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应对中俄 唤起“战时精神” 美英将有重大行动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o***s
发帖数: 42149
1
1941年8月,美国尚未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时任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标志着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达成联盟,为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埋下伏笔,也直接促成了联合国和北约的成立。
如今,美国总统拜登准备与英国首相约翰逊签署新的《大西洋宪章》,在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之时,试图提前为新冠疫情后的国际秩序定调。
2020年,美国安全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首席执行官方丹(Richard Fontaine)提议为疫情后时代制定新的《大西洋宪章》,以应对中国和俄罗斯对国际秩序的挑战。
据6月9日报道,拜登将于当地时间周四在英国康沃尔郡与约翰逊举行会谈。会谈安排在周五的G7峰会召开前,是拜登上台后与约翰逊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会谈期间,两人将签署新的《大西洋宪章》,进一步加深两国在贸易、科技、旅游等各领域的纽带。
新宪章将列出两国共同面临的八大挑战,包括网络攻击、气候变化、防止下一次流行病大流行。
为应对新挑战,两国将增强贸易往来;签订“里程碑”式技术协议,加强英美科技公司合作;建立流行病预报中心;陆续恢复两国之间的国际旅行;就空客和波音的补贴争端进行协商,结束与之相关的贸易纠纷。
英国政府周三发表的声明中指出,英美将签订的技术协议会减少英国科技公司与美国同行合作时面临的壁垒,以共享两国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的经验。
在美国参议院刚通过的针对中国的一揽子法案《美国创新与竞争法》中,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科技是美国准备巨额投资的重点领域。
英国政府的声明称,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是英美关系的最大成果之一,在塑造二战后国际秩序上起到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协议都大。
虽然当今的世界与1941年不同,但英美“共同的价值观与当时一样”。两国将合力应对全球在安全、气候、新冠等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约翰逊表示,目前全球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新冠疫情中复苏。在这一背景下,英美两个“最紧密伙伴和最伟大盟友”之间的合作对“全球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他称与拜登签署新的《大西洋宪章》将为可持续性的全球复苏“奠定基石”,“80年前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一起承诺了更好的未来,今天我们也会做同样的事。”
制定新的《大西洋宪章》是2020年美国安全中心首席执行官方丹给拜登政府的提议。方丹曾担任已故资深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的外交政策顾问。
在当年发表在《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方丹认为新冠疫情加剧了原本就在进行中的地缘政治变化,供应链、贸易关系、盟友之间的纽带遭到破坏,西方的自由民主遭到挑战,中国和美国的力量平衡发生改变。
他称在发挥最大影响力的情况下,新冠疫情将开启一个新的全球时代,新时代的特征尚不明。而美国不能只是等待新时代开启。
方丹认为现在正是“一个世纪一遇的机会”,美国领导人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提前制定秩序,“正如罗斯福和丘吉尔所做的,不是在危机结束后考虑计划,而是在危机正发生时。”
文章称,美国领导人还需要考虑清楚哪些是国家安全的最重要挑战,以决定是否要与对手俄罗斯合作,以应对共同威胁。
拜登将于本月16日在日内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鉴于俄美的历史性矛盾和常年纠纷,预计峰会无法对两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前往英国参加G7峰会前,拜登已在美国媒体发文,鼓吹美国和欧洲团结、共同应对中国和俄罗斯。
除七国之外,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也受邀参加本周五的峰会。有消息称G7峰会后发表的共同声明中可能包含针对中国的内容。
据韩国媒体报道,青瓦台发言人已表示,G7峰会后的共同声明为G7成员国之间的讨论,受邀国家不会参与。
虽然拜登一心鼓吹欧美团结应对共同的对手,但欧洲国家内部一直存在分歧,各国对中国也有不同态度。
据报道指出,在应对中国方面,欧盟与美国有不同的经济和战略考虑。有欧盟官员透露,部分欧盟国家不喜欢美国使用的“对手”说法,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对冷战式的表述持谨慎态度。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副主席、罗马尼亚籍议员冯克勒(Iuliu Winkler)则直接拒绝了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的“二元选择”概念。
除此之外,就在拜登前往欧洲前,英国和欧盟还因为脱欧协议中北爱尔兰相关内容的执行问题争执不下。
“北爱尔兰议定书”将于本月30日实施,届时不列颠地区与北爱尔兰之间的贸易将面临繁缛的海关检查,影响不列颠农场的冷冻肉类销售。约翰逊此前放话称,不排除单方面推迟实施“北爱尔兰议定书”。
在周三的谈判中,欧盟威胁如果英国拒绝全面履行协议内容,欧盟可能采取报复措施,暂停某些领域与英国的合作。北爱纠纷也是拜登与约翰逊面谈的内容之一。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