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古代的白话
相关主题
文言和白话鲁迅和刘晓波都骂了汉字
[合集] 古代的白话语言与国家
论语 孟子是先秦的白话文吗?贴俩八股文,古今对照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书推荐既然语文要考文言文阅读
用书面语来研究发音是不完善的关于文言高考作文的一个想法
东周到秦朝时的华夷之争关于从古文角度批评高考作文的文章(转)
日本人为何认为“野合”并不可耻?(转载)发现个有趣的现象
废除简体字就是废除汉字总之现在的汉语词汇50%以上是日本人发明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白话话题: 古代话题: 文言话题: 口语话题: zhong4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r
发帖数: 4351
1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示中伤。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了。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而且,古代多数的普通人不认字,不需要了解怎么书写。所以古代的白话和书写很可能
是脱节的。
t****u
发帖数: 8614
2
肯定有,否则,文言对话谁能听得懂。
就算士大夫之间能听懂,老百姓之间怎么整?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 了。
: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b*****2
发帖数: 11103
3
竹子不是拿来刻的
m******r
发帖数: 4351
4
不是刻的也不影响结论,字写得越多,需要的竹子就越多,体积和重量就越大,甚至要
拿车装。所以还是字越少越好。

【在 b*****2 的大作中提到】
: 竹子不是拿来刻的
f***n
发帖数: 167
5
汉语的同音词现象(白话)挺严重的,拿你文中的“出示”来说,就有出示,出事,出
世,初试,出仕等同音词,且出世还有多义现象。
f***n
发帖数: 167
6
老百姓的口语当然一直是白话。
m******r
发帖数: 4351
7
汉语有上下文。首先主谓宾结构,名词动词就能先区分一下。
这样在一个句子里很多就能直接区分意思了,比如出示,出事,初试
再来就可以根据背景知识区分,比如 某某的老父出事了,绝不会理解成某某的老父出
世了。
然后剩下的很多词汇口语里根本不会出现,或者找一个不容易混淆的代替。比如出仕,
一般都说做官。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汉语的同音词现象(白话)挺严重的,拿你文中的“出示”来说,就有出示,出事,出
: 世,初试,出仕等同音词,且出世还有多义现象。

t**c
发帖数: 257
8
恍然大悟阿~~
这还用说?明清时期的白话基本同现代白话没啥区别了,起码,除了一些已然作古的物
件,老百姓都能听懂。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 了。
: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x****u
发帖数: 44466
9
粤语也是白话的一种。。。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 了。
: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b*****l
发帖数: 538
10
可惜古代没有录音机,呵呵。
相关主题
东周到秦朝时的华夷之争鲁迅和刘晓波都骂了汉字
日本人为何认为“野合”并不可耻?(转载)语言与国家
废除简体字就是废除汉字贴俩八股文,古今对照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e****e
发帖数: 975
11
语言么,最初肯定是文言一致的,慢慢的出现了偏差
口语在变,书面语其实也在变,诗经尚书里的文言和聊斋志异里的文言,差别也不小啊
当然口语变得快,而书面语没有系统的革新,是很难跟上口语的演变的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 了。
: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d****z
发帖数: 9503
12
正解。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语言么,最初肯定是文言一致的,慢慢的出现了偏差
: 口语在变,书面语其实也在变,诗经尚书里的文言和聊斋志异里的文言,差别也不小啊
: 当然口语变得快,而书面语没有系统的革新,是很难跟上口语的演变的

h***i
发帖数: 89031
13
最初文言一致,你能肯定?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语言么,最初肯定是文言一致的,慢慢的出现了偏差
: 口语在变,书面语其实也在变,诗经尚书里的文言和聊斋志异里的文言,差别也不小啊
: 当然口语变得快,而书面语没有系统的革新,是很难跟上口语的演变的

l*****i
发帖数: 20533
14
参阅诗经。我觉得未必完全一致,但是肯定比现在要一致的多。个人估计是祭祀占卜用
的象形字传统结合古白话产生了文言文。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初文言一致,你能肯定?
m******r
发帖数: 4351
15
诗经是经过文人整理的结果(比如孔子删诗),已经文言化了
当然有些还保留有白话的痕迹,比如伐檀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参阅诗经。我觉得未必完全一致,但是肯定比现在要一致的多。个人估计是祭祀占卜用
: 的象形字传统结合古白话产生了文言文。

d****z
发帖数: 9503
16
孔子是删诗,不是改诗。诗经中的很多诗歌在其它文献中也经常出现。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诗经是经过文人整理的结果(比如孔子删诗),已经文言化了
: 当然有些还保留有白话的痕迹,比如伐檀

l*********y
发帖数: 1011
17
今天的文言文就是古代的白话文
比如<尚书>,如今读起来都觉得特别古奥,但那是商王对臣民训话的演讲稿,在当时是
非常口语化的。可是现在却成了最深奥的文言。
自从中古以后文言和白话差距就越来越大了,到了明清就截然不同了。
S*******C
发帖数: 7325
18
区别同音字最关键的还是看语境。
英语同音词也不少。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 了。
: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t*n
发帖数: 14458
19
//ft
竹简不是刻的
你上了马伯庸的当了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示中伤。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了。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而且,古代多数的普通人不认字,不需要了解怎么书写。所以古代的白话和书写很可能
是脱节的。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 了。
: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y****e
发帖数: 1785
20
刀笔么,写用笔删用刀,也可以算是刀刻么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ft
: 竹简不是刻的
: 你上了马伯庸的当了
: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相关主题
既然语文要考文言文阅读发现个有趣的现象
关于文言高考作文的一个想法总之现在的汉语词汇50%以上是日本人发明的。
关于从古文角度批评高考作文的文章(转)毫不动摇地维护普通话官方语言地位 (转载)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g******e
发帖数: 403
21
不要小看古时的普通老白姓。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肯定有,否则,文言对话谁能听得懂。
: 就算士大夫之间能听懂,老百姓之间怎么整?

