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ECUST版 - 吴驰飞这个混混还在混市场:)
相关主题
[合集] 钱旭红实验室排名上海第一创业黑马大赛:上海小伙凭手机游戏夺冠
上海老大来我校调研怀念“大佬”兰先德:被交大领导束缚之下,其实也暗自做着抗争
“牡丹奖”送进科学家实验室上海交大副校长许晓鸣受贿113万元 (转载)
学校出资150万元改造体育设施大步跑也好,小步挪也行
干煤粉 vs. 水煤浆??钟娅玲:14万元起家
华东理工大学违规收费980万元邹左军掌舵九强生物 不差钱却谋求上市 IPO被临时取消
2012中国最具价值在职MBA项目- my salary after tax is less than MBA from ECUST沪上三个创业团队的新年愿景
华东理工四星级饭店纠纷:高校房地产的尴尬“211工程”三期建设绩效评估,获奖高校名单出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科技话题: 金融话题: 企业话题: 银行话题: 驰飞
进入ECU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n
发帖数: 1648
1
宝利纳的苦恼和希望 ——科技金融“上海模式”调查之一
( 2012年8月13日 )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企业是主体。让创新活力涌流,不仅要调动大企业的积极性
,更要调动大批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然而现实却是,优质大企业银行踏破门槛送资金,
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则受到资金制约。正如希腊神话中的 “阿喀琉
斯之踵”一样,资金制约这一痛处,虽小但足够致命,伤害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个企业,
更有可能是新兴产业的未来。痛处必须解决,难题理应破解。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科
技金融创新,形成了有影响的 “上海模式”,科技部正在全国推广。什么是科技金融
?上海科技金融的特色在哪里?未来又会有怎样一片新天地?记者蹲点相关部门,记录
下上海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吴驰飞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09年,他变卖房产创办了一家名叫宝利纳的新材料
企业,主要经营PET塑料的回收改造。然而,这笔“循环经济”的好生意,由于资金链
捉襟见肘,并没有真正盈利过。
在向多家银行打听贷款业务时,吴驰飞听到了一则“传奇”:几年前某银行借了
500万元给一家没有厂房、没有抵押的企业。当时贷款银行还一度受到同行的“嘲笑”
。没想到,公司一旦渡过难关便迎来转机,还通过上市募集了19亿元资金,业务开展如
有神助,销售额飚升,一跃而为行业排头兵。
吴驰飞心想,这样的“传奇”能落到自己头上就好了。
硅谷银行能否复制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吴驰飞发现,那里的创业者没有这样的烦恼。那里有著名
的硅谷银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近20年来,理论上高风险的硅谷银行
,每年的坏账损失率不到1%。1993年到2010年,其平均资产回报率17.5%,反而高于同
期的美国一般商业银行。硅谷银行的成功之道,在于既有类似于普通银行依靠存贷差的
赢利模式,又有类似风投公司,通过股权投资、上市与并购兑现的赢利模式。可以说,
硅谷地区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源地,也尝试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可能。
在上海,有许多企业和宝利纳一样,轻资产,可供抵押的物产寥寥无几,而核心资
产——技术、专利,银行不仅“很难懂”,也“很难信”。于是这些年来,本市科技和
金融主管部门都在思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能否在推动金融界为科技企业
拓宽融资渠道方面,率先做出探索?
