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登录
首页
论坛
未名存档
话题女王
小圈子
马甲追踪
版面排名
流量曲线
水枪排名
发帖量曲线
发帖版面饼图
发帖时间柱图
关于本站
帮助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女医生患自己研究的病:血液冲破血管 脑袋爆发\"洪灾\"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s
发帖数: 1
1
“我总感觉我正在爬一座山,刚爬到山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或者一览众山小,就‘咣当’,掉下悬崖了。”这些年来,王磊总是忍不住惋惜,她惋惜自己苦读十年获得的博士学位,惋惜自己只当了一年的医生,还惋惜自己的父母。
7月17日下午,王磊在电脑前,电脑屏幕上是她创办的论坛首页。新京报记者 苑苏文 摄
血液冲破血管,淌进脑干。脑干在大脑和脊髓间,是把大脑信号传递给肢体的中枢,脑出血如同洪灾,把连接意识与行为的“路”冲塌。
2013年,女医生王磊的脑袋里,就爆发了这样一场“洪灾”,那年她31岁。
这之前,王磊获得博士学位,入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日子过得顺风顺水。这之后,她的脸瘫了半边,失去了对大部分肢体的控制,幸存着的,是尚能思考的大脑、灵活的右手指头,以及肚子里的胎儿。
8年后的现在,39岁的王磊被困在轮椅上,不能当医生了。但在这漫漫余生里,在互联网的角落里,她正一点点重建被疾病摧毁的自己。
伴着缓缓的敲击声,王磊用右手指建造了一个老年病咨询论坛。她在论坛里有多个账号,有的叫“王医生”,有的叫“磊博士”,她用这些账号回复网友的咨询,仿佛仍在“问诊”。
其他空闲时间里,她敲出了20万字的言情小说,但发到网上后,阅读者寥寥。“扑街了。”她调侃,声音先从鼻子冒出来。因为半边舌头无法控制,王磊咬字很不清晰。慢慢地说完话,她抿着嘴,露出笑意。没有视力的右眼,用磨砂玻璃镜片挡着,左眼眯起,眉毛舒展开来。
在这沉静的房间里,出现了少有的明媚时刻。
在线“从医”
鼠标和键盘,是王磊新的“肢体”。
王磊坐在轮椅上,头向前倾斜,桌上的黑色机箱挡住了侧脸。王磊的父亲拿起鼠标和鼠标垫,放在她右臂垂下后手指停留的大腿处。向前十厘米是键盘,王磊用指头滚动滑轮,调出300%的放大镜,再把手指挪到键盘上。
屏幕里是她创建的“花甲论坛”(60old.cn),“本站特色原创栏目—老年病专区” ——页面最上方这样介绍。
王磊登录管理员账号,短短半天,后台新增了几十个会员申请。申请理由里,有人这样写道:“父亲得了脑梗塞,向您学习请教”,还有人写着:“我也是一名医生,看了你的报道,很感动,想帮你点什么”。
这个论坛已创办五年,一共有三千多会员,但最近每天都有上百个新的申请,流量达到高峰。王磊只用几秒钟就读完了新的申请,勾选全部通过。在她看来,新申请大量涌入,或许与最近媒体专门报道了她有关。
身背“女博士”、“孕妇”的标签,从8年前生病开始,王磊的经历就屡见报端。刚开始时,人们关注她肚子里的孩子。现在孩子上三年级了,身体健康,镜头就转向了她自创的医学资讯网站。《瘫痪女博士开论坛在线“从医”》——这是7月初,本地媒体报道中使用的标题。
王磊的医师执照早已过期。她说话时,词语含在嘴巴里,难以完全吐出。王磊生病后,不能走路、不能自己吃饭,也不能去坐诊,“给病人做检查都不行了”,现在能做的,只有叩击鼠标,上网解答网友提问。
这就是她的“从医”过程。有人发帖问,“下肢痉挛性截瘫轻度可以打新冠疫苗吗?”王磊抬起无力的右手,摸索到键盘上打字,她先在疾控网站上搜索禁忌征,按下“xinguan”七个字母,耗时一分钟,在输入法框选择合适的词语,又耗时一分钟。
论坛没有给王磊带来任何收入,在线问诊是免费的,反而每年还要缴纳域名等杂费一百多元。
“有人问我医学专业问题,我会觉得还像原来那样,回答得如履薄冰,是因为医生说了话要负责任。”她含糊不清地说:“我感觉自己还在做有责任的事。”
提起“责任”,王磊有些振奋。她说,最初办论坛,是看到网络上医学信息很多,但不是很准确,“你如果没有一点(医学)基础的话,你就不能分辨哪些信息可能是对的,哪一些信息可能是有问题的。”
她说自己是一名党员,拿着国家奖学金读了博士,“就算生病了,基本上还算是一个学医的人,应该做些事情,而不是索取。”
王磊说,她不考虑结果,只要做就足够了。谈论医学,令她想起过去的时光,那时她还健康,一切都充满希望。
