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g******t 发帖数: 11249 | 1 21君:很多情况下,人们通常会将中年人的不得志和焦虑感,归结于男性的“中年危机
”和女性的“更年期”,但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中年人的快乐程度和生活满意度是最低的,而焦虑程度也在全年龄段内最高。
相关研究结果却证明,中年阶段的确是人的一生中最为低潮的一段,如果无法顺利度过
,就很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那么,中年的“低潮”究竟从何而来?如何正确认识这个
阶段?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
1
中年危机:自我审视的人生U型谷
幸福感与年龄的关系是一条U型曲线。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可为什么没有人说“童年危机”、“青年危
机”和“老年危机”,而是只有“中年危机“这个表述呢?这样来看,似乎中年时期人
的心理状态是相对较差的,生活满意度、幸福度更低,而焦虑程度也更高。从科学意义
来看,这个结论的确是成立的。
英国的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做了一个研究,分析了英国2012-2015
年30多万人的数据,结果发现,人在35岁以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会急剧下降,这个
趋势会在60岁以后回转,而65-79岁的人则报告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最高。这样看来,中
年人的快乐程度的确是最低的,相应的生活满意度也处于最低谷,而焦虑程度则在全年
龄段内最高。
如果用年龄和幸福程度绘制一个坐标图,那么人的幸福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
个U型曲线。而多项研究结果也发现,这种U型曲线在各个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身上,都
是存在的。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和英国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曾做了一项数据量庞大的联合研究,主题关于人类生活满足感,分析了世界上
80个国家内200万人在35年内的数据,并剔除掉收入、婚姻状况、职业等外在因素,单
独考察年龄对人类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者证明,无论男女、无论穷富,无论身处发达国
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已经为人父母或依旧没有孩子,人们的幸
福感变化,都存在U型模式。
所以,这种模式的形成,似乎与人生境遇关系不大,而更像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的普遍发
展规律。
2
为什么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为什么人生最糟的阶段,都会出现在中年,而且全世界的人在幸福感变化这件事上,存
在如此一致的U型曲线,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第一时间的猜测,可能是因为中年人面临太多压力所致。
事业上,中年人可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时间紧缺、精力不足,时刻面临家庭与事业两
难全的困境,焦虑和忧郁也是自然的事。
家庭方面,不但上有老、下有小,两头的责任都需要自己去负,而且还需保证自身较高
的生活质量,因此中年人的经济压力并不小,此外,现在很多人的生育时间较晚,更是
加重中年时期的育儿负担。很多50岁左右的中年人,儿女已经离家上大学或忙事业,自
己也已经退休,孤独和不适应交相辉映,也可能会加重无价值感和忧虑程度。
不过,这个猜测并不全面。因为U型曲线的得出,是在剔除孩子、收入、工作、婚姻等
因素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哪怕一个人并不存在孩子、收入、工作和婚姻带来的压力
,他的幸福感依然会在中年达到最低谷。因此,外在压力也许会导致中年人情绪紧张,
但并非中年危机和中年抑郁的全部成因。那还有什么原因呢?对此,研究者给出了一个
猜测。
原因之一,可能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遗憾。
人到中年,通常会经历一段自我审视和回望过去的阶段。当拿自己现在的状态与年轻时
期相比,人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失去太多机遇,也已经过了可以毫无顾忌追求梦想的时
刻,有生之年已经不足一半,死亡也开始成为不再遥远和抽象的事情,因此自己没有多
少时间,去完成曾经的计划和目标了。
此外,中年人目睹和经历过的死亡、变故和健康危机,也愈发频繁,这更会刺激到人们
原本焦虑而敏感的神经。伤春悲秋、由人及己,这一系列的思考,都容易引发焦虑、抑
郁和躁郁症状。
