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欧洲以前挺苦啊,连白糖都吃不起
相关主题
康熙:朕讨厌吃巧克力(转载)zz 故宫画猫名品集锦
让欧洲摆脱饥荒的是美洲的鱼大家谁知道布罗代尔论述印度的”去工业化“是怎么一回事?
zz军事先进文化落后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如果日本戰勝中國 (转载)
真正的技術突破是倒金字塔形,而信息擴散是正金字塔形二战后真的是美苏争霸那么简单的格局吗?
为啥穆斯林没有占领印度?希特勒與日本結盟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英国王室是诺曼征服者后人吗?蒋中正:我的游俄观感
湖湘文化與湖南區域政治傳統論析我們民族的真正脊樑——紀念國學大師錢賓四先生逝世十二週年
從文學作品探討中國現代史恩格斯修正理論,而不是去歪曲歷史/練乙錚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甘蔗话题: 蔗糖话题: 制糖话题: 技術话题: 西元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y
发帖数: 21396
1
http://money.yam.com/futures/futures_foreign/futures_f0642.html
在第一世紀時,歐洲在糖的消費方面,並不像今天有這麼多的種類,尤其是英國。英國
的糖都是仰賴進口,在16世紀時,英國從西印度群島的巴貝多 (Barbados)引進糖與
陶瓷,當時的糖是由箱子裝起來,而且是未精煉之前的糖,呈現紅色或紅褐色,即一般
所稱的粗糖,精煉糖則是新世界的產物。
直到17世紀末,糖被用來做為象徵歐洲貴族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奢侈品。此外
,糖也被用來做為藥劑、香料等用途。在阿拉伯人的記載中指出,10~14世紀之間,糖
也是一種重要的藥品,而回教的文獻中,也有記載著從波斯到西班牙的回教、猶太教及
基督教的醫師,以糖做為藥品的醫學知識。且在13世紀末的歐洲,糖更成為了醫師用來
做為滋補身體的處方。糖具有高營養成份及容易吸收和消化的優點,成為唯一不受宗教
或地區禁用的特產,相較於其他同樣從熱帶地區輸入的特產中,例如茶、咖啡、巧克力
、煙草和酒等,糖是最普遍的商品了!而糖在英國的地位,從日常用品成為了奢侈品,
主要是因為英國地理位置偏北處於寒溫帶,水果和蔬菜的產量當然比不上地中海地區的
國家來的豐富,再加上英國人喜好甜酒與甜食,對於糖的需求自然較大。
隨著海權的興起,甘蔗也隨之在殖民地發光發熱,不過,甘蔗之所以能推廣至新大陸,
主要是拜哥倫布所賜。在西元1493年,哥倫布從非洲西北岸的加那利群島,將甘蔗推廣
到現今的多明尼加。而甘蔗在殖民地大規模地種植,則是在西元1500年以後。從西元
1526年起,從巴西將大量的糖運往里斯本,而到了16世紀,巴西的糖產量,在世界上是
赫赫有名且佔有極大的比重。古巴產糖的崛起,是從西元1700年代開始,由於西班牙與
葡萄牙爭奪海上霸權,不斷地擴展殖民地,而使得糖的總產量不斷的激增。
製糖業在16世紀不斷快速發展的另一個主因,就是英國的糖島「sugar islands」政策
。為了建立糖的貿易路線,因此,在牙買加(Jamaica)與巴貝多(Babados)等島嶼,
生產與製造糖,由於糖從甘蔗成熟壓榨成甘蔗汁
,再提煉成蔗糖等產品的過程中,製程的時效性也非常重要,因此,他們除了在殖民地
種植甘蔗之外,也在殖民地建立製糖工廠。直到西元1675年,每年約有400艘載滿15噸
糖的貨船船期,將糖運至英國。也正因如此,糖在殖民地也成了消費品,再由各地不同
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造就了糖產品的多樣性以及煉糖技術的突飛猛進。
直到西元1800年末,古巴取代巴西成為世界的第一大糖產國,為加勒比海的製糖業,創
下前所未前的榮景。但在殖民地獨立風吹到此地時,古巴、波多黎各、海地等殖民地紛
紛獨立後,糖的產量也大幅下滑。不過,由於英國的海權行動,主要是建立貿易的路線
,所以,他們在獨立之後,可以不必依賴殖民國的市場配額,而繼續發展他們的糖業。
在此之時,由於甜菜糖的產量在全球市場中持續萎縮,而蔗糖則由於產品的多樣性、病
蟲害有效控制、甘蔗提煉技術進步以及運輸技術的進步,使得蔗糖的競爭力大幅提升。
西元1862年,古巴人Alvaro Reynoso發表了有關增加蔗糖產量的論文,以科學化的生產
管理方法,來提升單位的甘蔗產量。他的論文,被翻譯成法文、西班牙文、英文和葡萄
牙文等,快速的在世界各地流傳,也將古巴推向當時的世界農藝中心的地位。而古巴人
為了紀念他,更將他的生日訂為「Sugar Cane Day!」。
從西元1789年到1934年間,美國對於進口的糖課徵關稅和貨物稅,所課得的稅收是當時
美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西元1892年時,在西班牙與美國之間的戰爭之後,美國的
糖的主要來源是從古巴、波多黎各以及菲律賓進口,也因此更促使了古巴的糖產量快速
激增,而古巴的糖就會受到美國糖政策極大的影響。在古巴成了共產國家之後,美國即
禁止古巴的糖的進口。古巴的難民
,不斷地湧入美國的弗羅里達州,這些難民同時也將甘蔗的栽種與製糖的技術一併帶入
美國,造就了弗羅里達州製糖業的蓬勃發展,直到西元1961年,在弗羅里達州的八家製
糖廠之中,有兩家是古巴人所設立。而且由於弗羅里達州具有合適的氣候、肥沃的土壤
以及優良的農業知識和製糖技術,使得弗羅里達州能以規模經濟的方式大力發展製糖業
w***u
发帖数: 17713
2
照现代人看起来,古人哪里的都苦啊。没有大规模廉价的贸易,绝大部分人都得在本地
刨食,即使风调雨顺,能吃上啥好东西也有限得很,有个风吹草动,管你是草民还是王
孙,都有可能玩完。
t*******y
发帖数: 21396
3
中国古代老百姓有白糖吃么?
C********g
发帖数: 9656
4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78246.html
据近代考古学方面的成果,远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懂得从自然界中的物质,例如蜂
蜜、鲜果等之中获取甜味食物了,但这些甜味食物还只能算自然物质而不能算人类的加
工制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糖业发展基本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
