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g****s 发帖数: 1 | 1 有媒体报道,上海迪士尼发生“游客哄抢”园内售卖的气球。据称,在迪斯尼巡游活动
结束后,有游客要买气球,工作人员在解气球时,便有游客大喊“抢气球”,紧接着周
围游客一哄而上。只是,气球并非免费,实际售价80元一个。
事实上,类似“哄抢”的事件,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比如在自然灾害中、交通事故中,
因当事者暂时失去确认物品的能力,就会触发“低道德人群”的哄抢行为。从本质上讲
,这属于一种非法获得物品的过程,但因“个体的道德”被“群体的行为”淹没后,绝
大多数“哄抢者”不以为然。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能去迪士尼游玩的游客,“经济能力”应该不会太差,“道德基础
”也不会太弱。甚至,就道德本身的构建立场里,“哄抢气球者”也会痛斥“高铁坐霸
男”,也会义愤填膺“杀妻藏尸男”。不过,在群体空间的掩护下,他(她)们还是成
为不折不扣的“哄抢魔王”,着实值得思考。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会发现,“道德尺度”是可塑的,它与个体身份、所处环境、情
绪调动、组织或个体,有很大的关系。这显然比较符合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中的论述:“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
征,而当这个人融入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
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只可惜,当一个群体存在时,它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所以,关乎群
体道德的“弹性反差”就会被显现出来,并让人感到“前后不一”,这或许也是当下社
会中较为棘手和尴尬的一面。每一个人在批评或抨击他(她)人的“道德不济”时,却
同时会沦陷在自己的道德短板里。
于此,有必要从“哄抢人群”的群体道德、个体道德、以及情境涉入等方面入手,就群
体道德的“弹性反差”进行相关辩析,以此明晰人性的异变。因为,个体再怎么独立存
在,却永远归属不同的群体,所以个体在群体中的特征永远难以磨灭。
其一:“群体行为”为何容易稀释“道德浓度”?
通常,“干坏事”总是“群体性的”,“做好事”总是“个人主义的”。本质上看,就
是一种“利弊权责的优化”,属于个体自利性的外化表现。不过,通常在“自利性”的
实现过程中,有一个通识的尺度,就是不要影响他(她)人的“利弊权责的优化”。
如“做好事”的“自利性”,算是一种双赢的过程;而“干坏事”的过程,往往就是损
人的一种“自利性”,在道德的尺度上,几乎零容忍。不过,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在“
干坏事”的事实被实证后,“干坏事”的个体,惯常喜欢用“大家都这样”来回应。
当然,这种“回应”通常也很有效。古代的社会,通常奉行“法不责众”,虽然有倾向
通民情的趋向,但是潜意识中也在稀释规则和道德浓度的意味。这也使得,一些有道德
感、有律例感的人,在进入群体情景时,很容易变成一个低道德感和低律例感的人。
其二:“哄抢魔王”薅的是“群体在线”的羊毛,毁的却是自己的人格。
从“其一”中,我们能很清晰的知道,“哄抢魔王”薅的是“群体在线”的羊毛,也就
是个体利用自己在群体中责任的模糊边际“办坏事”。坦白讲,对于这种事情的处置上
,历来也是较为模糊的,除却公众舆论谴责,媒体抨击指责,具体的惩治都较难落实。
然而,追根究底,“群体的羊毛”好薅,但是个体的人格还是会被一定程度的黑化。因
为,在群体性哄抢事件之后,终将会随着“时间沉淀”,将个体的丑行浮出水面。从某
种意义上而言,在群体里“干坏事”可以一定程度免责,但不会完全了事。
这种事实,较为符合现代文明的法则。在健全的社会里,个体除却有私有的人格,同时
也有公共的人格认定。目前来讲,“个人征信”就算是一个具象的体现。不过,相对而
言,主要体现在“经济纠葛”方面,对于个体的更多行为,并没有延展开来。但是,这
种公共个体人格的约束,终将是趋势。
其三:“道德弹性反差”过火后,就是“聚众哄抢罪”。
很多人强调“人性异变”,似乎觉得“干坏事”是上帝之手在执导。可这种“思考偷懒
”的逻辑背后,却隐藏着人们对于自我约束的懈怠。作为“道德弹性反差”虽然早已司
空见惯,但是也要知道这本身并不光明。
从规则的一面去看,当“道德弹性反差”过火后,显然就是一种犯罪:“聚众哄抢罪”
,具体指聚集多人,公然哄抢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不过,一般来讲,这种事情
的鉴定却比较难。很多时候,都被列入“道德范畴”,但不代表法律上没有相关的治理
条例。
所以,对于“哄抢魔王”而言,最好的反省就是,无论是个体处于公共环境之中,还是
群体处于公共环境之中,都要以人群共识去处事、办事、行事。而非在“群体耍流氓”
的时候,自己就瞬间失控,成为“群氓”后续攻坚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