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登录
首页
论坛
未名存档
话题女王
小圈子
马甲追踪
版面排名
流量曲线
水枪排名
发帖量曲线
发帖版面饼图
发帖时间柱图
关于本站
帮助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学者称颜真卿书法中有错字被围观?圈内有人支持:颜确实错了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s
发帖数: 1
1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祭侄文稿》中有错字,一千多年来竟然没人发现?近日,一段女学者孙鹤在某媒体文史栏目的视频被书法圈内网友围观,并在知乎、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个互联网平台上引发讨论。
孙鹤在视频中指称着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错字,她表示:“这个字,没有写成刺,写成刾(她读jia)字,这本身是一个错字,但他(颜真卿)不知道。唐代所有的官称当中没有刾史的,只有刺史,对不对?”孙鹤目前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经纪研究中心主任。
5月15日午间,澎湃新闻刊文《女学者称颜真卿中有错字,网友围观、圈内难认同》介绍,这段视频迅速从书法圈传播开来,不少网友指称孙鹤的说法才是“离奇错误”,而颜真卿并没有写错,“刾”古代确实和“刺”一同使用。
15日晚间,多位国内书法圈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虽然孙鹤的说法不占主流,不过并不能就此论定孙鹤“说错了”。
有书法圈人士举例,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书法研究者梁培先近日就撰文《关于孙鹤教授“夹史问题”的一点个人看法》驳斥了大多数网友对孙鹤的质疑。其在文中表示:“有关孙鹤教授‘夹史问题’被持续关注,作为熟知孙鹤为人的相知朋友,为一位以学术立身、且人品高洁的学者遭遇自媒体时代的如此攻击而感到痛心。我觉得有必要出来说几句。”
梁培先在文中写道:“先谈问题的焦点,即颜真卿《祭侄稿》‘刺史’之‘刺’字做‘从夹’处理一事。孙鹤说:颜真卿写了错字。这是她遭受攻击的目标所在。而最初起源的攻击者也是我的一位非常熟悉的朋友,一位书法家,他攻击的就是这一点。从书法家的角度来说,但凡写过汉隶、北朝墓志以及初中唐楷行书的,都熟悉这个‘从夹’的‘刺’字写法在这个时期非常普遍。但是,他或许并不知道,孙鹤教授的主业是文字学,书法为副业,难道孙鹤不知道‘从夹’的‘刺’字在上述的历史中是常见的嘛?她当然知道,只不过,她说颜真卿写了错字,这是文字学家的职业习惯所然。即站在文字学的角度来看,颜真卿这种写法是错字。”
那么,孙鹤教授的这个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梁培先认为:我们察看一下颜真卿的书法,可以发现,《祭侄稿》创作于乾元元年,即758年,是“从夹”的写法。而之后的大历九年(774年)颜真卿创作的《干禄字书》,按照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7月版施安昌先生编的《颜真卿干禄字书》版本,却是两种写法都有。再往后,大历十二年(777年),颜真卿的《李玄靖碑》写做“刺”,与我们今天的写法完全一样。但是,在更晚建中元年(780年)的《颜家庙碑》中又出现两种写法互见的现象。这个往复的过程说明了什么呢?我相信,作为文字世家的颜真卿,在此也是有点“犯嘀咕”的。“从夹”,是自汉隶以来的固有写法,然而,它不符合《说文》的字法规定;而写成“刺”,虽然符合了《说文》,但是属于当时正字之后的新写法,碑文骤然采用,容易使观碑者感到陌生、不利于识读。因此,在《李玄靖碑》“刺”字只出现一次的时候,颜真卿选择了新的“刺”的写法;而在《颜家庙碑》这个字出现两次时,则一个做“刺”,一个仍是“从夹”的“刺”。
颜真卿《李玄靖碑》局部
问题是,今天的文字学研究是如何看待这个“从夹”的“刺”字写法的?
