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知音》上市惹争议 媒体:大众乐见 自负盈亏何罪
相关主题
韩寒也看了三枪,评论太搞笑(组图)他是央视主持人,比汪峰还牛
韩寒评《三枪》:赵本山培养的演员都不大会走路(图)她和赵薇同台斗艳,曾是央视当红主播,如今淡出娱乐圈
佟丽娅陈思诚被曝正在办理离婚 网友:喜闻乐见黄磊最得意的学生不是海清而是她,古装美艳却早早隐退
爆央视主持人挂历门道 没绯闻没官司最重要(图)《上错花轿嫁对郎》两大主演,如今过着不同的生活!
传教育局为拉票逼学生买报 一份报50元16岁出道,一剧走红,嫁给自己老师之后又嫁小鲜肉
爆料:李咏为何连年出局央视十佳名嘴?(图)最低调的“姐弟恋”, 老公1米85, 把她宠成公主
央视“十佳主持”身份大揭秘 来头都不小(组图)他是最帅古装男神 范冰冰为他做配
详解王学兵吸毒被抓后 五大谜团真相揭秘unidentified_title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知音话题: 小报话题: 媒体话题: 杂志话题: 公信力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近日知音传媒拟进军股市却遭受质疑,有业界人士称其品味过低,缺乏媒体的社会担当,毕淑敏更直言其“缺乏道德底线”。《知音》本是一普普通通的杂志,为劳苦大众所喜闻乐见,不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还能实现自负盈亏,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没品位?为劳苦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碍了谁哟?
文化人为何苦苦相逼斥责格调低下,本就只是为劳苦大众提供精神食粮又碍了谁?
《“可怜的凶徒”身边躁动,京城董事长倒下一家人》、《“供养”的爱情鸡飞蛋打,男友3根断指在哭泣》,这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知音体”标题早已经火遍互联网。自1985年创刊以来,《知音》就一直以感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隐私抓住读者,文章风格被冠以“知音体”,也常常遭网友调侃和指责。说《知音》品位不高,确实也有道理,煽情的标题制作和真假难辨、渲染色情暴力的叙事风格,让很多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都嗤之以鼻。问题在于,它们本来就不是为了给这群人看的。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介绍:“《知音》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8到35岁的青年读者,这部分人群占总读者比例的70%以上,该部分人群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对于二三线城市、农村结合部、农村读者群而言,“品味高端、格调高雅”的杂志既无法获得又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知音》独特的草根文化特征,反而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知音》杂志的创办人胡勋璧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他自己也曾经毫不忌讳地谈过,他“就是农民的儿子,自己就是草根”。公开数据显示,《知音》杂志在27年间,月发行量由当年的40万份涨到今天的600万余份,发行量仅次于《读者》,这一数字可以说是同类竞争刊物的几十倍。
知音靠3万元起家,现总资产7.94亿元、净资产6.32亿元,2009年实现净利润1.098亿元、年创利税1.47亿元。
煽情与烂俗也是投市场和老百姓所好,自认为“装逼讲格调”说到底不也还是图着“钱”?
一份报刊杂志的创办,其根本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也不是为了装逼显摆格调或者扮高雅,或许其中会有创办者自己的价值追求,但实现盈利总是最现实而根本的目的(当然部分党报党刊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显然读者与消费群体的喜好才是经营者最需要考虑的。有的杂志格调高雅,无非在于他们的目标受众本来就定位在了中高端群体,而不是取决于创办者和经营者本身的道德水准和审美品位。
英国的小报可以说是全球最发达的,《太阳报》的“三版女郎”蜚声全球,八卦小报的名人轶事也为人们喜闻乐见。这种品位低下的报刊杂志,不只在英国盛行。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1952年创刊以来,就长期以“发掘名人轶事、追踪八卦新闻、制造骇人消息、揭发政治丑闻”为使命。在俄罗斯,几十年前苏联官方严肃消息的发布者《真理报》也彻底转型,“不谈政治也不谈经济,就谈每天老百姓过的日子,爱、眼泪这些。”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以体育为重点的小报同样拥有着庞大的读者群。格调低下、品味不高并不能影响《知音》成为一本好杂志,恰恰相反,人民群众依然愿意掏钱。
【延伸阅读】人民群众离不开小报
屡侵权?相信法律风险自担依法受罚还要怎样?