原因之二,也许是因为中年人持续下降的成就感和不断增加的自我怀疑。
20多岁的年轻人,一点小的成就可能就会让他们开心好久,而40多岁的中年人,获得的
成就不少,见过的风景太多,因此早已发展出对成就的钝感力。倘若在事业上遭遇了天
花板,人们难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不上不下、夹在瓶颈,无力继续创造出更令人兴奋
的成就。
所以,中年人的期待太高、时间太少,自我提升空间又变小,频繁的相互比较和自我怀
疑,自然也非常容易加重焦虑。
一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分析了1991-2004年德国的数
据,询问样本人群目前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他们对未来5年生活的预期。结果发现,
无论受访者的经济状况如何,住在德国东部还是西部(两边文化非常不同),年轻人总
是会极大程度地高估自己5年以后的生活幸福程度。
因此,自我预期过高,使得年轻人们很容易经历接连不断的失望和悲观,直到中年时期
,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强大。这样一来,生活满意度和自我预期,
都会在中年阶段触底。而根据这项研究,触底年龄会在50岁。
不过,也正是在中年这个自我审视的阶段,人们会在痛苦的人生思索中,渐渐经历一番
柳暗花明,慢慢调整对生活和成就的预期,不再好高骛远、期待过高,而是正确、合理
地看待自身的能力和梦想。
当真正进入六十岁的关头,人们才会慢慢发现,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开始高于自我预期,
生活又充满了愉悦和惊喜。所以,老年人的幸福感要高于中年人。
原因之三,中年是一个低潮与成长并存的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丰富,人们的人生智慧会逐步提升。所谓人生智慧,也就是同
情心、同理心强,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处事冷静,并能够对不同的价值观予
以包容,对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也可以安然接受。
老年人经过人生数十载风风雨雨,会更加看重家人关系、坦然接受自身缺点,也更希望
少点纠结、过好当下。
人生迟暮来临之际,男性可能更愿意回归家庭、陪伴家人,而那些为家庭勤勤恳恳服务
数十年的妈妈们,当孩子成年自立、生活后顾无忧,而且经过了中年时期痛苦的自我怀
疑,她们通常会幡然醒悟,决心继续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或回到学校、继续深造,或
追求因家庭责任而暂且搁下的事业梦想。
所以你可能也会发现,妈妈们进入中老年以后,会变得更“自私”,不太想继续再承担
带孩子、照顾子女等服务性的工作。如果你的妈妈也变得“自私”,不妨维护一下她的
私心,让她得以追求一番自由轻松的晚年生活。
说到这儿,也许你已经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父母长辈,都会越来越喜欢心灵鸡汤的原因
。鸡汤在年轻人看来毫无营养,但或许真的契合长辈们多年以来的人生感悟。
年轻人的大脑尚不具备父母的钝感力,还处于对失去异常敏感、对负面评价极度在意的
阶段,他们并不能像父母一样,做到凡事不计较、人人都包容,自然会在对父母转发来
的鸡汤嗤之以鼻。
也许,等你步入老年,发展出一套人生智慧,成为一枚坚定的鸡汤党也不是不可能。以
后,如果再收到父母发来的鸡汤文,可以先别急着反对。 这样看来,中年时期如果顺
利度过,人们会变得更加坦然、豁达、满足、镇定和感恩,生活满意度自然也更高。
3
中年危机该怎么应对?
首先,要明确自身状况。如果只是中年时期的低谷情绪,并未发展成为抑郁症,或许时
间就可以治愈一切。但需要关注的是,这种低潮是否可能已经发展成为抑郁症的情况。
抑郁症除了影响人的情绪,还会损伤认知功能,比如专注能力、记忆功能和判断能力,
身体机能也会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哪怕是中度的抑郁,也会让人痛苦不堪。
一项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40-50岁之间患过抑郁症的中年女性,比没有得过抑郁症的
女性,中风的几率高出2.4倍。哪怕剔除了各种容易引起中风的风险因素(年龄、社会
经济地位、生活习惯、高血压、心脏病、超重、糖尿病),抑郁的中年女性中风的概率
,依然要高出1.9倍。
此外,2012年一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年时期有过抑郁症,并没有得到
良好治疗的人,会比没有得过抑郁症的中年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几
率高出20%。
所以,如果将中年抑郁症放置不顾,那么就很可能增加日后遭遇中风、老年痴呆症的风
险。轻微的抑郁症状,可以通过丰富日常生活、增加人际联系、寻求家人帮助来进行调
节。而如果是中度或者重度的抑郁症,请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并接受病例治疗和心理
咨询的综合治疗方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