梁培先在文章中举例:施安昌先生编的《颜真卿干禄字书》前言中,将《干禄字书》中的正字与许慎《说文》、张参《五经文字》、唐玄度《新加九经字样》的正字加以比较,按照“说”(《说文》)、“字”(《干禄字书》)、“石”(《五经文字》,因其附刻于《开成石经》,故简称“石”)、“经”(《新加九经字样》)、“同”(异体字)、“讹”(讹变之字)六大类,制作成一个表格。在这个表格中,“刺”字的后来写法居于第一栏,即符合《说文》者,为最权威写法;而“从夹”的写法则居于最后的第六栏,属于讹变的文字。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表格制作者的分类,“其他各行为同一字之不同写法,籀文、古文、俗字等随字附注,今用字一并写入‘同’栏内”,即讹变的文字也不属于“俗字”的范畴,而是六类文字写法中最不可靠的一类。
施安昌《颜真卿干禄字书》局部
梁培先指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紫禁城出版社版本中的这个“从夹”写法,在更早期的版本中是没有的,施安昌先生前言的表格名称是《补表》。也就是说,有可能颜真卿当年书写的《干禄字书》只有“刺”这一种写法。在颜家的字书中,颜真卿非常清楚这个字应该写做“刺”,而不是“从夹”的写法。
施安昌《补表》
据此,梁培先得出结论:孙鹤教授的观点并非无端地指责古人,而是以一个严肃的文字学家应有的态度来看待颜真卿《祭侄稿》中这个字的写法。实际上,写成“刺”而不是“从夹”的写法,应该是宋以来书家们普遍的做法,比如黄庭坚《范滂传》中就写做正字之后的“刺”。也就是说,在后代,“从夹”的写法已经被当作错字处理,被书家们自动抛弃了。
简单来说,梁培先支持孙鹤指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将“刺”写作“刾”是一个错误,并且认为颜真卿也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后续的文稿中更正了自己的错误。
据南师大美术学院网站介绍,梁培先,男,1969年9月生于江苏赣榆。本科和研究生分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尉天池、马士达、王冬龄、邱振中诸先生。曾任宁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兼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经纪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出版著作有《白水激涧——海雨楼书画论丛》、《当代书法十家·梁培先卷》、《画外霓裳:名画中的社交礼仪》、《中国书法大师·米芾》、《书画同源:文徵明》等。
对于梁培先的说法,一名来自上海的中国书协会员认为,虽然梁文是对孙鹤观点的补充和说明,但仍然存在将后世的结论加于古人的缺点,说服力打了折扣。
15日,一名曾与孙鹤在中央美院博士后阶段同事的学者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孙鹤教授认为颜真卿《祭侄文稿》中有错字已有一段时间,可视作一家之言,不应过多解读,但孙鹤的这种说法确实没有得到书法界主流认可。
另有一名曾任南方某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学者15日对记者表示,孙鹤在电视媒体上公开表达欠严谨。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未名新帖统计
// 7月16日
#
版面
帖数(主题数)
-
全站
4871 (796)
1
Military
3777 (569)
2
Stock
341 (51)
3
Joke
117 (17)
4
History
116 (3)
5
Automobile
100 (9)
6
USANews
55 (9)
7
Midlife
45 (1)
8
Headline
41 (41)
9
Dreamer
33 (13)
10
FleaMarket
32 (20)
11
Living
30 (7)
* 这里只显示发帖超过25的版面,努力灌水吧:-)
历史上的今天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发表于12年前.
NSC, PD 1/7/2007, EB2, ...
发表于11年前.
[FBA求购]MJVE2 758 MJVM2 ...
发表于6年前.
老生常谈,归与不归
发表于10年前.
【申请】Seattle西雅图 版版主——申请人...
发表于9年前.
宝宝出生,头骨骨折,求祝福
发表于9年前.
求推荐舒缓优美的古典音乐
发表于11年前.
百分之一的北京人上北大 中国网友愤怒(转载)
发表于10年前.
新人带狗狗Bailey来报道
发表于12年前.
全世界最有价值的运动队
发表于10年前.
请问大切诺基的质量如何
发表于6年前.
TNND,军版全是BKC
发表于15年前.
Inception
发表于12年前.
微软的有些家属可真恶心,为了卖保险脸都不要了
发表于10年前.
每周坐高铁的苦逼来说说感受吧!!
发表于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