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x*******8 发帖数: 1254 | 1 《南方日报》教育周刊于11月20日发表的《十岁“优等生”申请退学争取“自由空间”
》封面文章在全国引起轰动。随后三天内主人公冯邵一的《退学申请书》在微博上引发
了2.4万余次的转发和评论,网友围绕教育理念进行热议。
随后,全国几十家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华社、中央教育电视
台等重量级媒体也进行跟踪报道,新华社发表《小学生发文叩问中国教育》后又引起大
量报刊转载和讨论形成第二波高潮。文章指出: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比成绩单
重要,陈旧的教育方式和传统观念应早日革新。
与此同时,人民网、新华网还发表评论。评论文章认为《退学申请书》不仅展现了
孩子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也表达了对现行中学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满。为何《申请退学书
》触动中国式教育的神经?
确实,素质教育已提倡多年,人人皆知教改重要,然而为何依然步履维艰?为何教
育体系不能更加开放、多元?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和国家的
未来,教育改革是否可先行一步?
反响
家长[微博]述说孩子“苦难的童年”
“看到孩子成天为作业和排名焦虑不安时,我的心好痛。”安女士说当她看到《十
岁优等生申请退学争取自由空间》时,非常同情孩子。这些天来,记者不断接到因看了
本报报道述说孩子“苦难的童年”的家长电话。
安女士的儿子在广州越秀区一所重点小学上四年级,她说,从小学三年级,孩子就
压力山大。“每月的测验、期中考[微博]、期末考、班排名、级排名、黑压压的资料和
各种试卷,让孩子进入‘苦难的童年’。”
此时,她家的日子变得“鸡飞狗跳”。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就开始陪孩子写作业
。默写听写、单词背诵、陪说陪练、改正错题……“很多东西我觉得自己也要从头学起
,把一家人都折腾得身心疲惫。”
最让孩子难受的是排名,总分差十来分,排名就会落后一大截。
“幸福”这个词最近很流行。有朋友问儿子:“幸福是什么?”儿子说:“我知道
,就是有人能帮我写作业,考试不排名。”
杨先生说起儿子也是痛心疾首。小杨小时候跟邵一一样很聪明,参加小学生作文比
赛还拿过奖,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到了五年级就开始逃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作业太
多,交不上来,被老师批评,成绩一落千丈,干脆迷上了打游戏。“当我们发现时已经
晚了。”
杨先生夫妇都是企业部门负责人,没有时间陪孩子做作业。他说,以前以为孩子天
资聪明又花赞助费送到重点学校就放心了。去年孩子小学毕业了,他花了“重金”把儿
子送到一家重点中学住校。希望住校能把孩子网瘾戒掉,但孩子还是经常从学校偷跑去
网吧。
张女士的女儿已上初三,谈及女儿她仍不断叹气。“你知道她几年经历了怎样的变
化吗?初一还有理想,初二陷入迷茫,初三就不想读书了,就是因为排名让她抬不起头
。”女儿初一时是班上的前3名,后来跌出前5,再后来跌出前10。她自己的自信,也一
点点被打击。
张女士说,从初二开始,女儿每晚11点才做完作业。可这还不算迟的。据孩子讲,
班上那些想进前三所重点高中的孩子,没有在12点前睡觉的。“孩子说,读得这么苦也
没有希望进重点,读书还有什么意思。”
很多家长对记者说,在学校孩子已经没有太多的自由和乐趣。一切,都在往功利的
路上走。仅有的操场活动、体育课,也在为达标而锻炼。
反思
孩子没有幸福童年是谁之过?