犯下侵权大错《知音》罪无可恕?风险我担法律判决我认又何惧道德大棒?
听说“知音传媒”即将上市的消息后,作家毕淑敏直言:“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不可否认,《知音》在以独特的草根文化吸引广大读者的同时,其“知音体”故事的真实性也屡屡引发争议。但对于确实发生的侵权案件,《知音》也接受了法律的相关制裁。2003年4月,浙江金华中洋超市总经理嘉瑞君状告知音杂志社名誉侵权,获赔15000元。同年的“恶婶娘”报道失实,《知音》同样向原告赔偿了两万元。2006年因《知音》在揭黑报道邵阳原副市长戴松林违法问题的题头上配错照片,邵阳市时任副市长禹某状告获赔8万元。
对于报刊杂志而言,因报道内容引发争议不可避免。香港的娱乐杂志《壹周刊》,就曾因其报道先后遭伊能静、张柏芝、陈冠希等明星发声明斥责,也因此而屡屡刊道歉启事,但至今也没有倒掉,深受八卦群众的热爱。媒体有报道的自由和权利,也有相应的责任,如果违背了,相应地承担法律责任和风险也是必然,但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要求其停刊或者不再报道。《知音》并没有规避其法律风险,也没有动用什么特殊的资源影响司法公正,既然法庭能公正地解决问题,又何须乱扣帽子?
无公信力?读者就是来看故事哪管可不可信啊?
以讹传讹“公信力”概念其实备受误解,“讲故事”的休闲媒体并不严格要求“credibility(可信性)”
一谈到中国的报纸杂志,很多人都爱一本正经地强调“媒体的公信力”,《知音》也同样面临了这一质疑。然而,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柳海龙研究(倍可亲编者注:此处原文有误,应为刘海龙),“公信力”这一舶来品的概念,其对应的英语概念(credibility)应该是可信度,并不含有“公”的含义。所谓的“公信力”的确切含义,应该是读者手中对于媒体“一对一的评价”,并不涉及到作为公众的受众对媒体的评价以及媒体社会角色的讨论。
事实上,媒体的“可信性”的确与新闻的客观性密切相关,但其实也是社会环境变化与市场选择的结果,在美国大众报纸产生的初期,媒体只是一种消遣工具,人们其实并不太关注它的可信性。美国的太阳报曾经为了扩大销量,炮制了“月球骗局”(一位记者自称通过望远镜看到月球上的生物及其活动),读者也没有因为受骗而产生怨恨。很多人只是将《知音》视作是很好的“讲故事者”,阅读只为了娱乐,可信性(“公信力”)的概念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此也没必要要求其每字每词都言出有据。
知音传媒集团以《知音》杂志为核心,下属9刊2报,刊报月发行总量1000余万份。
“公信力”与品牌销量息息相关,杂志自个儿会打好算盘别皇帝不急太监急
面对市场,媒体要不要所谓的“公信力”其实只是一个商业选择的问题,跟媒体是否有良心八竿子打不着。“公信力”的概念混淆了公众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看上去好像读者对媒体的信任是一个十分理性的行为,但却忽视了其中媒体满足供求关系的一面,即读者需要什么,媒体提供什么。
作为媒体而言,《知音》要考虑的是按照市场以及目标消费者所接受的“可信性”标准,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受众,甚至一些所谓高端知识分子的想法。这个“可信性”的度,其实就是媒体选择的结果。在1988、1999年两年间,因为消息来源问题,《知音》的杂志品牌受到伤害,加上通货膨胀杂志成本上升,1987年一度发行量逾百万的《知音》在那两年发行量跌到了49万份。此后,《知音》开展整改,强调消息真实性的核实和文章的质量,才又把发行量搞了上来。杂志自负盈亏,当“公信力”影响生计时自然会着急,作为旁观者去指责他们的公信力问题,纯粹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知音》就是一份领导人民都喜爱的好杂志
小报小刊以“犯罪、性”为主题,满足的是劳苦大众简单的精神需求与欲望
