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Med版 - 一月两次量超大!以为是崩漏,吓死我了!已答十问
相关主题
下腹中部痛 -- 已答十问《从头到脚说健康》29
闭经案zz粉刺中西医的比较
温经汤应该怎么服用?实验
王聪: 刺络放血配合艾灸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腰腹痛“刘太医”原形毕露ZT
答十问 求助大家奇经八脉
《从头到脚说健康》14帮忙看看我先生的症状
《从头到脚说健康》15大家帮忙看一下我嫂子的习惯性便秘的问题,答十问
《从头到脚说健康》17国学堂之徐文兵之黄帝内经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温经汤话题: 冲脉话题: 吴茱萸话题: 气街话题: 月经不调
进入ChineseMe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9
发帖数: 3
1
主诉:月经不调。停避孕药三个月后,月经极度混乱,八月份一月两次,中间只隔四天
。第二次量很大,两小时内湿透一张加长型卫生巾,吃云南白药才止住。
病史:我今年25岁,从小体质虚弱,月经不调。来美国之后医生开避孕药调经,吃了两
年左右。后来那个牌子的避孕药涨价,就换了一个同剂量的便宜一些的药。似乎是从换
药开始,慢慢开始长胖,我其实不重,但是有点虚胖。身体也日渐虚弱,总觉得没什么
力气。还突然开始爆痘,怎么也消不下去。后来男朋友说,是药三分毒,让我别吃避孕
药了,于是就停药三个月左右。一开始还好,只是日子有点忽前忽后,量越来越小。但
是这个月,来完一次之后,才过了四天,又来了一次,量还超大的。我吓死了,以为是
崩漏,赶紧吃了两颗云南白药胶囊才止住。于是我又打电话给医生,美国医生真的除了
开避孕药调经真的什么都不懂了!我说一月来了两次月经,他居然又开了一种新的避孕
药让我试试!我深深开始觉得西医在这方面实在太不靠谱了,才想到看中医。但是我所
在的小城市又没有中医,才来贵版求助来了。
跟另一个朋友提起,她也有过类似经历。说是避孕药的副作用,吃那么久产生了依赖性
,一停就乱了。还说大概要一年才能慢慢恢复正常。可是我除了月经不调之外,还有许
多亚健康症状,会在下面的问题中表述。
舌苔:一般情况下薄白,偶尔偏黄,无裂纹,有齿痕。
1. 寒热:平时很容易觉得冷,衣服穿得比普通人多。夏天有皮肤裸露在外的话,吹一
会儿电风扇就受不了了。手一般不冷,脚容易出汗。
2. 出汗:稍稍活动一下就浑身大汗,半夜也会冒汗。平时怕冷,加衣服又容易出汗,
感觉身体已经丧失调节温度的功能了……囧
3. 大便:很少每天准时大便,基本是一天半至两天一次。时软时硬,颜色时深时浅。
不太臭。受凉的话很容易腹泻。肚子经常是冷的。
4. 小便:小便有点黄,平均每天5-6次,偶尔尿频。
5. 胃口:饿,胃口不错,但是老想吃甜的,容易长胖。
6. 口渴:渴,但是常常忘记喝水。嘴唇永远是干干的,经常有口臭。
7. 睡眠:睡得晚,不到一两点就睡不着。睡着之后能一觉到天亮。
8. 体力如何:体力不好,早上起床还是昏昏欲睡,精神不太能集中。
9. 性功能:性有点冷淡。
10. 月经:月经从来没有很准过,即使是正常的时候也经常提前或延后几天。痛经,小
腹冷痛,热敷能够缓解。没有生过小孩。
我还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这几年每年贴三伏贴已经好了很多,但还是一吹冷风或闻到刺
激性气味就咳嗽,稀白痰。早上起床时会咳一口黄痰。
求大家教教我怎样保养身体,能开药方是最好,中成药也可以,我可以坐火车去芝加哥
买。或者给我介绍芝加哥一个好一点的中医也行。万分感谢!!!
x*****a
发帖数: 97
2
有肾阳虚的情况。你那里没有中药店,熬药不方便。可以先吃一个月的金匮肾气丸(即
桂附地黄丸)试试。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的组方不太一样,少了附子,
多了牛膝和车前子,利水的功能增强,温阳的力量减小了。买不到桂附地黄丸或者别的
金匮肾气丸,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勉强也行。
中成药的药量小,力量也小。丸者,缓也。不会几天就减效。
x*****a
发帖数: 97
3
卫阳依赖于肾阳的气化,补充于中焦脾胃,宣发于上焦。肾阳不足,导致卫阳不足。卫
阳不足,不能卫外固表,则可见怕冷,易出汗。肾阳不足,也可导致津液不能输布上承
,可见口渴。所以用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
舌有齿痕,多为水液内停,桂附地黄丸温肾阳以化水,亦为妥当。
受凉的话很容易腹泻。肚子经常是冷的,这通常是脾胃有寒,宜附子理中丸。
l*****9
发帖数: 3
4
谢谢xueuya!我打算这月去芝加哥买点药,所以想再请问一下,我的病有什么经方可以
治吗?