得了自己研究的病
王磊与父母和儿子一起生活,四口之家安在南昌闹市的一个旧小区里。小小的客厅里,墙上画着身高线,站立康复训练的桌架摆在角落。玻璃柜上贴满了照片,照片记录了小家庭的过去,有小婴儿长成小男孩的经过,有王磊生病前的甜美笑容,还有一对璧人穿着结婚礼服,牵手站在海边。
卧室不大,床是带扶手可升降的,床头贴着呼叫铃,电脑桌连着窗沿,王磊摆弄电脑累了,就抬头看看窗外。
透过窗,能看到南昌二附院那幢白色的大楼,那是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1.4公里的距离,如今咫尺天涯。
1982年出生的王磊,安徽黄山人,母亲是一名村医。2001年,她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学制五年。本科毕业后,她放弃了保研至其他专业的机会,考上了本校的五年制博士培养计划,主攻神经内科。
“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因为神经内科是最难的,人的全身都可以换,但是脑袋不能换。”王磊说,那时她年轻,认为有难度就是有挑战,更让她想去攻克,“像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帕金森,搞不懂的病全在神经内科。”
作为人体的“总指挥部”,大脑极其复杂,大部分仍是未解之谜。王磊提起自己考研时遇到的一道有趣的题目:“闭起眼睛,去摸身边的积木,通过哪些方式知道积木是方是圆?”简单的触摸背后,是温度、压力等信号的传导。如果信号通路被截断,人就会失去知觉。
王磊脑干附近的出血,阻断了她大部分肢体的信号通路,比如双腿失去知觉,她需要用视力才能确定其存在,说着话,她举起左手臂,“左手能动,但没有感觉,我拿个馒头不知道形状,很容易就捏碎了,放在热水里也不知道烫。”
交感神经通路也大面积“停摆”。王磊的右眼出现“霍纳综合征”,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眼球内陷,无泪。除了右脸、右手臂和肩膀,她全身其他地方都无法出汗,“出汗是为了排热,人如果不排热,就很容易中暑。”王磊不能去温度过高的地方。右眼无泪,不能冲刷眼球,这让她得了角膜炎,最终失去了视力。
“我自己最能理解我自己。”这是王磊曾经研究过的疾病,她曾发表过十几篇相关论文。现在,她“感同身受”了,真切体会到了病人问诊时讲述的“没感觉”、“没力气”、“看不见”。但这绝非是一种幸运。
读博士时,王磊成绩优异,曾获得过求是奖学金。2011年,王磊达到论文发表要求,按期毕业,这在同届同学中是少见的。
王磊与前夫是大学同学,他是湖南人,早两年毕业,只拿了硕士学位。王磊选择到南昌就业,因为这是两人老家的中点,“南昌划归到西部,也算是支援西部开发。”她说,入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后,她先轮岗了半年,然后进入神经内科。“博士生不用规培。”
穿上了白大褂,王磊去拍证件照。照片中的她,戴着深红的扁框眼镜,短发也染成深红色,烫出弧度,干练又活泼。她看着镜头,自信地微笑着。
现在,这张照片贴在她的残疾人证上。她被认证为肢体一级残疾。
“发病时心跳都没了”
唐振宇是王磊曾经的同事,如今是主任医师。在他印象中,“王磊临床能力强,工作态度好,付出了更多时间给病人。”
曾有媒体报道,当时王磊是神经内科的中坚力量,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到了2012年底,她怀孕了,仍然每天负责诊察近20个病人,妊娠反应剧烈,她就吐完后继续工作。
事后,唐振宇才想起,在王磊忙于工作时,曾有一些细小的征兆,“左边的眼皮偶尔会掉下来,眼睛会变小一点,但是过一会儿就恢复了。”
为了照顾女儿,王磊的母亲陈女士从老家搬到了南昌,回想女儿病发那一天,她总是忍不住自责自己照顾不周。
那是2012年的12月13日,王磊怀孕快满四个月了。傍晚,她结束24小时的连班,回到了家。陈女士说,回家后,女儿告诉她“今天吐了,感觉很难受,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女儿还向她形容:“吐得就像喷的那种,还流鼻水了。”
陈女士回忆,说完这些话,王磊就倒在了她眼前。
“我当时失去了意识,听大夫说,我发病的时候,心跳都没了。”王磊说,后来父母告诉她,当时也在家的前夫第一时间对她实施按压,把心跳“抢”了回来。