制糖和机械化制糖等三个大致阶段,这是世界糖业发展总的趋势,而我国则是这个总趋
势的典型国家。早期的制糖工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据考证,早在殷商末年,我们的先
民们就知道用谷物来制造甜味食品了。在西周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有“周原
膴膴,堇荼如饴” 的诗句,诗的意思是在西周远祖的古公亶父时代,周人西迁到了周
原(今陕西岐山),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使野菜也象饴一样的甜蜜。据此我们可知
,至少在西周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知道饴这种东西了。所谓饴,就是一种以谷物为
原料制成的淀粉糖,现在一般叫麦芽糖,也称饴糖。史实证明,早在蔗糖问世之前,作
为甜类食品,饴糖的食用已经很普遍了。饴糖的制造是以谷物的淀粉掺和麦芽再经过醣
化熬煮而形成的粘稠状制品,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从西周至唐代之间的史籍中都有许多
食用和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饧哺》中记叙最为详尽,乃至直
到今天,一些家庭式作坊仍然沿用古老的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并供应市场。
在甜味食品之中,蔗糖比饴糖更为重要。世界上蔗糖的发源地有两处,一处是古代的印
度,这在其古籍《吠陀经》中可以知道;另一处就是古代的中国,最早的文字资料见于
战国末年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宋玉)所作的《招魂》,其中有“腼鳖炮羔,有
柘浆些”句,意为在烹煮鳖鱼和煎炸羊羔这些美味食品的时候,还要淋上一些“柘浆”
调味。所谓柘浆,也就是指甘蔗榨出来的甜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至少在战国末期,
位于南方的楚国不但已经有了甘蔗的种植,而且人们已经能够懂得榨出其中的甜汁来作
烹调食物时的调味品;又由于《招魂》一诗通篇描写的是民间常见的招徕亡魂的风俗礼
仪,与之同时描写的还有稻、麦、鸡、牛等民间常用的食物,这足以说明蔗类制品的榨
取与食用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
到了西汉时代,蔗类制品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刘歆《西京杂记》曾述及“闽越王
献高帝石蜜五斛” ,所谓石蜜,即是指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固态制品,这与战国后期
的液态“柘浆”,应该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高帝即是指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可知汉
初的蔗糖制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则就不会作为贡品上献于皇帝。当然,汉代之际柘浆依
然存在,不过功能又有了进展。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汉武帝祀于甘泉
宫,令司马相如等数十人赋诗称颂,共同制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中有“泰尊柘浆析
朝酲”之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甘蔗汁可以解去贵人们早上犹未退去的宿酒。由此
可见,至迟在西汉中期,人们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种常用的调味食品,还往往用来作
解酒之用。
同样也是这个司马相如,他的名作《子虚赋》,其中在描述楚国的物产如何丰富时,也
有“诸蔗猼且”的文字表述,其中“猼且”即是古代的芭蕉,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
而“诸蔗”就是甘蔗。这可以说明,大致在司马相如在世时的西汉中期这两百余年之中
,对于蔗汁的食用已经成为社会上层人物比较常见的事情。
我们可以认为,在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代,蔗糖的制取与食用应该是相当普遍的事情,
这不但在司马相如的文赋中屡有出现,同时也见于同时代的其它人,例如东方朔的《神
异经》:“南方有之林……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多则伤人。
是甘蔗能减多益少,凡蔗亦然。 ”“”一词,后来逐渐写成了“甘蔗”。它不但
指出了蔗类植物的产地,甚至还指出了“多则伤人”这样科学论断,这与当代医学之中
认为糖类制品不宜多吃是相一致的,笔者据此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蔗糖食品的相应普及
,当时的人们是不可能知道其“多则伤人”的医学知识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代的考古成果。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土的简牍中有“糖一笥”的
记载,笔者认为,其物能放置于竹笥之中,当是固态的制成品而无疑。这不但与战国时
期液态的“柘浆”,在技术上可说是大大地进了一步,而且与汉初越国王献与高皇帝的
贡品石蜜,在其普及性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到了东汉的张衡著《七辨》,其中有“沙饴石蜜”的称谓。所谓“沙饴”,即是指结晶
状糖类制品。我们知道,淀粉糖呈粘稠状,而要想得到结晶状糖类食品,除了蔗糖是不
可能有第二种取代物的。应该说,最起码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能够食用到具有砂糖雏
形的蔗糖制品了。西汉末年刘向作《杖铭》说:“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
