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9 发帖数: 8613 | 1 在网上这个已经被片面化不知多少次了。
主要原因有二。
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大迁移。南宋后经济和正统文化中心就彻底南移了。明朝都城
后来才移到北京,但是南方的地位仍然很高。清朝就很不同了,政权中心彻底在长江以
北。
辽、金也有不少状元。 |
v**n 发帖数: 135 | 2 政权中心在哪里先不说,清朝状元榜仍然被南方垄断没啥好说的。光是江浙两省状元就
超过总数的六成了。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网上这个已经被片面化不知多少次了。 : 主要原因有二。 : 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大迁移。南宋后经济和正统文化中心就彻底南移了。明朝都城 : 后来才移到北京,但是南方的地位仍然很高。清朝就很不同了,政权中心彻底在长江以 : 北。 : 辽、金也有不少状元。
|
w********9 发帖数: 8613 | 3
南宋以后,随着人口,文化中心就南移了。经济中心南移更早。明朝开始有些返归吧?另外
,明朝做过让北方有更多人中榜的恶性事件。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应该很容易查到。
查到了,是在明朝。当权阶层还是有分量的。地域人脉也会有关系。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政权中心在哪里先不说,清朝状元榜仍然被南方垄断没啥好说的。光是江浙两省状元就 : 超过总数的六成了。
|
f****i 发帖数: 9419 | 4 光扯状元有什么意义?这和现在唯学历论的观点没啥区别。有N多不是状元但是比状元
强的,自从明的八股文之后,状元代表的是考试高智商罢了。和才华多少直接关系能有
多大?虞允文,苏轼都只是进士呢,含金量能和明清的状元比么?状元多最主要的就是
版图扩张,经济发展,生活好了自然重视教育的结果。没什么需要不断强调的,周朝的
时候山东还因为经济环境好,而人文荟萃呢。汉朝的时候河南不也大把的能人?明清的
科举含金量实际上降低很大了。而且由于八股的推广,导致很多人的思维局限性很大,
眼光很越来越窄,这和后来明清走下坡路有很大的关系。清朝有个比较有名的对联,“
咱江南多山多水多秀才,俺北方一天一地一圣人。这种博弈的对联很能说明问题了,古
往今来不是状元的人青史留名的比状元多多了。状元里面干出大事的比例江南的也比别
的地方多。港姐里面冠军的泯然众人的很多也是这个道理,对比真实才能的比例,江南
的状元多,显得含金量比例更低。 |
b*****e 发帖数: 53215 | 5 你不能这样算,状元跟进士的Sample size差太远了
要比你要拿状元跟榜眼,状元跟碳化,庄园根第x名比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光扯状元有什么意义?这和现在唯学历论的观点没啥区别。有N多不是状元但是比状元 : 强的,自从明的八股文之后,状元代表的是考试高智商罢了。和才华多少直接关系能有 : 多大?虞允文,苏轼都只是进士呢,含金量能和明清的状元比么?状元多最主要的就是 : 版图扩张,经济发展,生活好了自然重视教育的结果。没什么需要不断强调的,周朝的 : 时候山东还因为经济环境好,而人文荟萃呢。汉朝的时候河南不也大把的能人?明清的 : 科举含金量实际上降低很大了。而且由于八股的推广,导致很多人的思维局限性很大, : 眼光很越来越窄,这和后来明清走下坡路有很大的关系。清朝有个比较有名的对联,“ : 咱江南多山多水多秀才,俺北方一天一地一圣人。这种博弈的对联很能说明问题了,古 : 往今来不是状元的人青史留名的比状元多多了。状元里面干出大事的比例江南的也比别 : 的地方多。港姐里面冠军的泯然众人的很多也是这个道理,对比真实才能的比例,江南
|
x****o 发帖数: 29677 | 6 江南历来相对北方稳定,战乱少,能安心下来读书
晚明天下大乱,陕西河南饥民遍地,江南人民还相对比较富足
北方靠近草原,历来战乱不止,读书人在战乱中基本没用 |
v**n 发帖数: 135 | 7 南北榜案。洪武三十年进士榜全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都没有,称为南榜。北方人吵起
来,朱元璋命令复查。结果北方人还是一个都上不了榜。朱元璋大怒,大开杀戒,二十
几个考官被凌迟处死。朱元璋亲自策问重考,这次取的全是北方人,南方人一个都没有
,称为北榜。这次事件和别的东西应该没啥关系,就是朱元璋纯粹出于政治考虑弄出来
的。
清朝时也有。乾隆二十六年殿试,第一名原是常州人赵翼,乾隆阅卷时看到应试人姓名
籍贯,有心要给北方人一个状元,就把第三名陕西王杰拔为第一名。
?另外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宋以后,随着人口,文化中心就南移了。经济中心南移更早。明朝开始有些返归吧?另外 : ,明朝做过让北方有更多人中榜的恶性事件。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应该很容易查到。 : 查到了,是在明朝。当权阶层还是有分量的。地域人脉也会有关系。
|
g*******g 发帖数: 9753 | 8 这王杰,在历史上大大有名,比赵翼强多了
可见那些主考是什么水平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南北榜案。洪武三十年进士榜全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都没有,称为南榜。北方人吵起 : 来,朱元璋命令复查。结果北方人还是一个都上不了榜。朱元璋大怒,大开杀戒,二十 : 几个考官被凌迟处死。朱元璋亲自策问重考,这次取的全是北方人,南方人一个都没有 : ,称为北榜。这次事件和别的东西应该没啥关系,就是朱元璋纯粹出于政治考虑弄出来 : 的。 : 清朝时也有。乾隆二十六年殿试,第一名原是常州人赵翼,乾隆阅卷时看到应试人姓名 : 籍贯,有心要给北方人一个状元,就把第三名陕西王杰拔为第一名。 : : ?另外
|
w********9 发帖数: 8613 | 9
?另外
我认为和地域人脉有很大关系。
朱元璋的21个功臣(除了一个人?)都是江北人,几乎都是安徽人,而前面一半多功臣
几乎都是他家乡一带的淮北人。他的子女和21功臣中一半以上的子女有联姻关系。
朱元璋在淮北起家,开始几年的手下都是北方人。那以后,大江南的军事势力都和他作
对,让他用了10几年才搞定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更南一些地区。而后来在北方他受到的非
元军阻力相对要小不少。
朱元璋是个很多疑的人。虽然经过不止一次大清洗,南北人在权力上的分配应该还是很
不平衡。
几乎所有进士和仕途直接相同。51个进士里竟然没有一个北方人,实在是蹊跷。在正常
情况下,如果每个进士是南方人的概率是85%,北方人的概率是15%,北方人不中所有前
51名的概率是十万分之25!!!!我怀疑那些考官有南方人情结并且至少有某种默契。
如果当官,其中40多个人起步至少是一县的父母官吧?开了这样一个的先例,对今后会有多可怕的影响啊?几次以后,南方人就会翻盘了。能不让掌握大权的北方人包括多疑的皇帝生疑吗?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宋以后,随着人口,文化中心就南移了。经济中心南移更早。明朝开始有些返归吧?另外 : ,明朝做过让北方有更多人中榜的恶性事件。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应该很容易查到。 : 查到了,是在明朝。当权阶层还是有分量的。地域人脉也会有关系。
