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世界。”――温家宝
新华社记者姚大伟2013年3月2日(周六)拍摄的一张相片显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像往常一样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批阅文件。他身后书橱里的书已经撤下装箱。他说,那些书将捐给他的母校南开中学。
■ 他印象
温家宝读书多为经典之作
温家宝总理书橱里会是些什么书?他对读书的态度是怎样的?“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温家宝曾对《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说。温家宝上任以来在各类场合中反复引用的各类典籍,显示出他在阅读上兼采中西、涉猎广泛。而从《沉思录》到巴金的《随想录》,从中文典籍《尚书》到印度古籍《奥义书》,温家宝读的书多为经典之作。根据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的书橱里应还有《道德情操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诗经》或唐代司空图的诗论《诗品》、《后汉书》、《资治通鉴》一本关于林肯的传记。
公开场合诗文引用百篇以上
2010年一本名为《温文尔雅》的书出版,书里收集了温家宝总理在不同公开场合引用的诗文达百余篇。温家宝喜欢诗歌,他写的《仰望星空》广为流传。他也常引用诗词尤其是古诗词以明心志。
在2003年在出任国务院总理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引出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表达自己不论福祸、一心报国的工作态度。针对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温家宝总理不疾不徐地背诵出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一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006年他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曾一口气引用六句话,其中四句出自中国古代,分别为左宗棠对联、北宋张载《横渠四句》、屈原《离骚》和郑板桥诗作《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其余两句,一为哲学家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而在剑桥大学演讲时,除引用《道德情操论》,温家宝还引用了《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用唐诗形容中国现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他出席英中贸协的欢迎晚宴时,他脱口而出的则是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温家宝总理这些引经据典的新闻,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新京报的一篇报道里曾经提到,2007年5月4日,温总理到中国人民大学,与青年学子们共度五四青年节。在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时,一位同学提到总理常在谈话中引用诗文,有很深的文学造诣。
■ 他求学
出身教育世家国学修养颇深
据《南方周末》报道,温家宝的爷爷温瀛士曾在天津北辰区宜兴埠镇办普育学校。作为令人敬仰的教育世家,温家在当地口碑甚好,“温瀛士一家最了不起的,是教人们读书,增长智慧,去除愚昧!”
上学时就苦读总是最后熄灯
在北京地质大学读书时,温家宝“把别人的睡觉时间拿来读书,晚上回宿舍,同学们都睡了,我总是读到最后熄灯。睡到半夜起床,又开始读书。那时候我没有手表,大约是早上两三点就起床了。”建国后受教育的他同样熟悉苏联文学作品,曾在莫斯科对当地媒体说:“我记得小时候最早读的俄罗斯作品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人宁肯吃苦而不叫苦。”
据媒体报道,温家宝在大学期间,他50%的时间读教科书,应付考试;50%的时间读课外书。但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
温家宝说,不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们都像他那样苦读书,但希望大家博览群书,多记点知识总是有用的。
■ 他心得
温家宝解释什么是好书
2010年,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时解释了“好书”的含义,“也许大家问我,什么叫好书?我说,好书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其实历史上,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淘汰,留下来的书是不多的,这些书带有永久性,因为它经过多次淘汰而依然能够震撼人心。”
温家宝的读书心得
第一,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第二,读书要选择,如果你到国家图书馆转一圈,可以看到浩如烟海的书,恐怕每个人倾一生的时间都不可能把这些书读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书当中值得每个人读的也并不一定那么多。因此,要选择好书,如果选择一本不好的书,就等于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也许大家问我,什么叫好书?我说,好书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其实历史上,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淘汰,留下来的书是不多的,这些书带有永久性,因为它经过多次淘汰而依然能够震撼人心;第三,我曾经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我又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其实前者讲的是学习,后者讲的是实践。记得上次访谈,我曾经提出,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城市、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后来有人跟我开玩笑说,说你不知道,我们有的地方地铁挤得要命,但是确实有的地方地铁里一些青年人们开始拿起了书。这是个现象,其实本质是让人们挤出时间来读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