所以月经不调是因为肾阳虚?今天我发现自己又来月经了,离上次来完才12天啊!哭死
……
我觉得自己的体质上热下寒,很容易上火、长痘,但是腹部又总是寒的。请问这种体质
要如何改善?
x*****a
发帖数: 97
5
月经不调的问题,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再作定论。因为极有可能是长期服用避孕药的造成
。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身体别的问题。
人的身体有强大的自愈功能。温补肾阳,让身体正气恢复,一些问题可能会自动解决。
所以我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再作定论。
当然,如果情况继续恶化,那还得先找医生把病情稳定住。

【在 l*****9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xueuya!我打算这月去芝加哥买点药,所以想再请问一下,我的病有什么经方可以
: 治吗?
: 所以月经不调是因为肾阳虚?今天我发现自己又来月经了,离上次来完才12天啊!哭死
: ……
: 我觉得自己的体质上热下寒,很容易上火、长痘,但是腹部又总是寒的。请问这种体质
: 要如何改善?

p****e
发帖数: 183
6
看起来大概符合“温经汤”的适应症,可以试试。

【在 l*****9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xueuya!我打算这月去芝加哥买点药,所以想再请问一下,我的病有什么经方可以
: 治吗?
: 所以月经不调是因为肾阳虚?今天我发现自己又来月经了,离上次来完才12天啊!哭死
: ……
: 我觉得自己的体质上热下寒,很容易上火、长痘,但是腹部又总是寒的。请问这种体质
: 要如何改善?

x*****a
发帖数: 97
7

我以为她这个月经不调的问题还是观察一段时间再作定论为妥。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起来大概符合“温经汤”的适应症,可以试试。
l*****9
发帖数: 3
8
非常感谢无涯子!我觉得您说的温补肾阳的方式十分有道理。不过我的月经不调不光是
停了避孕药以后,而是从小到大一直不太规律,来美国之后医生才开避孕药给我调经用
的。我打算等月底有空去芝加哥看看中医,买个药罐子熬点中药,顺便也找找看有没有
桂附地黄丸。再次感谢!也多谢Tigger的建议!

【在 x*****a 的大作中提到】
: 月经不调的问题,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再作定论。因为极有可能是长期服用避孕药的造成
: 。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身体别的问题。
: 人的身体有强大的自愈功能。温补肾阳,让身体正气恢复,一些问题可能会自动解决。
: 所以我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再作定论。
: 当然,如果情况继续恶化,那还得先找医生把病情稳定住。

F*I
发帖数: 2896
9
我觉得长期吃避孕药已经彻底破坏了你的身体荷尔蒙平衡,你贸然停药,你的身体得到
的信号就彻底错落了;所以首先建议你慢慢减量,直到彻底停药。
另外,就是尽快找中医看一下,说实话,真的不知道你怎么会想到找西医治月经不调的
?西医从来不会认为月经不调有什么问题。
久虚致瘀,你可能需要用桂枝茯苓丸来治疗较长时间,你可以查一查,适合不适合你的
症状。
F*I
发帖数: 2896
10
下面是我搜集的关于温经汤的医案分析,你可以看看对不对你的症
F*I
发帖数: 2896
11
温经汤证探讨
缘起:这篇内容是我在听小艾老师讲冲脉后再看经方时的片段感悟,后来有一位王同学
问我她治疗效果较好的一个病例看起来即有柴胡汤证也有温经汤证,要如何辨别。我费
好大劲组织语言想把我的想法说清楚,因而写成这样。写完之后自己发现不知道这样的
理解是不是牵强或臆测。
温经汤从最初学习起我就不理解它,看过所有的解释也无法满意接受。直接有了如下的
理解,但我确实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或是否有显然的硬伤。发在这这里希望得到
大家的指正。
感谢这两位了不起的小中医,没有她们的讲解与提问我会仍然在不理解温经汤主治与方
意的困惑中。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
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
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
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应是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
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妇人年五十所,就是“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这一阶段。这个时候拉肚子好不了
,说明什么呢?拉肚子无论分多少种,仍不出虚实两类,虚就是正气虚不能摄,实就是
正气或者某种实邪郁在腹部干扰,让这里的气机无法正常运作,因而机体发动泻下试图
解除这个郁阻。虚实夹杂就是两种情况都有点。
本条的下利从后面的伴证来看,不是纯虚证,因为纯虚下利数十日不止不是一派死证也
是一派虚寒了。实证也看不出来有某种邪的证据,所以一定是正气郁在这一带了,但表
现上也不是木气郁滞克犯中土便意频频、痛泻。那是气郁在哪里了才让中土如此不安呢?
