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社会流动的历史数据
相关主题
谁来说说大宋的识字率?摒弃中国古文明研究中的两种误解
中国明代数学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z'z真正的好文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提供一个关于41年年底到42年年初温度变化数据的网站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倒放:《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读后感(欲穿越到中国近代者的参考书)
从汉唐与明宋的对比看太子党和科举制对待历史的态度
科举真是中国的一大伟大发明有没有太平天国的书可以推荐的?
日本历史上有科举吗?我来个建议哈
Re: 马基雅弗利重读姚文元的"论海瑞罢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流动话题: 进士话题: 科举话题: 社会话题: 明代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r
发帖数: 2555
1
随手查了一下,何炳棣的数据。
平民的定义是三代没有当官的,数据是明代进士平民出身的大概在54%到61之间。其中
王朝初期理所当然的高些,永乐年间达到了84%;之后逐渐下降,万历天启年间大概稳
定在59%至64%之间。
最后的结论是科举对保证社会阶层上下流动有相当的好处。
a**i
发帖数: 1142
2
过去的官还是少,吏比较多
要算上官和吏,估计平民占的比例更大
现在所谓的特权公务员阶层或者说的官里头,大部分还是吏而已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随手查了一下,何炳棣的数据。
: 平民的定义是三代没有当官的,数据是明代进士平民出身的大概在54%到61之间。其中
: 王朝初期理所当然的高些,永乐年间达到了84%;之后逐渐下降,万历天启年间大概稳
: 定在59%至64%之间。
: 最后的结论是科举对保证社会阶层上下流动有相当的好处。

T*****n
发帖数: 18811
3
无比较就无所谓好坏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随手查了一下,何炳棣的数据。
: 平民的定义是三代没有当官的,数据是明代进士平民出身的大概在54%到61之间。其中
: 王朝初期理所当然的高些,永乐年间达到了84%;之后逐渐下降,万历天启年间大概稳
: 定在59%至64%之间。
: 最后的结论是科举对保证社会阶层上下流动有相当的好处。

b****r
发帖数: 2555
4
现在的数据确实完全没法比较。
主要是说明有一个统一标准考试的好处。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无比较就无所谓好坏
S********8
发帖数: 4466
5
以古代社会而言,科举促进社会阶层流动这个论断没问题,但是如果要以这个来比较古
代和现代就不合适了吧,毕竟现代社会选择更多阿
b*****l
发帖数: 9499
6
你这个是当官与布衣间流动的数据,而不是社会中下层流动比例。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随手查了一下,何炳棣的数据。
: 平民的定义是三代没有当官的,数据是明代进士平民出身的大概在54%到61之间。其中
: 王朝初期理所当然的高些,永乐年间达到了84%;之后逐渐下降,万历天启年间大概稳
: 定在59%至64%之间。
: 最后的结论是科举对保证社会阶层上下流动有相当的好处。

s*r
发帖数: 2757
7
这种流动不见得是好事呀
人力资源全部进入官僚体系,从而缺乏独立的民族精神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随手查了一下,何炳棣的数据。
: 平民的定义是三代没有当官的,数据是明代进士平民出身的大概在54%到61之间。其中
: 王朝初期理所当然的高些,永乐年间达到了84%;之后逐渐下降,万历天启年间大概稳
: 定在59%至64%之间。
: 最后的结论是科举对保证社会阶层上下流动有相当的好处。

b*****l
发帖数: 9499
8
不是“全部”。功名和当官是两码事。

其中
概稳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流动不见得是好事呀
: 人力资源全部进入官僚体系,从而缺乏独立的民族精神

c*****1
发帖数: 3240
9
当然有比较,何是英国史出身,明清社会史论的靶子就是英国的绅士阶层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无比较就无所谓好坏
c*****1
发帖数: 3240
10
现在有很多反对何著观点的,特别是何著中不把一般的监生算在士的范畴里面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随手查了一下,何炳棣的数据。
: 平民的定义是三代没有当官的,数据是明代进士平民出身的大概在54%到61之间。其中
: 王朝初期理所当然的高些,永乐年间达到了84%;之后逐渐下降,万历天启年间大概稳
: 定在59%至64%之间。
: 最后的结论是科举对保证社会阶层上下流动有相当的好处。