以《知音》为代表的小报小刊,表面内容无非都是――犯罪、性、金钱、尸体、情人、腐败官员、文艺明星,还有其他意在取悦受众的“人咬狗”之类的新闻。在主流中国文化里,“小报小刊”几乎等同于耸人听闻、胡编乱造和庸俗不堪。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它们曾被禁止出版,因为它被视为政治上可疑、道德上堕落的资产阶级文化样式。但改革开放后,与呆板宣传的党报不同,繁多的小报种类显示了它们的多样化。赵月枝在《解读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小报故事》中介绍到,1998年仅仅在一个报摊上就看到了超过50种不同的小报。
《知音》杂志,既不是挑战主流的“替代性媒体”,也不是麻醉大众的“新鸦片”。它只不过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满足了部分阶层十分简单的精神需求,作为复杂而矛盾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产品,它也只不过是折射出了人们真正的欲望与需要。只要这个人群还存在,《知音》就会继续存在,它的风格内容也不会改变,改变了,反而读者可能会不接受。
知音传媒曾获得多项新闻出版奖项。
小报小刊提供了情绪宣泄和缓解社会冲突的渠道,在政治经济关系上则往往自觉采取安全保守的态度
小报小刊的“文化品味”不高,在渲染性与暴力问题上经常出格,但它们在有关社会的核心政治经济关系问题上却一般采取保守的态度。有关部门虽然不喜欢犯罪故事,因其暴露社会阴暗面,也可能诱导犯罪行为。但《知音》们的存在,也间接地让充满紧张与冲突的社会对它的病态症状进行一种宣泄。此外,这些故事既有法制案件故事的导向,又有道德的谴责与规范说教,也可以被视为支持现状的话语表达,从道德上解释下层阶级的犯罪故事有助于掩饰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力关系。而因为小报新闻受到了商业动机驱使,他们也往往集中于安全和方便的题材,比如容易从警方得到的下层阶级的犯罪故事。全景性和分析性的深刻报道,对他们而言,显然会成为票房毒药。
正因为如此,小报小刊的存在,非但不会导致社会之乱,反而有助于现有阶级的稳固,这无疑也是领导们喜闻乐见的现象。或许正因为此,尽管《知音》的发展屡屡遭受争议,它却多次被评为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十大名刊、双十佳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曾三次荣获中国期刊最高奖――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2008年,知音传媒集团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奖;2009年,该集团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
《知音》是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杂志,如果嫌它格调低下品位不高不能上市,那谁来解释解释人民网上市是怎么回事?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unidentified_title传教育局为拉票逼学生买报 一份报50元
57岁倪萍化妆间狂吸烟,13次主持春晚,苦都被烟带走了爆料:李咏为何连年出局央视十佳名嘴?(图)
她因“被家暴”而闻名全国 二婚被宠成公主体重狂飙央视“十佳主持”身份大揭秘 来头都不小(组图)
他前妻曾是章子怡替身,如今44岁却发福大变样详解王学兵吸毒被抓后 五大谜团真相揭秘
韩寒也看了三枪,评论太搞笑(组图)他是央视主持人,比汪峰还牛
韩寒评《三枪》:赵本山培养的演员都不大会走路(图)她和赵薇同台斗艳,曾是央视当红主播,如今淡出娱乐圈
佟丽娅陈思诚被曝正在办理离婚 网友:喜闻乐见黄磊最得意的学生不是海清而是她,古装美艳却早早隐退
爆央视主持人挂历门道 没绯闻没官司最重要(图)《上错花轿嫁对郎》两大主演,如今过着不同的生活!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知音话题: 小报话题: 媒体话题: 杂志话题: 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