有些解释说这里的下利是下血,但方后注“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
,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单独提出这个问题了,显然这里的下利不是下血。
现在的问题是气郁在哪了?
后面的条文看起来都是燥热之象,暮即发热,是阳明不能敛降的一个特点。少腹里急、
腹满,显示阳明降入之部位有郁阻,所以降不回来。急与满都是这里的气郁,这个部位
是“营之居也”,也就是营气为主在这里不畅。而营气是专行于经络的,这里有哪些经
循行呢--胃经、肾经、肝经、脾经、冲脉都走这里。
《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可以提示这个“少腹里急”要考虑
是冲脉为病。而原文专门强调年五十所,也明显地指向了“太冲脉衰少”这一前提。
手掌烦热是腹部经络不畅,营卫之气郁于外不能回藏到太阴中土而致。脾主四肢,手掌
热或手凉而出汗一般都和脾的运化有关。腹部为脾所主,所以这里的手掌烦热应是腹满
的继发表现,为阳气郁在外面较重的一种情况。
《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
,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冲脉“络唇口”,则冲脉郁滞时可因为津血失养而出
现本条之“唇口干燥”。
这些症状都可以由于冲脉郁滞而产生,冲脉起于胞中,“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这个原因也最容易造成冲脉的郁滞。可见,冲脉郁滞是本条最简要的一元化解释,这应
该比多元的解释更值得我们重视。
这种情况“当以温经汤主之”,我们再看温经汤是否可以主治冲脉的不通。
按条文所述 “瘀血在少腹不去”是原因,当前的复杂表现是结果。对于这样的杂病,
因病程已久,单纯祛除病因机体还不能自行恢复常态时,治疗时一方面要去掉原因,一
方面还要纠正当前已形成的气机逆乱。方中归芎芍丹和血祛瘀以解除病因;麦夏姜萸功
能敛降以纠正气机;参草桂胶补正气以推动气血和畅。全方对于本证内有郁阻、外有气
郁不能敛降的格局可共奏恢复原真通畅之效。
再看具体的用药,方中麦冬用量最大,本证气郁久而呈一派燥热,麦冬降而润之正当所
用,麦冬与半夏配伍以合降阳明也是经方的经典配伍,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用此
药对就具以敛降气机了,为什么还要用辛温燥烈的吴茱萸呢?并且方中群药都用二两,
而吴萸用到三两,这对于一派燥热之象不是火上浇油吗?吴茱萸用在这里要做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吴茱萸功擅降逆,《伤寒论》中阳明、少阴、厥阴三篇都用到吴茱萸汤,
但附子粳米汤证、大建中汤证这么严重的寒证与呕逆却又不用它,什么情况的上逆才需
用吴茱萸呢?《骨空论》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这种冲脉为病的逆气是不是吴茱
萸的适应证呢?
《本经》云“吴茱萸
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此药辛味极烈,是通经散寒的要药。
本条温经汤证一派燥热之象而用吴萸,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用吴茱萸开通冲脉,并且
它是开通冲脉的首选用药。因为如果不是取它“下气”、“开腠理”而长于开通冲脉的
作用,本方根本就不应该使用它,并且用量独重。
现在的病情是没有明显的寒证,但冲脉不通已成主要矛盾,所以先选用能擅入冲脉开通
的吴茱萸。但它的温燥之性不利病情,所以用大量的麦冬助其降而制其燥,通经与滋养
并举。同时还要用阿胶润而降之来并护血分,使吴萸之燥全无所害。参草补气化生营卫
,为通经提供化源。桂枝温通而散,但现在的重点是敛降,所以桂枝用量宜小,稍有升
散之力以是配合萸麦夏胶之敛降把一身气机推转匀平。气机和畅,腹部内外没有郁滞克
犯,则下利自止。其它症状都是冲脉郁逆所致,故可同时解除。方后注强调“亦主”月
经诸病,则此方通调冲脉的作用就更明显了,因为要“太冲脉盛”才能月事时下,月经
的正常与否直接就要受到冲脉的调控。
条文中对这个以下利为主证的综合病情归纳为“此病属带下”,那么这里的“带下”是
什么含义呢?此条上面的一大段原文也专门强调了“带下”这个病: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
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
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
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
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
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郁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
