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i***s 发帖数: 39120 | 1 本文是为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的逝者撰写的讣告系列之一。
作家於梨华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刻画了美国的华裔留学生和学者,捕捉到了许多海外华人所感受到的文化错位和身份危机。她于4月30日在马里兰州盖瑟斯堡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她的女儿、自1月起一直在报道新冠病毒疫情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孙晓凡(Lena Sun)说,她因Covid-19引起的呼吸衰竭去世。
在横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於梨华著有二十多部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往往取材自己战后移民美国的经历。她因为给其所谓的无根的一代发声而受到赞扬,这些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远离家乡,但仍对故土念念不忘。
例如,她1967年的突破性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主人公从台湾一所大学毕业后赴美读研究生,在那里他感到孤独和幻灭。但是,当他回到台湾重新发现他的中国性时,他的疏离感却因他的家人对西方生活(尤其是美国)的美化而加剧。
这个主题在当时受台湾教育的中国移民当中引起了共鸣。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在内战中击败国民党之后,许多人在1949年被迫逃往台湾,根基已经被拔起过一次。
於梨华看到中国人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在经历了美国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她仍然对此保持警惕。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开始大批涌入美国时,她给他们写了一封公开信,刊登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上。
她写道:你们来,带着我们中国绝不比人差的智慧来,带着我们特有的勤俭与韧性来,更不要忘了,带着个人及民族的自尊来。站起来,昂起头。
於梨华1929年11月28日出生于上海,但她很小就将1931年作为出生年份。成年后,她大多数时候仅用梨华为名。
她在东部城市宁波长大,在八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后来,由于中国在第二次抗日战争(1937-45)中沦陷,她随家人颠沛流离,学业时断时续。1947年,她的父亲於升峰举家迁往台湾,在一家国有制糖公司担任高级经理。她的母亲刘兴清(Liu Hsing Ching,音)是家庭主妇。
於梨华于1953年从国立台湾大学毕业,获得历史学学位后,赴美就读加大洛杉矶分校新闻学院。1956年,即她毕业的那一年,凭借英文短篇小说《扬子江头几多愁》获得了著名的塞缪尔戈德温创意写作奖(Samuel Goldwyn Creative Writing Award),小说讲述了一名年轻女子的寻父历程。
於梨华后来尝试以英文发表作品,但遭到美国出版商的拒绝。他们只对符合东方异国情调的故事感兴趣缠足的女人和吸食鸦片成瘾的男人,她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我不想写这些东西,我想写有关中国移民在美国社会的挣扎。此后,她以中文创作为主,由中文出版商发表。
於梨华曾在现在的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教授汉语和文学,并协助启动了交流计划,带来了许多中国学生。她于1993年从教职退休。
2006年,佛蒙特州明德大学(Middlebury College)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介绍称她为战后最有影响力的五位华裔女性作家之一,以及华人留学生文学的先驱。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孙志锐,后离异。1982年,她与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校长文森特奥利里(Vincent OLeary)结婚。他于2011年去世。
除了女儿孙晓凡,她在世的家人还包括儿子尤金孙(Eugene Sun,音),女儿安娜孙(Anna Sun,音),继女贝丝奥利里(Beth OLeary)和凯西戈得温(Cathy Goldwyn),妹妹於美华(音),四个兄弟杰克、本、亨利和艾迪,10个孙辈和继孙辈,以及两个曾孙。
几十年来,於梨华热爱第二故乡的文化。她将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和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的故事翻译成中文,并对橄榄球和百老汇剧院产生了特别的热情。但是她对中国的情感从未动摇。她坚持要她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学习汉语。
尽管她的作品有时会被政治化,甚至在台湾被短暂封杀,但於梨华仍继续到中国大陆访问。1975年访华时,她与妹妹美华团聚。她的家人搬到台湾时,美华留在了大陆。
於梨华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用成语落叶归根来诠释自己与祖国的关系。
在美国,我只能落叶,不能归根,她说。我的根在中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