T*****n
发帖数: 18811
22
小看了会有什么后果?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要小看古时的普通老白姓。
o******y
发帖数: 4377
23
结论大致同意
可你的推论有些问题,说话都是有 context 的,到底是 "试之" 还是 "示之",应该理
解起来不会有
问题。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 了。
: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r********9
发帖数: 1116
24
又是一个恍然大悟党
清以前文言和白话脱节不是common sense么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古时代书写用的材料比如帛,纸都很贵,就算用竹子,用刀刻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就
: 向现代的电报一样,尽可能长话短说。
: 第二点是古文的重音字问题。
: 比如说"某某zhong4之" 这个zhong4可以是"重",表示重视,尊重;也可以是"中",表
: 示中伤。
: 又如,"是之",表示肯定。"试之","示之","释之" "视之" "饰之"等等,如果光听
: 音,不看字,搞清楚具体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 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复合词,变成"试验,出示,释放,审视,装饰"等词组,就可以
: 了。
: 所以,我怀疑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白话了。

m******r
发帖数: 4351
25
又来一个自作聪明的。你抬头看看我说的是什么时候,"上古时代"

【在 r********9 的大作中提到】
: 又是一个恍然大悟党
: 清以前文言和白话脱节不是common sense么

e****e
发帖数: 975
26
语言文字的产生最初是记录口语的,当然是一致的。
演化分野是后来了,但也应该比现在的信史年代早很多。
所以换句话说,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其实文言已经不一致了
但这与语言最初的产生不矛盾。
随便举个好玩的例子吧,“孔”这个字,最初的发音就是接近krung一类的
后来这个字文言转化为kung,仍然写作“孔”,口语在很多方言里转化为
双音词kulung,就是“窟窿”了。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初文言一致,你能肯定?
m******r
发帖数: 4351
27
汉语是图形文字,一个字所包含的信息大大多于用拼音替换的情形。
也就是说,很可能一开始,汉字就有了口语和书面的分化了
比如说,口语里说"疾走", 写在帛上就不需要两个字了,一个"走"就行了,刻两个字反
而费时费力费成本。但是反过来,口语里只说"走"又可能和同音字混淆,所以口语里还
是"疾走"。例子可能不恰当,不过我就是这个意思。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语言文字的产生最初是记录口语的,当然是一致的。
: 演化分野是后来了,但也应该比现在的信史年代早很多。
: 所以换句话说,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其实文言已经不一致了
: 但这与语言最初的产生不矛盾。
: 随便举个好玩的例子吧,“孔”这个字,最初的发音就是接近krung一类的
: 后来这个字文言转化为kung,仍然写作“孔”,口语在很多方言里转化为
: 双音词kulung,就是“窟窿”了。

e****e
发帖数: 975
28
这个至今在学术界还是open question吧,也就是汉字最初到底是一字一音
还是一字多音,还是一字省音之类的,包括我前面说的复声母,也是有争议的
但这些还是不能否定口语和书面语最初的对应一致性啊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汉语是图形文字,一个字所包含的信息大大多于用拼音替换的情形。
: 也就是说,很可能一开始,汉字就有了口语和书面的分化了
: 比如说,口语里说"疾走", 写在帛上就不需要两个字了,一个"走"就行了,刻两个字反
: 而费时费力费成本。但是反过来,口语里只说"走"又可能和同音字混淆,所以口语里还
: 是"疾走"。例子可能不恰当,不过我就是这个意思。

e****e
发帖数: 975
29
换句话说,文言里头一些后来不用的词,是文白分野造成的,而不是最初就不一样的
比方说“箸”,北方话里没人用了吧,但最初口语就是这么说的啊
南方方言里还是大量保留着的,即是明证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至今在学术界还是open question吧,也就是汉字最初到底是一字一音
: 还是一字多音,还是一字省音之类的,包括我前面说的复声母,也是有争议的
: 但这些还是不能否定口语和书面语最初的对应一致性啊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总之现在的汉语词汇50%以上是日本人发明的。用书面语来研究发音是不完善的
毫不动摇地维护普通话官方语言地位 (转载)东周到秦朝时的华夷之争
就算广东话或者客家话更接近古代汉语日本人为何认为“野合”并不可耻?(转载)
看到大家如此爱好古音 我很欣慰 恢复帝制有望废除简体字就是废除汉字
文言和白话鲁迅和刘晓波都骂了汉字
[合集] 古代的白话语言与国家
论语 孟子是先秦的白话文吗?贴俩八股文,古今对照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书推荐既然语文要考文言文阅读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白话话题: 古代话题: 文言话题: 口语话题: zhon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