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Faculty版 - 美式大学的鼓吹者经常说美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好、学生水平高。那么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相关主题
关于 NSF REU各位前辈请进-nsf supplemental funding request
关于NSF评分制度命苦,又是competitive/recommended被拒的proposal
NSF funding ratetemplate for NSF-REU supplemental fund request
急寻NSF REU SUPPLEMENT的SAMPLEREU 啥时候有消息啊?
想向熟悉REU的请教个问题哎,皇帝不急太监急
25% 的funding率算不算高呢NSF的哪些program比较容易拿钱?
NSF REU Supplement 一问(有包子酬谢)cover letter可以没有写信人的地址吗?
大家申请NSF REU都有多快?teaching school 的faculty申请funding是不是很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学生话题: 美国话题: 大学话题: 本科生话题: 美国大学
进入Facult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p
发帖数: 4
1
美式大学的鼓吹者经常说美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好、学生水平高。那么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53633/answer/206373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的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an-de-lie-ze-man/activities?
美式大学的鼓吹者经常说美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好、学生水平高。那么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不能不否认,美国大学的管理者还是很重视教学的,因为和依赖于政府拨款 的欧洲
大学不同,美国的大学运转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来自社会捐款的校产基金。管理者自然也
希望让更多的校友取得成功,从而获取更多的捐款。于是在这种经济利 益的驱动下,
美国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水平想出了各种办法。除了四处出击拿出高额奖学金抢夺优质
生源以外,美国大学的管理者自然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提高教学质 量。要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那么美国大学是怎样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呢?办法就
是对学生进行匿名调查,让学生去评价老师。此外美国大 学的课程大部分是选修,不
像欧洲的大学,基础课绝大多数都是必修课。管理者认为,如果学生给的评价差的老师
就不是好老师,没人去选他的课的老师也不是好老 师。于是教师为了讨好学生,根本
不敢像传统的欧洲大学一样对学生严格要求,生怕被学生打低分或者不去选他的课。
美国人认为是很难很严的课,实际上既不难,也不严。比如很多在美国学数学的学生都
听说过哈佛大学数学系的Math55这门课。哈佛大学数学系的主页上说(参见:http://www.math.harvard.edu/pamphlets/freshmenguide.html),这门课是美国最难的本科数学课,需要每周花24-60小时去做作业,而且要学过一年大学水平数学的尖子生才适合。而哈佛大学一份校报(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06/12/6/burden-of-proof-at-1002-am/) 则说这门课的作业加上每周3小时的上课和1小时的习题课,基本上相当于在干一份全职工作。而且这门课让哈佛大学的学生畏惧不已。有人回忆说,第一天上课还 有51人,两周以后就只剩23人。听起来让人很害怕。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看看这门课实际的教学内容和作业,又是什么情况呢?这里有Noam Elkies讲授这门课的课程主页:
http://www.math.harvard.edu/~elkies/M55a.10/
http://www.math.harvard.edu/~elkies/M55b.10/
如果这样习题还需要一周24-60小时,我只能说哈佛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实在太差了。这
样的课程如果能算是美国最难的本科生数学课程,美国的数学教育水平实 在就是个悲
剧。莫斯科大学卓里奇的数学分析上面,要找这样难度的习题,可以说一抓一大把。如
果这都需要像干全职工作一样,让他们去莫斯科大学估计全年不需 要睡觉了。如果按
这个速度做题,让他们去考巴黎高师的入学考试,恐怕得把考试时间从6小时或4小时延
长到至少两星期。
笔者没有找到他们的考题,所以无从判断他们考试是否严格,但是同为美国顶尖数学系
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本科生的复分析期末考试,考题全部来自他们的教材 (Stein
的复分析)上面的习题。更为好笑的是,居然还是开卷考试。这和给学生送分,我看也
没有什么两样。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如此,普通的美国大学则更加 严重。所以美国大学
的学生成绩都出现了所谓的Grade inflation,也就是分数膨胀现象。在Henry
Rosovsky和Matthew Hartley撰写的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报告“Evaluation and the Academy: Are We Doing the Right
Thing? Grade Inflation and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参见:https://www.
