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春晚的小品曾是春晚的“大事”。但是,继宋丹丹连续缺席之后,赵本山今年也暂别了春晚舞台。
《欧洲时报》则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了问题:龙年春晚,缺乏精品。报道称,今年这台走平民路线的春晚从主持阵容到节目形式均发生了变化。近40个节目轮番登场,但却没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品或让观众记得住的台词。
美国中文网的文章写道,整场晚会中比重最大的歌唱类节目是最大的败笔――流行歌手包括天王天后级别的王菲和陈奕迅都大失水准,演员跨界唱歌也多找不到调。此外,这台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只有7个,总体效果令人遗憾,被网友称为“近十年来最不好笑的一届春晚”。
南北有差异 传统框架需打破
《欧洲时报》说,经过30年的发展,随着中国观众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让近14亿人都满意的春晚是不可能实现的。
《多伦多星报》就具体指出,在中国南方春晚并不是很流行。
报道称,春晚的节目多说普通话,尽管电视台努力使得节目内容对得上南方人的胃口,但是春晚还是更招北方人喜欢。
报道用相声举例指出,这种在北方非常流行的表演形式,并没能获得南方人的“芳心”。
此外,报道也指出,春晚在海外说普通话的华人中极为流行。但是,对于讲粤语、闽南语的华人中影响力并不大。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央视的播出范围也早已从国内扩展到国际,成为了中国著名文化品牌之一。因此,央视春晚从创作指导原则到节目框架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容量。
惊喜:春晚“零广告” 美国媒体给好评
今年,春晚实现了“零广告”,这也引起了外媒的关注。
美国知名广告行业杂志《Ad Age》报道称,春晚这项中国全民的“电视盛事”实现了“零广告”,这是一件让观众兴奋的事情。
《Ad Age》援引安吉斯媒体集团旗下的凯洛中国公司总经理赛斯?格鲁斯曼的话指出,在“春晚”这样的电视节目中不插播广告是件非常值得赞赏的事情。
“在这样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肯定会受到最高的关注。”文章说,“如果美国的‘超级碗’也没有广告,那么美国观众该有多么兴奋呢。”
其实,春晚并没有完全禁止广告,在节目首尾的广告时间仍是各大企业梦寐以求的。报道称,春晚前后的15秒广告时间,今年平均成交价达到240万美元。文/记者张婷婷
●小链接
外媒议春晚
英文报道近千篇
从1983年央视举办第一届春晚以来,春晚走过了30个春秋。在外国媒体看来,与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相比,春晚仍很年轻,不过它在华人心中却已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2年春晚播出后,已经引来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众多国家媒体的关注。如今,在网络上可搜到的关于龙年春晚的英文报道已近千篇。
新加坡《海峡时报》曾刊文称,春晚就如同中国人的“感恩节火鸡”,食之无味而又不忍丢弃。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也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讲,没有春晚是难以想象的。
●海外连线
“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渠道”
今晨,新华社驻加拿大记者张大成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表示,今年他是和孩子一起看的春晚。“在加拿大并没有像春晚这样的节目,这是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渠道。”他说。
张大成的孩子已经6岁了,张大成告诉记者,孩子对蔡明的小品特别感兴趣,春晚结束后,又在网上反复看了好多遍。“不过,他到现在也不弄明白,为什么蔡明的角色一会儿是坏人一会儿又成了好人。”他说。
据张大成介绍,在海外过年的华人,每年都会看看央视的春晚,也希望春晚的内容能够越来越吸引人。
但是,张大成认为,今年的春晚虽然在视觉上让人一亮,但是内容上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少了,让人觉得春晚距离大家的口味越来越远。
海外华人的一种心理寄托
“我来日本两年了,过年看春晚仍是一个习惯。”在日本长崎大学上学的中国留学生郭晓明对《法制晚报》记者说。
据郭晓明介绍,虽然日本的电视台并不转播春晚,但日本人也知道中国有这样一台晚会。
今年,郭晓明和他的中国同学们一起找来了一台大显示器,大家凑在一起上网看的春晚。
不过,相比较2011年的春晚,郭晓明感觉,今年的节目把他们这些海外留学生给忘了。
“去年我印象很深的是日本留学生发来的贺电向全国人民问好,自己心里当时感觉到很热乎,而今年的春晚好像缺少了类似这样的环节。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他说。
郭晓明认为,对于海外华人而言,看春晚某种意义上已与春晚内容的好坏无关了,它成为了一种心理寄托。让身在海外的自己能感觉到和其他中国人一样,都在关注这台晚会。这样,虽然身在异乡,也能有种像在家里过年的感觉。
除署名外本版文/记者 王进雨 程磊
美国《好莱坞报道》
巨星缺席中国最重要的电视节目
美国《洛杉矶时报》:
必看的中国节目让人打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