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s 发帖数: 12296 | 1 小别墅竟苦心经营成“毒窝”,海洛因治咳嗽的谎言,自投罗网的吸毒者……心碎又唏嘘的吸毒故事,让人震惊又警醒。
3月份,鹭江派出所开展“开春大收戒”统一行动,两个星期查处吸毒人员26名,摧毁两个吸贩毒窝点,其中对6人做强制隔离戒毒处理。
民警通宵达旦,从抓捕到审查,从看押到送押,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专业与细致。民警很清楚,抓一个毒贩能挽救无数家庭,抓一名吸毒人员能避免祸害更多无知人员。
众多吸毒人员中,经历各有不同,或无知、被蛊惑,或可恨……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自家别墅成了吸贩毒窝点
这是一对“鸳鸯”毒贩的故事。
老公颜某贩毒前科累累,2015年8月又因复吸毒被强隔2年。老公被抓后,妻子陈某“夫唱妇随”,继续贩毒。
陈某家境不错,在思北附近有座三层小别墅,并专门雇请保姆。但陈某把住家变成集吸贩毒于一体的窝点,不仅在家中贩毒,而且添置布艺沙发,在一楼开设“吸毒专座”。小别墅平日大门紧锁,吸毒人员要货时,先与陈某电话联系,谈妥后再上门购买,现场吸食。
今年3月2日下午,民警设伏,发现陈某出来转几圈后返回住处,便一路尾随,在其开门瞬间,冲进屋内,相继抓获4名吸毒人员。民警在二楼床垫缝里搜出海洛因32克左右。
起初,陈某坚称没吸毒,4名吸毒人员也作证说没见过她吸毒。检测过程中,陈某百般抵赖,民警耐心苦等8个多小时,她终于憋不住尿,配合检测。
审查中,陈某又声称患有糖尿病,平日吸食点海洛因可配合治疗。而之前为拉生意,她更是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蛊惑他人说“吸食海洛因可以治病”,有不少人因听信她的鬼话,掉进万丈深渊。
吸毒者忍不住自投罗网
王某的贩毒窝点,设有“吸毒专座”,毒品都是敞开放的。
3月7日下午2点,民警冲入湖滨中路的这个窝点时看到,海洛因放在一个敞开的柜子里。毒贩王某和吸毒人员肖某芬毫无防备,束手就擒。1.4克海洛因被现场缴获,民警又相继抓获6名吸毒人员。
当民警清点搜查时,王某的手机响起,民警猜测这可能是吸毒人员的买货电话。民警扮成王某接听,将对方约至住所楼下。
下午2:30,王某的电话又响起:“我到楼下小卖铺了,你送下来吧!”民警已悄悄下楼实施抓捕,要靠近时,警惕的吸毒人员小南发现有陌生人靠近,撒腿就跑。
抓捕失利,民警突审王某和现场吸毒人员,分析出小南的情况,决定“守株待兔”。
到当天晚上8点多,民警已守候6小时。这时,一男子骑电动车朝小楼开来,不断朝三楼挥手,时不时切换车灯。民警一瞧,那正是小南。民警当即披上王某的衣服,在阳台上伸出手朝其轻摇几下,打出个“OK”的手势。小南果真兴冲冲上楼,一头钻进“天罗地网”。
审查中,小南垂头丧气:“买不到毒品,我的瘾犯了,一直忍到晚上,想着民警不会守这么久,可能我等天黑就避开了,没想到……”
治疗咳嗽被骗吸毒上瘾
她叫何某,50岁,老实朴素的普通女子,老家在贵州的偏僻小山村。
打小家穷,上不起学,无一技之长,2015年11月她来厦打工。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沾染毒品,直到遇到雇主陈某。
今年2月7日,是她一段挥之不去梦魇的开始。三个月的雇佣关系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一个“海洛因可以治病”的谎言,让她掉进吸毒的深渊。
当保姆三个月,主雇间关系融洽。2月7日,除夕夜,陈某邀请何某一起围炉。身在异乡孤独一人,何某心存感激。
过年前几天,何某生病,咳嗽不止。除夕夜,她咳得很厉害,陈某从房间拿出些白色粉末给她,“好心”地说:“吃点这个马上就好,特别有效。”
从没见过这样的“药”,加上雇主热情,何某吸完白色粉末,感觉不错。年初一下午,何某又开始咳嗽,陈某又主动送了一些。
第三天,病情还没好转,何某已开始嘴馋“白色粉末”。但陈某说药很贵,不能再送。于是何某第一次花100元购买,结果就上瘾了,停不下来,每隔两天就要花100元买一小包,不自觉就要找陈某买。
10多天后,何某意识到不对劲,想自救便辞职了,试图挣脱那“白色魔鬼”。
虽然离开陈家,但她已无法自拔,每两天就要去找陈某,一步步深陷沉沦。从除夕夜开始,她已购买19次,花光了身上的积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