不可相。 ”在铭中,刘向将甘蔗的特性用作人们常识的类比,可见甘蔗在当时已经相
当普遍。
二、 三国时期至唐代以前的食糖简况
《三国志·吴志》中记载:吴主孙亮曾使黄门(宦者)取交州所献“甘蔗饧”食用。所
谓甘蔗饧,也就是蔗糖。如果说战国时代屈原所知道的“柘浆”还是一种稀薄的液体蔗
糖的话,那么三国时代的“甘蔗饧”则已经已经是真正意义上蔗糖了,它的形态是一种
特意为之的粘稠状,其软柔的特性更能适应人们的食用,其意义就象今天的人吃软糖远
多于吃硬糖一样,这与战国时代相比确实进了一大步。此外,这则记载还明白地告诉了
后人“甘蔗饧”的产地是交州,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一带。由于甘蔗是一
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三国时期的“甘蔗饧”来自于交州,这是合乎甘蔗生长特点的。
晋代嵇含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孙子,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诸蔗一曰甘
蔗,交趾所生者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榨)取其汁曝晒数日成
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 ”这则记载明确地说明了当时甘蔗的产地和蔗糖的生
产方法。与之同时期的古《南中八郡志》(今已佚,唐宋之际尚存)有这样的记载:“
笮(榨)甘蔗汁,曝成饴,谓之石蜜。”这与《南方草木状》和记载是基本相同的,“
南中”一词,古代泛指南方的的广大地区,最早出现在《魏书·李寿传》中:“封(李
寿)建宁王,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今考当时的建宁国,即为今天云南的曲靖地区
。至于它的具体生产过程,则是借助于太阳的曝晒。这样的生产方式,也许受到了食盐
生产方式的影响。液态的蔗浆在太阳曝晒的光合与蒸发作用下,形成了固态的结晶体,
这与后世以蒸煮方式制糖,在生产原理上还有其本质上的差别。
东晋卢谌著《祭法》一书,其中有“冬祀用甘蔗”的记载 ,这是中国古籍中第一次使
用“甘蔗”这一名词,它与西汉时代的“诸柘”一样,都是由嚼食甘蔗时的嘴部动作“
咀咋”一词变化而来的。与卢谌同时代的著名画家顾恺之嗜食甘蔗,但吃的方式与众不
同,总是从尾吃到头,每逢有人因惊讶而相问时,他的解释是“渐入佳境” 。顾恺之
的吃法我们今天虽然无可非议,但却使我们知道东晋时期人们对甘蔗的直接食用也相当
普遍。
另一位东晋大学者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蔗出江东为胜,庐陵
也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这已经明白
无误地告诉我们,最起码在公元六世纪的古代中国,已经能够制作“沙糖”了。所谓沙
糖,即是指外表呈砂砾状的结晶糖,这与今天我们日常食用的砂糖在本质上已经没有多
大的区别。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由于甘蔗的大量种植和消费的广泛普及,原来
用日光爆晒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人们将目光移向国外,寻求更好的
生产方式。《新唐书》载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一年(647)遗使至“摩揭它国”求取熬糖
法,然后下诏令扬州上贡当地种植的甘蔗进行试生产,其成品的色、味均远胜于摩揭它
国 ,当时人们称之为“沙糖”,又称为“霜糖”。“摩揭它”(Magadha)为古印度时
代的奴隶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曾一度统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时最为强盛
,至公元四世纪的笈多王朝时仍为印度强国。中国晋、唐僧人法显、玄奘等都曾到此。
摩揭它蔗糖的生产方式相对先进,它是利用火的热能作为蒸发方式来进行生产的,因而
有更快的生产周期。唐太宗不惜远离数万里之遥而派人前往,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来说,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更具实际意义。
当摩揭它的制糖法取来之后,扬州生长的甘蔗成了制糖的最好原料。但应该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扬州,并不是今天地理上的扬州地区,而是指唐初属于扬州管辖范围下的岭
南东西两道,即今天的广东与广西。由于岭南甘蔗味甜而多汁,其质量远比西域摩揭它
国的好,所以生产出来的蔗糖在味与色的方面都远胜于摩揭它国产品。
“沙糖”一词,从上文可知,出自于唐初,由于其呈河砂状,故名。今天一般写作“砂
糖”。又由于其色泽为白色霜状物,因而当时又称为“霜糖”。我们知道,今天的砂糖
有白砂糖与赤砂糖之分,从制作工艺上来说,白砂糖远比赤砂糖复杂,既然唐代的蔗糖
已被冠以“霜”名,其色当为白色或接近的白色,因此可以认为,唐代的制糖工人们已
经掌握了一整套的蔗糖提纯及脱色工艺,其生产流程应该与今天的现代法生产流程相去
不远,在没有一定的化学工业知识为前提基础下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霜糖”的生产
关键是脱色,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国内的制糖工匠发明了
“滴漏法”为蔗糖脱色。其法是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一个叫“瓦溜”的漏斗形陶
器之中,从上淋入黄泥浆,以现代技术观点而言是把黄泥浆作为吸附式脱色剂来制取白
糖。这种办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的蔗糖生产已经能够采用接近于现代化学脱色的
生产方法而进行生产了。
综上所述,我国的蔗糖生产,源于战国而定型于唐初,这是史有明文的记载,应该成为
基本的定论。
三、宋代以后人们对于蔗糖的食用及生产
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至此中国方
有沙糖。”此后一些述及中国蔗糖历史的人,往往以此为据,认为中国的砂糖始于唐初
