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Classics版 - 獭祭·可叹·李商隐
相关主题
有 点 郁 闷135
每个谜语打《洛神赋》的一句话.186
经学大要的摘要209-after far's Meng
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研究的参考坐标261
背腊八的诗词?276
Re: 那些人的字277
103282- not used before
117287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商隐话题: 獭祭话题: 宓妃话题: 生于话题: 可叹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g
发帖数: 7244
1
据说初春獭捕鱼的时候,总要把抓来的鱼陈列在水边,像祭祀用的供品一样,所以《礼
记·月令》里说:“﹝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后来也有人研究,说獭性残忍,以捕鱼为乐,抓到鱼不管吃与不吃,总要咬上一口,
吃剩下与不吃的,就弃在水边,被人看到,仿佛祭品一样,所以獭祭又有了一个引申义
,就是堆积残余。后来也用来形容人作诗写文章,指罗列典故,堆砌成文。
李商隐的诗文就常被称为獭祭鱼。譬如宋代的吴炯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
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而给李商隐诗集作注的学者,遇到晦涩不可解的典
故诗句时,也总要忿忿的说一句”獭祭之病“!
当然不能排除李商隐的獭祭是在炫耀学问,这是读书人的通病。后人也有专门模仿他的
獭祭,譬如宋代的”西崑体“诗人,他们大量的堆砌典故,使用华丽的辞藻,力求展示
自己良好的词章修养与圆熟的技法。也有一些跟风的后进,只是刻板的搬用李商隐的诗
题、典故和词藻,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笑话:
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
,号「西崑体」,后进多窃义山语句。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
m*******7
发帖数: 1531
2
搬小板凳看kzeng开讲:)
这首诗中间两联写得极香艳奢靡,再加上用典,是很容易联想到暧昧情事上的;可我倒
觉得未必如此,或者说不止于此。不过此人写东西一向隐晦,本意如何,的确雾里看花
,见仁见智。
李商隐写诗是一向不惮无题的,这次偏取了个《可叹》,其实诗意已经立了。问题是他
叹的是什么。小二把后三联都分析过了,没有提到首联。我觉得首联很关键。“幸会东
城宴未回,年华忧共水相催。”第一句讲宴,第二句讲忧,这种承接,勾勒出了在欢宴
之众人里,一个茕茕孑立的剪影。是如东坡所说的不合时宜么?或是才高八斗的人难免
落落寡合?总之,不被他人所理解。后三句说了一个对比,“枉担了虚名”其实说的也
是为众人/当权者所误解。更大胆一点的假设,或许这个宓妃,未必是某个暧昧情事的
女主角,而正是李商隐自己,孤城愁坐,叹年华老去。
再多说一句关于用典,作者也许是不能说,也许是不愿说,也许只是把想话说给明白的
人听吧。好比接头暗号一样——千秋万载,一桶cc~
:P

【在 k***g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初春獭捕鱼的时候,总要把抓来的鱼陈列在水边,像祭祀用的供品一样,所以《礼
: 记·月令》里说:“﹝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 后来也有人研究,说獭性残忍,以捕鱼为乐,抓到鱼不管吃与不吃,总要咬上一口,
: 吃剩下与不吃的,就弃在水边,被人看到,仿佛祭品一样,所以獭祭又有了一个引申义
: ,就是堆积残余。后来也用来形容人作诗写文章,指罗列典故,堆砌成文。
: 李商隐的诗文就常被称为獭祭鱼。譬如宋代的吴炯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
: 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而给李商隐诗集作注的学者,遇到晦涩不可解的典
: 故诗句时,也总要忿忿的说一句”獭祭之病“!
: 当然不能排除李商隐的獭祭是在炫耀学问,这是读书人的通病。后人也有专门模仿他的
: 獭祭,譬如宋代的”西崑体“诗人,他们大量的堆砌典故,使用华丽的辞藻,力求展示

l*****f
发帖数: 13466
3
haha, “枉担了虚名”,这个想法倒很新奇。
小李很爱用宓妃这个故典。想到无题中的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不过这首
可叹,不见得是“枉担了虚名”,宓妃故事跟无题里含义也不一样。更同意明月的看法
,为啥不用无题而用可叹,因为是叹秦,燕之流的晋身有道,而陈王虽才高八斗,终于
也只是道不同不相与谋,空怀惆怅而已。所以还是以陈王自比罢。义山其人终生郁郁,
就象他自己说的,“茂陵秋雨病相如”。
再对对暗号,"千秋万载,一桶CC", haha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搬小板凳看kzeng开讲:)
: 这首诗中间两联写得极香艳奢靡,再加上用典,是很容易联想到暧昧情事上的;可我倒
: 觉得未必如此,或者说不止于此。不过此人写东西一向隐晦,本意如何,的确雾里看花
: ,见仁见智。
: 李商隐写诗是一向不惮无题的,这次偏取了个《可叹》,其实诗意已经立了。问题是他
: 叹的是什么。小二把后三联都分析过了,没有提到首联。我觉得首联很关键。“幸会东
: 城宴未回,年华忧共水相催。”第一句讲宴,第二句讲忧,这种承接,勾勒出了在欢宴
: 之众人里,一个茕茕孑立的剪影。是如东坡所说的不合时宜么?或是才高八斗的人难免
: 落落寡合?总之,不被他人所理解。后三句说了一个对比,“枉担了虚名”其实说的也
: 是为众人/当权者所误解。更大胆一点的假设,或许这个宓妃,未必是某个暧昧情事的