|
w********9 发帖数: 8613 | 10 还有就是涉及到家族问题。同时涉及到前面提过的人口迁移问题。
进士很集中在一些家族里。如果考虑所有的进士,江南的比例就会小很多(15%左右,清
朝略低。)。江南相当多的望族可能是宋朝从北方迁移过去的。南宋应该是个最大的转
换点。那以前,五胡乱华和唐的中和后期都有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向东、向南的迁移。三
国时代大南方的文化似乎还不是很“正宗”。看过一本专门研究越南的博士论文(芝加
哥大学出版?),说东吴的士兵里不少还是百越文化很明显的人。
江南在南宋以后成为经济和文化都最繁荣的地区是毫无疑义的。不少江南人后来应该又
往其它地方迁移了,比如:由于做官或战乱后填补地方的原因。
上海图书馆有最大的家谱收集。可以通过它了解不少父系祖先的历史。元明清也有大的人口动荡,有过大西迁。不少人从江浙去了江西、江西去两湖、两湖去四川。也有过不少广东人往四川方向移动。我们族人(有几个家庭本来就在上海,但也有从很远的地方专门去的)去查过。明朝就从浙江什么道迁出,在江西住了若干代,然后又到了两湖一带。
不应该太静止地或用太现代的眼光看古代一些问题。 |
|
|
w********9 发帖数: 8613 | 11 以前看过或读过几个关于著名传统民宅和家族(包括进士比较多的一个不在小江南的)东
西(包括电视节目),我印象里也是不少家族都有从北方迁移到大南方的历史。
我感觉到在我生活过的三个移民历史比较强的地方(东北和南方都有),人口相对比较
强悍。 |
w********9 发帖数: 8613 | 12 刚查到这个。族群、政治或地域人脉的影响就非常明显而且有依据。
“随着战争的平息和军功的减少,众多的满族旗人家族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功名成
为其入仕的主要途径,如嵩申家族。《清代科举家族》通过对八旗科举家族的履历和其
他史料的分析,考证了江苏、浙江省的进士人数所占比例由清初约35%下降到了清末的
约15%,这主要是因为八旗科举家族在清末的崛起对汉族科举家族形成了冲击。朝廷重
用满族科举家族的倾向也在逐步加强,满族军机大臣中科举出身者不少,如雍正时期的
大学士鄂尔泰、乾隆帝重用的大学士阿桂皆为举人出身,而嘉庆帝时的军机大臣那彦成
,道光帝时的耆英、穆彰阿皆为进士出身。”
http://tangsong.blog.hexun.com/16377378_d.html
评张杰《清代科举家族》
陈小锦
2007-05-17 20:05:41
《清代科举家族》,张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科举是一个争议性很强的话题,涉及面非常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方
面面。自近代学者涉足这一研究领域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科举家族研究在上世纪80
年代后有所突破,高质量的论著主要在明清科举望族研究上。就科举家族研究的现状而
言,基本围绕明清望族、江南进士、地区望族、家族个案、汉族家族等主题。张杰的《
清代科举家族》是首部系统研究清代科举家族的专著,资料翔实,具有极高史料价值。
戴逸先生在序中称“《清代科举家族》是一部拓荒性的学术著作”。
《清代朱卷集成》是史料价值很高的清代考试文献资料汇编。此书由图书版本学家
顾廷龙先生主编,收集自康熙至光绪朝考中举人、进士的士人自行刊刻的科举考试试卷
,内容包括履历(个人与族谱)、科份名次、应试文章。其中最显著的特色是家族中科
名者的世系史料,涉及每一个家族的经济状况、婚姻关系、著名人物、人口数量、社会
地位、民族属性、流动迁移、教育水准、学术著述等,履历内容的准确性超过了普通家
族的家谱或族谱,家族人数又大大超过《清史稿》和《清史列传》所载。这为全方位研
究科举家族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开阔的视野,是当今科举家族最完整的原始资料,但此
书自1992年出版以来未见有人充分利用。
新史料的出现往往是历史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清代科举家族》将“朱卷”与相
关文献,如众多府州县厅镇的方志和专业志,族谱和家谱、年谱及有关文集、奏稿、笔
记、回忆录、人物传记和碑记等相结合,广征博引,言必有据。作者凭扎实的学术功底
,从1992年到2002年,穷十年之力,分类研究420册《清代朱卷集成》。借鉴当代计量
史学、比较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8364份朱卷,其中会试卷1615份
(附武会试卷4份)、乡试卷5162份(附武乡试卷34份)、五贡(包括副贡、优贡、拔
贡、岁贡、恩贡)卷1549份进行抽样,选取清代科举家族的经济基础、人文环境、日常
生活、社会流动、地域变化、家族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了令人
信服的结论。
一般科举研究集于汉族,关于八旗科举家族研究几乎无人论及。《清代科举家族》填补
了这方面的不足。它提供了清朝统治者利用政治权力使八旗子弟在科举中居于有利地位
的客观事实。随着战争的平息和军功的减少,众多的满族旗人家族开始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功名成为其入仕的主要途径,如嵩申家族。《清代科举家族》通过对八旗科举家族
的履历和其他史料的分析,考证了江苏、浙江省的进士人数所占比例由清初约35%下降
到了清末的约15%,这主要是因为八旗科举家族在清末的崛起对汉族科举家族形成了冲
击。朝廷重用满族科举家族的倾向也在逐步加强,满族军机大臣中科举出身者不少,如
雍正时期的大学士鄂尔泰、乾隆帝重用的大学士阿桂皆为举人出身,而嘉庆帝时的军机
大臣那彦成,道光帝时的耆英、穆彰阿皆为进士出身。
《清代科举家族》运用历史社会学与统计分析方法论证历史事实,注意对履历资料
进行甄别、辨析和考订,力求做到去伪存真。其对科举家族兴旺原因的分析,对科举家
族对地方教育的贡献的评价,对科举家族的历史地位的认定等,都基于翔实的史料;利
用计算机检索履历时,留意对一些重叠史料认真核对,以求准确无误;对歧疑迭出的一
些问题,如《红楼梦》继作者高鹗的籍贯与生平,作者援引其朱卷履历等确凿资料,解
决了史籍记载的不足。
《清代科举家族》从经济学、文化学角度揭示出科举背后的考试情结。“科举家族
”的定义为张杰首创。科举家族是指清朝世代聚族而居、从事举业人数众多、至少取得
举人或五贡以上功名、在全国或地方产生重要影响的家族。为什么会形成科举世家?为
什么数代人沉迷于四书五经而乐此不疲?这与社会价值意识有什么关系?读完本书,有
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清代甚或更早的科举家族对科举如此着迷,竟演变成一种考试情
结,以至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境界。该书从经济学和文化学角度对此加以分
析,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科举考试表面公平,背后起决定因素的却是经济条件。科举考试选官制度一直以公
平竞争、平等开放、择优录用为精髓,“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一切考诸试篇”、“