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本文出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开头就讲“妇人之病”,很明显是在重点讲述妇科
杂病的问题。
“虚、积冷、结气”都是导致气血不畅的常见原因,这些因素导致了经水断绝,持续几
年尚未得愈,则血寒积结于胞宫,并且波及经络。很显然,这样的病程必然会伤及起于
胞中的冲脉。后面就是具体提示“寒伤经络”的整体影响:“凝坚在上”、“在中盘结
”、“在下未多”—明确指出这个历年寒积而伤经络的病情会波及一身上下。这一段是
最后讲“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又明确指出这“寒伤经络”的整体状态是“同病”,
什么病呢? “此皆带下”。
也就是说原文中把这种表现出复杂病证的妇科杂病称为带下病,这很显然是汉代的称谓
习惯,因为《史记》中也记载了扁鹊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可见那时
有以“带下”指称妇科的语言习惯。而妇科病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
任主胞胎,杂病则和冲脉关系甚为密切。并且原文说“寒伤经络”而引发的如些诸多病
象为“同病”,如果说伤及了很多经脉而出现诸多病证,应该不能叫“同病”。能这样
伤一经而全身上中下全都波及的,只能是冲脉。
《灵枢•顺逆肥瘦》“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其上者,
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
,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
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
寒矣。”
《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
,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股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
,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灵枢•海论》“冲脉者,为
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从经文所述冲脉的走行及功能可知,冲脉上下内外灌渗全身,为“经脉之海”、“五藏
六府之海”,故冲脉为病可表现在全身。而温经汤的主治极广,也是遍及全身的,这一
点古今医家之验案甚多,我们在临床上也常用温经汤原方治诸多表现在周身的病情而有
佳效。上面《灵枢》有关冲脉的条文明显地指出了冲脉不通时会出现足寒,我在临床中
也发现,温经汤证最常见的一个主证也是足寒,并且整体上能判定患者为温经汤证时,
与温经汤服后足寒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初服即明显改善者甚多。有常年足凉向不
觉温者亦可服药后即觉足生暖意。这也应该能够作为温经汤通降冲脉的一个证据。
温经汤能够治疗冲脉为病,那么原文所述的这些复杂病情都是温经汤证吗?也就是说,
这两段条文是否都是在讲温经汤证呢?我们可以结合原文分析一下:
“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
冲脉在上凝滞日久,可呕吐涎唾。这一点结合吴茱萸汤证来看会更好理解。《伤寒论》
阳明篇云“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这是讲
有一种阳明不降而食后欲呕,并不是胃家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冲脉凝滞、冲气上逆所
到。这时要用吴茱萸汤来平冲降逆,则阳明之机自合。如果服用吴茱萸汤后反而呕吐得
更加剧烈,这说明冲脉主要在上焦的部位凝滞。也就是“凝坚在上”。这种服汤反剧是
把上焦的寒凝散开后的一种向愈反应,呕甚或吐出涎沫后就好了。厥阴篇云“干呕,吐
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说的也是这种情况,是有寒凝而冲气上逆太甚,则不
仅仅是“食谷欲呕”,而是“干呕”,并且“吐涎沫,头痛”,这说明冲逆得程度更加
严重时,会产生呕吐涎沫这类的表现,这是寒邪积久、浊阴不降而产生的阴浊之邪被机
体排出的反应。
呕吐,说明是从胃中排出。胃中浊气积久,会继发肺气不降而生内痈。如果病情发展到
了这一步,病人的整体也会消耗到“形体损分”的羸瘦的状态。《本经》云“麦门冬味
甘平。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可见这种情况下吴茱萸和麦
冬都是当用之品,而这正是温经汤的主药。病久血脉滞涩,温经汤全方亦当有可用之机
。不过古今医家以此方治肺痈者罕有记载,本人在临床也没用温经汤治过肺痈的病人。
但这样思考至少可以提示:肺痈可能会有温经汤症。肺癌而羸瘦者亦当在考虑中。