h********r
发帖数: 821
4
上面说的典故还基本有出处有本事的。至于更著名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则除了前人评论中一些支离破碎似是而非的东西以外,根本就不知道小李说的到底
是啥了。
c******y
发帖数: 547
5
lz对于西昆的评价还是有些偏颇了
不妨将西昆酬唱看一遍
而不是照搬80年代文学史的文字
k***g
发帖数: 7244
6
呵呵,《录异传》上的故事,从手边的《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六》里转抄一下:
吳王夫差。小女曰玉。年十八。童子韓重 。年十九。玉悅之。私交信問。許為之妻。重
學於齊魯之間。屬其父母使求婚。王怒不與。玉結氣死。葬閶門外。三年重歸。歸原作
詰。據明鈔本改。問其父母。父母曰。王大怒。玉結氣死。已葬矣。重哭泣哀慟。具牲
幣往弔。玉從墓側形見。謂重曰。昔爾行之後。令二親從王相求。謂必克從大願。不圖
別後。遭命奈何。玉左顧宛頸而歌曰。南山有烏。北山張羅。志欲從君。讒言孔多。悲
結生疾。沒命黃壚。命之不造。寃如之何。羽族之長。名為鳳凰。一日失雄。三年感傷
。雖有眾鳥。不為匹雙。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嘗暫忘。歌畢。歔欷涕流
。不能自勝。要重還冢。重曰。死生異道。懼有尤。不敢承命。玉曰。死生異路。吾
亦知之。然一別永無後期。子將畏我為鬼而禍子乎。欲誠所奉。寧不相信。重感其言。
送之還冢。玉與之飲讌。三日三夜。盡夫婦之禮。臨出。取徑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毀其
名。又絕其願。復何言哉。願郎自愛。若至吾家。致敬大王。重既出。遂詣王自說其事
。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訛言。以玷穢亡靈。此不過發冢取物。託以鬼神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面说的典故还基本有出处有本事的。至于更著名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 烟”则除了前人评论中一些支离破碎似是而非的东西以外,根本就不知道小李说的到底
: 是啥了。

l*d
发帖数: 134
7
也许王力是对的,元好问就说过“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
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不过呢,王力是语言学家,他对诗的感觉或许还隔着一层。陈
石遗的话,“论诗必须诗人,知此中甘苦者,方能不中不远”。钱是诗人,周振甫对钱
的解释就评价极高。
钱先生对《锦瑟》诗的剖析,给我们怎样鉴赏作品作出很好的范例。钱先生在剖析这首
诗时,先探索前人对这首诗的各种不同解释,一一加以辨析,指出各种说法的问题,如
悼亡说,结合李德裕、令狐綯的政治背景说;如不得意说,指出这几种说法的错误不恰
当处,对程湘衡的略比自序的开宗明义说,认为合理,可以通解全诗。在赏析全诗时,
对“锦瑟”一词,就李商隐全集中所用“锦瑟”的句子,作了全面的分析,再结合用“
玉琴”喻诗的两例,作出解释。对“迷蝴蝶”“托杜鹃”,既结合锦瑟的音调“适怨”
来说,又结合文艺理论的“索物以托情”及“事物当对”来说。对“珠泪”“玉烟”,
既结合司空图《诗品》,又结合杜甫的论诗来说,还结合外人称道海涅及歌德的作品来
说,“谋野乞邻,可助张目而结同心”。这样来作鉴赏,可以破千古之惑,探作者之心
,对《锦瑟》诗的解释,作出定论了。读者不必再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面说的典故还基本有出处有本事的。至于更著名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 烟”则除了前人评论中一些支离破碎似是而非的东西以外,根本就不知道小李说的到底
: 是啥了。

