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刘正教授论文《<三代吉金文存>校释札记》
相关主题
刘正教授论文《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刘正教授论文《空谈容易实作难──从汉学史家的学术素养谈汉学史的写作原则兼答刘跃进》
刘正教授论文《〈效父簋〉铭文新考》我的在线历史文献库
刘正教授论文《商周古文字史料中的蚩尤和善卷》佛教的一些书籍
刘正教授论文《眉县新出青铜器展观展记》蚩尤能和哪个上古文化遗存对上号?
刘正教授论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意义及其前景》95岁学者生活困顿蜗居养老院 曾是顶尖历史学家 zz
刘正教授论文《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四时纂要(朋友推荐的好文分享)
吉林没有出海口是什么条约割的?清华简 周文王遗嘱<<保训>>
刘正教授论文《古文字和氏族问题》中古漢語 將進酒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释文话题: 吉金话题: 铭文话题: 文存话题: 三代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t
发帖数: 190
1
《<三代吉金文存>校释札记》
《三代吉金文存》一书著录传世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拓本共约4835件,是20世纪30年代质
量较高的集金文拓本之大成的金文合集。是罗氏在其子罗福颐协助下编撰完成的。该书
无器形图,无尺寸说明,无释文,无考证文字,只有拓片。正文首页下署“集古遗文第
二”。该书出版后至今堪称为民初时期治金第一名著。它以收罗宏富、印刷精良而闻名
于世。而且所收拓本多经过罗氏本人严格的真伪鉴定。铭文又以原大拓本付印。从食器
、礼器、乐器到兵器等等,分类又按铭文字数多少先后排列。只可惜没有对器形、出土
、著录、收藏及考释等作出说明。这和此书的编篡出自罗氏晚年、他个人已经没有精力
亲自撰写如此庞大拓片合集的释读和考证有直接关系。而实现了对这一古今空前绝后的
金文拓片合集进行释读和考证却是在他逝世几十年后才出现的:他的儿子罗福颐先生亲
自撰写了《三代吉金文存释文》一书、日本汉学大师白川静先生从此书中选释了大部分
拓片并以此写出了八卷本的考释性学术著作《金文通释》一书。
实际上,按照罗氏本人自述得知,他本来也是准备撰写《金文通释》的——由此我们也
可以明白白川静博士把自己考释商周铭文的多卷本着作命名为《金文通释》的内在原因
——可是,因为当时在上海的他,接到友人书信,谈到“沪上集书甚难,各家著录不易
会合,与囊在大云书库中左右采获难易,不啻天壤。某意不如先将尊藏墨本,无论诸家
著录与否,亟会为一书,以后为通释,即此一编求之,不烦他索,成书较易矣”。这才
是此书成书和体例之具体原因。
序中作者曾提出以下观点:“今宜为古金文通释,可约分四种,曰邦国,曰官氏,曰礼
制,曰文字。”这一观点是如此的犀利而可操作性,为今后治金文者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可以说至今也无出其范围之外。这让我们更加敬佩罗振玉老先生的远见卓识!
该书20卷的铜器编排顺序是:卷一,钟,114器。卷二、三、四,鼎(上474器、中265
器、下94器)。卷五,甗、鬲,72器。卷六,彝395器。卷七、八、九,簋(上236器、
中123器、下67器)。卷十,簠、簋、豆,91器。卷十一,尊、罍,271器。卷十二,壶
、卣(上),113器。卷十三,卣(下)、斝,193器。卷十四,盉、觚、觯,63器。卷
十五,爵(上),368器。卷十六,爵(下)、角,344器。卷十七,盘、匜,63器。卷
十八,杂器,161器。卷十九,戈,134器。卷二十,戟、矛、杂兵,197器。该书所收
绝大部分铭文为由汉至清保存下来的传世之作,但也有少量铭文当时新近出土之物。如
《令彝》、《曾姬无恤壶》等。
根据罗氏本人在《三代吉金文存》一书序言中的陈述可知,此书是由“福颐分类,督工
写影,逾年乃竣,编为《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的。可见,罗福颐先生是此书的重要
作者之一。
罗福颐,生于1905年,卒于1981年。字子期,别号梓溪、紫溪。七十高龄后因背微曲故
自谦为号“偻翁”。浙江上虞人,生于上海,罗振玉第五子。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
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家。代表作有《汉印文字徵》、《古玺文字征》、《内府藏器著录
表》、《满洲金石志》、《印谱考》和《三代吉金文存释文》等。
其中,《三代吉金文存释文》一书,1980年由香港问学社出版。这是这部有着“中国最
后一部古籍”之称谓的庞大的拓本著作《三代吉金文存》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释文。然
而,阅读这部释文我们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全部释文没有标点,而且该释文和拓片缺乏直接一一对照排列,造成拓片和铜器
总数4850器无法形成相互印证。一器多拓(内壁、外腹、口沿、盖内等)现象颇多,特
别是编钟拓片。根据,马国权先生的记载:此书全部文稿写定于“编集《三代吉金文存
》之后两年完成的”。直到四十多年后的1980年,才直接使用原始清抄稿加以出版,因
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后来各家新说,自难兼收并蓄”的现象。