amacad.org/multimedia/pdfs/publications/researchpapersmonographs/Evaluation_
and_the_Academy.pdf) 中,他们指出从1960-1974,他们调查的180所学校,平均GPA
增加了0.432。而通过对49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获得A-及以上成绩的比 例从1969年
的7%增加到1993年的26%。在普林斯顿大学,1973年,所有成绩中,有30.7%是A,而到
了1992年,则增加到了42.5%, 同时,只有11.6%是低于B。而根据Ross Douthat的
Privilege: Harvard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Ruling Class一书,到了2000年,哈
佛一半的学生成绩都是A。以下这张图来自经济学人(http://www.economist.com/blogs/freeexchange/2014/08/economics-university-grading),反映了美国部分名校分数膨胀的趋势。
那么是不是因为美国学生的水平提高了,所以成绩才增加了呢?Henry Rosovsky和
Matthew Hartley的报告在研究了全美学生的SAT成绩等统计数据以后,认为这种看法是
毫无根据的。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学力低下,被大学要求参加补 习,参加
补习的学生从1990年到1995年增加了39%。另外,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对大
学教授的调查,只有25%的教授觉得他们教的学生在学 术上有足够的准备。
事实上,除了少数明星学生以外,即使是美国的顶尖大学的本科,大部分学生的水平究
竟如何,都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据本人了解,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和加州理 工学院
物理系去法国综合理工学校(école Polytechnique)物理系高能物理专业进行交换学
习的本科生,在综合理工学校的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是垫底的。而这些学生在麻省理工学
院和加州理工 学院物理系的全体学生里面起码应该是中等水平以上的的学生,否则也
不敢去学高能物理专业。况且成绩太差的学生,综合理工学校也绝对不会接受他们来进
行交换 学习。
同时tenure制度加剧了分数膨胀现象。Jean Filetti的“Grades and Ranking: When
Tenure Affects Assessment”一文(参见:http://pareonline.net/getvn.asp?v=15&n=14) 给出的统计则显示,相对于有终身教职的教师,只有tenure track(终身教职候补资格)的教师明显更喜欢给高分。这种现象并不让人意外。首先,只有tenure track(终身教职候补资格)的教师为了得到较好的学生评价,避免对自己取得终身教职产生不良影响,并不愿意得罪学生。其次,只有tenure track(终身教职候补资格)的教师,能不能在这个大学长期待下去,是需要打个问号的,所以他们心里面常常把自己当成这所大学的局外人,行为自然会短期 化,不会有长远的考虑,自然对于学术标准的坚持程度远不及那些有终身教职的教师,因为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
事实上,美国大学的这些做法,导致了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坚守学术标准,认
真教学,严格要求的教师越来越少,而给分宽松,教学简单的教师则越来越多。这种状
态必然导致大学的教学质量严重下滑,根本上危害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分数膨胀也使得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研究生院和雇主根本搞不清那些学生更优
秀,对分数失去信任。于是只好靠推荐信、出身学校、排名之类的东西来选择 学生,
结果导致拥有良好的社会网络的学生跟容易被看中。学生学得好,不如关系搞得好。这
种做法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比如对于研究生院的录取,既然学校的成 绩无法区分出
谁是更好的学生。那只能靠推荐信,或者看学生毕业的学校,或者看学生发表的论文。
可是推荐信这种东西,完全取决于写信人和被写信人的关系,能 拿到好的推荐信的,
未必是程度最好的学生,而可能是最会拉关系、走门路的学生。这种做法,本质上和汉
代的“举孝廉”差不多,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看学生 毕业的学校来决定是否录取
,也是十分不合理的行为。谁都知道好学校也有可能有很差的学生,很差的学生,也不
见得没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尤其在美国的制度下, 看学校出身更加会严重影响社会公
平。因为美国各级学校都不存在入学考试,而是采用审核学生学习档案来决定是否接受
申请。在这种录取办法下,来自比较差的学 校的学生自然会吃很大的亏,根本不能实
现唯才是举。
尤其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平等问题。在美国,由于不论是联邦还
是州一级都不存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以教学基本要求无从谈起。中小 学阶段
,不同的学校的差距相当之大。美国中小学分成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大约90%的中小
学是公立学校,10%是私立学校。对于公立学校来说,其经费的主 要来源并不是中央政
府的财政拨款,而是来自于州政府拨款和学区税收,特别是财产税。如2010-2011年度
,美国中小学教育经费中44.1%来自州政府 的拨款,而43.4%来自学区的税收,特别是
有35%来自于财产税。(参见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教育统计摘要: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13/tables/dt13_235.10.asp) 全美有13506个学区,平均每个学区只有两万余人。同是公立学校,比较富裕的学区,其财产税收入就更多,而比较贫困的学区,显然其财产税收入就少。因此 富裕学区公立学校和贫困学区公立学校的经费收入存在不小的差异,这首先体现在教师工资上。如同在马里兰州,Calvert学区2010年10月的教师平均 年薪为73986美元。与此同时,Dorchester学区的教师平均年薪则仅为51789美元。(参见:http://www.marylandpublicschools.org/NR/rdonlyres/F5B571DF-A470-47BE-9516-05DC870DEEBA/31303/analys13.pdf)。实际上上州与州之间的教师平均年薪同样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012-2013年,纽约州的教师平均年薪为75279美元,而南达科他州的教师平均年薪则仅为39580美元。几乎相差一倍。(参见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教育统计摘要: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13/tables/dt13_211.60.asp
非常明显,在不同学区间经费差异巨大且不存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于公立
学校,富裕学区公立学校请得起更好的教师,有更好的设备,所以其教学质量 也就更
高,周围富人就会更多,房价自然也会更高,穷人很难在这里住的起。而穷困学区公立
学校的教学质量则难以保障。而对于私立学校,自然只有有钱人的子弟 才交得起学费
。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普通家庭的子弟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很难靠自己的努力去扭
转局面。能否进入名校,则越来越不取决于个人的才能,而是依 赖于家庭出身,也就
是俗话说的“拼爹”。这样做则必然会导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上升通道的阻断。
而看论文来决定是否录取,这种做法同样存在问题。且不说较差的大学的本科生很难有
这种条件,就算是名校的本科生,能够得到 足够的指导和具备一定的科研环境。但是
本科生的程度真的足以发表论文么?对于实验科学,本人不敢多说。但是对于数学和理
论物理专业的学科,按照美国学生的 程度,有几个学生有能力做出足以发表的论文?