一决于文字而已”,标榜所有待选者机会平等,除极少数“贱民”外,其余均可参加应
试竞争,按照应试者的成绩择优任用,以考卷为录用依据。清政府还允许乡试、会试揭
榜后,落榜者可领回自己试卷,发现有误可告官。科举制度从考前的结保审查,到考中
的监督控制,一直到考后的复查审核,层层进行严格审查把关,施行一套严密而又环环
相接的考试程序,以示公正。为了达到广招人才的目的,科考向全社会开放,不限年龄
,不问出身来历,并可多次报考,即便最寒微的士子,只要考试及第,就能进入上层社
会,有的甚至位至卿相。这使几乎所有的士人都被纳入科举轨道,保证了执政者能从最
广泛的范围选拔最合适的人才进入国家管理机构,打破了世族贵族对权力的垄断,甚至
突破了历来从地主阶级中产生权力精英的界限。
张杰在详细考察清代力田起家的地主、逐什一之利的商贾、军功起家的将领和长期
为宦的官员等四类家族的应考背景后,对朱卷进行抽样分析,证明了一个我们大略知道
、但没有细心求证的事实,即在科举考试表面的公平之下,科举家族的经济条件起着决
定因素。入仕士子绝大多数分布在全国几百个科举家族中,科举家族凭中举的族人延续
地位,达成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家族考试情结。
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据何凤岐奏折中的陈述,考生参加童生县府两
试即需银子十两,在清初十两银子可买十石粮食,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农户的全年口粮,
甚至全部家产。上京考试的巨额盘缠更不用说了。真正的贫寒子弟要想“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是不切实际的。当然他们能上几天学,识文断句可能没问题,但要他们支
付这样庞大的开支是不可想像的。书中举了几个乐善好施的地主“捐卷田”,来说明很
多贫穷子弟连考试的卷纸钱都是靠捐赠而来的。他们的生活困难可想而知,怎么可能连
年参加应试?而且,从县至府城,至京城,近者二三百里,远者四五百里甚至上千里。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可谓长途跋涉,耕读之家的子弟显然难以成行,更不可能反复奔
波于途,除非有人相助。
书中举了两个典型例子:河南虞城县人耿济瀛,家贫以教书为业,他之所以能考取
进士,是由于他遇到了几位业师的多方帮助,给他提供“笔墨之资”,减免他的学费。
江苏南通人张謇,其家族世以务农为生,他父亲为其兄弟聘请塾师,“修条金视他儿逾
倍,邱先生倚之,虑謇兄弟他适”。张謇后来能高中状元,与塾师邱先生在高额报酬驱
动下为他打下扎实的学业基础有很大关系,而其兄张察则因管理家业被迫放弃应举。
据张仲礼统计(1991年),科举中榜的平均年龄分别为:生员24岁,举人30岁,进士
35岁[1]。从黄发垂髫到进士及第,最后跻身于官僚集团,要通过层层筛考,前后达三
四十年。从经济角度看,考生不但要付出巨大的脑力、体力、心血,更需要强大而厚实
的经济后盾。范金民的研究也证明,在明清时期,江南进士在全国数量最多,比例高达
15%,明代状元的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的半数以上也出自江南,究其原因,关键在于
江南科举家族聚族而居,又家道殷实。此外,就江南而言,在科考中最富竞争力的考生
大多来自江南的殷实大族。这使得明清江南进士的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在有限的几姓几
族。
一些世代仕宦的簪缨望族,显示了非同一般的竞争力。清代张氏家族获取功名的人数空
前,总计为554人,其中进士多至24人,几乎占清代进士总数的1%,而这554人中,出
仕人数达254人,接近50%。张英、张廷玉为其代表。时人赞“桐城张氏六代翰林,为
昭代所未有”,而类似张氏这种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科举家族,朱卷履历中还有大量反映
。通过抽样统计,清代从中央到地方政权的庞大官僚队伍,主要集中在全国几百个科举
家族之中[2]。
科举家族的数代前人积累财富,给予后人较优裕的物质与文化教育环境以求取功名
,从而使科举人才辈出,保持科举世家长久不衰的地位。而若族人科举不第,则会逐渐
丧失其优势。如县南唐氏明中叶后科举起家,“明经孝秀接踵而起,遂为望族。崇祯己
卯,族孙次仲汝玫举于南闱,屡上公车不售。顺治中,卒,子孙今亦式微矣”。
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农业社会里,对一出生其一辈子就被决定了的普通人来说,科举
给予他们非常珍贵的希望。这个希望促使贫寒子弟穷尽一生去应试,但求学、应试的漫
长历程要耗费大量的钱财,需要稳固可靠的经济支持,因此实际上入仕者中绝大多数是
富家子弟。在八千多份朱卷中,看不到有中举前“家贫力学”的记载,间接说明中举者
都是富家子弟,是靠优越的生活条件才考中举人的。
但科举真的没有公平吗?科举几乎使所有出身好的男子公平地参加考试,可以按照自己
的教育成就来达到在社会阶梯上上升的目标,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这是了不得的做法。
我们也不能否认,确有一部分下层贫寒人士是通过科举考试公平进入上流社会的。
《清代科举家族》虽然力证经济决定科举家族应考的基础,但科举程序上的公平彰
显了另一种平等。皇亲国戚、富商巨贾、文官武将以及家资丰厚的大地主,为什么在同
样的资产前提下,有的家族很快转变为科举家族,而有的家族却长期与科举功名无缘?
这主要体现在对科举教育的重视与否和科举家族联姻的文化背景上。朱卷履历证明科举
家族数代人历尽千辛万苦为族人提供物质条件和科举教育的环境(祖训、课业、族学传
统),族人中也只有那些通过了残酷考试竞争的、过五关斩六将的幸运儿才有出彩的机
会。而许多宦家子弟不肯向学,那就很难成为科举世家,其社会影响也会弱得多。
张謇的成功有塾师之助,但同样离不了他本人超强的考试毅力。他15岁时考取了生
员,到33岁的时候才中举人,此后又是科场失利。张謇的儿子曾在回忆其父亲苦读的一
篇文章中提到:父亲每夜点了一盏油灯,写字读书,桌子下面的两只脚,差不多做了蚊
子的饭菜,个个不住嘴地大吃特吃;父亲被咬得苦不堪言,后来搬了两只空坛子,摆在
桌子底下,拿两只脚伸进坛里去,蚊子就没有办法来侵扰了。中举后近十年,才终于在
42岁时考中了状元,到达科考最高峰。
在基本应试条件完备后,考试的毅力与勤奋成为成功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众多寒士
踊跃应举的根本所在。张杰通过对朱卷履历中有关及第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婚姻的大量
记载的分析,得出了这个结论:在科举家族的婚姻行为中,除政治考虑外,更受重视的
是双方的文化背景。换言之,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家族的文化素养,而不是权
力和财富[3]。文化上的强势结合保障了家族后代的优生,增强了家族文化教育水平,
从而使家族的科考长盛不衰。
美国人明思溥提出过一个问题:“以前一个老童生,一直考到九十岁,不考中不止
,不考死不止,非极有忍耐的人绝对做不到了;我们除掉了忍耐的特性之外,也别无可
以解释的方法。功名利禄的解释是不中用的,试问九十大庆以后,即使中上秀才,又怎
么讲?他又有几年福气可享?”是什么东西,激励着成千上万的落第者徒步于没有尽头
的漫漫科举路?中国特有的家族考试情结是如何形成的?