。但此论其实并不确切,早在汉代以前,“沙糖”一词就已出现了。东汉名医张仲景曾
以“沙糖”调制“青木香丸”;而南北朝是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又有“取(蔗)汁
为沙糖甚益人”之语,可见远在唐初之前中国已有了原始的结晶状砂糖,只不过唐太宗
派人从西域摩揭它国学习相对较先进的制糖技术后,使中国的砂糖生产得到了一个比较
大的跃进罢了。
可以认为,中国蔗糖的生产,真正取得较大发展的是在唐、宋两朝之际,其中宋代的成
就可能更大一些。据宋代洪迈所作《容斋随笔》载,宋代蔗糖的产区主要在福唐(今福
建福清县东南)、四明(今浙江宁波)、番禺(今属广东)、广汉、遂宁(均属今四川
)等五个地区,其中就质量而言以遂宁所产的为最好。远在唐代大历年间,有个姓邹的
和尚来到遂宁(今属四川)北二十里的繖山居住,教当地的居民黄氏制造霜糖。到了北
宋时期,繖山一带民众广植甘蔗,致使这一带居民以种植甘蔗为生的占十分之四,而以
制糖为业的占十分之三,也就是说,宋代遂宁的居民中,绝大部分的居民就业都与蔗糖
有关。遂宁所产的蔗糖当时称为糖霜,可知当为白色结晶状。
在遂宁当时所种的甘蔗之中,主要有四个品种,其名称分别是杜蔗、西蔗、艻蔗和红蔗
。其中,红蔗又称为“昆仑蔗”,主要用于生吃;艻蔗又称为“获蔗”,可以用来制作
沙糖;西蔗能够制作糖霜,但由于颜色并不纯白而略带浅色,因而在当地价格并不高;
只有杜蔗最好,味甜而厚,用来制作糖霜,颜色雪白而似霜雪,因而价格最高。
在种植甘蔗方面,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甘蔗的种植最损耗地力,因而凡头年种过甘蔗的
田地,第二年一定要改种五谷,用以休息地力,否则便得不到好的收成。
在蔗糖生产方面,据记载已经有了专业化较强的生产工具:削砍甘蔗的有蔗削和蔗镰;
堆垛甘蔗的有专用的蔗凳;榨甘蔗汁的有蔗碾、榨斗和榨床;每一种工具都有其特定作
用。
北宋宣和初年,王黼创应奉司,专门管理各地上贡朝廷的贡品,其中遂宁就以糖霜为主
,每年要进贡数千斤。宣和末年应奉司停办,当时的京城汴京才不太见到遂宁所产的糖
霜产品。
宋代遂宁所产的糖霜,在当时有极高的知名度,这可以从宋人的诗作中得到反映。北宋
苏东坡有一次游润州(今江苏镇江)金山寺,有遂宁僧名圆宝者为寺中住持,于是东坡
作诗赠之云:“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盖因东坡知圆
宝为遂宁人,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遂宁的特产糖霜,由于可见当时遂宁糖霜具有极高
的知名度。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黄庭坚也有一首极具风趣的糖霜诗,这是诗人在戎州(今四川宜宾)
时因品尝到遂宁糖霜,感觉到其味极其鲜美而特地给好友梓州雍熙长老寄去一包并在信
中所作的一首诗:“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子水晶盐。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
鼻尖。”在这里,黄庭坚采用了极具夸张的修饰手法,用舌尖舔舐鼻尖的描写,突出了
糖霜的美味。
到了明代,宋应星作《开工开物》,其中的《甘嗜》篇也详尽地记叙了种蔗和制糖的各
种方法,某些地方的叙述甚至比王灼的《糖霜谱》更为详尽。例如其中的牛拉石辘多次
压榨取汁法,与现代制糖业所采用的多重压榨原理是相一致的;此外,在蔗汁澄清方面
,书中所叙的石灰法,其生产原理在现代制糖中仍然沿用。
至迟在唐宋之际,中国的蔗糖生产技术开始向海外传播。据日本鸟仓龙治所作《冲绳一
千年史》载,公元754年鉴真和尚东渡扶桑,为日本带去了制糖技术。而元代意大利人
马可波罗也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中国的福州、泉州一带制糖业十分发达,远
销至海外。又隔了大约二、三百年,大约在明代中期,从中国移居海外的侨民将制糖技
术传到了东南亚的菲律宾,然后再传至远隔重洋的夏威夷等地。至于西欧各国的蔗糖生
产技术,则是公元七世纪时由印度经阿拉伯人所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 。
西方各国对于糖的研究,据记载始于十六世纪中叶,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弗首
次从甜菜中分离出单糖,但并受到重视;直到1786年,马格拉弗的学生F·阿哈尔德由
于其在柏林近郊试种甜菜获得成功,才促使他利用其老师的科研究成果而实现了从甜菜
中提取单糖成为现实。从化学结构而言,这种单糖与蔗糖是相一致的,是以人们认为,
阿哈尔德从甜菜中提取到了蔗糖。1799年,阿哈尔德正式发表论文,宣告了这一消息。
到了1802年,阿哈尔德在西里西亚的库内恩建成了第一座甜菜糖厂。1822年,法国化学
家佩恩采用脱色吸附剂用于甜菜糖的精制 ,也就是说,直到此时,国外才开始用自己
发展起来的生产工艺制造糖类制品,与中国唐代初年就能生产纯白的蔗糖相比,在时间
上晚了一千多年。
至于中国近代的机械化制糖,基本上沿袭了一条拿来主义的道路。清光绪四年(1878)
,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设中华精糖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制糖企业,机器购自英
国,以土糖为原料生产精炼糖,每天能处理土糖4000担。第三年,该公司又在广东汕头
的角石镇开设精糖分厂,以适应内地的需求。除此之外,由英国商人管理的香港太古洋
行也创办了太古炼糖公司,其后美、日等国商人相继来中国建厂制糖,但由于社会动荡
等多方面原因,这些糖厂不久都相继倒闭。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中国的东北开始有人种植制糖用甜菜。光绪三十四年,阿
城糖厂建成投产,能日加工甜菜350吨,这是中国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制糖的民族企业。
1915年,另一座同等规模的呼兰糖厂建成。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可以认为不论是
甜菜制糖厂,还是甘蔗制糖厂;不论是外资兴办,还是民族资本,都没有取得真正意义
上的成功,而国内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制糖方式仍是遍布城乡。

