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Re: 某报:《天朝垮台前,利益集团已经丢尽了它的脸》
相关主题
所谓皇权相权讨论历史假设坑:岸英不牺牲的话
政事堂的传说——2.决策的方式与程序(唐代)温家宝的事情说明了明代撤相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如果大明在多挺100年, 拖到工业革命, 大明会跟上西方脚步吗??北宋官名
政事堂的传说——1.政事堂沿革(唐代)中华史上十大反间毒计(六)& 后记
关于唐相的争论--sunsparc及感兴趣者请进Re: 从明朝的邹应龙说到挨打的记者
kzeng老,问您老一个清史问题求教,唐时诏令敕制谕的区别
历史上真实的和坤(转载)牛头怪和hairi
[合集] 土共的教育在进步,同学们为何不与时俱进唐朝做官不容易啊,长得也不能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皇帝话题: 命令话题: 宰相话题: 中书省话题: 军机处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t
发帖数: 3165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kaleege (隆冬盖),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某报:《天朝垮台前,利益集团已经丢尽了它的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0 13:18:11 2010, 美东)
牛死了!借辛亥革命指桑骂槐呢。
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3335515
潇湘晨报辛.亥.革.命100年特刊卷首语:天朝垮台前,利益集团已经丢尽了它的脸
!!!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
么,在社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
样的立宪步骤。”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
王朝爱新觉罗“部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
成了王朝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态:王
朝不是被革命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
形态中退出历史舞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王朝部
族集团自身衰败的同时,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
道路。 文/本
报记者曾鸣  皇帝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个国家,皇帝最大,乃至大过一切
梦想,可以制约一切梦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政治,皇帝独裁。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
美梦,我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在汉、唐、宋诸代,你并不是那么为所欲为
的,那时还有一个宰相,相权与皇权,是制衡政治的二元。
你说宰相不过就是你的小弟?不不不。就拿唐代来说,宰相可能是你的“一群
”小弟——唐代的相权,分赋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省合体,才相当一个宰
相。宰相不是一个人,这叫委员制。在汉代,宰相是领袖制,那时候,相权才由一
个人掌握。
如果你在唐代当皇帝,你的命令,并不就是国家的命令。唐代**的最高命令叫
“敕”,但这个命令不是由你下的,而是由中书省发令,就是所谓“定旨出命”。
那你有什么权力呢?中书省的命令送到你那儿,你画一个“敕”字,表示同意。就
是说你有同意权。
但最终拿主意的并不是你。你画完“敕”,命令还要送去门下省,门下省如果
有意见,就大过你的意见,原诏书就要在被批注后送到中书省重写,这个叫“涂归
”。而你画的“敕”就等于白画了。
最后还有一个尚书省,等到门下通过了敕诏,就送到他那里去执行,它下面有
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专门执行各种命令。这就叫三省六部制。但如前面所说,
这个命令,并不就是你的命令。因为你画的“敕”字之下,得加盖一个“中书门下
之印”,要是没有,就说明是你直接发的命令,这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被下面
各级机关承认。
如果你横一点,一定要自己下命令,那又怎么呢?武则天干过这事,结果遭到
一个臣下耻笑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当时武则天把中书省改称凤阁,
门下省则改称鸾台。这个意思就是,不经过中书门下,怎么好意思叫“敕”呢?
后来的唐中宗,也自顾自地下敕封官,但他到底不好意思,于是装“敕”的封
袋,就不敢用平常的,改为斜封;写的那个“敕”字,也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
表示这是皇帝的命令,没经过中书门下,下级机关请打个马虎眼通融一下。通融是
通融了,那个被封的官,从此被人看不起,得到一个“斜封官”的外号。而皇帝干
的这个稀奇事,可称为“斜封墨敕门”。
到了宋朝,宰相的地位就差一点了,最明显的是,他见你的时候得站着。在这
