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强制6点下班上热搜 强制不加班是对过劳现象的纠偏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s
发帖数: 1
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互联网行业的加班文化主宰的已经不是个别公司、个别人员,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主宰了整个行业的文化心理
近日,“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登上热搜。原来这是腾讯互娱(IEG)旗下的光子工作室群发布的最新加班管理机制:该工作室从6月14日开始推行“强制不加班双休”政策,周三健康日9:30上班,下午6点下班。其他工作日也必须在晚上9点前离开公司。同时,公司保障员工双休,严格按照法定节假日休假,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必须提前向领导申请并阐明理由。
面对舆论的关注,光子工作室群对外回应称,为鼓励员工劳逸结合,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关注身心健康,留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决定在近期推出此项措施。
这项措施可以说是互联网行业的一股清流,尽管其只是遵循了劳动法的基本规定。但当非常态成为了“常态”时,真正的常态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行业都被职场人视为高速成长的行业,当然,劳动强度大、996、甚至007也是其另外一个维度的代名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一度因工作强度大,健康受损乃至工作期间猝死的新闻不时被曝出。
面对这些新闻,很多人认为不必苛责资本的残酷,企业本就不是慈善机构;也有人认为,选择996乃至007,都是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职场人自己的主动选择,既然想追求这个行业快速成长的红利,那么就应当遵从这种职场丛林法则。即便有人因此不幸去世,那也是行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只不过这粒时代的尘埃正好落到了他的头上。
的确,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天然的目标,但这样的超理性论调,总让人有一些“冷血”的感觉。似乎只要规则是公开的,即便不那么公正;只要市场是竞争的,即便竞争者的地位并不平等,作为劳动者的一方都应该无条件地接受这种或明或“潜”的游戏规则,而不该奢求人性关怀。这种论调,看似理性,却忽视了人之所为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但悲哀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互联网行业的加班文化主宰的已经不是个别公司、个别从业者,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主宰了整个行业的文化心理。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不断抬高过劳的水位,这种探底竞赛对外表现为以“狼性文化”“奋斗精神”获取行业竞争优势,对内则表现为一次次地下探员工对自身权益的诉求底线。你若996,我便007;你全额支付加班费,我酌情考虑减半,甚至没有;你要求月度工作时间必须达到280个小时,我便提出超过300小时才算“本分”……直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使得从业者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无从选择。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行业推行996工作制的达到了84家,基本各个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都是如此,处于创业阶段的追随者们更不在话下。即便有公司提出弹性工作制,但这并非是为了给员工减负,反倒给员工加班、甚至通宵赶项目找了更多借口。
要打破这种过度内卷的恶性循环,关健在于是否有企业能率先跳出来打破僵局,以及能否建立强力的外部制约机制。从外部约束机制来看,长期以来,互联网在国民经济中都扮演着为社会提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正向角色,国家从立法、执法到司法都尽力在包容审慎的理念下,给予其宽松的市场环境,在劳动执法方面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企业自发破局就显得难能可贵。
其实,人生除了工作,还有生活。“试点强制6点下班”登上热搜,再次凸显出苦996久矣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对回归正常工作节奏的呼唤和期盼。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目前除了腾讯光子工作室群,还有两家互联网公司公开表示“不强制996”加班。这种先行者的表态,是对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的过劳现象的必要纠偏,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回归到相对健康的工作状态中去。毕竟,人生不只有职场上起早贪黑的打拼,还应当有陪伴父母子女的温情时光以及休闲娱乐的随心惬意。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