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i 发帖数: 601 | 1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人都以为,唐代在形体审美方面崇尚肥胖,把超级丰满作为美
的最高标准。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便成为了极具说服性的例证。更有甚者,把这
位贵妃娘娘形容成“席梦思”“大圆桶”!
其实,整个唐代,从来就没有兴起过以胖为美的时尚,而被立为“肥美”标杆的杨贵妃
,也没有人们想像并加以渲染的那么肥胖!
后来认定杨玉环肥胖的一个根据是:杨玉环怕热,爱出汗。这也就是体质的问题,虚弱
的体质也会多汗,不一定与肥胖有关。唐玄宗曾经的一位宠妃江采苹,骂过杨玉环是“
肥婢”,这位失意妃子所骂的“肥”,也只是相对的,因为江采苹是苗条型的美女。李
三郎(即唐玄宗)也不是只喜欢丰满型的,他也狂热地宠幸过江采苹。后来,江采苹在
与杨玉环的争风中败落,也并非体重上不占优势,而是很错综复杂的原因。
唐玄宗与杨贵妃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记述“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诗人也只是赞美了
杨玉环的皮肤白晰细腻,如同凝固的油脂。此诗通篇之中,并无贵妃肥胖的描写。事实
上,杨玉环不但是贵妃,还是一位舞者。酷爱艺术的李三郎曾主导大型舞蹈《霓裳羽衣
曲》的编排,并亲自吹笛助演,领舞的大多时候是杨贵妃,试想一下,一个身形肥硕、
臃肿拙笨的体态,能胜任领舞的角色吗?杨贵妃应该不算苗条,但也不会太肥胖,只是
比较丰满而已。
而李太白在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中写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
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代的皇后赵飞燕腰身非常的纤细,细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可以在人的掌上翩翩起舞。如果唐代真的以胖为美,如果杨玉环与赵飞燕的身材
相比,会形成强烈的反差,那么,诗人是不会把两个极端相提并论的。从李白的诗中也
可以看出,唐玄宗时期的主流审美观念,也并非以肥胖为上乘之美。
一般来说,最能反映一个时代风尚的,就是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唐代画作中(包括画
卷和壁画)的仕女们,大多雍容华美,面部丰腴,似乎彰显了对肥胖颂扬,但是仔细看
来,你会发现,那种饱满的面颊,上下宽窄的比例是倒置的,即额头窄,下巴处宽厚。
如果是个例还可以理解,画作上的美人们都基本如此,我们只能断定这只是艺术的手法
,为的是表现当时社会的富足与和谐。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不可能群体结构比例失调。再者,图画中仕女们的仪态却是风姿绰
约,妙曼灵动,并没有给人以粗壮的感觉。
唐代晚期著名诗人罗隐在《赠妓云英》中感叹:“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十多年不见了,昔日的佳人虽不再青春,让诗人
眷恋赞叹的,是故人依然美丽窈窕的身姿。“掌上身”也就是赵飞燕之身,轻盈鹤立,
细脖子细腰。
凡此总总可鉴,唐人从未追捧过肥胖,整个唐代并没有形成成“以胖为美”的时尚。而
这种误读的愈发浓重,也只是在近些年。一个创造过辉煌文明的王朝,曾经以肥胖为时
尚,这或多或少可以抚慰部分体态过于丰满的同志,并且把这种认识当作坚硬的精神支
柱。博主撰此文,绝无要折断这根柱子的目的,只是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形体健硕的同志,也不要因为肥胖从没引领过时尚潮流而感到失落!骨感也好,肉感也
好,只要活得精彩就好!有比形体更能使人愉悦和蓬勃的,那就是精神和情怀。 | w**********i 发帖数: 601 | 2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人都以为,唐代在形体审美方面崇尚肥胖,把超级丰满作为美
的最高标准。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便成为了极具说服性的例证。更有甚者,把这
位贵妃娘娘形容成“席梦思”“大圆桶”!
其实,整个唐代,从来就没有兴起过以胖为美的时尚,而被立为“肥美”标杆的杨贵妃
,也没有人们想像并加以渲染的那么肥胖!
后来认定杨玉环肥胖的一个根据是:杨玉环怕热,爱出汗。这也就是体质的问题,虚弱
的体质也会多汗,不一定与肥胖有关。唐玄宗曾经的一位宠妃江采苹,骂过杨玉环是“
肥婢”,这位失意妃子所骂的“肥”,也只是相对的,因为江采苹是苗条型的美女。李
三郎(即唐玄宗)也不是只喜欢丰满型的,他也狂热地宠幸过江采苹。后来,江采苹在
与杨玉环的争风中败落,也并非体重上不占优势,而是很错综复杂的原因。
唐玄宗与杨贵妃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记述“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诗人也只是赞美了
杨玉环的皮肤白晰细腻,如同凝固的油脂。此诗通篇之中,并无贵妃肥胖的描写。事实
上,杨玉环不但是贵妃,还是一位舞者。酷爱艺术的李三郎曾主导大型舞蹈《霓裳羽衣
曲》的编排,并亲自吹笛助演,领舞的大多时候是杨贵妃,试想一下,一个身形肥硕、
臃肿拙笨的体态,能胜任领舞的角色吗?杨贵妃应该不算苗条,但也不会太肥胖,只是
比较丰满而已。
而李太白在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中写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
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代的皇后赵飞燕腰身非常的纤细,细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可以在人的掌上翩翩起舞。如果唐代真的以胖为美,如果杨玉环与赵飞燕的身材
相比,会形成强烈的反差,那么,诗人是不会把两个极端相提并论的。从李白的诗中也
可以看出,唐玄宗时期的主流审美观念,也并非以肥胖为上乘之美。
一般来说,最能反映一个时代风尚的,就是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唐代画作中(包括画
卷和壁画)的仕女们,大多雍容华美,面部丰腴,似乎彰显了对肥胖颂扬,但是仔细看
来,你会发现,那种饱满的面颊,上下宽窄的比例是倒置的,即额头窄,下巴处宽厚。
如果是个例还可以理解,画作上的美人们都基本如此,我们只能断定这只是艺术的手法
,为的是表现当时社会的富足与和谐。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不可能群体结构比例失调。再者,图画中仕女们的仪态却是风姿绰
约,妙曼灵动,并没有给人以粗壮的感觉。
唐代晚期著名诗人罗隐在《赠妓云英》中感叹:“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十多年不见了,昔日的佳人虽不再青春,让诗人
眷恋赞叹的,是故人依然美丽窈窕的身姿。“掌上身”也就是赵飞燕之身,轻盈鹤立,
细脖子细腰。
凡此总总可鉴,唐人从未追捧过肥胖,整个唐代并没有形成成“以胖为美”的时尚。而
这种误读的愈发浓重,也只是在近些年。一个创造过辉煌文明的王朝,曾经以肥胖为时
尚,这或多或少可以抚慰部分体态过于丰满的同志,并且把这种认识当作坚硬的精神支
柱。博主撰此文,绝无要折断这根柱子的目的,只是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形体健硕的同志,也不要因为肥胖从没引领过时尚潮流而感到失落!骨感也好,肉感也
好,只要活得精彩就好!有比形体更能使人愉悦和蓬勃的,那就是精神和情怀。 | X*M 发帖数: 789 | 3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看看人家小姐的标准,就知道唐朝以胖为美是很值得怀疑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