以前,群臣朝见,宰相是有座位的,还有茶喝。这个叫“三公坐而论道”。到了宋
代,宰相上朝,就站着不坐了。
宋朝还有一个变化就是,门下和尚书办公地点搬到皇宫外边去了,中书省单独
成为宰相。
同时,宰相的权力也小了,军事、财政、用人三种权力都被别的部门分割拿去
。他主要剩下的事情就是给你写命令,但跟唐朝不一样,他写的只算草案,决定权
和同意权都在你。不过,你的命令最终还是要中书省点头同意。话说南宋宁宗那时
,国家快要完蛋了,一个命令转几次手才能被同意,就显得缓不济急。于是皇帝就
写小纸条,当时叫御札,觉得效率高一点,结果朝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
政……
举这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全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它
有它的制度和法律。只不过,唐代以后,相权与君权此消彼长,皇帝的专制,慢慢
形成了。而到了明代,由于宰相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就撤掉了宰相的职位,并且交
代以后的皇帝们也不准再设。到这会,事情都由皇帝拿主意,他差不多可称独裁了

“部族政治”——清朝统治的基础
1903年,《国民日日报》有一篇文章,称“故至秦而民权尽亡,及宋而臣权尽
亡,至明末而汉人之权尽亡。凌夷至今,遂成一君权专制达于完全极点之时代。”
这个意思是,在秦代,民权完蛋了;在宋代,相权完蛋了;在明代,**完蛋;到了
清代;一切权利都完蛋了,无论什么都是皇帝说了算,专制到极点。
为什么一切权利都会完蛋呢?清代一个大背景是:统治者是少数民族,连百万
都不到,他却要统治几亿的汉人,怎么办?这就产生了“满-汉”二元体制,字面
上,是满族与汉族共同管理;但背后,就是钱穆说的“部族政治”——“政权之后
面,有蒙古满洲全体部族在拥护此政权……他们想拿一个部族来控制**,掌握政权
。”
牌面上看,清朝沿袭明制,中央设六部,依官阶大小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每
部门有两个尚书和四个侍郎;六部上面三世内阁,由四名大学士和两名协办大学士
组成;地方上,有18个行省,总督和巡抚是最高长官,下面分别是布政使和按察使
、道、府、县(州)。
这种制度的有趣在哪里呢?首先,不管是内阁还是后来的军机处,都没有给地
方上下命令的权力,所有的命令,都由皇帝来下。其次,六部里头的尚书侍郎虽然
是名义上的上下级,但他们要是意见不合,却都有向皇帝上奏的权力,这么一来六
部虽然是中央机构,可它非但指挥不了下级,连自身都指挥不了,谁来指挥?皇帝
。地方上也一样,总督比巡抚高半级,但都能给皇帝打报告,所以俩人掐起架来也
只能请皇帝来做裁判,如此这般,皇帝就真正成了全国的独裁者了。
而清代君主独裁的最大看点,还要数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军机处产生自1729年,顾名思义,它本来是雍正皇帝就秘密军务成立的一个小
班子,后来因为效率高,就沿用下来。然后,起草谕旨、敕令和诏书这些本来属于
内阁的活,就转移到了军机处。军机大臣作为皇帝的亲信幕僚,每天至少与皇帝见
面一次,就军务、边防、度支、税收和外交等各个方面提建议。
“密折制度”,即“寄信上谕”。清代**的最高命令称上谕,又分明发上谕和
寄信上谕两种,其中明发上谕由内阁拟好,皇帝看过,再由内阁转交六部,但这都
是些不要紧的事情;要紧的事情,由皇帝从军机处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其他人谁
也不知。
钱穆认为,从汉到明,中国是一种士人政权,**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而读书人
既不是皇帝的私人势力,也不是一个固定集团,因此这个政权是公开、开放的。而
到了清代,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军机处加上密折,就构成了一种秘密政治。这种权
力集中,也就成为了满族作为“少数人”却可以统治“大多数”的制度基础。
从官员人数上看,除了道、府、县这些地方长官都由汉人担任、理藩院只有满
人和蒙古人担任以外,其他所有官职,看上去是满汉平分的,“满-汉”二元达到
了公平。实际上,权力的分配与军机大臣和皇帝的亲疏成正比,而皇帝一般都信任
满人胜过汉人,于是大量特殊和机密的使命都委派给满族军机大臣。
事实上,在太平天国以前,清代的军政要职都由满人担任,汉人在清朝头两百
年带满洲兵做大将军的,只有一个岳钟麒。而25岁的和珅却能在两年之内从御前侍
卫升上军机大臣,如果他不是满人,这是不可想象的,怪不得清末革命者邹容说,
“汉人必由翰林出身,始堪一拜,而满人则无论出身如何,均能资兼文武,位裁将
相,其中盖有深意存焉”。
o*****a
发帖数: 2335
2
是不是宰相府雇人反击前几个月那帮骂宰相的啊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唐朝做官不容易啊,长得也不能差。关于唐相的争论--sunsparc及感兴趣者请进
瞿鸿机这人kzeng老,问您老一个清史问题
北魏的一桩家暴血案以及亲友团大辩论历史上真实的和坤(转载)
大将军王[合集] 土共的教育在进步,同学们为何不与时俱进
所谓皇权相权讨论历史假设坑:岸英不牺牲的话
政事堂的传说——2.决策的方式与程序(唐代)温家宝的事情说明了明代撤相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如果大明在多挺100年, 拖到工业革命, 大明会跟上西方脚步吗??北宋官名
政事堂的传说——1.政事堂沿革(唐代)中华史上十大反间毒计(六)& 后记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皇帝话题: 命令话题: 宰相话题: 中书省话题: 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