2009年,上海启动科技金融创新方案的探索。科技金融并不是指用科学技术手段帮
助金融业发展,而是指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理念和服务模式
,让这些可能酝酿出下一个乔布斯、马云的创新型企业,不再为资金而头疼。
科技金融创新,对于正处转型发展期的上海意味着什么?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林旭
伟长期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打交道,他认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大多在初创时期享受过
孵化器政策、转化政策、国家创新基金政策等扶持,他们要维持原状“活着”并不难。
但若要追求政策效应最大化、让企业的发展服务于城市转型发展,必须帮助企业继续做
大做强。合适的科技金融方案就能在关键时刻支撑一把。一笔几百万、上千万的贷款,
很可能让企业的销售额跃升一个新台阶——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从几千万到上亿元。如
果全市有一百家企业如此跃迁,则带动效应不可估量。
九成贷款需求未能满足
科技金融创新到底有多迫切?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从银行获得
80亿元—100亿元贷款资金,但经测算,实际信贷需求总量达800亿元—1000亿元。
吴驰飞的学生、公司技术骨干张靓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从上游企业购买经过初
加工的PET塑料,将其加工成为用于汽车内饰、电脑外壳、排水管道等的工程塑料。
公司现有产量为每月400吨,材料成本大约240万元,一个月的毛利润是92万元。如
果没有流动资金,这点钱又要补充原材料、又要发工资、还要算上设备折旧,净利润几
乎为零。相反,如果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公司不仅能扩大产量,还能上一条自己的
预加工流水线,降低原材料进价。
去年底,通过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科贷通”平台,宝利纳购买了短期贷款履约
保险,经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统一预审,向上海银行申请500万元一年期贷款。今年年
初,申请的500万元资金已到位,月产700吨的生产线正在建设,科技金融为宝利纳带来
了希望。
事实上,宝利纳并非幸运个例。这几年,市科委、市金融办正在不断探索科技金融
的新模式,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推出的 “科贷通”、“小巨人信用贷”等融资平台
中,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由此打开了通往银行的融资大门,而且门槛也越来越宽。
以“小巨人信用贷”为例,市科委认定的小巨人及小巨人培育企业,只要符合银行
审查,可以无需任何实物抵押,直接凭信用贷款。而“科贷通”,是指没有抵押资产的
企业,只要向指定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购买 “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或担保),即可
申请贷款。如果企业按时还清贷款,保险费(担保费)的一半还将返还。一旦出现“坏
账”,市科委承担25%,保险公司承担45%,银行承担30%。
“二次撬动”成为可能
从全国范围来看,除了上海,还有不少省市也在探索科技金融创新方案,有的甚至
比上海起步更早。与其他省市依靠政府推荐的方式不同,上海的科技金融模式,特点在
于“二次撬动”,用政府的手撬动银行的贷款兴趣,再由此撬动整个市场。依据市场规
则,相关各方自觉自愿坐下来,共下科技金融这盘“棋”。
浦发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是业内的先行者。早在2010年,他们以纯股权质押的形式
向一家网络传媒公司发放1500万元贷款,很快获得了后者来自软银公司的2亿美元风投
资金存款。去年他们又率先推出“小巨人信用贷”。未来,浦发银行还将大力开展投贷
联动业务,这意味着银行的“眼光”直接决定着自身的竞争力和长远利益——优质的存
款客户,日后成长、上市,都是和银行利益捆绑的。
许是出于“鲶鱼效应”,近几年各大银行纷纷推出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金融方案
。中国银行的“张江模式”,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在授信审批机制中引入
张江科技专家评委,提供科学的授信方案和灵活的组合担保方式。交通银行推出科技金
融创新试验基地,依托总部在上海的地域和政策优势,缩短审批层级,创新金融产品一
经开发,可以即时投入市场。
正如一位银行界人士所言,在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还是依靠存贷差的当下,科技型中
小企业已经成为不得不争取的“蓝海”。这种积极态度,是上海的科技金融模式得以成
功的保证。
1 (共1页)
进入ECU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211工程”三期建设绩效评估,获奖高校名单出炉干煤粉 vs. 水煤浆??
华东理工大学专利许可收入每年保持在5000万元常排名全国高校之首华东理工大学违规收费980万元
薪酬报告2012中国最具价值在职MBA项目- my salary after tax is less than MBA from ECUST
我校著名校友张一横被抓了华东理工四星级饭店纠纷:高校房地产的尴尬
[合集] 钱旭红实验室排名上海第一创业黑马大赛:上海小伙凭手机游戏夺冠
上海老大来我校调研怀念“大佬”兰先德:被交大领导束缚之下,其实也暗自做着抗争
“牡丹奖”送进科学家实验室上海交大副校长许晓鸣受贿113万元 (转载)
学校出资150万元改造体育设施大步跑也好,小步挪也行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科技话题: 金融话题: 企业话题: 银行话题: 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