轻人
。“他们刚回来,年资低。听别人说在中国就得这样,他们就赶快去做,变本加厉。”
饶毅说,“反而国内老资格的科学家大都是有自尊的。”
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于晋升院士,在饶毅看来,绝大多数人并非看重院士的“副部级待遇
”,也并非真有很多人与权力部门勾结进行腐败活动。“更多的还是院士的终身制荣誉
在吸引人,一旦得到,这个是拿不掉的。而且院士可以再去选下届的院士,很多人为此
而对你卑躬屈膝。”饶毅对本刊说,“有少数人滥用权力,把院士名声搞坏了。但是大
多数院士还是有自尊的。”
m********y
发帖数: 21909
4
虽然已经出局,但饶毅仍算理性。他开玩笑说,“中国院士选举大致还可以,出错率可
能比诺贝尔奖还低一点。我的事属于搞得太明显了。”
但是,他总要表态。目的是为了证明给年轻学者看,“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在此事发生之前,饶毅一直在博客上向国外的华裔学者介绍中国科研制度。他希望能有
更多的人回国工作。落选后的高调回应也有些向海外同仁鼓劲的意思。“这件事最大的
影响就是国外有些正教授、博士后不敢回来了。他们会想,饶毅已经被‘群殴’一次了
,我的名头还没他高,那自己不是也得被‘群殴’吗?”他说,“我就是要出来说,落
选没关系。得让他们有勇气回来,告诉他们不是回来就一定要拍马屁的。”
在这件事情上,饶毅乐于把自己类比为坚持一夫多妻的辜鸿铭和致力于复辟封建王朝的
王国维。“北大总会出这种古怪教授。我这个古怪还比较轻微。”他说。
饶毅决定把自己的落选当作一次试验。“等以后我和一位学术与人品都不怎么样的院士
出现在一个场合,你看看那些年轻人怎么表现,是冲着那位院士多笑笑呢,还是多听听
我讲呢?这将很有意思。”他笑着说,“就让他们入‘虎穴’吧,我在外面看着。”
对很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而言,院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谁都想挂一张在自家的大门
上。
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夫妇、旧金山加州大学的詹裕农和叶公杼教授对媒体表示,在美国
,人们不会把院士头衔看得那么重,更不会因为你做了院士就容易申请到经费。但在中
国,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普通公众,都对院士评选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
因为关注,所以难免纷争。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案例是肖传国的故事,据警方讯问资
料显示,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的肖传国认为是方舟子持续
举报,导致其不能入选院士,遂买凶伤人。这个极端的案例,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某些人
对院士头衔的看重。当科学家的故事成为市井谈资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关心:院士江湖
,几多风云?
争抢院士
学者一旦有了院士头衔,很快就会受到一些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争抢”,而一番争抢之
后,他们则是身价倍增:百万薪酬、房屋安置以及充裕的科研经费等等,类似的故事在
各地一再上演。
1991年,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实现了该
校院士“零的突破”。此后,有关部门立即关照该校:“你们千万不要让杨院士坐飞机
,如果有什么闪失,岂不是又变成了零。”
如今,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副院长、当年杨叔子的助手陈思中对《中国新闻周刊》回
忆,当时他就此事询问杨叔子是否属实。杨叔子说:“虽是江城著名笑谈,但我也的确
有好几年不敢坐飞机。”
陈思中说:“从这个细节,不难看出华中理工大学是怎样地渴盼院士、重视院士了。”
到1999年底,该校培养、引进和加盟而来的两院院士人数达到10名,其院士人数紧排在
清华、北大、浙大、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之后。
陈思中曾发表文章,分析华中理工大学缘何如此之快地形成“院士群”,首先提出“院
士效应”的概念。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经常跟杨叔子院士在一起,
周济、樊明武(华科的老院士)他们的形象设计都是我做的。”与几位院士的贴身工作经
历,让他更深刻的感受到“院士”的影响力。一群院士聚集在一起,就会有一个“榕树
效应”。
m********y
发帖数: 21909
5
“榕树是一树成林,一棵树它长起来以后,就在这个领域占领了制高点,占领了一个学
科的地位,它的根系也可以成树。然后,如果有几棵榕树的话,在这片土地上就变成了
森林。”陈思中说,彼此根系勾连,形成一个特殊气氛。
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当时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陈思中说,当时是2000年,周济刚
刚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效应”这个概念,是他和一些院士、教授找到周济一起
讨论,最后由周济定下来的。
潘垣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聚变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我
国磁约束聚变技术及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为了引进潘垣院士,时任华中科