C*********g
发帖数: 3728
8
家母曾经就这首诗考证过一番。她的结论和你类似,但是曹植、宓妃掉了个个。
(ZZ)
李商隐曾将自己比作曹植,将恋人比作宓妃、洛神。《文选上林赋》:“靡琴宓妃之徒
”句注云:“宓妃,伏羲氏女,溺死洛,遂为洛水之神。”曹植《洛神赋》:“黄初三
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
斯赋。”实质是借宓妃祭甄后。《魏志》:“黄初二年,郭后有宠,后失意,帝大怒,
遣使赐死,葬于邺。”曹植《洛神赋》中有:“秾纤得中,修短适度。肩若削成,腰若
束素。”“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李商隐亦有“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判春
》),指恋人身姿优美;李商隐用曹植《洛神赋》中“曳雾绡之轻裾”的洛神、宓妃指
代恋人,“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好借嫦娥着,清秋踏月轮。”(《袜》)将“宓
妃”与“嫦娥”相连,指出恋人住处在曲江水边;“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去绝踪》),指恋人对自己的“垂青”;“宓妃愁坐芝田馆,
用尽陈王八斗才”(《可叹》),慨叹恋人没有自由。
......
总之,由于不能直接点明人物的身份,用“托名”的方法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 k***g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初春獭捕鱼的时候,总要把抓来的鱼陈列在水边,像祭祀用的供品一样,所以《礼
: 记·月令》里说:“﹝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 后来也有人研究,说獭性残忍,以捕鱼为乐,抓到鱼不管吃与不吃,总要咬上一口,
: 吃剩下与不吃的,就弃在水边,被人看到,仿佛祭品一样,所以獭祭又有了一个引申义
: ,就是堆积残余。后来也用来形容人作诗写文章,指罗列典故,堆砌成文。
: 李商隐的诗文就常被称为獭祭鱼。譬如宋代的吴炯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
: 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而给李商隐诗集作注的学者,遇到晦涩不可解的典
: 故诗句时,也总要忿忿的说一句”獭祭之病“!
: 当然不能排除李商隐的獭祭是在炫耀学问,这是读书人的通病。后人也有专门模仿他的
: 獭祭,譬如宋代的”西崑体“诗人,他们大量的堆砌典故,使用华丽的辞藻,力求展示

l****s
发帖数: 113
9
首先,“有生于无”是不是老子的观点,这在学界是有争议的。郭店甲本里写的是“天
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今本写作“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多了一个“有”字,
意义完全不同了。我以前的一些老师认为郭店老子表达的是“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我比较认同这派的观点。当然,也有其他老师认为是郭店简抄写的问题,老子的原
文就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但就算老子的原文是“有生于无”,这和“有无相生”也并不矛盾。打个比方,我们说
“子生于父”,这是说,儿子这个概念指涉的那个实体、那个人在本体论上晚于父亲概
念指涉的实体,倘若没有作为父亲的那个人,就不会有作为儿子的那个人,但没有儿子
这个人,父亲这个人也不会凭空消失;但我们同时可以说“父子相生”,这是说父子两
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在得到儿子的同时便也成为了父亲,倘若没有儿子(好吧
倘若也没有女儿),他这个人自然还是好端端的,但却没有资格被称为父亲了。同样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都是这个道理,就算在本体论上“有”这个东西是生于“
无”这个东西的吧,但在“有”确确实实被“无”生下来之前,你那什么去称呼那个已
经存在的“无”呢?你没法叫它“

【在 k***g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录异传》上的故事,从手边的《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六》里转抄一下:
: 吳王夫差。小女曰玉。年十八。童子韓重 。年十九。玉悅之。私交信問。許為之妻。重
: 學於齊魯之間。屬其父母使求婚。王怒不與。玉結氣死。葬閶門外。三年重歸。歸原作
: 詰。據明鈔本改。問其父母。父母曰。王大怒。玉結氣死。已葬矣。重哭泣哀慟。具牲
: 幣往弔。玉從墓側形見。謂重曰。昔爾行之後。令二親從王相求。謂必克從大願。不圖
: 別後。遭命奈何。玉左顧宛頸而歌曰。南山有烏。北山張羅。志欲從君。讒言孔多。悲
: 結生疾。沒命黃壚。命之不造。寃如之何。羽族之長。名為鳳凰。一日失雄。三年感傷
: 。雖有眾鳥。不為匹雙。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嘗暫忘。歌畢。歔欷涕流
: 。不能自勝。要重還冢。重曰。死生異道。懼有尤。不敢承命。玉曰。死生異路。吾
: 亦知之。然一別永無後期。子將畏我為鬼而禍子乎。欲誠所奉。寧不相信。重感其言。