《清代科举家族》对科举家族的社会功能及社会价值、文化教育的观念的揭示值得
我们深思。中国传统社会被一些学者称之为“科举社会”。清代任用官员,首重“科甲
出身”,致使世人“学与干禄”成为一种毕生奋斗的理想。中国传统儒学倡导“学而优
则仕”,读书应考、出仕做官成为人生的惟一价值取向。这与农业社会的封闭性有关。
农民种地要靠天吃饭。即使是大地主,遇水旱天灾、颗粒不收年份,佃户会大批逃亡,
地租也就难以征收。军人一旦上了战场就生死未卜,打了胜仗,得不到多少赏赐,打了
败仗,轻则革职,重则杀头。经商向来被视为末业。只有做官最无风险,享受固定俸禄
,还有各种特权,所以古代中国“长期的官僚政治,给予了做官的人,准备做官的人,
乃至从官场退出的人,以种种社会经济的实利,或种种虽无明文规定,但却十分实在的
特权,那些社会经济的实利或特权,从消极意义上说,是保护财产,而从积极意义上说
,则是增大财产。‘做官与发财’始终是连在一起讲的”[4]。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科举考试是贫寒子弟出人头地、光宗
耀祖的惟一通道,做了官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彻底改变个人乃至家族的命运,获得丰厚的
经济利益和显赫的社会地位。对于绝大多数想向上爬的人来说科举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故有“去到考场放个屁,也替祖宗争口气”的谚语,即指上过考场的佃户,回乡后地主
对他便另眼相看。在清代,当了秀才就可以改换门间。平常住房的门高都是七尺,而秀
才之家则是七尺三寸。因为秀才可戴官帽,帽子上有个顶子,故须加三寸。从这个细节
可见社会对科名的重视[5]。国家对有科名的生员给以特殊身份,“免其差徭,地方官
则以礼相待,非黜革不受刑责”。若会试中式或进士点翰林,则更为荣显。而士绅家族
除了这些法定的特权外,还可凭借自己的地位身份,保护自己的家产不受官府侵犯。通
过承办各种差役,如防治洪灾、丈量田亩、管理庙宇、承包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等,获取
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所以科举入仕成为科举家族全体族人寄托在举子身上的殷切期望。在封建社会中,
士人应考并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经常肩负着整个家族的共同愿望。科举家族的成年
男子,能够长期不事生产而读书应举,背后靠的是整个家族提供的巨大财力支持。世代
从农的张謇家族到他这一代已是地主,却还须“一家父母兄弟,不顾生计的压迫环境的
艰困,各个咬紧牙根,忍穷耐苦”,这证明个人的考试行为已变成了家族目标。科举家
族创设良好的环境支持考生,如设公益性质的族田作为族人科考经费来源。据广西《西
林岑氏族谱》记载,岑氏家族每年花在聘请教师上的束修银大约在二百两左右,在家塾
读书的族中子弟每人每月酌给膏火笔墨纸张银二两。岑氏家族每年有房地产和田租银收
入约七百两,用做家庙家塾专项开支,其中家庙三季祭祀用银一百五十两,维修费用一
百五十两,余下四百多两为教育经费。实际上每年教育经费都有节余,作为“添置祭器
书籍及资送岁科考、乡会试之用”。立族学(安徽桐城姚氏的“家塾”、福建侯官郭氏
“书室”、山西灵石何氏“皋比”、山东福山王氏“义塾”等),定族规(祖训,如尹
廷璧祖父“业儒,淡泊寡营,携孙课蒙四方,口讲指画,爱劳备至”,祖母“尤嗜诗书
,家贫勤于纺织,孙甫六七龄,寒夜萧条,令诵读其侧,偶闻辍声,即晓以古人大义,
泪涔涔下,寿九十,孙拔萃,犹及见之”,而诸如“头悬梁、锥刺股”之类,更是不胜
枚举),是为了使整个家族世代不懈于教育,鼓励族人应考,以期族人获得官员身份和
地位,从而使家族依靠科举的成功来维持它长期的支配力量。
除了家族自身的科举动力外,统治阶级有意识鼓励应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皓首
穷经的应试考生沈德潜为例。沈氏1694年入长洲县学为生员,时年21岁。以后他接连17
次乡试落第,到1739年成为联捷进士,年已66岁,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应试时
间长达45年之久,若加上考生员的时间,当在50年以上。中举后短短8年之间,沈德潜
就从区区七品的翰林院编修成为二品侍郎大员,创造了老年升官的罕有纪录。而沈德潜
连升九级,完全是乾隆帝有意提拔。他公开说:“沈德潜优升阁学,朕原因其为人诚实
谨厚,且怜其晚遇,是以稠叠加恩,以励老成积学之士。”乾隆帝如此破格给沈德潜加
官晋级,目的就是为众多科场落第者树立一个榜样,他们只要像沈德潜那样,老老实实
地读书应考,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科举做官的夙愿。
当科举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所依赖的惟一的、又是最重要的挑选人才的机器,科举考
试就“演化为一种惯例式的全民动员,已接近于一种宗教行为。它将考试演化为程序、
规则、禁忌以及庆典仪式,使其彰显为民众生活的中心,也淡化了一切与其无关的活动
选择”[6]。科举家族“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考试情结的根源便在于此。
科举取士制度历行一千三百年,从来就不缺乏批评者。但直到近代,当传统中国遭
遇到来自西方的现代实学的威胁时,科举取士制度才暴露出它在科技时代的巨大弱点,
也因此遭到最激烈的批评,并迫使清政府于1905年废止该制度。不过,一种制度的确立
与施行(而且历经十多个世纪),肯定有其历史合理性,正如它的废除也恰恰是因为它
业已失去这种历史合理性一样。就此而言,《科举学导论》的作者刘海峰先生的观点值
得一提,他在对科举史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这种制度与集权、文化传播、教育推广以
及阶层的纵向流动等方面的适应性:“在古代社会,体现公平竞争精神的科举制有利于
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推广,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集权统治,并且在相当范围内促
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是适应当时社会的一种考试选才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59。
[2][3]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16,128。
[4]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齐如山,《中国的科名》,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6]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广西师
范学院法商学院) |
w********9 发帖数: 8613 | 13 在清朝,从江南出来的进士人数基本在显著下降。由于若干方面的原因吧?一些应该已
经提过了。西方入侵和文化冲击也是最大的一个原因。后来50多年还不到9%。 |
c********d 发帖数: 151 | |
B****s 发帖数: 5731 | 15 唱歌那个大大有名,状元这个也不见得。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王杰,在历史上大大有名,比赵翼强多了 : 可见那些主考是什么水平
|
w********9 发帖数: 8613 | 16 清代满人(包括汉旗人)人口比例不到1%,但是进士比例却高达5.6%。
清代奇怪的翰林构造:
========================
http://202.112.82.59/history/new%20books/17.htm
该书为认识士大夫这个群体在清代的特征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对于了解清朝政治制度
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认为,清代翰林中包括了规模可观的满族、蒙古和八旗汉军籍成员,总人数达
600人之多,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少数民族高级文官集团和上层知识分子群
体。正是由于这个庞大的少数民族群体的存在,使清朝的翰林乃至整个士大夫集团出现
了与历朝历代以汉族翰林为主的士大夫群体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这些特征反过来又深刻
地影响了有清一代的政治决策和制度建设,构成了清朝不同于以往汉族王朝的诸多差别
。 对这样一个由少数民族成员组成的翰林集团作为社会群体进行审视,体现了社会史
研究的特点。而该书的长处,则在于将对社会群体的研究与制度史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
起。 在该书的前三章中,作者为清代满蒙翰林群体作了历史定位,阐述了这一群体的
形成过程。指出,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时,只谈秀才、举人和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
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忽视了翰林院中的庶吉士培养制度。明清特别是清代,由进
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上清朝特有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