技大学书记朱玉泉、校长周济等人四下合肥邀请。
陈思中回忆起一个细节,当他们发现潘院士的妻子患重病时,立即介绍武汉著名的同济
医院帮助潘妻治病。
大批院士进来,“院士群”的形成,华中科技大学年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1999年已达
1.598亿元。
陈思中说,当时水利水电系是在一个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原来每年的科研经费不到
100万元。张勇传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又引进了吴中如院士担任系主任,刘
广润被学校聘为教授后新增为工程院士,几位院士的学科形成了水电、水机、工程一体
化。一年来,科研经费上升到 800多万元,“211工程”项目又拨款1200万元。研究生
由过去招7~8名,到1999年招60多位,2000年准备招博士、硕士研究生120人。
于院士个人而言,在这一次次的邀请中,他们个人因为“院士”的头衔,也获得了不菲
的利益。当时,同在武汉的211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承诺,凡引进来的院士,都能获
得每人100万元的科研经费、200平方米院士楼住房、50万元安家费。
类似的价码并非个案。特别是那些二三线城市的院校,为了提升学校等级,扩大招生,
更是显示出巨大热情,位于江苏省北部的徐州师范大学,是一所二本院校,为了引进院
士,开出的条件是:一套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别墅,一次性安家费50万元,配工作
车和生活保姆;配偶、子女可随调;科研费、科研条件可满足需要;年津贴20万元;可
自带助手,助手从优享受本校相应的引进人才待遇,其他条件面议。
陈思中坦言:“现在科技发展很快的,高科技领域的东西,包括计算机,你说年轻人的
思维跟院士比,你比不比得了?但是,在号召力、凝聚力、形成氛围方面,你们年轻人
做不到。”
如今1900多位院士中,宁波籍的有95名,为了引进这些宁波老乡,当地政府在全国首创
“院士董事长制”,曾一次就引进6名院士,其中5位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
办工作室。
浙江本地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在宁波设立工作室,和杰邦森磁业有限公司
达成合作项目(额度30万元);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与宁波多家本地企业开展合作。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局吕局长对媒体说,这不是以往单纯的“院士挂
名”,院士在高新区注册实体公司,全部按企业模式运作,院士得参股(股权必须占25%
以上),成为公司的董事长,工作室所在的技术团队必须控股。
而这些成了董事长的院士们,也不会长年驻留在宁波,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同时还会飞
向其他地方,参与项目合作。
媒体曾这样写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来宁波的那天晚上,一辆银色商务车停在开
元酒店门口,一身黑色呢子大衣的柴天佑走下车来。这次来宁波,是硬挤出的时间,第
二天要回北京,后天到深圳开会⋯⋯他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
资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此行是来开董事会的。”
m********y
发帖数: 21909
6
“尽管院士大概一个月才来宁波一次,但并不影响他管理工作室。因为他和院士之间有
个约定:每天上午10点到12点间,约有一刻钟的通话时候,汇报宁波工作室前一天的运
作情况。”另一位院士葛昌纯的助理王凡这样对媒体说。
但还是有不少人在网上提出质疑,这样候鸟型院士有点像在走穴捞钱。不少二三线城市
的院士多为双聘院士,只是在学校挂名,很少出现。如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同时又被
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双聘。一人同时出现在这三个学校的院士名单中。
院士乱象
成为院士后,在各院校和地方的争夺下,很多院士成了走穴达人,开始腰包鼓起来,而
一切也变得与以往不同起来。近年来曝光于网络和媒体的、和院士相关的乱相逐渐增多
,令这一让人尊敬的头衔失色不少。
最新的一个案例就是段振豪。这位1959年8月出生的博士,事发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深
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近期由于其发妻揭发二奶、三奶、师生不伦恋等丑闻而被推上舆论
的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段博士的另一些问题也被曝光,经调查,发现段振豪虚报冒领差旅费,涉嫌
贪污,中国科学院监察审计部门核实后已将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如果不是一次情感纠纷的曝光,段振豪很有可能在今年被增补为新科院士。那么,很难
说他是否会在自己的院士生涯里,继续着自己虚报费用、生活不检点等行为。
除此之外,学术作风不端也是公众最关注的问题。早在2009年,“六教授联名投诉工程
院院士刘兴土抄袭剽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曾对媒体说:“近20年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过度宽容,导致更多的