从30年代开始直到建国之前,广东、广西等地的军阀企图通过创办糖业,充实自己实力
,对兴办机械化制糖业不遗余力。仅以广东一省而言,就能日产蔗糖7000吨,但由于时
局动荡,再加上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多数糖厂都最后走向破产的归宿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古代老百姓有白糖吃么?
C********g
发帖数: 9656
5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in.chineseembassy.org/chn/ss
古代中印科技交流趣談
駐印度使館 曹建如
2006/12/01
中印友好交流源遠流長。談起中印友好交流,大家都會想到唐玄奘歷時19載,不畏
艱辛,西行求法的故事。唐玄奘西行求法對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古典四
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就是以玄奘取經為題材創作的神話小説。據傳,西遊記中的孫
悟空的原型就是印度的猴神哈努曼。除此之外,我們的先人在科技領域有哪些交流?兩
國科技交流始于何時?作為一名科技外交官,這是我更關心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查
閱了一些資料,願與各位進行交流。
種質資源(農作物的物種或品種)交流至今仍然是兩國農業科技交流的一項重要內
容。據資料記載,中印兩國的這種物種交流早在唐代的時候就開始了。中國古代從事對
外交流活動的人最主要有三種,即僧侶、使節和商人。如果説玄奘是唐代僧侶舍身西行
求法的典型的話,王玄策則是官方使節的突出代表,在唐朝與天竺諸國交往的歷史上佔
有重要的地位。王玄策,河南洛陽人,在貞觀十七年(643年)至顯慶年間(656-661年)
,他曾三次出使天竺,對唐朝對外交流和古代中國與印度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王玄策
第一次出使歸來時,屍羅逸多遣使獻“火珠及鬱金香、菩提樹”。王玄策第一次出使時
經過古印度的一個番屬國泥婆羅國,曾受到其國王那陵提婆的熱情接待。次年(647年)
,泥婆羅國遣使入獻波稜、酢菜、渾提蔥等物。“波稜菜”就是今天的菠菜,直到現在
仍是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可見,鬱金香、菩提樹和菠菜是由印度傳入中國。
由中國傳入印度的物種也很多。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度,與其他地區一
樣,印度的蠶(silkworm)以及養蠶術也是由中國傳入的,在胝厘耶的《政事論》中有
cīnapatta這個字,意思是“産生在中國成捆的絲”,梵文 cīnāmsuka,意思是“中
國衣服,絲衣服”,梵文中與“絲”有關的物品名,大都冠以cīna(支那,中國),可
以看出中國古代絲織業對印度有重大影響。除了蠶以外,印度將桃稱作“至那你”(Cī
nanī,意為“中國傳來的”),梨稱作“至那羅闍弗呾邏” ( Cīnarajaputra,意為
“中國王子”),在印度,茶的印地文發音與漢語幾乎相同。由此,可以推測,桃、梨
和茶是由中國傳入印度的。除了以上交流,最能説明中印之間科技交流的例證要數蔗糖
加工技術了。
印度是世界甘蔗發源地之一,也是最早發明蔗糖紅糖加工技術的國家。據文獻記載
,西漢時,印度一帶已有制蔗糖技術。司馬彪《續漢書》記:“天竺國出石蜜。”這種
“石蜜”就是蔗糖,當初是西域進貢的珍品,只有皇帝、貴族才能享用。印度制蔗糖的
方法,是將甘蔗榨出甘蔗汁曬成糖漿,再用火煎煮,成為蔗糖塊(梵文sakara)。後來
印度的煉糖術有進一步地高:將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煉,並不斷加入牛乳或石灰一
同攪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漿中的雜質凝結成渣,原來褐色的糖漿顏色變淡,經過反覆的
除雜工序,最後得到淡黃色的沙糖。
“蔗糖”的英文是sugar,據説是來自梵文sakara,中國古代稱糖為石蜜,也和
sakara有關,因為梵文sakara含有石的含義。敦煌殘卷中有一段關于印度制糖術的紀錄
,説印度出産甘蔗,可造最上乘的“煞割令”。“煞割令”就是梵文 sakara 的音譯。
説明蔗糖發原地是古印度,印度制糖術是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世界各地的。
中國甘蔗的種植始于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甘蔗只是榨汁飲或直接食用,並未掌握制
糖技術。漢末,中國開始用甘蔗汁制飴,但制作工藝非常落後。
印度紅糖制造術究竟何時傳入中國?有文獻記載印度的“石糖”在漢代傳入中國,
漢代文獻中的“石蜜”、 “西極石蜜”、“西國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
其中“西國”、“西極”正是梵文sakara的對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譯。但
中國真正派人前往印度學習制糖技術的事發生在唐代。據文獻記載,唐朝時,為提高制
糖工藝,唐太宗專派臣王玄策等去西域學習,並下令揚州地區大面積種植甘蔗,進貢朝
廷用于試制蔗糖,所産蔗糖的品味超過西域。《唐書》記:“蕃胡出石蜜,中國貴之。
上遣使往摩伽他國取其法。今揚州煎諸蔗之汁于中廚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説
明印度的煉糖術在唐朝傳入中國。另據傳説,唐玄奘在古印度取經求法期間,見當地人
都在吃一種像泥巴一樣的東西,嘗起來很甜,經詢問,得知是從甘蔗提煉出來的,遂學
習了這種制糖術,帶回東土大唐。唐玄奘的《西域記》記:“是玄奘從西域詢知其法帶
回東土的”。印度制糖法的傳入對我國糖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以後,中國的制糖技術不斷提高,品質不斷改進。我們的先人還在印度紅糖制
造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地消化吸收、改進創新。明代,中國人發明瞭紅糖脫色技術,制
造出了白糖,並將白糖制糖技術傳回到了印度。明代《天工開物》第六卷《甘嗜》篇詳
細敘述了用黃泥水淋脫色法對黑砂糖進行脫色的白糖加工技術。中國明代熬練白糖的“
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的偉大發明。據説,現在蔗糖加工中使用活性炭脫色,其脫色
原理與當時的黃泥水淋法完全相同。明朝發明白糖加工技術後,隨著白砂糖向海外的出
口,中國的白糖加工技術也通過孟加拉地區傳播到了印度。據考證,孟加拉語和幾種印
度語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意為“中國糖”,是中國制糖術傳入印度的證明。
中印兩國在蔗糖加工技術上相互學習和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兩國制糖業的發展,增
進了兩國人民福祉,稱得上古代中印科技交流和互利合作的典范。
e********3
发帖数: 18578
6
古代人哪里都苦,中国人也别嘲笑西方人,普通老百姓吃个盐都是奢侈品了,不然也不
会有倒卖盐的盐贩子了,要是像现在几毛钱一大包盐的话,谁会贩卖私盐?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money.yam.com/futures/futures_foreign/futures_f0642.html
: 在第一世紀時,歐洲在糖的消費方面,並不像今天有這麼多的種類,尤其是英國。英國
: 的糖都是仰賴進口,在16世紀時,英國從西印度群島的巴貝多 (Barbados)引進糖與
: 陶瓷,當時的糖是由箱子裝起來,而且是未精煉之前的糖,呈現紅色或紅褐色,即一般
: 所稱的粗糖,精煉糖則是新世界的產物。
: 直到17世紀末,糖被用來做為象徵歐洲貴族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奢侈品。此外
: ,糖也被用來做為藥劑、香料等用途。在阿拉伯人的記載中指出,10~14世紀之間,糖
: 也是一種重要的藥品,而回教的文獻中,也有記載著從波斯到西班牙的回教、猶太教及
: 基督教的醫師,以糖做為藥品的醫學知識。且在13世紀末的歐洲,糖更成為了醫師用來
: 做為滋補身體的處方。糖具有高營養成份及容易吸收和消化的優點,成為唯一不受宗教

