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当地时间3月18日至19日,中美2+2会谈在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与以往类似会晤不同的是,两国在例行开场致辞期间,便上演了一场罕见的言论交锋。
在美方就中国国内及国际一系列事情发表完“深切忧虑”之后,中国显然拒不接受这种“无理指责”的教师爷姿态,杨洁篪与王毅相继反驳,而这又引发布林肯(Anthony Blinken)与沙利文(Jake Sullivan)的进一步回应。
正常开场致辞阶段火药味愈发浓郁,虽然四位高官都在强调对话需真诚坦率,但也相互指责对方辜负自己的诚意。这过程中还出现不少更具火药味的插曲,譬如在布林肯和沙利文做完第二轮发言后,美方工作人员遂请记者离场,未让杨洁篪和王毅做第二轮回应,引发中方抗议,记者方留至杨、王二人做完相应第二轮回应后立场。
或许正如CNN引述美方高级官员所言,夸张的外交姿态往往是针对国内观众。两国是次会谈在此次万般吸引眼球的开场致辞后,最终应也不会有实质结果,一如两国官员在会前几日相继表示的那样,两国都不期待谈话会有什么实质结果。这次阿拉斯加中美2+2会晤的意义,本就是寻求可合作的领域,为之谈好大致框架,搁置可搁置的分歧,乃至为无法搁置的分歧划好潜在冲突的底线。
是以,或许是因为过往数年中美近乎敌对的关系吧?使得原本外交措辞相对平和收敛的中方,在与特朗普和蓬佩奥等人“对练”四年后,大大提升了与美国相互指责批评的能力。不过我们要了解到这次会晤的意义,不必因四人在媒体面前的浓郁火药味而过多唱衰。
中方不介意引发美方不适
而从这段开场白中,反而值得留意的是另一个现象:从杨洁篪“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王毅“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等火力全开的表态,到美方诧异于中方“似乎试图哗众取宠(intent on grandstanding)”,都可以看到,中方显然要在这场首次面谈的过程中,树立两国关系平等的新常态,而美国对此显然感到甚为不适。
中方的这种强势和美方的这种不适,都是可以理解的,亦都颇具昭示性。布林肯刚从日本韩国归来,相较于日韩政府对其展现出的恭敬和优待,中方这种态势确实差异太大,而除了俄罗斯、伊朗等多年敌对的国家之外,美国也确实很久没见过有国家这般姿态与自己讲话,何况是当面。
与此同时,关乎杨王二人的表态,显然是试图让美国逐步习惯于以平等的姿态和中国对话,对于美国试图“代表世界向中国陈述深切忧虑”的姿态、一再以说教方式指责中国内政的行为,中方显然不再忍受,乃至不惜以甚为激烈的方式引起美国不适,且是在媒体见证下如此行。
在至少未来数年间,这种冲突的火药味也会一再出现。直至美方适应以平等姿态与中国对谈。
什么才是国际应有的秩序?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方亦是在试图扭转美国的话语权。
譬如杨洁篪表示,中国和国际社会尊崇的秩序是以联合国为中心、以国际法为基准的国际秩序,而非少数国家倡议的所谓“以规则为准的国际秩序”,“美国及西方世界不代表国际舆论,当讨论到全球价值时,希望美方三思”——这说明一个根本的问题,所谓中美之争,根本就是新旧秩序之争。
近几年愈发激烈,并远未迎来高峰的中美冲突,实则根本就不仅是中国与美国的冲突,不仅是中国在挑战美国,不仅是中国在挑战现行国际秩序——而是当下围绕西方尤其是美国利益而构筑的现行国际秩序,愈发无法反应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众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而后者的发展进程,又客观造成了“西方相较影响力式微”的现况。
世易时移,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或复兴,令得西方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无论是G7至G20的扩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之签署、东盟愈发显著的地缘重要性、近期愈发受到关注的所谓“中国模式在非洲发芽”等讨论、又或是日本、印度对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扩充倡议,都在说明这个现实趋势。
而无论是“民主秩序”、“自由秩序”、“以规则为准的秩序”,都是美国对旧有秩序之包装,其所代表的也仅是以美国为核心、以欧澳等西方国家为外围、以其他依赖该秩序摄取政治军事经济利益的国家为边缘之体系。
那么现下该体系相对式微的趋势,又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政制、治理、政治等思路的另一条选项,意味着对“市场-生产要素-个体-政府”等经济关系的重新思考,意味着对“强而必霸”等国际关系的另一种可能,更意味着大量资源和权益的全球再分配。
驱动这趋势的是什么?是诸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缩小了与西方发达经济体间的差距;是诸如生产力的提高、资源更有效的分配,造就的居民收入提高,进而形成的全新市场;更是以数十亿人计的众多国家之发展。
念及于此,且不论五大洲的一众发展中国家,便是单论中国,当现行国际秩序愈发无法反应这占全球人口近五分之一的14亿人的诉求时,“以规则为准的秩序”又谈何民主?谈何平等?谈何代表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