人铤而走险,不劳而获。这种对学术造假恨不起来的糊涂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健康发
展,在这样的环境中,何谈创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官院士的出现,让公众感到担忧,权力和学术的勾连,是否会让
院士圈子变得更加不可捉摸呢?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共485人,提名材料
将公示一个月。名单公布后有人统计发现,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是央企高
管和政府高官。
2000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了一个新的学部----工程管理学部。2001年工程管理学部第一
次增选院士,首次增选产生5位新院士,包括铁道部时任部长傅志寰;2003年增选时,
工程管理学部产生54名有效候选人,其中汇集了34名高官和企业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等人均在其列;在2005年中国工程院公布的42名工程管理学部有
效候选人的名单中,有29名官员和企业家。2007年,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国家林业
局副局长李育材等进入工程院管理学部12名候选人名单。
8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两院院士潘家铮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时很多
院士都质疑这个学部的院士全是高官和企业家”。
此外,院士和商业的结合,也引起一些研究者的警惕,2010年12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中
国工程院院地合作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
各地企业已建立超过600个“院士工作站”,院士与企业合作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作
用突出。
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一项新近的研究“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1)”称,院士过度参与商
业活动有利用“院士”头衔寻租的嫌疑,不利于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形成。研究以2009年
南方某省都市报为例,该报全年共有18篇广告软文涉及中国两院院士。分析其主题,11
篇院士软文是在卖药,4篇在卖食品,两篇在卖房子,还有1篇是教育类。在这些软文中
,院士并非直接推荐产品,而是作为商品“科学性”的标签。
m********y
发帖数: 21909
7
院士的光晕效应,在寻求科研经费上显得很重要,其中也存在问题。《南方周末》曾援
引一位院士的话说:“有几位院士曾联名打报告,要求国家拨款40亿元,发展一个新项
目。可结果发现,报告中的一些基本数据都算错了,其中一个关键技术指标算错了100
倍,产量算错了60多倍。后来幸亏有人发现,才及时制止了这个错误。”
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院士兼职问题就成为焦点。《中国青年报》称,世界著名数
学大师丘成桐断言,取消院士到处收费兼职,中国的学术水平将提高一倍。
而媒体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61.5%的人认为院士兼职过多是“社会盲目崇拜、迷
信专家名号所致”;49.0%的人认为是“一些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争抢院士的结果”。
8月22日,身在国外的饶毅在自己的博客写下《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一文,这成
为这位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近期发表的第二篇直指中国院士制度的文章。
不管饶毅此文意欲何指,他至少抛出了中国院士制度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公平缺失。“
水平很高的人落选,水平低的人当选,我们的院士制度导致该结果比例过高”,一位长
期研究院士制度的专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非学术性因素过多,导致
了院士制度的诸多现实问题。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扬宗认为,由于历史基础不好,现在的院士
制度会导致一种结果,不但一些能力不高者获选院士,他们反过来会排斥优秀者、海外
归国者。“饶毅被排斥,或为典型”。
院士制度肇始
回忆起中国院士制度建立史,王扬宗对1948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印象最为深刻
,因为那次选举比较严格地坚持了学术贡献至上和独立原则,从筹备到选举程序都很严
格,“是学术界一次自主、公正的选举”。
这次选举主要由成立于1935年6月的中研院评议会主持,在同时当选的41位评议员中,
包括了来自高校和学术机构的聘任评议员30人以及由中研院院长和所长组成的11位当然
评议员。
评议会成立之初,即引发国际高度关注。当年的《科学》杂志发表社论,称评议员“除
极少数非科学家外,余皆为吾国科学界各方代表人物,极一时之选,评议会既告成立,
实为该院最高策源机关,斯不仅关系该院前途之发展,亦吾国科学史上值得记载之一件
大事”。
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选举15个筹委会委员,由评议员以通信投票的方式产生,分数理、