“学校作业和培优班老师布置的作业加在一起,晚上经常要‘加班’才能搞定,苦
不堪言。”五年级学生晓军说。一名被培优课占据了整个暑假的小学生说:“来自爸妈
的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希望寒假里没有‘培优’。”
学校教育造成孩子没有了幸福的童年到底是谁之过?很多家长都把矛头指向老师和
学校。孩子又认为他们不幸福的童年还有来自爸妈的压力。多重重压下的孩子恨不得退
学,他们认为冯邵一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中国教育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广东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铁民教授说,今天死板
、僵化的教育完全忽视学校教育的主体——孩子们的需求,大量的作业和不断的排名钳
制孩子们的个体思想,扼杀孩子们在学业之外的梦想。教育如此违背孩子们的意愿和个
性,连冯邵一这样全面发展的“优等生”都会生厌,萌生退学之意,更莫说其他孩子。
“传统的教育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不然我们的下一代会毁了。”
“‘申请退学’这种‘激将法’直接拷问基础教育的三大问题,”广东省教育研究
院教研员钟守权说,一是如何遵循教育规律,促进每个学生愉快学习、快乐成长;二是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怎样才更有利于人的全面、主动、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
培养;三是如何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成长得
到全面、公正、客观、积极的认可和促进。
在他看来,厌学情况最为严重的是初中,“初中阶段的教育问题是目前基础教育改
革发展中的短板、软肋。”
钟守权认为,初中教育不如高中高考[微博]有影响力,不如小学取消统考升学后的
教育改革有活力,但中考依旧,处于改革无活力、应试无影响力的尴尬、被动境地。因
此,初中教育如何实现轻负高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承上启
下的重要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我省一些地方专门提出‘振兴初中行动计划’,是
很有教育情怀和眼光的举措。”
很多专家认为,标准化的考试与素质教育严重相悖,“答题卡”式的标准化考试,
对孩子的思想、个性发展、创造性培养等是一种钳制。
建议
重视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媒体、网络对《退学申请书》热议,也引起了河南著名诗人胡兰兰的关注。上周,
她也开始了对应试教育的宣战,“诗人蓝蓝”在其微博贴出《致教育部的一封公开信》
,直指应试教育。她认为,“学生因作业和考分产生的巨大压力,其根源就在‘应试教
育’体制。”
她说,“2002年,我一位朋友唯一的儿子——正在读初二的14岁男孩毕某某,因为
假期作业没写完,害怕被老师批评或叫家长到学校,不敢去上学,在家中洗手间里上吊
自杀身亡。”
“可怕的作业毁灭了一个少年的生命。”这名少年,胡兰兰曾多么熟悉,“他乒乓
球打得特别好。”可有一天,“好朋友却跟我说,他被作业逼死了。”
从那天起,她开始关注教育。然而,10年的关注,却令她心痛。“因为作业写不完
、害怕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惩罚去跳楼自杀,仅去年的新闻报道中就多达二三十起。”“
现在,只见应试,不见教育!”她建议取消高考制度。
然而在广东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铁民教授看来,高考制度作为一种比较公平的
制度,现阶段存在有它的必要,应试教育的改革不能急转弯。
他坦承,目前最辛苦的族群就是中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压力大,而是动力差,他
们是被学校和家长用鞭子赶着去读书而痛苦万分。
“要让孩子学习有动力,政府必让教育成为人的教育,充分重视个性化。”张教授
指出。
他说,“个性化教育”并非教育领域的全新的概念,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
因材施教”的主张。个性化教育是为了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提
供最适合的教育。
他告诉记者,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研究表明,教师视野的最佳覆盖范围为25—
28个学生。小班化教育最适宜的班级规模为25人左右。如果班级学生额太多,教师就会
顾此失彼,难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什么老师都喜欢采用题海战术,就是因为
学生人数太多,老师只有用作业来操练、控制学生”。
“升学率、考分与政绩、工资及职称挂钩。老师身上的升学压力成绩焦虑,迫使他
们再将压力转嫁学生。”
他认为,现在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多数是锦上添花,珠三角中小学硬件设施已“武
装到了牙齿”,但教师配备、小班化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老师上完课就布置作业,甚至
都没有精力改作业,让家长改、同学之间改。“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感受能力
、交流能力、研究能力都不是靠写作业和排名培养起来的。”
探索
小班化教学因材施教
“学习都会有压力的,美国学生升学也存在压力。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乐
趣,产生动力战胜压力。”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刘沙说。
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是一所英语特色民办学校,到目前为止,学校逾1000名毕业学生
升入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百所大学留学[微博]深造,并有近百人获国外大
学奖学金。刘校长告诉记者,该校学生刚进学校时大多属于中等水平,即使是华美高一
精英班的学生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精英班同时开设国内高考课程和美国、加拿
大重点高中英语课程,实现国内外名牌大学双升学。“精英班的压力最大,但几年下来
成绩却是最好的班。”
据介绍,精英班完全按照美加中学小班教学模式,每个班25人左右,该班级改变传
统的“秧田式”为“茶馆式”,课桌椅设计可根据学科和活动的需要随意组合;同学们
上课可以玩英语游戏,也可以组合成小组进行课题讨论。外教上课形式活泼,课堂气氛
活跃,鼓励不同意见学生争辩问题。刘校长认为,“小班化,最重要的是老师能照顾到
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辅导。”
据了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世界上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我省不少民办学校对小班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公办学校由于财政体制诸多原
因,只有少量的试点。
沙面小学,是广州公立学校中最早进行“小班教学实验”的学校。该校每个班不到
30名学生,没有单独设立班主任,却配备两名“包班”的老师。所谓“包班”,即老师
必须全天都和学生们在一起,所以“包班”老师的办公室即学生教室。上课期间,两名
老师也几乎在同时上课,孩子们自觉分小组找老师。这样,“小班”显得更“小”:一
个老师应对十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充分的“关照”。虽然老师们没有独立
办公室,但学校专门配置一间休息室。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觉得非常愉快。
“学生如矿山,浑身都是宝,不要一味挖掘金矿银矿,而忽略了他们身上的水源和
空气;每座山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懂得欣赏和培育。”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说。
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把学生固化在纯粹应付考试,学校教育要满足孩子的个性需
求,教育部门要为孩子提供多元发展的良好机制,而小班化则是一种趋势。“事实上,
小班化教学不是说简单的人数的减少,而是探索在班级人数减少后,如何对学生素质教
育的加强,加强教育的有效性。”
周刊速评
中国式教育与“男孩危机”
刘茜
冯邵一的《退学申请书》引起了不断的热议,也终于触动了死水微澜的中国式教育
的神经。有人在《光明网》上发表文章说,2012年,应该记住冯邵一这个小小少年。
不错,《退学申请书》表达了中国式教育体制下受压抑少年愤怒的呐喊。幸好冯邵
一是标准的“优等生”,要不然他的声音不会引起人们重视。不过好学生冯邵一的意见
却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中国式教育体制下的男孩们,他们的困惑与迷茫。中国式教育
是不是导致了“男孩危机”?