正在值班的唐振宇接诊了这个年轻的同事。据唐振宇回忆,刚送到医院时,王磊“全身瘫掉了,还伴有呼吸困难,我们马上给她做了CT、上了呼吸机。”
起初她上了无创呼吸机,“从嘴巴插管”,但一周后没有好转,不得不切开气管,装了有创呼吸机。王磊指了指脖子,上面有两块浮雕似的伤疤。
脑干部位出血,在送往神经内科的病人中,也属于严重的病情了。王磊说,脑干出血的病人,有三分之二的人马上死掉或在送医路上死掉。“我是两边脑干出血,最严重的一种,能活下来也算幸运了。”
“脑干是人体维持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的中枢。这个地方被破坏掉,如果不能够及时控制,很多人立即就会去世。”唐振宇说,王磊在重症监护室,戴着呼吸机躺了将近三周,这期间渡过了很多难关,“包括感染和持续发热”。
难上加难的是,王磊肚中还怀着孩子。由于曾经心跳停止,还上了呼吸机,腹中的孩子有缺氧的风险。治疗使用的药物,也增加了孩子患后遗症的风险。陈女士回忆,当得知孩子可能会有后遗症,亲属们有些犹豫,但是她坚持要保住外孙,“我当时想,如果不保住孩子,女儿一定会后悔,即使生下来真的有问题,我也可以负责到底。”她说。
一切仍是说不准。唐振宇说,医生首先要保住大人,再去考虑能否兼顾小孩。“为了孩子,王磊很多药是不能用的,造成她的治疗比常人困难很多。”
更大的难题很快出现。王磊开始发烧,体温持续在40摄氏度左右,感染也如影随形,高热对胎儿的发育也会造成影响。
“这和普通的发烧不一样,是体温调定点升高了。”王磊说,当时她还没有恢复意识,不记得治疗过程。据她母亲陈女士说,女儿当时物理降温,睡在冰板上,每天还要进行被动康复。“总是哭,很不舒服。”
陈女士帮不上什么,只能变着法做饭。病床上的王磊无法吞咽,要用一根管子从鼻孔连到胃摄取营养。每隔两个小时,陈女士用针管给女儿打一次饭,胎儿正常发育了起来。
2013年4月22日,距离预产期还有4周时,医生给王磊做了剖腹产,她分娩了一个六斤九两的婴儿,孩子哭声洪亮,各方面正常。
孩子出生后没几天,由于分娩输血,王磊血压升高,引发了大脑右侧再度出血。
难寻的病因
就像破碎的花瓶,王磊的意识是渐渐重新拼接回来的。她提起,直到分娩后,她的意识仍不完整,别人喊她名字,她能答应,但不能思考,无法回答“100减7”这种“高难度”问题。
“我总感觉我正在爬一座山,刚爬到山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或者一览众山小,就‘咣当’,掉下悬崖了。”这些年来,王磊总是忍不住惋惜,她惋惜自己苦读十年获得的博士学位,惋惜自己只当了一年的医生,还惋惜自己的父母。
2013年8月,王磊状态稳定了,开始寻找病因。王磊说,她还隐约记得,她的脑血管造影检查持续了两个小时,而一般的病人只需要检查20分钟。
作为当时的主治医师,唐振宇表示,他当时推测王磊有动静脉畸形,这是脑血管畸形的一种,但在检查中,没有找到病灶所在。“我们还找了天坛医院做血管造影的专家,也都没有找到非常明显的病变血管。”他说,这意味着王磊无法通过手术解决出血隐患。
“我是病因不明,现在年轻人得脑卒中,有很多是罕见病。”王磊理解医学的有限,“估计等我死了之后,做解剖才知道吧。以后再说咯。”
陈女士曾经有些不甘心,女儿王磊刚病倒时,媒体投以关注,有律师找上来帮忙打官司,“说告医院肯定能赢”,但王磊恢复意识后,拒绝了。“脑出血不一定是加班造成的。”王磊说,发病前几个月,她曾和朋友去漂流,旅途疲惫不堪,但也没有出现问题。
数据显示,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居民主要死因之一。以北京为例,根据2019年发布的《健康白皮书——2018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北京市居民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0.9%。
研究发现,相比老年人,在年轻人的脑袋里,脑出血造成的病情更加危急。据发表在医学杂志《健康之路》上的《年轻人脑出血89例临床分析》,在发病过程,年轻人血液流速较好,所以在脑出血时,比老年人更快,更急。
新生活
发病后的一年,是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黄金康复期,王磊每天都要主动训练、被动按摩,承受20根银针的扎伤。2014年出院后,王磊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中。她开始用电脑消磨时光,看电视剧,用颤抖的手指打字,通过聊天软件与人沟通。