l****s
发帖数: 113
10
我没有说今本不自洽嘎,你看我的意思恰恰是说今本(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是自洽的。
主张郭店本是老子原意是出于其它理由,包括宇宙论问题在道德经里占的地位,已经这
一问题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程度等等。
这个不是形而上形而下的问题。而且你好像把我的意思理解反了。本体论上的存在和有
意义的指称本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当然不必因为指称上的相互依赖而否定本体论上
的自存与派生。给定物质和意识是相对的这种说法,在意识产生前,我们当然可以有物
质,也当然可以把物质称为“物质”,但在我们把物质称为“物质”时,这一称呼无法
具有表示与意识相对的这一层意义。进一步说,假如“物质”这个词仅仅具有这一个含
义的话(事实上并不是,我们可以在与能量相对的意义上、在与虚空相对的意义上、或
其它,使用这个概念),那么在意识出现之前,在“意识”的意义产生之前,“物质”
这个称呼也就和“喂”、“那啥”差不多了。
关于“奇正相生”,首先澄清一下,我没有把这里的“生”解释成依赖哈,你回头看我
原帖:『奇里头生出正,奇并不因此而消失;有里头生出无,有也仍然还在。生在这里
都是“变化出”,而不是“变化为”。小玉化为轻烟,她自己这个实体可就

【在 k***g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录异传》上的故事,从手边的《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六》里转抄一下:
: 吳王夫差。小女曰玉。年十八。童子韓重 。年十九。玉悅之。私交信問。許為之妻。重
: 學於齊魯之間。屬其父母使求婚。王怒不與。玉結氣死。葬閶門外。三年重歸。歸原作
: 詰。據明鈔本改。問其父母。父母曰。王大怒。玉結氣死。已葬矣。重哭泣哀慟。具牲
: 幣往弔。玉從墓側形見。謂重曰。昔爾行之後。令二親從王相求。謂必克從大願。不圖
: 別後。遭命奈何。玉左顧宛頸而歌曰。南山有烏。北山張羅。志欲從君。讒言孔多。悲
: 結生疾。沒命黃壚。命之不造。寃如之何。羽族之長。名為鳳凰。一日失雄。三年感傷
: 。雖有眾鳥。不為匹雙。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嘗暫忘。歌畢。歔欷涕流
: 。不能自勝。要重還冢。重曰。死生異道。懼有尤。不敢承命。玉曰。死生異路。吾
: 亦知之。然一別永無後期。子將畏我為鬼而禍子乎。欲誠所奉。寧不相信。重感其言。

T*******e
发帖数: 1156
11
学习...
转一篇可叹的诗评: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gzl/2008/87/KE9K.html
从李商隐“幸会东城宴未迴”絮起
作者:田瑞昌、耿仲琳

可叹
幸会东城宴未迴,年华忧共水相催。梁家宅里秦宫入,赵后楼中赤风来。冰簟且眠
金镂枕,琼筳不醉玉交杯。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幸会东城宴未迴,年华忧共水相催。”这个“东城宴”(旧注都不知其实易知李
商隐《东阿王》、“东家老女嫁不售”,《柳枝五首》序中的“为东诸侯取去”和这里
的“幸会东城宴未迴”的“东”字,皆指曹植。这是李商隐赋予曹植的代号。)即是“
陈王者时宴平乐”(李白)的盛宴。而“平乐”是道观,彰显陈王尊老莊。这两句诗后
面站着四个人,曹植、李白、李贺、李商隐。“未迴”就是李贺感叹的“花袍白马不归
来”《洛姝真珠》。这是《可叹》的诗眼。
“年华忧共水相催”包涵李白《将进酒》的全部诗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
海不复回……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譃。……与尔回销万古愁。”我们又相信
此刻李商隐心中藏有李白的名句“蓬来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

【在 k***g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初春獭捕鱼的时候,总要把抓来的鱼陈列在水边,像祭祀用的供品一样,所以《礼
: 记·月令》里说:“﹝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 后来也有人研究,说獭性残忍,以捕鱼为乐,抓到鱼不管吃与不吃,总要咬上一口,
: 吃剩下与不吃的,就弃在水边,被人看到,仿佛祭品一样,所以獭祭又有了一个引申义
: ,就是堆积残余。后来也用来形容人作诗写文章,指罗列典故,堆砌成文。
: 李商隐的诗文就常被称为獭祭鱼。譬如宋代的吴炯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
: 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而给李商隐诗集作注的学者,遇到晦涩不可解的典
: 故诗句时,也总要忿忿的说一句”獭祭之病“!
: 当然不能排除李商隐的獭祭是在炫耀学问,这是读书人的通病。后人也有专门模仿他的
: 獭祭,譬如宋代的”西崑体“诗人,他们大量的堆砌典故,使用华丽的辞藻,力求展示

1 (共1页)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287背腊八的诗词?
301Re: 那些人的字
330103
342117
有 点 郁 闷135
每个谜语打《洛神赋》的一句话.186
经学大要的摘要209-after far's Meng
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研究的参考坐标261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商隐话题: 獭祭话题: 宓妃话题: 生于话题: 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