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 发帖数: 11227 | 1 发信人: Rule(小宅),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中国古代死得最窝囊的三大战神:太可惜了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Sep 14 11:09:01 2017,GMT)
所谓战神,即是武艺高强,熟知兵法,且又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但风光背
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则必为千古遗憾!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
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
薛仁贵一生的经历,早年是凭借自己的勇猛而成名,后来的指挥作战也是非常厉害的,
可以说明是个军事家.在高句丽做为地方父母官,大力发展生产,整顿民生,能使亡国
者感恩。薛仁贵一生作战40年,仅败一次,一生没有犯过一次军事指挥上的战略错误,
而且纂写的《周易新本古意》为世界上第一部辩证法理论的军事著作,可见其军事才能
的出色。薛仁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他打
败过铁勒等诸多外族侵略,是我国的对外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战神。
薛仁贵作战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任安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带,
理政才能也是不错的,不过杀戮过多,做官又玩忽职守,纵容手下,与演义中的人物相
比武功并无多少夸大,人品则显不足。不过他在演义中的结局更是窝囊,居然被自己的
儿子误射而死,不仅死不得其所,还让他儿子背上一世骂名。
2、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
之抱负。因家境贫寒,常食不裹腹。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陈胜、吴广起义
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后又投奔汉王刘邦。初始刘邦
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始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拜将不久,即率军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
秦。第二年,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楚都彭城。
韩信为汉朝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在项羽败亡后
,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在这一段日子里,他与
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楚。公元前196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
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韩信之死,用一句俗话“狡兔死、走狗烹”,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即使曾经战功赫赫,
等到风停雨住之时,韩信的结局只能是死。怪只怪,他在有能力自立门户的时候,却选
择了另外一条路。
3、项羽—— 一代霸王死后被五马分尸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芈姓,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
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
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军事家,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
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少年时,他的叔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
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
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
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体现项羽英勇的主要是巨鹿,彭城,垓下三战,前两战体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天才和英
勇气概,而垓下一战则造就了千古悲情的西楚霸王。
巨鹿之战,项羽杀掉主将宋义,率五万义军渡河救赵,破釜沉舟,烧掉营垒,只携带三
天的干粮,以表与秦军决战之心。一到巨鹿就包围王离,九战九胜,大败秦军三十余万
,斩苏角,擒王离,逼涉间自尽。此一战一举扭转天下局势
巨鹿,彭城两战体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天才和英勇气概,而垓下一战则造就了千古悲情
的西楚霸王。项羽英勇无敌,战术指挥上的造诣也是很强的,如果作为一个将军,如果
生在汉武之时,想必起所建功业也可以与卫青,霍去病相媲美。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他
刚愎自用,在战略上短视和,在政治上幼稚,却做在了统帅的位置,与老谋深算的刘邦争
天下,注定会是个失败者。
公元前202年12月,垓下一战,项羽大军大势已去,乌江畔项羽自刎而死,这一年他31
岁。因刘邦重金悬赏项羽,刘邦大军围困项羽的将领争先抢夺项羽尸体,据说在这内耗
中死了百来人,伤了无数人,最后才分出了胜负。有五个人,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项羽
身体的一部分,这五个人是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王翳。刘邦随后给他们进行了
重赏:
王翳,砍下了项羽的人头,封为杜衍侯;
杨武,得到了项羽的右脚,封为吴防侯;
吕胜,砍下了项羽的左臂,封为涅阳侯;
杨喜,得到了项羽的左腿,封为赤泉侯。
吕马童,因为手脚慢了点,最终得到了项羽的一些零碎残骨,被封为中水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