S*E
发帖数: 3662
7
读这样的文章总是弄不清楚普通古代人能不能吃到糖。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78246.html
: 据近代考古学方面的成果,远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懂得从自然界中的物质,例如蜂
: 蜜、鲜果等之中获取甜味食物了,但这些甜味食物还只能算自然物质而不能算人类的加
: 工制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糖业发展基本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
: 制糖和机械化制糖等三个大致阶段,这是世界糖业发展总的趋势,而我国则是这个总趋
: 势的典型国家。早期的制糖工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据考证,早在殷商末年,我们的先
: 民们就知道用谷物来制造甜味食品了。在西周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有“周原
: 膴膴,堇荼如饴” 的诗句,诗的意思是在西周远祖的古公亶父时代,周人西迁到了周
: 原(今陕西岐山),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使野菜也象饴一样的甜蜜。据此我们可知
: ,至少在西周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知道饴这种东西了。所谓饴,就是一种以谷物为

t*******y
发帖数: 21396
8
看着也就是贵族吃的,要不怎么油盐酱醋就没说到糖呢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78246.html
: 据近代考古学方面的成果,远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懂得从自然界中的物质,例如蜂
: 蜜、鲜果等之中获取甜味食物了,但这些甜味食物还只能算自然物质而不能算人类的加
: 工制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糖业发展基本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
: 制糖和机械化制糖等三个大致阶段,这是世界糖业发展总的趋势,而我国则是这个总趋
: 势的典型国家。早期的制糖工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据考证,早在殷商末年,我们的先
: 民们就知道用谷物来制造甜味食品了。在西周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有“周原
: 膴膴,堇荼如饴” 的诗句,诗的意思是在西周远祖的古公亶父时代,周人西迁到了周
: 原(今陕西岐山),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使野菜也象饴一样的甜蜜。据此我们可知
: ,至少在西周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知道饴这种东西了。所谓饴,就是一种以谷物为

