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i***s 发帖数: 39120 | 1 去年4月我参加博鳌论坛期间,在谈到年轻人安全感的问题时曾发过一条微博:“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周遭的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不过有趣的是,这句话后来在微博世界里非常搞笑地成了李嘉诚的名言,并被大量转发。
昨天看了《南方周末》的重头报道《三千本硕毕业生争当清洁工“扫大街也是公家的人”》,又令我想起去年谈论过的“安全感”话题。这些竞争清洁工岗位的高学历毕业生,看重的并不是清洁工作本身的高尚,而是“事业编制”,所谓拿到“事业编制”即获得了所谓的“安全感”,“安全感”已成为当下社会年轻人关心的首要话题。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他们的家长,都把体制等同于安全感,纷纷向体制内寻找安全感。年轻人正主动或被动地迷恋上了体制内的生活,争做“公家的人”,我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倒退。多年前被抛弃的陈旧观念,如今又被捡了回来。
我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故事。一是我认识的一位小区保安,夫妇俩都是国企下岗职工,俗称“4050”,年轻时吃的是响当当的“公家饭”,都以为会在一家国营企业干一辈子,所谓:“政府不垮,我们不垮”。而事实是,夫妻双双遭遇下岗,被买断工龄,丈夫最终做了小区的保安,妻子在一家私营服装店做营业员,拿着最低的工资。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有过这样人到中年被抛弃的经历,他们却一定要自己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考公务员,因为仍然认为“只有进体制才有安全,干什么都没关系”。
另一个家庭则是来自相对富裕的阶层,妻子是我的朋友,夫妻两人改革开放之后辞去公职下海,开私人牙医诊所,经营多年,积累了较为厚实的家底。女儿大学毕业刚开始的两年很有上进心,进了一家外企,月薪从3000元涨到了6000元。刚想在职场上干出一番成绩来,妈妈却托关系给她找了一家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到手收入只有2000多元。这个女孩每天开着父母给买的跑车去单位上班,中午照例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带回办公室。这么一算,她每天是贴钱上班。可妈妈却对她说:“赚不赚钱没关系,我只要你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样才有安全感。”如今这个女孩子已经完全没了当初在外企打拼的劲头,因为她觉得目前的工作挺容易混的。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的家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体制,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现实或者预期,正在指引一代中国年轻人向体制内回流。
其实比体制更具毒性的,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我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的认识。我们早已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一个开放并不可能逆转、走回头路的时代。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或许更多的是给大家对安定生活的想象,走上一条貌似稳定的人生道路。然而,像当年的4050从没想过会下岗一样,所谓的“稳定”仍不可预测,前途凶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表示,明年我国将努力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建设,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箭在弦上。目前臃肿的公务员队伍10年后就会出现大量的下岗潮。特别是,逐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精简机构,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也正在向企业改制。缺乏商业社会的生存技能,加之长期形成的国有单位固有的处事风格和性格特点,会让如今在体制内的大多数年轻人很难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从头再来”。
已有智者给大多数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算过一笔帐:中国公务员689万,起步22岁+试用1年+科员3年+副科3年+正科7年+正处11年=47岁,大多一辈子只能到正科。假如在衙门里呆几十年,才混到正科级,碰到精兵简政的风潮,你可怎么办。
近两年我们谈论的另一个热点话题是“蚁族”,指的是体制外那些为生活艰难打拼的青年。“低收入”、“群租”、“生活艰辛”,成为形容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生活状态的标签。相比体制内的青年,他们的生活确实显得“悲催”。然而我在不同的场合,一直在为“蚁族”加油。年轻人的付出,只要努力,配合一定的眼光,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正如我文章开始提到的,从来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我们要看的是5年、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跨度,只要尚未走完一生,人都不能过早给自己结账,计算这辈子是赚了,还是赔了。
而若干年后价值回归时,今天这些期待旱涝保收、向体制要一生安全的年轻人,明天多半会成为最悲催的一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