道少斋主人用温经汤加鱼腥草、野荞麦加减治心衰合并肺感染http://bbs.zhong-yao.net/thread-44512-1-1.html。其理于此相合。
冲脉不通而在中盘结,绕脐寒疝,
疝是掣引、攻冲作痛,属于冲脉为病中的“里急”。
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
有的时候还会两胁痛。与脏相连,应该是指不只在外周的经络循行处发生病痛,还会连
及脏腑。冲脉为经络之海,冲脉在中部有结滞不通,很容易引起一身气机升降的失常,
这时最容易引起的就是主疏理气机的肝胆,所以会出现胁痛。这种很象是柴胡证,如果
确实是以肝胆经的郁滞为主,用柴胡剂即可取效。但这一段更重要的是提示了两个方证
只在表现上看有相似之处,这对临床是有指导意义的。本人在临床中对于妇女经断前后
诸证凡有烘热汗出而两胁不适者,多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多可取效。有用柴胡剂
而无效者,即要辨识是否有温经汤证。曾有一女性,胁满闷短气甚,自觉周身冒凉气,
时尔烘热汗出,常夜中出汗极多,眠差。初与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无明显效果。后与温
经汤,诸证均明显改善。
或结热中,痛在关元;
这是讲冲脉结滞于中部,也可有气郁化热,郁阻在下而小腹痛的表现。与下文“暮即发
热,少腹里急,腹满”同理,为营气郁于此处所致。这种属于实证的情况才会伴有下利
数十日不止,但这一类型在临床并非多见。
脉数无疮,肌若鱼鳞
冲脉为病还可以表现为皮肤病而见“肌若鱼鳞”,这时的脉象数,似有热,但既无伤寒
发热,也无内痈。这是由于“主渗灌谿谷”的冲脉中营气郁滞,不能灌渗诸经所致。本
人曾以温经汤原方治过一例此类病人。
男,60多,早年开公司多年,压力甚巨,后出现以前臂外侧与小腿外侧为主,全身都有
一种皮肤病,皮肤上起干硬皮,很厚,色黑而稍透明,就象鱼皮的颜色,上面的干皮有
脱落,只是没有鱼鳞那么规整而已。某医院诊为“对称性神经性皮炎淀粉样变”。他老
伴先在我这里治病,效果较好,因为老伴总说吃了中药有多好多好的感觉,他也想试一
下,吃点中药调理一下。当时除了这个皮肤病症状外,还有明显的手足凉。没有其他的
不适感。望之稍有唇干舌红,就开了温经汤原方三付。服后手足凉明显改善,感觉全身
似乎有些舒服,但并没有明确变化,皮肤感觉似乎有点好转,但细看也看不出来,他自
己也分不清是不是心理作用。但感觉有点好,问要不要继续吃药。考虑无明显的不适,
不需长服汤剂,遂开温经汤原方打成的散剂,嘱服一个月再看。但四天后的门诊他又来
了,强烈要求再吃汤药,因为吃散剂的这几天,他的皮肤明显地退了一层,小臂外最重
的地方也已经可以看到下面的好皮了。候诊时颇为兴奋,自谓为治此皮肤病全国跑遍治
疗多年无效,不意此方几副即如此之好。
(补充:此人大约是两周前又来了一趟,上臂的皮肤已经基本正常了,现在只小腿上还
有一点点。开他开了麦冬比例增大的原方散剂“温经散2号”继续服用)
原文中也特别强调了 “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即冲脉为病是妇人杂病之基础特征,
但并不是只有女性罹患些病。
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
“在下未多”,这个“未多”实在难以理解,不宜强解。但笔者怀疑这是古人未有印刷
术以前,学者多以背诵来记忆,到有条件写成文时,把同音的“为”写成了“未”。如
果是“在下为多”,就好理解了。即冲脉为病发生在下部的是最为多见的。后面写的诸
多病证确实也是临床中温经汤最常见的适应证。
“经候不匀”就是下条方后注中的“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
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这也是后世医家讲述发挥最丰富的内容,此处不赘。
“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是讲以月经病为主时,主要表现为寒证。这也是
痛经病人极为常见的伴症。温经汤治疗此类的痛经也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有很多人不在
痛经时,少腹也凉或恶寒,或无感觉而扪之凉。结合全身表现,亦有温经汤证者。
需要补充的是,“冷阴掣痛,少腹恶寒”这一类阴寒凝滞在下的病情也可见于男子,亦
可以温经汤取效。笔者曾治过一例阴缩的男青年,阴茎体积很小,平时常缩在体内,偶
能搏起,亦常忽然缩回。断断续续求治多年无明显改善。后来被家人逼迫相亲,压力太
大,又专程来治。详谈病情,知其原来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后因手淫等不良经历,渐发
阴缩。其人当时除了全身的虚寒表现,还有一个很顽固的主证为频发偏头痛。考虑需要
久服,即开温经汤原方打为散剂与偏正头风散同时服。后反馈服药当天即见效,三天后
阴茎即已出来。偏头痛亦明显见轻。一个月后反馈已极少阴缩,头痛渐止后亦未再犯。
我在上面提到了几例原方使用温经汤的病例。前一阵天气凉的一段时间内,我对温经汤
的使用达到了 滥用的地步,无效与新增不适者有限的几个,有效的多,令人意外的效