和发展,于三级结构之上又多出一个层次即翰林,并因此而提出明清科举制度为四级人
才结构的新见解。作者注意到清廷经过变通,特为满蒙等旗籍官员设置“外班翰林”制
度,使之成为满蒙翰林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这些特定制度进行了详细考察的基
础之上,作者为清朝满蒙翰林群体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即“由一甲进士、满蒙庶吉
士、外班翰林和特授馆职而产生的满蒙翰林官,共同组成了清代满蒙翰林群体。前两类
成员无疑是群体的主流,而后两类成员的素质则相对较低,参差不齐。” 作者论述了
满蒙翰林在有清一代政治、文化和行政等方面的作用与贡献。同时也注意将满蒙翰林与
同时代的汉族翰林进行比较,以认识满蒙翰林群体的特点。指出,有清一代真正为皇帝
和满洲贵族集团倚重和信赖的,始终是满蒙士子而非汉官,在翰林群体中,满洲翰林的
地位和作用远远胜过汉族翰林,这是“首崇满洲”的指导思想在统治决策中的具体体现
,即使在历史进入近代之后仍然是如此。清代官职有满缺、汉缺之分,但这并不意味着
满汉各分其半,双方是对等的关系,事实上,满蒙官员不仅在地位上始终位居主流,而
且在官缺数量上也不相等。凡属作用关键,或系肥缺,满蒙官员数量均远远超过汉官。
就此而言,满蒙翰林群体在对朝廷决策的作用和影响上,便显得尤为重要。
该书的另一独到之处在于,注意到满蒙翰林群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汉族士大夫群体在
性质上的不同。认为“文学侍从兼家臣的双重角色,文武并重、亦文亦武的用人倾向,
也为清代翰林尤其是满蒙翰林的作为规定了范式。但是,满洲贵族视士人如仆役的习惯
做法和清代统治者与满蒙翰林之间的主仆关系,也为清入关后的满蒙翰林的作为规定了
方向,为其境遇蒙上了阴影。”清朝统治者对汉族士大夫尤其是江南士大夫集团实行拉
拢和打压并举的政策,而以打压为更甚;对本民族的官僚大臣则视之为奴仆,这是由满
族社会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处在这种严酷环境下的士大夫,已经很难像以往
历朝的士大夫那样,标榜以“道”自重的所谓儒家立场。从满蒙民族内部成长起来的翰
林,虽然用的是汉语,学的是儒家的思想文化,却很难体会属于更深文化和精神层次上
的士大夫的风骨,以他们为导向的清代翰林群体,也就因此而少了些尊严和理念,多了
些对皇权的依赖和顺从。 |
w********9 发帖数: 8613 | 17 第一贴里提到辽。我记得辽人里汉人的比例达到了1/3左右。辽朝用心收了不少工匠或
有技能、文化的汉人。 |
w********9 发帖数: 8613 | 18 清朝(除了后来70年)是中国最好的朝代之一,女真在入关前就已经很汉化(努尔哈赤
也读汉文化经典)。但是上千年里占世界1/6到1/5左右的汉民族人口却被外族长期统治
,的确令人惊叹。当然蒙古人在更复杂、更大的地区做得更大。 |
w********9 发帖数: 8613 | 19
翰林里满蒙人数比例高达10%。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清代满人(包括汉旗人)人口比例不到1%,但是进士比例却高达5.6%。 : 清代奇怪的翰林构造: : ======================== : http://202.112.82.59/history/new%20books/17.htm : 该书为认识士大夫这个群体在清代的特征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对于了解清朝政治制度 : 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认为,清代翰林中包括了规模可观的满族、蒙古和八旗汉军籍成员,总人数达 : 600人之多,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少数民族高级文官集团和上层知识分子群 : 体。正是由于这个庞大的少数民族群体的存在,使清朝的翰林乃至整个士大夫集团出现 : 了与历朝历代以汉族翰林为主的士大夫群体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这些特征反过来又深刻
|
n****o 发帖数: 2339 | 20 如果以长江划,那北方好像就差很多了。长江以南除了江南,那安徽福建广东两湖,人
口比江北多不少吧。不过北方人好像读书是稍微菜一点。那个什么学部委员,南方人绝
对多数啊。按说北方大学那时候比南方不会少很多。你说比富庶的江南广东差,还可以
找找借口,说比边远的南方省份还差,好像说不过去啊。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网上这个已经被片面化不知多少次了。 : 主要原因有二。 : 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大迁移。南宋后经济和正统文化中心就彻底南移了。明朝都城 : 后来才移到北京,但是南方的地位仍然很高。清朝就很不同了,政权中心彻底在长江以 : 北。 : 辽、金也有不少状元。
|
|
|
v**n 发帖数: 135 | 21 简单说几点。
1。朱元璋的集团是淮帮,分淮南北没多大意义,硬要分得话,以淮南居多。朱元璋本
人是濠州人,在淮南。
2。蒙古铁蹄统治之后,北方残破,明初南北人口比例失衡,大约是四比一,加上教育
荒废,北方一时考不过南方没什么奇怪的。即使在今天,如果全国统考统一评分的话,
某省第一名不及某省一百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3。朱元璋的主意肯定是他自己拿的,和功臣集团无关,和他对南人北人的看法也无关
。他是以大一统帝国的皇帝自居的。出发点很简单,他绝不允许他的帝国一半国土出不
了一个进士,尤其在首都南京的情况下,北方的安定更需要小心留意。他的多疑和偏执
让事态恶化,但不是主因。
4。当时是朱元璋统治晚期,老朱的厉害大家都领教过了。考官们不可能成心和他作对
,不过就是迂,不知变通,试卷是这样,只能评这样的分,不知道皇帝没有退路了,于
是白白送了命。后来靖难时,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5。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明朝改了规矩。进士录取不再是全国一个标准,而是按地域划
分,仁宗时定南北比例为六比四,正统年间再加上中(云贵川三省加朱元璋老家凤阳)
,南北中比例为55%,35%,10%。
6。清朝江浙两省进士总人数五千七百多人,全国总数两万六千多,江浙占的比例大约
是22%。后期下降较多,和太平天国战乱有关。
7。清朝各省进士比例较为均衡,背后是有原因的。清初进士数量与举人数量挂钩,时
间一长,发达省份优势越来越大。康熙五十一年,因各省进士人数相差悬殊,进士名额
改为按各省人数酌情而定。此后,边远省份进士数增加,科举大省被迫让出部分名额。
8。与进士数要搞平衡相反,明清对巍科基本不加限制。于是在明清两朝都出现了南方
长期垄断状元的现象,甚至江苏在清初曾连得11科状元。江浙两省巍科占清朝近六成,
而进士数仅占两成。可以想见,如果进士不加限制,比例将严重失衡。
9。辽朝汉人占人口的大多数。
10。旗籍进士1400,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旗人人口占1%,占有的资源可远远不止这个
比例。综合来看,这个结果正常。 |
w********9 发帖数: 8613 | 22
是在谈南宋以后的明清了。以前一直是北方在文化上主导。
那时期小江南(从苏南,主要是南京开始到苏州一带)大概占明朝总人口的5%到10%左
右。
【在 n****o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以长江划,那北方好像就差很多了。长江以南除了江南,那安徽福建广东两湖,人 : 口比江北多不少吧。不过北方人好像读书是稍微菜一点。那个什么学部委员,南方人绝 : 对多数啊。按说北方大学那时候比南方不会少很多。你说比富庶的江南广东差,还可以 : 找找借口,说比边远的南方省份还差,好像说不过去啊。
|
w********9 发帖数: 8613 | 23
1.现在正好在淮河边上,那时叫淮北濠州。应该改过道了。我提淮北,是因为在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就移向淮南。我在指出它和河南以及北方其它地区更紧的联系。
2.那是洪武30年吧?洪武14(1381)年,北方(除去山海关外和塞外)人数总计
1516万人,户数总计228万户。金刚亡后不久(1236),北方是110多万户。前面我也提
到“有些返归”。洪武2年开始,明朝就开始把不少苏州和周围几个繁华地区的富户和
商户往北方回迁。明初几十年一共往北方迁了200万人。建立明朝,南方的战乱也损失了不少
人口。在1350年前的40多年里江南发生了几次非常大自然灾害,两广发生大瘟疫死了巨
大的人口。洪武30年,北方人口应该增加了不少。古代人寿命短(那时应该平均不到45),生育早,人口起伏很快。那时江南的人口应该不足总人口的10%。7百万左右?我的那个概率估计已经假设了前30名里没有一个是北方人,但是北方无一进士的那个事件概率仍然是小于万分之一。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高考,河南、山东和河北一直都是强省吧?对弱省恐怕用100也极其夸张了。
3.理解和部分说法的差异。我尽量综合了当时的重要情况。除了有中心权力圈子(22个全部来自北方的最权贵的家族)几乎百分之百的小区域化和联姻化,我前面也提到南方一直在和北方人为绝对军事骨干的明军作对。尤其是江南中心(包括苏州)。还有从江西到湖北。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和江南富豪隔阂比较深。北方人是他的根本,人心不能失去,而且需要特别关照。
4.那已经是洪武30年了。北方能有那么差吗?反正是北方人反应极其强烈,狠告考官们舞弊。
5.照顾自己的根基地不正是又又又反应了地域人脉很重的一面吗?