德国Bonn大学数学系教授Peter Scholze这样读了五年大学就拿到博士学位,博士毕业
直接被聘为德国数学第一的Bonn大学最高级别的W3教授,而且博士毕业两年后就应邀在
国际数学 家大会上做邀请报告的人,他发表第一篇论文也是进大学四年以后。美国最
顶尖的大学的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其水平与Peter Scholze相比,显然远远不如。于是
大部分论文实际上只能是教授把东西做的差不多,然后让本科生来结个尾,最后就变成
了教授给学生送结果。美国国家科 学基金(NSF)大概是为了鼓励本科生发表论文,于
是资助了各种REU项目(Research Experiences for Undergraduates),但是至少在数学
领域,这种搞法已经变成了大面积资助教授给学生送论文的项目。有一些数学论文的署
名作者算上指导教授多达 七人,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并不反对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相反,本人十分支持这种做法,但
是把本科生科研搞成了教授给学生送论文,这样的本科生科研,意义何在?苏 联的顶
尖大学,传统上也是鼓励学生尽早参加科研。通常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每个学生在大
二结束前都要选择导师,然后从大三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开始参与科研活 动,比如参加
讨论班、参加实验室工作等,同时从大三到大五都有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事实
上,也的确有出现过本科生做出了让学界震动的重要科研成果的 例子。 在著名的
Hilbert的23个数学问题中,就有两个是被苏联的本科生解决的。分别Hilbert第13问题
(由当时是莫斯科大学本科生的 Vladimir Arnold解决。)和Hilbert第10问题(由当
时是圣彼得堡大学本科生的Yuri Matiyasevich解决,后来成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Vladimir Arnold和Yuri Matiyasevich也都在本科期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了45
分钟邀请报告。但是这些科研活动都是在教学计划 要求下有计划的进行的,而不是试
图搞大跃进,以发表为目的,最后演变成教授给学生送论文。这种教授向学生送论文的
所谓本科生科研,根本不能训练学生的科研 能力,也无法用来分辨学生是否具有科学
研究的潜力,靠这个来录取学生,其实比靠抽签来决定录取也不见得可靠到那里去。
分数膨胀现象也让美国大学生对自己产生误判,明明没有学好,却自己以为学好了。他
们也就不再花时间吃透基本理论,加强基本功。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则开始 拼命向
前学。很多人高级的东西学了一堆,但是却搞不能灵活运用基础课程的知识。有人或许
会说,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很好,他们到了研究生阶段,也会把基础补上 来。那么美国
的研究生课程如何呢?实际上,美国的研究生课程除了博士生资格考试的科目以外,其
他研究生课基本上都不存在考试。而美国大学的博士生资格考试 的范围,充其量相当
于苏联大学五年制本科基础必修课或者法国大学M1课程的范围。而相当于苏联大学五年
制本科专门化课程或者法国大学M2课程的范围的研究 生高级课程,如数学专业的代数
几何、物理专业的弦理论都是没有考试的,其教学的严格程度远不及同级别的苏联大学
的五年制本科专门化课程或是同级别法国大学 的M2课程。在这样的教学制度下,除了
资格考试相关的几门课,美国学生的程度如何,必须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事实上,
美国不少教授并不希望研究生多花时 间在基本理论上,恨不得学生不上课,因为这会
影响研究进度,所以不少美国学生在基本理论上的掌握上是存在隐患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会给学生更多的信心,不过分的打击他们。然
而这样做对于学生真的好么?美国大学分数膨胀现象导致学生的程度低下, 不合格的
学生根本不会被淘汰。在欧洲,法国的大学,大一的学生平均只有42%可以升入大二。
德国Bonn大学数学系,今年大三的这批学生,入学时有500 人,两年就淘汰了400余人
。如果美国大学的教授想像他的欧洲同行一样做,搞不好会卷铺盖走人。于是大批不合
格的本科生就带着很高的GPA走出了校门,但 是却什么都不会。对于理工科专业,从业
的标准不是可以随意降低的。不管他们是就业还是继续读研,这样的本科生,很快就会
吃到苦头。尤其是准备攻读研究生, 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他们很快会发现,他们根
本没有为读研究生做好准备,只能转行。有些人甚至到了博士毕业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
这块料。试问,究竟是严格要 求,在低年级就把不合格学生淘汰掉,让他们另谋高就
比较人道,还是等到他们快30了,才告诉他们,其实他们根本就是不合格学生,必须要
改行比较人道?我想 答案是显然的。
或许有美国大学的崇拜者会质疑说美国的大学生程度既然如此之差,为什么还有不少美
国科学家能够在科学领域做出不错的成绩?首先,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科学 家, 他
们求学的时代是几十年前,而不是现在,他们的成功并不能用来证明现在美国大学的种
