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z*******5 发帖数: 23 | 1 不久前,英国首相梅访问中国时手拿倒“福”字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一些人认为“福”
字不能倒拿,否则不吉利;一些人坚称“福”字倒拿意思是“福到了”。同样的争论在
大年三十前随着网上一段相关视频更趋热烈。
在视频中,民俗专家王作楫指出,“福”字倒贴其实是对传统习俗的误解,是“绝对原
则性的错误”。其理由有三:一是“福”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中国的方块字记载了中
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所以倒贴“福”字等于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倒过来使用。
二是从“福”字的构成看,除了部首“示字部”,右边则由“一、口、田”三个字组成
。“一”代表房子的房梁,“口”是房子里边住着的人口。如果“福”字倒过来,房子
和人口就跑到田地下面去了。
三是“福”倒过来贴的意思不是“福到了”,“倒”是“倒掉”的意思。倒掉“福”自
然就没福气了。
广告
对于王作楫的解释,在不少人支持的同时,也有人认为专家太多事,民俗就应该与时俱
进。既然大家这么多年都习惯倒著贴“福”,寓意“福到了”,谈不上什么“原则性的
错误”。
“与时俱进”是中共打造的政治词汇,并将其延伸到社会、文化等领域,而其背后的险
恶用心就是摒弃传统,让人们不自觉地按照中共灌输的变异观念、行为方式行事和看待
事物。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 “福”字倒贴就是其中一例,而专家的解释也是有意
曲解,让世人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众所周知,新年贴“福”字、送“祝福”、祈“福气”,是千年以来流传在民间的习俗
。汉语中与“福”有关的词语也有不少,如福地、福分、福气、福星、福音、口福、纳
福、托福、万福、享福等等。可是,今天的我们虽然也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虽然也使用
着上述词语,但却已然不知真正的幸福、福气该如何获得。
“福”在甲骨文中,左上角是“酉”,即酒樽,其下是一双手,右上角是“示”,即古
代放祭品的灵石台,意思是将一坛酒供在神的面前以祈求保佑,这是“福”的本义。后
来金文中的“福”字省略了托酒坛的双手,将“示”移到左边,右边为“畐”,“畐”
的本义是“满”,即酒满;又由于“畐”是个大肚酒壶,其中斟满了酒,看上去就像是
一个很丰满的人,有福相的人,从而将“福”字引申为富贵、福相。其后形状没有大的
变化,但又演化出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
另外,东汉《说文解字》中对“福”的释义是“从示逼声,祐也”。显然,从其本义以
及衍生义看,真正的幸福来自于神的护佑,其前提就是要对神尊崇、虔信,遵从天理,
才可以拥有幸福。
既然“福”字是双手捧著祭品向神灵祈求,真正的福气是来自于神的护佑,那么“福”
字自然不能倒贴,如果倒贴,献给神的酒不就要洒出来了吗?而信奉无神论的中共在文
化方面的与时俱进,要的就是让世人远离神,不再信仰神。问题是,不再信仰神的世人
如何得到神的护佑?没有神的护佑的世人又如何得到福气?
中共除了通过灌输变异观念,让人们误以为“福”字倒贴就是“福到了”之意外,还刻
意混淆了人们对幸福、福气的认知。在今年过年前,中共掌控下的朋友圈成了一片“求
福”海洋:“爱国福、和谐福、友善福、敬业福、富强福,你‘五福’集全了吗?”其
传递的就是爱国就会有福,和谐就会有福,友善就会有福,敬业就会有福,富强就会有
福,问题是:做到这些就会有福吗?中共误导民众的险恶用心有几人可以看透?
传统上的“五福”是什么呢?《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
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也就是说,长寿、富裕、安康、有德行、老年无
疾而终才是完美的人生。
更为重要的是,敬天的古人相信,人的长寿、富裕、安康、老年无疾而终都与人的德行
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天在衡量着人所做的一切。当人做坏事时,会损福、减禄、折寿,
福分就会越来越少。如果福分损的多了,先天福分不够弥补,就得用先天积累的德来换
,叫损德。人前生吃多大的苦,今生就能享受多大的福祉;前世做多大好事,今世就会
享受多大福分。相反,人的福分就小、福祉就少。
因此人的德行至关重要,诚所谓“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
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佛家的“善恶有报”、道家的“遵循天
道”,更是将如何获得幸福之道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
然而,随着人类道德的下滑,传统的“五福”也走向了世俗化,人们仅仅把福、禄、寿
、财、喜作为人有福的标准来衡量,而把康宁、好德和善终,看的无足轻重,也从而导
致人越来越难体悟到幸福的真谛是顺天理,遵天意,从而得到神的护佑。特别在中共建
政后,大肆破坏传统文化,宣扬无神论,使众多的中国人离道越来越远,越来越不知道
幸福和福气的获得与信神、顺天理、好德行密切相关。
是以,宣传无神论的中共正在带领人们走在一条无法获得幸福的歪路上,中共广泛宣传
的什么“爱国福、和谐福、友善福、敬业福、富强福”并不会让人们真正获得幸福、获
得福气。希冀获得幸福、福气的世人惟有将目光转向神佛。#
责任编辑:莆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