生物、人文三组,每组5人,当选者需得到全体评议员半数以上投票。1948年4月,第一
届院士产生,此后每届的评议员都须经院士会议由院士投票方可产生。
1947年3月至5月,随着《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下称“规程”)的发布以及选
举筹备会的成立,院士选举进入程序化操作阶段。院士候选人提名在全国展开。
正式提名结束后,选举筹备会于8月27日至10月13日连续召开四次会议,按照《规程》
对各方提名进行严格的初审,结果在所提的510人中,删掉108人,将剩余的402人再提
交给评议会。
1948年3月25日至28日召开的评议会第五次年会,经过分组审查、一次普选和四次补选
,最终确定了81名中研院首届院士。而所有的候选人必须经过4/5投同意票才可当选,
即25名评议员中需要得到20名评议员的票。
“从候选人资格确认,到最后的投票表决,这次选举自始至终都很好地执行了《规程》
”,中科院自然科技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金海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选
举投票时各组之间相互尊重对方在讨论时的意见,要求当选五分之四的同意票,并要求
共投五轮方能最终确定,这些做法在中国院士制度史上是最严格的。
m********y
发帖数: 21909
8
王扬宗认为,中研院坚持了较好的学术体制,并且在选举中独立运作,“政府方面曾有
一些干扰,但它能够坚决抵制,严格按照《规程》办事”,并且,评议会制度颇具权威
,能够引导全国的学术方向,并且使得院士成为真正荣誉。
不过,在中研院的这次选举过程中,除去最具决定意义的学术贡献标准,候选人还要面
对“爱国与否的标准”。众所周知的著名化学家萨本铁就曾因在日伪政府所在地大学任
职而不被接受,另外还有一位是赵承嘏。“‘汉奸’一律不能入选院士,这是一条非常
严格的规定”,郭金海告诉本刊。
不管怎样,中研院此次选举奠定了中国院士制度的良好基础。郭金海认为,这次选举是
现代中国学术界自主选举学术精英的一个典范,标志着中国的学术建制已逐步走向成熟。
当学术遇到权力
在中研院首届院士选举第二年,新中国成立,并于同年11月1日成立中国科学院。“中
科院成立后即废除了中研院制度,并于1950年成立委员会制度”,郭金海告诉本刊,委
员会主要起到顾问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对中科院的运作机制也进行了积极探索。1953年,该院派钱三
强为团长的代表团前往苏联学习,学到了对方的学部委员制度,同时,也注意到了院士
制度。
代表团回国后,有人建议在中国推行院士制度,遭到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的张稼夫的反
对,“其理由为担心院士权力过大”,王扬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在大家心目
中,院士的称号很神圣,要求很高。因此,各方意见达成一致转而退一步建立学部委员
制度。
在得到中共中央和政务院批准后,学部于1954年6月开始筹备,1955年6月正式成立。与
此同时,开始了学部委员的推选工作。学部委员的入选资格主要有三条:学术成就、在
推动中国科学事业方面的贡献以及忠于人民的事业。学部委员的推选虽然都经过了科学
家的提名推荐,但“最后由中央有关党政部门协商决定”。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数位专家均认为,这样一来,中科院的院士制度从一开始
就被纳入行政体制轨道,其独立的学术地位受到影响,这种问题后来被逐步渗透,直至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一度试图利用院士制度作为谋利之阶。
随着中科院学部委员制度建立,一些问题也渐次暴露。首先是选举程序被简化甚至缺失
。“第一次选举只是进行了一个摸底,也就是在同行中对候选人做了一些了解,投票也
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王扬宗说。其次是权威性被削弱。尤其是工程科学和技术领
域,有很多人得票很少,同样获选。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部委员完全由领导决定”。
凡此种种,导致新中国院士制度从建立之初问题就比较多。
王扬宗撰文《中国院士制度的建立及问题》指出,首批学部委员的人数是前中研院院士
的3.6倍。这个数量上的急剧增长,并不代表七八年间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是
出于当时国家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迫切需要,反映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对于科技事业的
极大重视。学部委员制是为快速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而采取的举措。
按照1955年6月28日的《中科院学部暂行组织规程》(1955年6月28日),学部是分工进行
学术领导的重要机构,然而有意味的是,学部和学部委员在学术方面的领导作用相当有
限。
现已退休的前中科院院史研究室主任樊洪业撰文指出:“中科院学部虽然名义上是对院
属各研究所实行对口的学术领导,但学部常委只是在头两年有些‘议事’,未久即形同
虚设。各学部的办公室也迅速蜕变为院机关中的业务行政部门。
m********y
发帖数: 21909
9
王扬宗认为,在中科院的领导体制中,科学院党组、正副秘书长和学术秘书处(1956年7
月撤销)、计划局等有关领导机构,具有更大权威,在许多具体环节,学部委员的学术
领导权很难落实。“比如,华罗庚虽然担任数理学部副主任和数学所所长,但有时对所
务和学术的领导权还不如一些党员;一些学部常委还不如学部秘书重要”。
由此,他认为,归根结蒂,就是当时中共和知识分子之间还存在隔阂,前者对后者不很