果也有几个。比如有一位女同志素来月经不调,面色黑暗晦滞得厉害。吃小量服用温
剂两个月 ,前一阵领小孩来看病,说自己“极其罕见地连续两个月正常”,并且面色
好转了很多。两个月的散剂才360克。
我现在用温经汤最直接的证据是女性上唇毫毛偏重、环唇暗黑、面色晦滞。一眼看到这
些,再问一下是否足凉,如果常是足凉的话。温经汤证就具足了。再问一下她的主诉,
如果 没有作为特别主证的新病,就给温经汤原方。在北方这样面色特征的女性还是比
较多的,我在致有个印象,就是唇上毛重的女性基本上都是环唇暗,有的整个面色都暗。
具体道理见下楼
“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气冲穴是冲脉与足阳明的交会穴。《灵枢•
;卫气》:“胫气有街……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也就是说“气
冲急痛,膝胫疼烦” 是从气冲穴到小腿,都拘急、疼烦,说明整个下部的气街已不通
畅。这时一般应会伴有脚会凉或麻、木、板硬之类的感觉。
笔者曾治一例病人,可以作为佐证:
陶XX,男,将近50岁左右,糖尿病十余年,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同时用多年,血糖控制
不好。来诊时没有明确的主诉,只是听当地人介绍而来求治糖尿病。其人颧稍泛红,面
色偏白而肤干,隐隐泛青气,望之有冷感。手足凉。有个非常明显的症状是足底“发板
”很久,身畏寒,腰觉凉,不耐劳。初诊给予补肾方,服一周后来诊说整体上感觉好一
点,大多症状均稍有减轻,但没有明显改善者。足凉似稍轻,足发板的感觉仍然明显。
只有一个症状没有改善就是右腿外展受限,坐在椅子上时右腿向外展的幅度很小,自诉
坐在床上腿无法盘起,因右腿掰不开,只能屈膝抱之而坐,右腿外展则腹股沟处掣痛。
还有一个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症状是环唇起小痘,类似痤疮,但很小,比较密,无明显感
觉。手部皮肤亦干燥,经常有劳动碰损之小伤口,愈合慢。脉沉缓。因其右腿外展时打
不开最痛的地方就在气冲穴一带。又因足凉、“发板”,意为寒凝冲脉,与温经汤原方
五剂。下周复诊,右腿外展即明显改善。自谓足凉与发板的感觉都改善明显,但仍然很
凉、很板。又与温经汤十剂,服五天停二天,二周服完。再来时足发板已很轻,足仍凉
,较前又有改善。后又用柴胡剂随证调,总体上没有突破性的好转,降糖药服用同前而
效果有改善。与温经汤散剂令常服。
(补充说明:这个病人现在还常来复诊,整体上仍无好转,过年停了一阵,血糖又高,
用胰岛素也控制不下。现随证改方,仍是隔靴搔痒,但腿外展受限这个症状已经好了。
想来针术好的中医应该可以随手而愈。中药是中医的最后一着,只会用药的人最多算是
半个中医,这是我的一位老师说的,他一直说我们是一条腿的中医。)
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郁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一阵一阵地眩晕,象厥证一样手足凉或象癫证一样地不能自控,或伴有郁闷、惨惨不乐
、悲悲凄凄的,或总爱发怒。这些现象在临床中于女性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很多情
况下不一定以主诉或主证出现。这个奄忽眩冒,也是冲气上逆的一种。 “此皆带下”
,等于是说这些情志方面的异常表现是女性的特征表现,应该都是和冲脉不通有关。这
段条文可以提示此类的表现亦属温经汤证,或见有温经汤证还同时有这些情志表现,可
以不必加减。
“久则羸瘦,脉虚多寒”,这是对上述“带下病”的总结,也可以理解为温经汤证的一
般特点:
一是“久”,病情比较长时才出现。
二是整体上表现为“羸瘦”,虚弱之象。
三是“脉虚”,也就是气血虚的表现。脉象应该是属虚类的。如果脉实,即便是温经汤
证的体质,可能当时还另有属实的主证。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
痼疾也。
四是“多寒”,即整体上的表现以寒证居多。下面方证的条文下利而伴热象,在临床上
不是常见型。
需要补充强调的是,此病中“脚凉”这个症状是极为常见的,把它例为温经汤的证要点
亦不过分。
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
也就是说,上面举的诸多表现不同的“带下”之病也只是简略而谈,临床中此类病还可
以表现得变化万千,可以阴阳虚实之象都有所呈现,乃到脉象上也有虚实紧弦等诸多不
同,可以据脉证而施针药有所不同。但要明确,这些不同表现可以是一类“同病”,相
应地,治疗时也应该考虑对于这个“同”的因素,“智者察同”,这是中医学的根本特
征。
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有人说这一段不是仲景的原文,因为文式明显和大多条文不同。但是,如果后人加的注
释应该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语气:同学们啊,要辨析清楚记住啊,不要不以为然啊……
这样看,即便不是仲景自说,也是仲景的学生在记录老师的话。而论中古朴的条文可能
是仲景先师所求来的“古训”。总之,不要不以这一段为然。