6.同意。
7.部分对。兼顾强地区的优势。配额变化厉害。
http://lz.book118.com/readonline-2779-2768-60.aspx
“
科试等录取名额是以次年的乡试录取举人数量为基数分配的。以顺治二年(1645)乡试名额分配为例,顺天168 人,江南163 人,浙江107 人,江西113 人,湖广106 人,福建105 人,河南94 人,山东90 人,广东84 人,山西79 人,陕西79 人,广西60 人,云南54 人,贵州40 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乡试名额分配为:顺天141 人,江南83 人,浙江71 人,江西75人,湖广70 人,福建70 人,河南62 人,山东60 人,广东57 人,四川56人,山西53 人,陕西53 人,广西40 人,云南57 人,贵州40 人。乾隆九年(1744 年)乡试分配名额为:顺天135 人,江南114 人,浙江94 人,江西94 人,湖广93 人,福建85 人,河南71 人,山东69 人,广东72 人,四川60 人,山西60 人,陕西61 人,广西45 人,云南54 人,贵州34 人。名额的产生大体依据每省区的人口数量、人文状况和经济情况,并参照前三科实际录取人数取其平均数。科试录取的生员人数,乾隆九年(1744 年)以前屡有变动,乾隆九年规定:每一个举人名额可取应试生员:顺天、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广为80 名,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为60 名,广西、云南、贵州为30 名。乾隆十二年又定:各省每中副榜一名,准予增加40 名、30 名、20 名不等。奉天、台湾、甘肃、宁夏等另有特殊规定。
”
相对来说,江南在明朝基本达到顶峰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8.这不奇怪。前面提过了。政权和权力集团彻底在北。况且清朝人口急速膨胀。人口结构发生大的变化。还有提过的其它原因。而且我们不正谈朱元璋把50名进士(全是南方人)全都换成北方人,而且还加了11名吗?!?!巩固自己的势力、削弱对抗势力是明清都做得很明显的。明初一些江南富豪被强迫北迁。
9.我应该是在本历史书(柏杨的?)里看到的,也可能记错了。但是这里也说是1/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12/19/3838914_133164943.shtm
10.后来清国不清。旗人后来变得势弱了,有不少甚至很破落。旗人大量参考也相对晚。即使
如此,进士里有5.6%,翰林却占10%!与明朝类似的偏重不也是太明显了吗?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简单说几点。 : 1。朱元璋的集团是淮帮,分淮南北没多大意义,硬要分得话,以淮南居多。朱元璋本 : 人是濠州人,在淮南。 : 2。蒙古铁蹄统治之后,北方残破,明初南北人口比例失衡,大约是四比一,加上教育 : 荒废,北方一时考不过南方没什么奇怪的。即使在今天,如果全国统考统一评分的话, : 某省第一名不及某省一百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 3。朱元璋的主意肯定是他自己拿的,和功臣集团无关,和他对南人北人的看法也无关 : 。他是以大一统帝国的皇帝自居的。出发点很简单,他绝不允许他的帝国一半国土出不 : 了一个进士,尤其在首都南京的情况下,北方的安定更需要小心留意。他的多疑和偏执 : 让事态恶化,但不是主因。
|
v**n 发帖数: 135 | 24 淮北濠州是并列,好比说北京上海。不是说濠州在淮北。濠州一直在淮河南岸。
关于人口,我把洪武二十六年的统计贴出来,自己算算,我就不说什么了。
南方: 南京1076万 四川147万 江西898万 湖广470万 浙江1049万 福建392万 广东301
万 广西148万 云南26万
北方: 北平193万 山东526万 山西407万 河南191万 陕西232万
关于辽国汉人,你的链接也说了,三分之一是辽京临潢的汉人比例。越往南汉人比例越
高。到了燕云十六州就是汉人压倒多数了。整个辽国境内汉人是多数。
满清时全体汉人都一个待遇,有什么南北。北方汉人也没捞到好处。不过满人在大权独
揽的同时,参考各省人口分配进士名额,使之不致差别过大,也算相对公平。我原本以
为你说江南科举不过如此,所以举例说如果取消限制,江南的进士会更多,优势会更明
显。如果你没有这个意思,那和我的说法并不冲突。
旗籍进士,没啥好说的。破落不破落,汉人都不好比。而且你说参加得晚,至少从进士
比例来看,并不成立。顺治朝就有5%,康熙乾隆两朝略低,雍正嘉庆道光三朝超过6%,
后期的咸同光三朝反而不是最高的。总之,那是人家的天下,几个进士,真的没啥好说
的。
以后,经济重心就移向淮南。我在指出它和河南以及北方其它地区更紧的联系。
失了不少
45),生育早,人口起伏很快。那时江南的人口应该不足总人口的10%。7百万左右?我
的那个概率估计已经假设了前30名里没有一个是北方人,但是北方无一进士的那个事件
概率仍然是小于万分之一。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个全部来自北方的最权贵的家族)几乎百分之百的小区域化和联姻化,我前面也提到南
方一直在和北方人为绝对军事骨干的明军作对。尤其是江南中心(包括苏州)。还有从
江西到湖北。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和江南富豪隔阂比较深。北方人是他的根本,人心不
能失去,而且需要特别关照。
们舞弊。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 1.现在正好在淮河边上,那时叫淮北濠州。应该改过道了。我提淮北,是因为在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就移向淮南。我在指出它和河南以及北方其它地区更紧的联系。 : 2.那是洪武30年吧?洪武14(1381)年,北方(除去山海关外和塞外)人数总计 : 1516万人,户数总计228万户。金刚亡后不久(1236),北方是110多万户。前面我也提 : 到“有些返归”。洪武2年开始,明朝就开始把不少苏州和周围几个繁华地区的富户和 : 商户往北方回迁。明初几十年一共往北方迁了200万人。建立明朝,南方的战乱也损失了不少 : 人口。在1350年前的40多年里江南发生了几次非常大自然灾害,两广发生大瘟疫死了巨 : 大的人口。洪武30年,北方人口应该增加了不少。古代人寿命短(那时应该平均不到45),生育早,人口起伏很快。那时江南的人口应该不足总人口的10%。7百万左右?我的那个概率估计已经假设了前30名里没有一个是北方人,但是北方无一进士的那个事件概率仍然是小于万分之一。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 高考,河南、山东和河北一直都是强省吧?对弱省恐怕用100也极其夸张了。 : 3.理解和部分说法的差异。我尽量综合了当时的重要情况。除了有中心权力圈子(22个全部来自北方的最权贵的家族)几乎百分之百的小区域化和联姻化,我前面也提到南方一直在和北方人为绝对军事骨干的明军作对。尤其是江南中心(包括苏州)。还有从江西到湖北。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和江南富豪隔阂比较深。北方人是他的根本,人心不能失去,而且需要特别关照。
|
t**x 发帖数: 20965 | 25 南方精于量产而已
如今日早泄娃
【在 n****o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以长江划,那北方好像就差很多了。长江以南除了江南,那安徽福建广东两湖,人 : 口比江北多不少吧。不过北方人好像读书是稍微菜一点。那个什么学部委员,南方人绝 : 对多数啊。按说北方大学那时候比南方不会少很多。你说比富庶的江南广东差,还可以 : 找找借口,说比边远的南方省份还差,好像说不过去啊。
|
w********9 发帖数: 8613 | 26
:濠州一直在淮河南岸。
在这点上,是我错了。
类似京津或者苏杭。但是有根本的不同。凤阳就在淮河边上。提濠州就说淮北濠州,应
该是指濠州和淮北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意味着和”北方“的紧密联系吧?
