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y 发帖数: 112 | 1 自两汉之后,西域就与中原地区国同气连枝,浑然一体的。作为汉民族的一部分,多数
西域民众无论在精神还是文化上,都与中原地区基本保持一致并衍传至今。尽管传说中
的西域三十六国大都在历史长河中自行消失,但其留下的诸多人文遗迹和令人遐想不已
的传奇故事,却一再焕发出夺目光辉,令人向往。
所谓西域,按照羽田亨的说法,即自阳关、玉门关以西,皆为西域。只不过,今新疆境
内为小西域,再扩至伊斯坦布尔为大西域。张骞当年所走的路线,无外乎过秦岭、天水
、陇西,由兰州或者今临夏州渡过黄河之后,再入河西走廊,至敦煌和玉门关、阳关,
穿越罗布泊进入新疆境内。他第一个到达的国家,当是位于今甘肃玉门市境内的疏勒国
(另一说在今新疆喀什市和疏勒县一带)。
张骞与百多位勇士冒险的结果,是为汉武帝对匈奴实施大规模的反击战找到了切实的行
军路线,也窥破了长期缭绕在匈奴背后的迷雾与实力。当年张骞穿行的西域城廓诸国,
也纷纷投入了汉帝国的怀抱。张骞开创的丝绸之路却因此而清晰和“深刻起来”。
直到东汉时期,班超、班固家族的勇士们再度出使和经略西域,才接续上了张骞等人的
余脉。两汉帝国对西域前后长达两百多年的开凿和维护,使得原本就与“内地”紧密相
连的西域“汉化”程度加深。
西域这些国家和部落,灿若星群,棋布在浩茫的“西域”,色彩神秘,历史传奇。但由
于生存环境强敌环饲、多民族不间断争战,“三十六国”多数或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兼并
,或在风沙和瘟疫之中自行消失。
具体来说,自敦煌以西,主要有以下几个名声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国家:
古楼兰
位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之间,距离罗布泊约三十公里左右。因为它是商旅和军队穿越沙
漠之后可见人烟的第一座城镇,商业和军事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前汉书》《后汉书》
多次提及。但到西晋时期,由于沙漠侵蚀、强国兼并以及水流断绝和瘟疫等不可抗原因
,楼兰逐渐荒芜,至唐开元年间,已成废墟。由敦煌出至楼兰的丝绸古道已被直通吐鲁
番大海道以及到若羌的于阗道替代。
高昌古国
唐时,高昌王名麴文泰,玄奘夜半逾城,千辛万苦至高昌国,受到了麴文泰的隆重接待
和挽留,并赠予他诸多的人马、盘缠。玄奘念起真情,曾约定由天竺返回后再来高昌国
。殊不知,在玄奘翻越帕米尔不久,唐帝国的阿史那社尔、侯君集等人带领交河道大军
开进西域,高昌王麴文泰受前突厥控制,负隅顽抗,城池被攻破,个人也被押往长安斩
首。数年后,玄奘游历印度归来至于阗,闻听麴文泰已经死去多年,绕道今的外蒙和内
蒙古回到长安。
交河故城
原为车师国所在地,地处天山豁口,城中多寺庙。一度为唐帝国在西域设置的较大屯田
区。曾做过安西节度副使的诗人岑参有诗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巴里坤古城
位于天山北麓东部,是翻越天山达坂的第一站,南邻天山北岭与哈密,北可直达蒙古高
原。
疏勒(今喀什)
唐时安西四镇之一,突厥语为有水之意,历史上因与突厥和回纥关系密切的粟特人居住
此地较多,又称粟特城。回纥语称“喀什噶尔阔纳协海尔”,意思是喀什噶尔老城,又
名托克扎克。疏勒都督府链接塔什库尔干,东接龟兹府,西接休循,东南为毗沙,四镇
遥相呼应,唐时为帝国的西域军事与政治核心,领郁头、达满(今阿克陶县境内)、耀
建、金、渲度(寅度)、碛南(朱俱波)等,治所在今新疆喀什市东汗诺依古城(伽师
城)。
龟兹(库车)
唐帝国时期安西四镇之一,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北枕天山,南临大漠,西与疏勒
相接,东与焉耆为邻,其地,在丝绸之路北道中段咽喉处,是古印度、希腊、波斯、盛
唐文明在西域的重要交汇点之一,佛教有其发达,自三世纪开始,境内修寺、开窟、造
像和绘画等活动已经兴盛。
焉耆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后自觉接受唐帝国统治。于阗是西域至天竺(印度)和波斯的口岸
。早在公元前,历史的蒙昧时期,于阗就以玉石和铁石贸易闻名欧亚大陆,当然还有河
西地区乃至蒙古高原。
这些主要的国家和民族,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的传奇故事和人文遗迹。只是,年代久
远,自然环境的变迁,境内外民族的兼并,这些长期处在自相雄长生存境遇中的“城廓
诸国”,多数湮灭无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国家和民族的长期以来的共同命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