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仅不光只有中国人用植物作为药物。更重要的发现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够治病,同
时大量生产治病的药物。
引:
在古老的中世纪时期,仅有的退热药物是一种存在于柳树树皮中的物质(一类叫作水楊
酸的物质,后来导致了阿司匹林的发展)和一种存在于金鸡纳树树皮裡的物质。金鸡纳
树皮也是用来制造抗疟疾药物奎宁的主要原料,奎宁本身也有退热的功效。直到19世纪
中后期才发展出提炼分离水扬苷和水杨酸的技术。
1880年代以来,随着金鸡纳树日益减少,人们开始寻找其替代品。1886年科学家发明了
退热冰(乙酰苯胺),1887年又发明了非那西丁(乙酰对氨苯乙醚)。1873年,Harmon
Northrop Morse首先通过对p-硝基酚和冰醋酸的在锡催化下反应合成了对乙酰氨基酚
,但是在二十年之内对乙酰氨基酚并没有用于医学用途。1893年,在某些服用了非那西
丁的患者的尿液里发现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存在,并浓缩成白色、稍有苦味的晶体。1899
年对乙酰氨基酚被发现是退热冰的代谢产物,但是这些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重视。
1946年美国止痛与镇静剂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