第二,对出现众说纷纭的疑难图像文字和有争议的文字,该书没有释出,空缺极多。也
没有提供现当代学术界的相应的参考观点。
如,卷一《嘉宾编钟》铭文“霝”字后有“氏壬”二字,《释文》误以为一字且未释出
。《释文》卷三将《杴姒鼎》中的 “以”字误释为“台”字,致使此铭几不可解。“
以”者,通“姒”。该铭首字乃“杴”,《释文》亦未释出。“姒”,妻也。《释名·
释亲属》:“少妇谓长妇曰姒,言其先来已所当法似也。”则此女之夫当名为“杴”。
又如,卷三《濂公鼎》,文字剥离严重,而《释文》之释几乎完全不可采信,且空缺十
一字!“濂”字、“邓”字,《释文》皆误释成他字。尾字为“鬲”字,但上部残缺,
而《释文》误以此字为“丙”字,恐非。而且《释文》“成”和“戌”二字经常分不清
。今笔者详细考证和审视原拓,将其全部二十八字铭文释出。
他的释文是:
“王初???戌周雪公蔑?历易??????用作父??丙”。
我们现在释文和断句是:
“王初格于成周,濂公蔑邓历,赐邓玉环、玄衣,邓对扬濂休,用作父丁寳鬲。”
“濂公”,在西周金文中经常出现。濂氏家族多为当时权贵。如,《濂之父鼎》、《趠
鼎》、《慧鼎》等。其中,《趠鼎》铭文中记载“唯王来格于成周年,厚趠又馈于濂公
”。而《慧鼎》铭文中则记载“唯王伐东夷,濂公令慧眔史曰:以师厥有嗣后,或戕伐
豫”的历史事件。
再如,卷三《寓鼎》。名为“寓鼎”者铜器尚有多件。其一铭为:“唯十又二月丁丑,
寓献佩于王?,王?赐寓曼丝,对扬王?休,用作父壬宝尊鼎。”其二铭为:“唯二月既
生霸丁丑,王在莽京,真?,戊寅,王蔑寓历,史使谆大人,赐作册寓?倬,寓拜稽首,
对王休,用作尊彝。”此拓,《释文》七个字未释出,几乎影响铭文之义。现经笔者仔
细研究观察拓本多日,终于全部补齐所缺七个字。
他的释文是:
“唯一月既生霸才莽京□□□蔑寓历□□作册寓□□首对王休用之”。
我们现在释文和断句是:
“唯一月既生霸,才莽京。戊寅,王蔑寓历,赐寓作册。寓拜稽首,对王休用之。”
再如,卷三《曾子仲宣鼎》铭文,《释文》未释出“文”字和“作”字,而且他的释文
因为将此铭文中最关键的“为”字,误释为“马”字,致使铭文几乎完全不可理解。
他的释文是:
“曾子中宣□用其吉金自□宝鼎宣□用马其者父者兄其万季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我们现在释文和断句是:
“曾子仲宣文,用其吉金,自作宝鼎。宣文用为其诸父诸兄,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
永宝用。”
在上述铭文中,宣文用此鼎“为其诸父诸兄”祈福,如果理解为“宣文用马其诸父诸兄
”则完全不知所云。这里的“为”字写法略有些省笔,很接近安徽出土的楚国青铜器上
的文字风格。
再如,卷五对著名的《班甗》的释文,该铭前七个字《释文》却有三个字不认识、一个
字完全解释错误。
他的释文如下:
“王□人方□蓩咸”。
此铭如此释文和断句还怎么理解铭文的内涵?!现在我们对此铭释文和断句如下:
“王宜人方。无瞀。戕。”
“宜”,一种祭祀活动。“宜人方”,指将人方的首领,绑在案上祭祖。这里的“宜”
,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毛诗正义》:“宜,肴
也。笺云:言,我也。子,谓宾客也。所弋之凫雁,我以为加豆之实,与君子共肴也。
”可知“宜”指烹煮肉食。如《四祀邲其卣》铭文云:“乙巳,王曰:尊文武帝乙宜。
”所谓“尊文武帝乙宜”,就是给尊敬的亡父文武帝乙准备烹煮肉食。“宜”字像陈肉
块于俎案之上,甲骨史料中经常有关于“宜羊”、“宜牝”、“宜牛”、“宜牢”、“
宜大牢”等相关记载。如《甲骨文合集》29405中就记载了商王亲自操刀宰割整鹿的活
动:“王其刞敝麋。”在《曲礼》中甚至还详细记录了进食的过程:“凡进食之礼,左
肴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这
里“宜”字用为动词。“人方”,古国名。经常侵犯商、周二朝。《艅尊》铭文中有“
惟王来征人方”可为力证。“瞀”字,原拓作“敄”字,可通。“瞀”,混乱。屈原《
惜诵》:“中闷瞀瞀忳忳”。“无瞀”,指整个祭祀过程没有出现任何混乱。“戕”,
杀害。指在祭祀过程中杀死人方首领。原拓作“咸”,通假。
总而言之,经过笔者详细审校,发现了拓片和释文之间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并重新
加以修正和校释。因此之故,笔者开始撰写多卷本的《三代吉金文存校释》一书。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古漢語 將進酒刘正教授论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意义及其前景》
还不承认汉代开始文明衰落?刘正教授论文《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为什么许多方言中把张灵甫念成张灵普?zz吉林没有出海口是什么条约割的?
刘正教授论文《甲骨寻根探史录》刘正教授论文《古文字和氏族问题》
刘正教授论文《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刘正教授论文《空谈容易实作难──从汉学史家的学术素养谈汉学史的写作原则兼答刘跃进》
刘正教授论文《〈效父簋〉铭文新考》我的在线历史文献库
刘正教授论文《商周古文字史料中的蚩尤和善卷》佛教的一些书籍
刘正教授论文《眉县新出青铜器展观展记》蚩尤能和哪个上古文化遗存对上号?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释文话题: 吉金话题: 铭文话题: 文存话题: 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