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美国原住民因气候变化面临“二次驱逐”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s
发帖数: 1
1
《纽约时报》6月28日文章,原题:美国原住民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冲击 在阿拉斯加西海岸附近一个叫切福纳克的尤皮克族村子,水距离那里越来越近了。厚厚的土地曾经冻得坚硬,现在正在融化。村里的幼儿园建在松软沼泽里的木桩上,摇摇欲坠,蓝色的油漆已经剥落。这些天涨潮的时候,水会漫到教室下面。地板变形,关门变得困难,霉菌正在生长。“我喜欢我们的幼儿园,”老师伊丽莎·图努查克说,“但我想搬家。”切福纳克的年收入中值只有约1.1万美元。为了在旱地上建造一所新幼儿园,他们向联邦政府寻求帮助,但得到的回答是“不”。
最初由白人定居者施加、后来由美国政府强制推行的政策,迫使美国原住民部落来到这个国家最差的土地上。而现在,气候变化正迅速使这片边际土地变得不适合居住。原住民再次面临失去家园的风险。
被迫再次离开
奎鲁特部落位于西雅图以西约100英里、奥林匹克半岛边缘的一片狭窄土地上,由大约135户家庭组成。随着温度上升,大气水含量提高,当地遭到更频繁和更强烈的风暴袭击。现在,大风经常中断供电,主要街道两旁的房屋容易受到洪水袭扰。“这个村庄海拔10到15英尺(1英尺约合0.3米),”为奎鲁特人工作的项目经理苏珊·迪瓦恩表示,在大风暴期间,“那些海浪比你还要高”。
几百年前,这片保留地是一个渔村,是奎鲁特人众多迁徙地之一。这种情况在1855年发生变化:一项条约剥夺了该部落的大部分土地。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后来发布行政命令,将奎鲁特人限制在1平方英里范围内,那里所有地方都暴露在洪水的威胁之下。
由于生活在脆弱之地,奎鲁特人考虑搬到更高的地方。2012年,美国国会批准该部落迁入邻近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但由于没有税收基础来支付搬迁费用,部落寻求联邦资金支持。奎鲁特人虽然收到大约5000万美元的拨款,但搬迁总成本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两三倍。
争取援助不易
美国联邦政府为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帮助,但是原住民通常比其他美国人更难获得这些帮助。根据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FEMA)的数据,与非原住民社区相比,该机构批准原住民援助请求的可能性更小。原住民也不太可能有洪水保险,这使得重建工作更加困难。根据FEMA的数据,在574个得到联邦政府认可的部落中,只有不到50个参与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对于原住民来说,保费非常昂贵。
切福纳克为重新安置幼儿园所做的努力,凸显目前与联邦政府打交道的困难。阿拉斯加原住民部落健康联盟的高级项目经理马克斯·尼尔表示,尽管FEMA为应对气候灾害提供了拨款,但可用最高金额不足以建造一所新幼儿园。而且这只是开始。为该村工作的工程师肖恩·巴金斯基说,大约有24户人家需要搬迁,可能耗资超过1000万美元。而切福纳克只是阿拉斯加100多个面临重大气候风险的原住民村庄之一。
生活缺少水源
薇薇恩·贝亚尔住在纳瓦霍族部落首府、亚利桑那州的温多罗克。她每周都要两次驱车45分钟进入新墨西哥州,为的是排队取水。她通常要等上半个小时才轮到,然后把车上4个55加仑(1加仑约合3.8升)的塑料桶装满。
贝亚尔在温多罗克住了30多年。那里的水由于多年干旱逐渐变成棕色,去年索性没水了。华盛顿大学教授玛格丽特·雷德斯蒂尔表示,纳瓦霍族的居住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干旱之中,而且情况还在继续恶化。但与附近的社区不同,纳瓦霍族缺乏足够的市政供水,大约1/3的部落没有自来水。负责给无水家庭供水的非营利组织“DigDeep”首席执行官乔治·麦格劳说:“这真是教科书式的结构性种族主义。”
干旱也在改变环境。爬行动物和其他动物正随着水的消失,向高地迁移。随着植物的死亡,牛羊的食物减少。被植物固定住的沙丘变得松散,进而切断道路,甚至有掩埋房屋的危险。纳瓦霍族农场地区官员罗兰·佐表示,“我们必须适应这些条件”。6月的大部分时间里,那里的温度接近40摄氏度。他说:“天气变得疯狂。”
传统面临风险
除了对饮用水和其他基本必需品的威胁,全球变暖正迫使古老的传统发生改变。在北加州,野火威胁着墓地和其他神圣的地方。在阿拉斯加,不断上升的气温使人们更难从事维持生计的狩猎和捕鱼等传统活动。在俄克拉何马州东北角切罗基人的土地上,不断变化的降水和温度威胁着将这个部落与其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农作物和药用植物。
由于安德鲁·杰克逊总统1830年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切罗基人被迫从美国东南部迁移到俄克拉何马州。尽管失去土地,但切罗基人保留了他们的部分文化:祖传的豆子、玉米和南瓜,以及一系列的药用植物,如人参。但现在,干旱和高温使得这些作物更难种植。“可以把这看作另一次迫迁。”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切罗基人克林特·卡罗尔说,但这一次,“切罗基人哪儿也不去。”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