2016年,王磊离婚了,房子和孩子都归她,前夫每月付赡养费。王磊说,参与抢救之后,2013年前夫还基本上每天都去医院看望,到2014年就逐渐疏远了。“我只能这么说,我能够理解他,但是原不原谅是另外一回事了。”她不愿多谈离婚的原因和过程,以及那个人。
就是在2016年,王磊尝试建立老年病咨询网站,她自学编程技术,尝试购买域名。网站要备案,她拜托亲戚帮忙搞定。最初,她只顾“灌水”,后来,论坛出现许多有害信息,她又开启了会员审核。
“做网站就跟建房子一样,我要买地,我要盖房子,房子盖好了我要装修,就像一块地一样,装修之后就可以开放了。我刚开始也没想论坛有用,我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的那种。所以我只要做出来了,我就觉得我做成了一件事情。”王磊这样说。
这与她读书时的理念很像。“我先不考虑我考试一定要考多少分。但是这本书我看了,我就已经很满足。你做了,至于能回报多少,那是另外一回事。”
7月17日,盛夏的南昌,白天的气温超过了35摄氏度。在家里,只有王磊的房间开了空调。中午,王磊年过七旬的父亲赤裸着上身,在厨房做饭,老人很沉默,头发已经全白。在家里,王磊父亲承担着绝大多数体力活,包括每日挪动女儿的身躯,给她套上器械的鞋套,协助康复训练。
每天上午和下午,王磊都要在电脑前维护网站各两小时。康复训练固定是在午觉之后,父亲把她抱下床,推到客厅,给她换上运动鞋,然后让她扶着站立架,在她腰间推一把,她借势离开轮椅。刚站起来那一刻,她用尽全身力气维持平衡,大腿不断颤抖,随时都要瘫倒,她父亲扶着她的腰,另一只手慌忙找绑带,直到把她稳稳地固定在铁架上。
王磊就这样被捆着直立两个小时,每日如此。
孩子已经三年级了,数学没怎么学也能考满分。暑假来临,王磊的母亲送外孙去辅导班、跆拳道班和小提琴班。王磊担心孩子的视力,孩子变着法地想要玩手机时,她都要发声阻止。
直立的两个小时里,孩子会给王磊拉一曲欢乐颂,还会围在站立桌旁,陪她打扑克。“这点真是遗传,我也从小打牌、打麻将。”王磊说着话,还不忘用指头确认手上的牌,她让孩子发牌,还要帮她排好,而孩子虽然总是输,但从不耍赖。
王磊最近有个小目标,就是减肥。“自己父母在身边,永远瘦不下去。”她把尾音拖长,想表达无奈。减肥是为了父亲,老人是共和国同龄人,在工厂干活一辈子,身体尚且硬朗。但毕竟72岁了,王磊担心,父亲总有一天会搬不动她。
前几天,王磊用论坛的名字注册了公众号,她还在奋战另一本小说,上一本20万字的“扑街”没能令她气馁,“下一本一定会更好”。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未名新帖统计
// 7月16日
#
版面
帖数(主题数)
-
全站
4871 (796)
1
Military
3777 (569)
2
Stock
341 (51)
3
Joke
117 (17)
4
History
116 (3)
5
Automobile
100 (9)
6
USANews
55 (9)
7
Midlife
45 (1)
8
Headline
41 (41)
9
Dreamer
33 (13)
10
FleaMarket
32 (20)
11
Living
30 (7)
* 这里只显示发帖超过25的版面,努力灌水吧:-)
历史上的今天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发表于12年前.
NSC, PD 1/7/2007, EB2, ...
发表于11年前.
[FBA求购]MJVE2 758 MJVM2 ...
发表于6年前.
老生常谈,归与不归
发表于10年前.
【申请】Seattle西雅图 版版主——申请人...
发表于9年前.
宝宝出生,头骨骨折,求祝福
发表于9年前.
求推荐舒缓优美的古典音乐
发表于11年前.
百分之一的北京人上北大 中国网友愤怒(转载)
发表于10年前.
新人带狗狗Bailey来报道
发表于12年前.
全世界最有价值的运动队
发表于10年前.
请问大切诺基的质量如何
发表于6年前.
TNND,军版全是BKC
发表于15年前.
Inception
发表于12年前.
微软的有些家属可真恶心,为了卖保险脸都不要了
发表于10年前.
每周坐高铁的苦逼来说说感受吧!!
发表于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