种做法是合理的。在上个世纪,美国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美国大学对学生 的要求绝
不会像今天这么低。50年代的哈佛大学可不像今天的哈佛大学,大部分人都是A,当时
的平均成绩也就是C。其次,少数美国高材生,未必是美国学校教 育的结果。比如很多
人会想到的前几年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那个在数学界权威杂志“Annals of
Mathematics”上面发表论文的本科生John Pardon。他的父亲是Duke大学数学系的正教
授。我看与其说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培养出来的,不如说他是他爸培养出来的。可
是对于出生于普通家庭 的学生来说,你爸是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么?
对于美国的教育与科研制度,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其中存在着大量问题,绝不像美国的盲
目崇拜者所宣称的那么美好,切不可以一味仿效其做法,更不能简单照抄。否 则这种
盲目崇拜美国的科研和教育制度,照搬照抄美国的做法,必然会给一个国家的教育和科
研事业造成破坏。事实上,这一个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在不少国家的教 育和科研领域
已经发生的事实。除了前面说的一些国家盲目引入tenure制度导致科研人员急功近利,
影响科研和教学质量以及学习美国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管理 上的一系列错误做法,如让
学生给教师授课打分等问题以外,传统上中小学教育严格规范的一些亚洲和欧洲国家,
学习美国搞的所谓的“轻松教育”、“素质教 育”,也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竞争力
。如李远哲在台湾推行的所谓教改,就造成了台湾学生素质的严重下滑,在台湾岛内引
起了许多人的忧虑。此外,日本仿效美 国搞所谓“轻松教育”也使日本新一代学生的
程度出现了下滑。同时家长害怕学生程度太差,有财力的家长,便纷纷给学生报补习班
,反而大大加重了学生负担,同 时也造成了不合理 的两极分化。因为这样一来,学生
家里如果没钱去报补习班,自然会比有钱报补习班的学生吃亏。最后产生两极分化的原
因并不是学生的天赋和努力程度,而是家里 有没有钱,实质上是大家一起来拼爹。甚
至在中国,所谓的减负和素质教育也让中国的科学教育混乱不堪,现在的中学数学甚至
不教授复数的系统知识,中学物理不 讲热学。诸如此类不能理性的看待各国制度优劣
,放弃自己的长处,盲目崇拜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的做
法如果继续蔓延,只会走上机 械模仿美国的死路,从而摧毁国家的科学和教育基础,
拖累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必须得到有效的警惕。
a*****g
发帖数: 19398
2
连~人……器~机——都知道了

呢?

【在 s**p 的大作中提到】
: 美式大学的鼓吹者经常说美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好、学生水平高。那么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 作者:匿名用户
: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53633/answer/20637306
: 来源:知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作者的知乎
: https://www.zhihu.com/people/an-de-lie-ze-man/activities?
: 美式大学的鼓吹者经常说美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好、学生水平高。那么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 ?不能不否认,美国大学的管理者还是很重视教学的,因为和依赖于政府拨款 的欧洲
: 大学不同,美国的大学运转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来自社会捐款的校产基金。管理者自然也

1 (共1页)
进入Facult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teaching school 的faculty申请funding是不是很难?想向熟悉REU的请教个问题
请教NSF REU supplement25% 的funding率算不算高呢
PHD学生找到工作了!哦耶~NSF REU Supplement 一问(有包子酬谢)
请之前有审NSF proposal经历(panalist)的朋友进来指点一下,多谢!大家申请NSF REU都有多快?
关于 NSF REU各位前辈请进-nsf supplemental funding request
关于NSF评分制度命苦,又是competitive/recommended被拒的proposal
NSF funding ratetemplate for NSF-REU supplemental fund request
急寻NSF REU SUPPLEMENT的SAMPLEREU 啥时候有消息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学生话题: 美国话题: 大学话题: 本科生话题: 美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