综上,可以认为:温经汤主治冲脉病,其适用证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病程较久。
二、赢瘦
三、脉虚
四、寒象,尤其以足凉为特征
五、多种复杂的表现,但病人整体应有“上逆和/或里急”的特征。如身上有气冲感,
或感觉冒热气,或感觉冒凉气,或脐周痛、或小腹痛;或整体上部呈现燥、热之象,而
下部有寒象;在女性则多与月经失调并见。
六、可只现热象。但多数非真热,以燥为主,气血通畅而能养,则燥证自息。
这些归纳还不太精确。可参见黄煌教授有关此方的讲解以进一步准确运用此方。
补充资料:
《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
,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
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荥口,故须不生焉。”
由冲脉和胡须的关系,女子经血“数脱”,所以不长须,反过来,如果女性胡须变多,
说明冲脉已发生问题,至少是下行不畅了。很多胡须增重的女性月经基本都有自己能感
觉到的不调。
我治过一个婚后不久胡须变重的女性,当时还不没从冲脉考虑,但她是一派虚寒,脚凉
便秘脸晦暗黑眼圈……,与当归四逆加吴萸合附子理中再加上川断狗脊寄生等补肾之品
,考虑吴萸味极苦,此人又不便久服汤药,即以此方做水丸嘱长服。结果服药不久胡须
即退。从吃药后就大便通畅,面色改善。服水丸每次的量很少,其人短时即见显效,应
不是补虚药之功效,当是气味浓烈之吴萸起到了主药的作用。
附:有关气街
“气街”见于《灵枢•卫气》,结合《灵枢•动输》篇所述可知,是讲特殊
情况下的经气循行方式(除经脉篇讲的那十二正经循行外)。
《灵枢•动输》:“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
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
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
,相输如环。”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营卫的循行一定是如环无端的,闭合的循行。但在
遭遇外邪或极重的寒凝乃至手足全废,这时阴经与阳经不相连通,循行中断,营卫之气
怎么往返循环呢?岐伯解释说,手足是阴经与阳经的交会之处,这里是气行的主要分支
所在。四街,是气纵横直行的通路。在四肢经络不通的时候,四街的直行通道即开放,
四肢的正常循行通畅了,四街就再闭合,始终能保持气行的连续循环并且遍于周身。这
里的四街就是胸、腹、头、胫四个部位的特别通道。即《灵枢•卫气》所说“胸
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
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
踝上以下。”头部气街主管头部,连通于脑;胸部的气街,从胸部连通到胸两侧和与胸
相应的背俞穴;腹部的气街,从腹部连通到与腹相应的背俞穴和冲脉在脐左右有脉搏跳
动的部位;小腿部的气街,连通于从足阳明胃经的气街穴到足踝下的部位。平时它们不
开放,只有正常的循行无法通畅时它们才开放。
杨上善认为:“脑为头气之街,故头有气止百会;膺中肺腧为胸气之街;脾腧及脐
左右冲脉以为腹气之街。”
马元台认为:“五脏六腑在于(胸)腹中,而其腧穴则在于背……在前左右动脉即足阳
明之天枢穴也……气之行于胫者止之于气街,此即足阳明经之气冲穴……”
由上述经文和注释来看四气街的部位在头、胸、腹、胫,冲脉为五脏六腑和十二经
之海,它与气街的关系必然是密切的,我猜想气街的工作机制可能就是依托于冲脉的。
但只是猜,正确与否或是否有前人讲过我完全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去考证。
通过这些内容可知:下部的气街在气冲穴与胫之间。所以“气冲急痛,膝胫疼烦”是整
个下部的气街已不通畅了。
能美手的 温经汤
□ 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
最近有位熟人告诉我,她女儿烦人的手掌皲裂今年大好。原来她女儿每年手掌裂口
、皮肤粗糙,皮肤科看过,外涂药膏,没有效果。但服用了我开的膏滋方过后,效果十
分明显。
我记得那是三个月前,她带女儿来诊。闭经多年,服用雌激素替代。姑娘发育不良
,个头也比较矮小。我当即告诉她,必须长期服用中药。
我开的是温经汤。温经汤可以治疗女性手掌皲裂,是日本大塚敬节先生和矢数道明
先生的经验。他们用温经汤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时,发现患者的手掌皮肤干燥开裂随
着月经状况的好转,手掌也变得滋润。这个发现很有趣,原来月经不调与手掌皮肤相关

后来我在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时,也注意其手掌皮肤。一般来说,手掌皮肤滋润、嫩
白者,大多月经正常,而手掌皮肤干燥,尤其是指端皮肤粗糙干裂,甚至擦手时沙沙作
响者,大多有月经不调或闭经。有些虽然没开裂,但甲沟多毛刺,指甲脆裂,也常常伴
有月经异常。值得惊叹的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经提及温经汤证有“手掌烦热