相关主题
科举真是中国的一大伟大发明摒弃中国古文明研究中的两种误解
日本历史上有科举吗?真正的好文
Re: 马基雅弗利提供一个关于41年年底到42年年初温度变化数据的网站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l**s
发帖数: 9490
11
你是高手,能不能告诉我,明朝的识字率是多少
或者,按照你习惯的说法,三代都不识字的,有多少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随手查了一下,何炳棣的数据。
: 平民的定义是三代没有当官的,数据是明代进士平民出身的大概在54%到61之间。其中
: 王朝初期理所当然的高些,永乐年间达到了84%;之后逐渐下降,万历天启年间大概稳
: 定在59%至64%之间。
: 最后的结论是科举对保证社会阶层上下流动有相当的好处。

t****u
发帖数: 8614
12

你又来了。我老知道您老想说什么。无非想证明能
读书识字也是少数人,所以科举并不公平,对不对?
实际上这是认识的误区,能读书识字的老百姓难道
就不是老百姓了?
农业社会识字并不是必要的生存技能。古代如果小孩
聪慧,有科举出头的可能,要读书识字并不是个大问
题,通常族里富裕的人会资助。其实这种传统一直保
留到现在。
今天识字率高又能怎样?不过是工业社会需要这样的
劳动力。现在的民工们基本都是初中毕业,但是他们
有可能向上流动吗?如果社会要求足够的劳动力都是
大学毕业,就算人人都是大学毕业生,还是社会最底
层。现在大学毕业的蚁族还少吗?
科举在古代就是一个让底层人民能够改变命运的向上
流动机会,和识字率高低没有太大关系。
举个例子,现在比建国初,识字率要高了很多,但是
那时人民群众更能向上流动,还是现在?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高手,能不能告诉我,明朝的识字率是多少
: 或者,按照你习惯的说法,三代都不识字的,有多少

w*******0
发帖数: 2949
13
请问整个明代有多少进士?相比,是怎样一个比例?在网上找了一下:
吴宣德曾对此作过综述。他说:“如何炳棣先生(Mr.Ping-ti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Imperial China(《明清社会史论》)统计为24594人;萧源锦《状元史话》统
计为24610人;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为24866人;沈登
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为24814人;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
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0年6月版)为24452人。
明(1368—1644),二百七十余年。那时的人口,洪武26年官方的人口普查普遍被认为数
据真实,是年人口6000万多一点,还有一些人口不在统计之内,算起来当时即1393年人
口约为6500万。《剑桥中国明代史》和罗兹墨菲所著《亚洲史》都说明代中国人口峰值
超过1.5亿。
进士的数量,相对于当时的人口,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那么即使所有进士都是平民出
身,对大多数平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t****u
发帖数: 8614
14
进士是塔尖的,士子中举就翻身了。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中秀才就改变了命运。
这总是一条路,哪怕很窄,总要比门阀制度好。
门阀制度到科举是历史的进步。而今天天朝我老
看到的是从科举(原来的高考就是个类似科举
的东西)回到门阀制度的历史倒退。

【在 w*******0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整个明代有多少进士?相比,是怎样一个比例?在网上找了一下:
: 吴宣德曾对此作过综述。他说:“如何炳棣先生(Mr.Ping-ti Ho)The Ladder of
: Success InImperial China(《明清社会史论》)统计为24594人;萧源锦《状元史话》统
: 计为24610人;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为24866人;沈登
: 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为24814人;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
: 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0年6月版)为24452人。
: 明(1368—1644),二百七十余年。那时的人口,洪武26年官方的人口普查普遍被认为数
: 据真实,是年人口6000万多一点,还有一些人口不在统计之内,算起来当时即1393年人
: 口约为6500万。《剑桥中国明代史》和罗兹墨菲所著《亚洲史》都说明代中国人口峰值
: 超过1.5亿。

l**s
发帖数: 9490
15
你是高手,能给个数字么?
我前面听人说,猜测是10%,然后,能看四书五经的是3%
你觉得他猜得靠谱不靠谱?
我还听说,建国初期,文盲率是80%,你说靠谱不靠谱?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进士是塔尖的,士子中举就翻身了。
: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中秀才就改变了命运。
: 这总是一条路,哪怕很窄,总要比门阀制度好。
: 门阀制度到科举是历史的进步。而今天天朝我老
: 看到的是从科举(原来的高考就是个类似科举
: 的东西)回到门阀制度的历史倒退。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重读姚文元的"论海瑞罢官"从汉唐与明宋的对比看太子党和科举制
[合集] 清代为什么没有形成文官集团?科举真是中国的一大伟大发明
中國歷朝歷代識字率有多少?日本历史上有科举吗?
说起明代传入梅毒这个事儿Re: 马基雅弗利
谁来说说大宋的识字率?摒弃中国古文明研究中的两种误解
中国明代数学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z'z真正的好文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提供一个关于41年年底到42年年初温度变化数据的网站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倒放:《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读后感(欲穿越到中国近代者的参考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流动话题: 进士话题: 科举话题: 社会话题: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