301
大北方实际上是被当时的行政划分在名义上被割裂了。南直隶(江苏和安徽)中相当大
的部分其实和”北方“联系更紧密。大北方的主体是“北方五省”。南方的核心在江南
,而江南的核心在苏州及其附近。那时南京早已经是南北混和之地了。
江南(即使包括当时的南京)也不过7百万左右。
http://www.lw23.com/paper_124341571_5/
而且从明的第二年开始,江南中心一带就被大力削弱,富户和大族被强迫向北(江北安
徽,苏北,和南京等)大量迁移。明初还要在凤阳建都,搞了多年的建造。也要把都城
移回河南。最后是移到河北。对北方的偏重,实在是太明显了。
1549万。总人口:6055万。
大概占26%。
从明第二年开始人口就从江南和附近大量外移。江南和附近的文化比重就应该相对下滑
了。看江西人口: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8982482
弘治四年(1491 年) 6549800
万历六年(1578 年) 5859026
辽国土地可比宋,虽然辽人口从来不超过900万。临潢的汉人人口应该算不低的了,应
该是被强制的新移民。北方人口成份很复杂。仅对契丹人口的估计就从来都非常不确定。有说一百多万,也有说几百万的。难定论。1/3可能非常低估了,但是不影响我在那帖子里想说的:辽也应该有不少宋朝进士水平的人。
这方面我前面没有想过。我也觉得不是什么话题。
:不过满人在大权独
“不过如此”?
:所以举例说如果取消限制,江南的进士会更多,优势会更明
:显。如果你没有这个意思,那和我的说法并不冲突。
我是说了几个原因的。但你似乎认为配额是最重要的一个,而我指出:也有对强省的顾
及,有大的调节。
:旗籍进士,没啥好说的。破落不破落,汉人都不好比。而且你说参加得晚,至少从进士
:比例来看,并不成立。顺治朝就有5%,康熙乾隆两朝略低,雍正嘉庆道光三朝超过6%,
:后期的咸同光三朝反而不是最高的。总之,那是人家的天下,几个进士,真的没啥好说
:的。
我说的是满族参考"相对晚",而不是晚。
清朝才多长?清朝搞全面的科举还不到260年!康熙和乾隆在位120!顺治多少年呢?顺治分过满榜和汉榜,那能算吗?顺治还有过对江南影响很大的考场大案,涉及不少考官和考生,也波及到其它地方。
如果保持逻辑一致的话,那也可以说:几乎完全是靠北方人建立的政权,明朝,对北方
人和北方照顾也是没啥可说的。我正是指出了人脉作用在两朝都类似地表现了。同时也
指出了它们的极端点:南北榜案的两方,外班翰林。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淮北濠州是并列,好比说北京上海。不是说濠州在淮北。濠州一直在淮河南岸。 : 关于人口,我把洪武二十六年的统计贴出来,自己算算,我就不说什么了。 : 南方: 南京1076万 四川147万 江西898万 湖广470万 浙江1049万 福建392万 广东301 : 万 广西148万 云南26万 : 北方: 北平193万 山东526万 山西407万 河南191万 陕西232万 : 关于辽国汉人,你的链接也说了,三分之一是辽京临潢的汉人比例。越往南汉人比例越 : 高。到了燕云十六州就是汉人压倒多数了。整个辽国境内汉人是多数。 : 满清时全体汉人都一个待遇,有什么南北。北方汉人也没捞到好处。不过满人在大权独 : 揽的同时,参考各省人口分配进士名额,使之不致差别过大,也算相对公平。我原本以 : 为你说江南科举不过如此,所以举例说如果取消限制,江南的进士会更多,优势会更明
|
v**n 发帖数: 135 | 27
:类似京津或者苏杭。但是有根本的不同。凤阳就在淮河边上。提濠州就说淮北濠州,应
:该是指濠州和淮北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意味着和”北方“的紧密联系吧?
北京上海只是为了说明并列关系。
淮帮,把它看成一小块地域里的一个圈子比较适合。你非要把它说成是北方利益的捍卫
者,代言人,多少有点勉强。而且后来以文官治国,功臣集团的影响也小了。更别说老
朱早就杀了不少功臣。
一个北方情节很重的人,看到明朝内阁里络绎不绝的南方人,说不定会觉得那是南方的
朝廷,虽然首都在北京。好比“正宗”鲜卑人看不惯洛阳的北魏朝廷一样。
折中一点看,明朝是大一统帝国,南北都有股份。从大一统的角度去看,很多事情会好
理解一点。
:大北方实际上是被当时的行政划分在名义上被割裂了。南直隶(江苏和安徽)中相当大
:的部分其实和”北方“联系更紧密。大北方的主体是“北方五省”。南方的核心在江南
:,而江南的核心在苏州及其附近。那时南京早已经是南北混和之地了。
:江南(即使包括当时的南京)也不过7百万左右。
:http://www.lw23.com/paper_124341571_5/
:而且从明的第二年开始,江南中心一带就被大力削弱,富户和大族被强迫向北(江北安
:徽,苏北,和南京等)大量迁移。明初还要在凤阳建都,搞了多年的建造。也要把都城
:移回河南。最后是移到河北。对北方的偏重,实在是太明显了。
核心在江南,可不是只有江南。南北榜案的状元陈(安+阝)就是福建人。明初很多状
元都是江西福建人。
朱棣迁都是有特殊原因的,想必你也知道。
后来仁宗时,曾经把北京改称为行在,打算再迁回南京。不过他命短,很快就死了。后
来英宗时,才又把北京定为京师,不再折腾了。
:辽国土地可比宋,虽然辽人口从来不超过900万。临潢的汉人人口应该算不低的了,应
:该是被强制的新移民。北方人口成份很复杂。仅对契丹人口的估计就从来都非常不确
定。
:有说一百多万,也有说几百万的。难定论。1/3可能非常低估了,但是不影响我在那
帖子
:里想说的:辽也应该有不少宋朝进士水平的人。
好吧,那我就再说一次,辽国汉人占人口的多数。这个结论没有疑问,只要把燕云十六
州算进来。
:这方面我前面没有想过。我也觉得不是什么话题。
意思就是说,无所谓南北了。满人,异族。
“不过如此”?
就是说,你似乎觉得江南人科举考试的能力并不突出。
:我是说了几个原因的。但你似乎认为配额是最重要的一个,而我指出:也有对强省的顾
:及,有大的调节。
看客观效果吧,强弱差距缩小了。
:我说的是满族参考"相对晚",而不是晚。
:清朝才多长?清朝搞全面的科举还不到260年!康熙和乾隆在位120!顺治多少年呢?