”。所以,我常说温经汤是美容方,也是美手方。
温经汤可用汤剂,用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也可以制成膏剂。煎
药时加放上红枣24枚撕开、桂圆15个、煎好后过滤,放人阿胶和鹿角胶再加入冰糖1把
或麦芽糖3勺,可以使药味可口,便于常服。如加芝麻研粉、核桃仁捣碎更香,熬成膏
状备用。鹿角胶(30克)是传统补肾填精的药物,对月经不调、不排卵等有调理作用,
所以,我也常加入。我称之为温经膏。许多女性每天早晚各冲一汤匙,十分方便。服用
以后,肤嫩唇红,女人味更足。
附:温经汤组成
吴茱萸45克,桂枝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丹皮30克,阿胶45克(
烊化),麦冬60克,党参60克,甘草30克,半夏45克,生姜30克。温经祛瘀,养血调经。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 第九讲 妇儿科常用的方剂
温经汤(《金匮要略》)
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白芍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丹皮
二两、生姜二两、甘草二两、麦冬一升(去心)、半夏半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
取三升,分温三服。
以上的用量为汉剂。我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时,常将用量改为:吴茱萸9克,当归
6克,川芎6克,白芍9克,党参6~9克,桂枝9克,阿胶6克(烊化),丹皮6~9克,生
姜6克,甘草5克,麦冬6~9克,半夏6~9克。水煎服。
本方功能温经散寒,养血暖宫。主治妇人子宫虚寒,久不受孕,以及月经不调
,或赶前,或错后,或经来过多,或逾期不潮。兼治漏血不止,下午低热,手心烦热,
少腹里急,唇口干燥,以及年过50,月经仍来潮等症。凡血分虚寒而经血不调者,皆可
用以治疗。
方中以吴茱萸辛热温中,疏肝燥脾,暖冲脉,祛里急,善治下腹疼痛为主药。
辅以归、芍养血调血;川芎血中气药,升阳开郁,行血活瘀;人参补脾肺之气,以助生
化气血;桂枝温经通脉,配白芍能调和营卫缓急定痛,配吴茱萸温经散寒。又以丹皮泻
血中伏火,通脉祛瘀;麦冬清心除烦,润肺化痰;阿胶养肝滋肾,止血祛瘀;半夏和胃
健脾下逆气,止呕烦,甘草补脾胃,泻心火,共为佐药。以生姜辛温行阳,宣行经络为
使药。
我曾用本方去人参、半夏,加川断炭15~30克、赤石脂12克(先煎)、艾炭30
克,水煎服,治疗妇女年已50多岁,月经仍来潮,且量多。经服上方3剂即减少,7剂即
愈。为了巩固疗效,又将汤药方3剂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每日2~
3次。追访10余年未犯崩漏症。
也曾用本方去人参、半夏、麦冬,加炮美5克、紫石英12克(先煎)、香附9克
、紫肉桂5克,治疗青中年妇女子宫寒冷、月经不调、久不受孕之症。
本方与《校注妇人良方》温经汤(当归、川芎、芍药、桂心、莪术(醋炒)、
丹皮各1.5克,人参、牛膝、炙甘草各2克)比较;《金匮》温经汤偏于暖肝养血而温经
散寒,调经、补血、止漏的效果比较好;《良方》温经汤偏于暖肾、活血而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除血室寒凝,效果较好,临床使用时用量可适当加重些。
我曾用《良方》温经汤去川芎、人参、牛膝,加桃仁9克、红花6克、三棱5克、
川断炭15克、炒五灵脂10克、艾炭20~30克,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常收到良好效果,瘤
体可缩小。无大量出血者,可去艾炭。反之如伴有子宫出血者,可再加棕炭20~30克、
阿胶珠10克、赤石脂12~15克(先煎)。
可先把这个方里的两都改成克,试服一剂,无不适反应就再服三剂。
吴茱萸3g 当归2g 川芎2克 白芍2克 党参2克 肉桂2克 丹皮2 甘草2 半夏2
麦门冬6
阿胶2克(单包)不和其它的药一起熬,把它化在最后熬好的药汁里)
生姜二片
泡半小时以上,烧开后用刚刚沸腾的小火煮20分钟,只煮一次即可。分3次温服。
1 (共1页)
进入ChineseMe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国学堂之徐文兵之黄帝内经答十问 求助大家
怎么调养脾胃(ZT)《从头到脚说健康》14
皇帝内经谈到右耳目不如左明,左手足不如右强《从头到脚说健康》15
杨维傑: 谈谈五苓散《从头到脚说健康》17
下腹中部痛 -- 已答十问《从头到脚说健康》29
闭经案zz粉刺中西医的比较
温经汤应该怎么服用?实验
王聪: 刺络放血配合艾灸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腰腹痛“刘太医”原形毕露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温经汤话题: 冲脉话题: 吴茱萸话题: 气街话题: 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