信任。因此,学部委员的学术领导作用受到限制,以至于“文革”一开始,学部委员首
当其冲被当做批判对象,学部委员制度遂告停止,并且一停就是十年。
院士制度异化
“文革”结束后,经中共中央同意,学部恢复,在增选学部委员的同时,开始着手建立
院士制度,主要以1980年7月,中科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向国务院递呈《关于建立院士制
度的请示报告》和《中科院、中国社科院院士条例(草案)》为标志。
到1990年,学部委员的老龄化问题比1980年增选时更为严重,322名学部委员的平均年
龄已超过75岁。为此,曾经参与组织1980年学部委员增选工作的钱三强于当年5月给国
务院总理李鹏写信建议增选学部委员,经李鹏同意,随后增选工作顺利进行,并于1991
年12月26日,增选名单获国务院正式批准,不久公布。
“1990年的学部委员增选是我国院士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王扬宗认为
,原来赋予学部委员的权力被削弱,转而以咨询职能为主。
1984年12月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决定,拟在中国建立院士制度,将中科院学部委员称号
改为院士。当时设想第一批院士(包括社会科学)仅为200人,但是由于存在较大争议,
直到1994年初,最终决定所有学部委员一律转为院士。
其间,1992年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了《中科院院士章程》,并于此后至今六次修订
。其中规定,中科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将学部委员一律转为院士,决定了我国院士的规模较大,增选数额也较多,势必降低
院士的学术资格标准”,王扬宗认为,少数院士的学术表现以及院士增选中的种种问题
与院士称号的崇高荣誉很不相符。“这些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科学技术日益重视
,甚至有日益突出的趋势。”
王扬宗用院士制度的变异来描述这种趋势。他认为,“院士俨然成为一种新的独特的特
权阶层。至于院士在升迁、工作安排、申请经费、评奖、社会荣誉等方面享有的特殊权
利,几乎已形成成文和不成文的制度。”
剥离与改革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现在的院士制度之所以出现严重“异化”,主要原因在
于非学术性因素过多。“要照顾年龄平衡、地域平衡,类似这样的政策持续下去,就成
为造成制度不公平的环境”。
由此,他认为,要实现院士制度的科学性,树立院士的荣誉,就必须剥离这些因素。
王扬宗认为,除此之外,一些单位为增选院士所做各种名目的活动应予禁止,“虽然规
则有强调,但是中国的人情世故常常起作用,这在选举时会受影响”;其次还有意识形
态的因素,这主要体现在社会科学领域,我国社科院士参差不齐、无法与国际比肩的一
个重要因素在于意识形态限制较多,缺乏科学标准,所以,“应解放思想,弱化这方面
的因素干扰”。
m********y
发帖数: 21909
10
除了剥离,更重要的建议是改革。一直提出要把院士拉下“神坛”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顾海兵认为,由于院士制度从建立之初章程中一些规定就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学术与权
力绑定在一起,那么改革就要由此启动,要么暂停院士制度,“十年八年后各项标准更
加客观完备、科学素养和水平达到了预期高度再恢复”;要么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带动院士制度的自然完善。
王扬宗则认为,控制院士规模是首要之义,“是改革现行院士制度的必要前提”。应像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奖评选一样,宁缺毋滥。并要给院士称号降温,“必须
想一些切实的办法进行改革,让院士称号回归到高标准和纯净且有尊严的荣誉。”
在此基础上,要坚持国际通行的资格标准,提升中国院士的资格要求,是改革现行院士
制度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要吸纳更多具有国际水准的院士进入,以确保整体水平,
而这亟待拆除观念和政策上的种种不必要的壁垒和科技体制障碍。
所幸的是,问题虽多,有关方面已开始重视。据本刊了解,今年将由中科院挑头,与中
国社科院等相关单位一起,做院士制度的调研,并提出改进办法。“该工作已经开始启
动”,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过他也坦言,不必对此举寄望过高,因
为“许多问题并非中科院所能解决”。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国中产阶层向上流动困难 大部分向下沉沦zz乱象频现 中科院章程增加撤销院士条款 (转载)
内地传媒竞购新闻周刊背后:有胆有识缺乏实战饶毅是否该当院士另说,但王晓东和饶毅的逻辑有问题 (转载)
余杰:温家宝不配《新闻周刊》奖zz饶毅的“院士梦”和“中国梦”
中央将隆重纪念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迎执政新起点日本团体提议靖国神社取消合祀甲级战犯
中国工程院院士7年增长540% 竞选公关费引猜测 (转载)我北京市5.12成功召开网评员盛会zz
共建网络文明 北京举办首次自律专员培训会那个判耶稣死刑的人(图) (转载)
林辉:看看民国政府是如何对待知识份子的王局的名片
吴稼祥: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人—悼念钱学森逝世透开层层迷雾大家再看看方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院士话题: 饶毅话题: 学部话题: 制度话题: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