不久前,北大教授吴必虎在微博上发表观点,呼吁社会重视“男孩危机”并建议“
错龄入学”,引发社会热议。
吴必虎说,现在大中小学都出现了男生学习不如女生的情况。虽然有人解释说男生
上了高中就可以赶上来,但情况并不是这样。很多大学里女生数量都多于男生,高考的
女状元也越来越多,并且不仅局限于文科,很多理科状元也都是女生。
他把原因归结为男女同龄入学,男生心智成熟晚的原因。于是热议便围绕着男生该
不该晚入学来讨论。
从世界范围来看,历来男女都是同龄入学,在我们读书时,小学女孩成绩比男孩好
,但是上初中后,大多是男孩成绩遥遥领先。工作多年后,有一定成就的90%都是男同
学。
然而今天为什么就乾坤颠倒呢?吴教授说,招收博士生符合条件的大都是女生,好
不容易有几个男生,一看都唯唯诺诺,很女性化。他很忧虑:以后国家到哪里去找栋梁
之材啊!但他把这种原因归结为,男女同龄入学,男孩长期被女孩欺负压迫。
其实,男孩受到的压迫不是女孩而是中国式的教育制度。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就是
要求孩子要听话,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巨无霸”班是常态,在这样的班级中,女
孩可能会更听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并获得奖励,而男孩可能显得更淘气和具有个性,
而被“修理”。在我们读书年代,班级不那么拥挤,老师还有耐心帮助调皮的男生后进
变先进。但今天老师面对着黑压压的班级,早就心烦了。有个做中学老师的朋友曾对我
说,到了夏天,六十多个人的班,学生的臭汗味,熏得直想吐,对不听话的男生恨不得
马上赶出教室。
因此在中国式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管理只能靠做大量的作业和考试排名,不然无
法控制。女性的韧性和顺从就有了优势,不少女生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能够主动
适应,取得好成绩。她们的这种优势一般能够保持到大学。
另外,现行考试制度也对男孩子十分不利,过去考试着重于知识面、创造力、实践
能力,适合男孩的特点,也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不少男孩脱颖而出。但如今的考
试大多注重知识点,答案强调标准化,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尤其是反复做作业操练和各
种排名,极大地考验小男孩的耐力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于是,优秀的男孩冯邵一在网
上发表《退学申请书》表示反抗,而更多普通的男孩反抗的方式就是逃学、打机、混日
子……
环顾周围朋友们的孩子,有女儿的成绩还不错,而大多数男孩的家庭说起孩子来就
叹气。我这些朋友夫妻几乎都是高学历人群,有两个父亲甚至有博士学位,孩子的学校
也是名校。但这些朋友共同的特点就是夫妻事业心强,不能陪孩子做作业。在这种情况
下,儿子就容易成落后生。有男孩成绩还可以,往往是个性很像女孩那种。而我儿子学
习成绩还行,就是因为我注意到了大班制对男孩的极度不利,几乎放弃了事业的追求,
花很多的时间进行“人盯人”战术。现在我注意到有不少男孩的家庭,妻子为了让男孩
子更健康地成长,干脆回家去当全职太太。
也许缘于天性,“勇于实践”的男孩子需要“头破血流”才能得到教训。对于这些
孩子来说,他们通过实践得来的教训,可能对他一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在传统
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往往等不及男孩觉醒,成绩的排名早早地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自
觉或不自觉地把他们列入“升学无望”行列,然后用一些强硬的手段把这些“落后生”
送入前途渺茫的境地。
今天,在北大吴教授发出了“男孩危机”警告的同时,应试教育造成部分中国学生
“高分低能”、实践能力较差的现实越来越引起重视。我们看到,即使一直是各名牌大
学争相录取的“高考状元”也不能幸免,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六成高考状元被哈佛拒
收。今天教育的危机已不单是“男孩危机”了,而是全面的危机,需要全社会深刻的反
思,更需要政府重新做出顶层设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