r**o
发帖数: 4614
9
u make my day! 那个盐古代是官营的, 比正常价格翻几翻的。自己做利润跟现在卖
毒品差不多啊,而且不愁卖不出去!

【在 e********3 的大作中提到】
: 古代人哪里都苦,中国人也别嘲笑西方人,普通老百姓吃个盐都是奢侈品了,不然也不
: 会有倒卖盐的盐贩子了,要是像现在几毛钱一大包盐的话,谁会贩卖私盐?

e********3
发帖数: 18578
10
现在的盐就算涨价10倍,也不会有人贩卖私盐的,说明古代的盐的价格能卖到毒品的价
格,就知道当时盐有多贵了。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u make my day! 那个盐古代是官营的, 比正常价格翻几翻的。自己做利润跟现在卖
: 毒品差不多啊,而且不愁卖不出去!

相关主题
现在英国王室是诺曼征服者后人吗?zz 故宫画猫名品集锦
湖湘文化與湖南區域政治傳統論析大家谁知道布罗代尔论述印度的”去工业化“是怎么一回事?
從文學作品探討中國現代史如果日本戰勝中國 (转载)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r**o
发帖数: 4614
11
不行了, 别说涨10倍了,日常用品, 比如食用油,价格有个2,3倍差, 广州居民都
跑到香港去买了。 国内那个多代购网站,走私手机ipad啥的,差价连1倍都不到。 你
能说我天朝人民用不起手机ipad?

【在 e********3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的盐就算涨价10倍,也不会有人贩卖私盐的,说明古代的盐的价格能卖到毒品的价
: 格,就知道当时盐有多贵了。

R***a
发帖数: 41892
12
抓住代价就是砍头呢?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行了, 别说涨10倍了,日常用品, 比如食用油,价格有个2,3倍差, 广州居民都
: 跑到香港去买了。 国内那个多代购网站,走私手机ipad啥的,差价连1倍都不到。 你
: 能说我天朝人民用不起手机ipad?

e********3
发帖数: 18578
13
现在一大包盐就50美分,就算长10倍也5块钱,你要倒卖多少私盐才能赚回这个差价,而且还要考虑古代的运输水平和成本,以及冒着杀头的危险。
你知不知道一个ipad能买多少斤盐?估计你一辈子吃的都够了。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行了, 别说涨10倍了,日常用品, 比如食用油,价格有个2,3倍差, 广州居民都
: 跑到香港去买了。 国内那个多代购网站,走私手机ipad啥的,差价连1倍都不到。 你
: 能说我天朝人民用不起手机ipad?

R***a
发帖数: 41892
14
另外当年崔浩和拓跋嗣隆中对天下大势,把拓跋对美了,
赏赐崔浩十坛美酒,一两精盐。
可以看出来盐这东西当年必然不便宜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抓住代价就是砍头呢?
e********3
发帖数: 18578
15
肯定的,古代人生活都苦,哪怕所谓的“太平盛世”也不例外,没办法,生产力实在是
太低下了,肉酒糖盐对于老百姓都是奢侈品。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当年崔浩和拓跋嗣隆中对天下大势,把拓跋对美了,
: 赏赐崔浩十坛美酒,一两精盐。
: 可以看出来盐这东西当年必然不便宜

r**o
发帖数: 4614
16
没那么恐怖,宋朝的刑罚最严厉,也只是“持杖盗贩私盐,三人以上,持杖及头首并处
死”。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抓住代价就是砍头呢?
r**o
发帖数: 4614
17
哈哈,那按你说国际市场粮食都不用买卖了。 日本韩国自己种种就成了。

,而且还要考虑古代的运输水平和成本,以及冒着杀头的危险。

【在 e********3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一大包盐就50美分,就算长10倍也5块钱,你要倒卖多少私盐才能赚回这个差价,而且还要考虑古代的运输水平和成本,以及冒着杀头的危险。
: 你知不知道一个ipad能买多少斤盐?估计你一辈子吃的都够了。

b*****e
发帖数: 5476
18
小年吃灶糖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看着也就是贵族吃的,要不怎么油盐酱醋就没说到糖呢
S*E
发帖数: 3662
19
用糖开水招待客人。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小年吃灶糖
e********3
发帖数: 18578
20
古代大部分地区和人自己生产不了盐,不就说明古代生活水品低下,连吃盐都成了奢侈品吗?古代就是放开买,考虑到生产力和运输水平,也绝对不可能是现在这么便宜。
盐在古代是奢侈品这个事实你改变不了吧?而且每天一个人需要的粮食的量,能和盐比吗?一个人一年需要的盐不超过1000克,粮食1000克一天(加上蔬菜,水果,肉食,奶制品,豆制品等等)都不够用吧?
这么点人均摄入量的东西,有人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来贩卖,单位价格不高可能吗?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那按你说国际市场粮食都不用买卖了。 日本韩国自己种种就成了。
:
: ,而且还要考虑古代的运输水平和成本,以及冒着杀头的危险。

相关主题
二战后真的是美苏争霸那么简单的格局吗?我們民族的真正脊樑——紀念國學大師錢賓四先生逝世十二週年
希特勒與日本結盟的原因是什么?恩格斯修正理論,而不是去歪曲歷史/練乙錚
蒋中正:我的游俄观感赵无眠: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m***y
发帖数: 14763
21
欧洲到现在也不能种甘蔗啊 甜菜头倒是很多
那中国以前还挺苦啊 连玉米都吃不起
L*******r
发帖数: 8961
22
吃不起白糖,为什么不吃红糖?
y****o
发帖数: 3575
23
靠,who makes who a day 啊。你先看看古代怎么生产盐的,再出来胡扯好不好。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u make my day! 那个盐古代是官营的, 比正常价格翻几翻的。自己做利润跟现在卖
: 毒品差不多啊,而且不愁卖不出去!