顺治
:分过满榜和汉榜,那能算吗?顺治还有过对江南影响很大的考场大案,涉及不少考官
和考
:生,也波及到其它地方。
满榜当然算,人家也是进士出身。
满人不会以进士多而特别自豪吧,得天下才是更值得自豪的事情。
:如果保持逻辑一致的话,那也可以说:几乎完全是靠北方人建立的政权,明朝,对北方
:人和北方照顾也是没啥可说的。我正是指出了人脉作用在两朝都类似地表现了。同时也
:指出了它们的极端点:南北榜案的两方,外班翰林。
老实说,我有点不太清楚你到底想说什么。
你似乎想说,北方科举并不弱。另外,你又说明朝照顾北方。北方不弱,但是照顾完了
也只能达到四比六?那要是不照顾呢?
看看这个六比四的比例,如果是南方人,会怎么定?很可能就不设限额了,反正随便考
他们都有优势。那要是北方人会怎么定?定个四比六不是明摆着承认不如人吗?如果是
一个北方情结很重的人,少说也要定个五比五吧?
从大一统帝国的角度看,应该怎么处理?不设限制已经证明有可能会出问题。定个七比
三?即使这事实上是对北方的照顾,肯定也会被视为是对北方的轻视。谁要是这么定那
就是脑子坏掉了。定个五比五?南方那边又搞不定,自己也觉得说不过去。定个六比四
,双方都不太满意,但也都可以接受。大家都委屈,就都忍忍吧。
因此可以说,明朝既不单是南方的,也不单是北方的,它是全体汉人(中国人)的国家
。它的结局,很可惜。
最后说说,科举和人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也无需多强调了。英雄不问出身。况且,
即便是科举,只要教育上来了,中举的人自然就多了。只不过这里讨论科举,就事论事
罢了。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 :濠州一直在淮河南岸。 : 在这点上,是我错了。 : 类似京津或者苏杭。但是有根本的不同。凤阳就在淮河边上。提濠州就说淮北濠州,应 : 该是指濠州和淮北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意味着和”北方“的紧密联系吧? : 301 : 大北方实际上是被当时的行政划分在名义上被割裂了。南直隶(江苏和安徽)中相当大 : 的部分其实和”北方“联系更紧密。大北方的主体是“北方五省”。南方的核心在江南 : ,而江南的核心在苏州及其附近。那时南京早已经是南北混和之地了。 : 江南(即使包括当时的南京)也不过7百万左右。
|
w********9 发帖数: 8613 | 28 我想我己经说得很清楚了。(对江南的人口质量并没有情绪化的想法。)
江南在文化上达到顶峰,主要是在宋朝到明初;后来回落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1. 在历代,人脉关系都十分重要,明也不是例外。(明对其建国的根基地尤其是老家一带有很大的偏重,对多年有敌对历史的江南和南方重要政治地区---(不包括人口最多的南直隶的很大部分,尤其是苏北和江北安徽)---有明显打压。)硬是说明朝脱离了这个基本点,或者说:明是个非同寻常的例外,不是很有道理。我前面列举的不少例子已经说明了明朝的地域偏重性。
2. 政权中心的远移非常重要。
3. 北方从明初二年就一直在显著恢复(包括从江南的大量强制移民)。江南尤其是核
心的人口比重下降、富人比例下降、政治比重也下降。清朝更是人口膨胀,已经不能单
纯地和明初相比。这是各地域发展、人口数、密度、和质量相对发生重大大变化的动态问题。
至于提濠州就经常会说淮北濠州,也许是因为濠州在淮河边上、在江北安徽偏北,而在唐朝就是和徐州在一起被同治。我认为,后来还用这个说法不是没有大的意义的。 |
w********9 发帖数: 8613 | 29 康熙以后才按人数比例录取进士。顺治时还没有。满榜出的进士当然会有大的不同。 |
w********9 发帖数: 8613 | 30 重申一下:人口,尤其是富户和大族,的被迫大规模迁移,对地方文化影响很大。江南
在宋朝左右发生了突变,在明朝发生了反向的大变。 |
|
|
w********9 发帖数: 8613 | 31 我说过了:辽代人口民族成份复杂,对人口数的定论很缺乏。资料有限!但是汉人比例大的南京道的人并不多,总共不到25万户,大概130多万人。
http://wenku.baidu.com/view/4ce93d4ce518964bcf847c09.html |
v**n 发帖数: 135 | 32 没觉得后来有什么回落。东林党,浙党,楚党,都是南方人。要论人脉,南方人在文官
集团里人脉更广。京城在北京也架不住南方进士多。清就更不用说了,清初27个状元25
个来自江苏浙江,完全的垄断。苏州出状元,甚至都引来了眼红者的讥讽,“苏州出状
元,亦犹河间出太监,绍兴出惰民,江西出剃头师,句容出剔脚匠,物以类聚,无足怪
也。”状元也不一定就多了不起,不过事实就是事实,试图用种种理由来迂回搪塞,没
什么意思。
至于濠州,唐朝属淮南道,和徐州没关系。宋属淮南西路。金灭北宋,濠州仍属南宋。
虽然就在淮河边上,但如果以淮河为界,濠州只能属于南方。
其实如果真的对南北这么执着,倒是有一些材料可以继续挖掘,比如明英宗自认北人,
“选庶吉士。命贤尽用北人,南人必若时者方可。”对王翱说“北人文雅不及南人,顧
質直雄偉,緩急當得力。”等等。我是看过就算,回帖也不过指出一些事实罢了。
其是苏北和江北安徽)---有明显打压。)硬是说明朝基本脱离了这个基本点,或者说
:明是个非同寻常的例外,不是很有
在唐朝就是和徐州在一起被同治。我认为,后来还用这个说法不是没有大的意义的。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我己经说得很清楚了。(对江南的人口质量并没有情绪化的想法。) : 江南在文化上达到顶峰,主要是在宋朝到明初;后来回落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 1. 在历代,人脉关系都十分重要,明也不是例外。(明对其建国的根基地尤其是老家一带有很大的偏重,对多年有敌对历史的江南和南方重要政治地区---(不包括人口最多的南直隶的很大部分,尤其是苏北和江北安徽)---有明显打压。)硬是说明朝脱离了这个基本点,或者说:明是个非同寻常的例外,不是很有道理。我前面列举的不少例子已经说明了明朝的地域偏重性。 : 2. 政权中心的远移非常重要。 : 3. 北方从明初二年就一直在显著恢复(包括从江南的大量强制移民)。江南尤其是核 : 心的人口比重下降、富人比例下降、政治比重也下降。清朝更是人口膨胀,已经不能单 : 纯地和明初相比。这是各地域发展、人口数、密度、和质量相对发生重大大变化的动态问题。 : 至于提濠州就经常会说淮北濠州,也许是因为濠州在淮河边上、在江北安徽偏北,而在唐朝就是和徐州在一起被同治。我认为,后来还用这个说法不是没有大的意义的。
|
w********9 发帖数: 8613 | 33 北方在明朝以后各方面(尤其是人口)得到显著恢复,总归是事实吧?明初几十年(几百万人口的)江南人口中(包括很多大户或富户)大量北移,是事实吧?(前面提到了200万。)政权中心外移,是事实吧?
难道这些不是进士人数比例下降的一些重要因素?难道对小江南真的没有深远影响? |
w********9 发帖数: 8613 | 34 我那是在解释濠州和”淮北濠州“等同的根源。唐朝多任节度使同时管理徐州、泗州和
濠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