f*****Q
发帖数: 1912
24
明朝前四川人都没有辣椒吃……
C*********g
发帖数: 3728
25
这个文章告诉我们,没有中国人,老外连白糖都吃不上!
当年也有人论证过,没有中国的茶叶,老外肯定会消化不良而死。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money.yam.com/futures/futures_foreign/futures_f0642.html
: 在第一世紀時,歐洲在糖的消費方面,並不像今天有這麼多的種類,尤其是英國。英國
: 的糖都是仰賴進口,在16世紀時,英國從西印度群島的巴貝多 (Barbados)引進糖與
: 陶瓷,當時的糖是由箱子裝起來,而且是未精煉之前的糖,呈現紅色或紅褐色,即一般
: 所稱的粗糖,精煉糖則是新世界的產物。
: 直到17世紀末,糖被用來做為象徵歐洲貴族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奢侈品。此外
: ,糖也被用來做為藥劑、香料等用途。在阿拉伯人的記載中指出,10~14世紀之間,糖
: 也是一種重要的藥品,而回教的文獻中,也有記載著從波斯到西班牙的回教、猶太教及
: 基督教的醫師,以糖做為藥品的醫學知識。且在13世紀末的歐洲,糖更成為了醫師用來
: 做為滋補身體的處方。糖具有高營養成份及容易吸收和消化的優點,成為唯一不受宗教

w***u
发帖数: 17713
26
更令人发指的研究证明,从广东和云南贵州两条路向四川的传播是个渐进过程,四川普
及吃辣椒是在道光年间的事,现在的川菜的产生实在是非常近代的发明,毫无传统可言。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明朝前四川人都没有辣椒吃……
R***a
发帖数: 41892
27
难道不是因为没有香料,老外吃腐烂变质的食品拉肚子而亡么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文章告诉我们,没有中国人,老外连白糖都吃不上!
: 当年也有人论证过,没有中国的茶叶,老外肯定会消化不良而死。

w***u
发帖数: 17713
28
到底这个古代东西南北贸易的大宗货物:香料,有没有防腐的功能,还是仅仅压臭味?
v****e
发帖数: 1240
29
管他穿不传统呢
好吃就行

言。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更令人发指的研究证明,从广东和云南贵州两条路向四川的传播是个渐进过程,四川普
: 及吃辣椒是在道光年间的事,现在的川菜的产生实在是非常近代的发明,毫无传统可言。

t*******y
发帖数: 21396
30
哈哈哈哈,四川人真惨,没辣椒也没盐吃

言。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更令人发指的研究证明,从广东和云南贵州两条路向四川的传播是个渐进过程,四川普
: 及吃辣椒是在道光年间的事,现在的川菜的产生实在是非常近代的发明,毫无传统可言。

相关主题
Re: 中國的國歌是不是山寨别人的啊? (转载)让欧洲摆脱饥荒的是美洲的鱼
對蒙元史的歪曲及其嚴重危害zz军事先进文化落后的现象是不存在的
康熙:朕讨厌吃巧克力(转载)真正的技術突破是倒金字塔形,而信息擴散是正金字塔形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w***u
发帖数: 17713
31
自贡井盐一直有吧。好奇的是怎么保证碘。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哈,四川人真惨,没辣椒也没盐吃
:
: 言。

y***i
发帖数: 11639
32
古代盐价高,不是因为他很难造,而是因为大家都需要,产源又容易控制,所以政府
控制住,好拿到垄断价格。这么做相当于政府通过卖盐,变相收人头税。其实要是放开
了,就是古代大家也都能吃到便宜的盐。好比欧洲,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就没听说盐多
贵。

【在 e********3 的大作中提到】
: 肯定的,古代人生活都苦,哪怕所谓的“太平盛世”也不例外,没办法,生产力实在是
: 太低下了,肉酒糖盐对于老百姓都是奢侈品。

H******7
发帖数: 34403
33
NOD,就算现在盐也是政府专营,利润高得吓人。盐业专卖局那班人富得流油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古代盐价高,不是因为他很难造,而是因为大家都需要,产源又容易控制,所以政府
: 控制住,好拿到垄断价格。这么做相当于政府通过卖盐,变相收人头税。其实要是放开
: 了,就是古代大家也都能吃到便宜的盐。好比欧洲,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就没听说盐多
: 贵。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恩格斯修正理論,而不是去歪曲歷史/練乙錚为啥穆斯林没有占领印度?
赵无眠: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现在英国王室是诺曼征服者后人吗?
Re: 中國的國歌是不是山寨别人的啊? (转载)湖湘文化與湖南區域政治傳統論析
對蒙元史的歪曲及其嚴重危害從文學作品探討中國現代史
康熙:朕讨厌吃巧克力(转载)zz 故宫画猫名品集锦
让欧洲摆脱饥荒的是美洲的鱼大家谁知道布罗代尔论述印度的”去工业化“是怎么一回事?
zz军事先进文化落后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如果日本戰勝中國 (转载)
真正的技術突破是倒金字塔形,而信息擴散是正金字塔形二战后真的是美苏争霸那么简单的格局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甘蔗话题: 蔗糖话题: 制糖话题: 技術话题: 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