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n 发帖数: 518 | 1 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一一四)
原作者: 泼墨梧桐
摘要: 10月20日清晨,不甘心失败的美军使用30架次的B-26轰炸机对上甘岭进行地毯式
轰炸,随后又使用300余门重炮进行炮击,美军装甲兵无法开上上甘岭,因此把40多辆
坦克开到山脚充当固定火力点支援步兵进攻。
10月20日清晨,不甘心失败的美军使用30架次的B-26轰炸机对上甘岭进行地毯式轰炸,
随后又使用300余门重炮进行炮击,美军装甲兵无法开上上甘岭,因此把40多辆坦克开
到山脚充当固定火力点支援步兵进攻。随后,美军投入三个营的生力军多路多波次冲锋
,兵力由小到大,一波接一波轮番进攻上甘岭阵地,下午14时,易攻难守的537.7高地
志愿军伤亡巨大,后援被敌火力阻断,无法再战,再次放弃表面阵地进入坑道。
597.9高地的四个阵地在以8连为主的防御力量坚守下,坚守到了黄昏,然而8连也在敌
方猛烈火力下打到了只剩15个人,被迫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坚守。根据美军战史,20
日白天进攻上甘岭的过程中,美军死24伤171失踪65,伤亡合计260人,同样付出了惨重
代价。这里要说明,在上甘岭我方据守坑道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条件抓俘虏,所谓的失踪
65人,无非是被炮火炸的尸骨无存。上甘岭的激烈战斗被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得知,他
当即指示秦基伟:敌军以营、团兵力在狭窄地区密集冲锋,是用兵上的极大错误,应该
抓住这一时机大量歼敌,随后,兵力、火力增援开始陆续向上甘岭方向运动。当晚,15
军参谋长张蕴钰赶到四十五师师部,听取作战情况报告,崔建功汇报部队伤亡已超过
3500人,一三四团和一三五团总共只剩下二三百人,全师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营了
,张蕴钰大为震惊,责问为什么不及时报告?一三四团团长张占元表示还能组织机关和
勤杂人员继续战斗,张蕴钰痛心不已。
秦基伟知道这一情况立即在军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决定从军部的直属部队和机关中抽
调人员补充四十五师。鉴于四十五师已无力组织反击,便改变战术,以坑道斗争与小分
队反击为主要手段,消耗疲惫敌军,为主力调整部署准备大规模反击赢得时间。
从1952年10月14日到10月21日,志愿军上甘岭守备部队激战7日,投入了15军45师下属
的3个步兵团计26个步兵连参战,在6个炮兵营的协助下,抗击美韩军7个步兵团共17个
步兵营、18个炮兵营的攻击,上甘岭表面阵地四易其手,双方反复拼杀,战况极为惨烈
,15军伤亡3500余人,歼敌近7000人。
随着45师逐渐消耗殆尽,失去了再次夺回上甘岭表面阵地的能力,为此,战役进入了第
二阶段,45师放弃了夜间反击夺回表面阵地,转而开始依托战前修筑的大规模坚固坑道
进行坚守,同时志愿军主力则调集部队准备大反攻。在这段时间内,15军的上级单位3
兵团做了如下部署:45师全部投入上甘岭战役,原由其防御的忠贤山一线阵地由15军29
师接替,同时从3兵团预备队12军中调出了最有战斗力的一个团——12军31师91团转为
15军指挥,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参战。也许大家还记得这个团,在五次战役第二阶段,
这个团猛插300多公里,一路打到了三七线以南,在随后美军重兵包围中机动灵活跳出
包围圈,还带回来九十多名俘虏,是一个相当有战斗力的步兵团。
进入坑道防御阶段后,对上甘岭高地上的几条大型坑道的坚守,成为志愿军最为紧迫的
任务。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
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
中八连进入的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
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
个洞口都向北朝着五圣山方向。
500
美军虽然占领了表面阵地,但坑道仍在志愿军手中,坑道里的部队随时可以与反击的部
队里应外合,对于美军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坑道一日不除,美军一日不得安生,因此20
日以后的战斗就是以坑道为争夺焦点。退守坑道后,志愿军坑道部队依靠无线电与后方
联系,一位步话机员发明了架设天线的方法:把软天线缠绕在木质手榴弹的弹柄上,再
扔出坑道外边。由于上甘岭表面阵地经过多次反复争夺,阵地上到处都是弹片和手榴弹
柄,这种情况下,天线既不容易被敌军发现,也不容易被炮火炸断,随用随扔非常方便。
此外,537.7高地主坑道的步话机员陈文均组织坑道内的20多部步话机统一了报告顺序
,先主坑道,后排、班坑道,有了秩序,就保证了坑道和后方通讯的畅通。十五军得知
坑道情况后,就于21日晚派一三四团二营教导员李安德率领军警卫连的79人和一三四团
七连的17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潜入597.9高地一号坑道,传达了军师关于坚持坑道的作战
决心,并成立坑道党支部,进行统一领导。所有一号坑道里的部队都编入八连,由八连
连长李宝成指挥。接着在坑道党支部的领导下,对坑道进行了管理整顿,使得坑道部队
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团体,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日血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不约而同稍做休整,战场上出现了少有的短暂寂静
。秦基伟见四十五师伤亡较大,呈请第三兵团为四十五师补充4000新兵。同时预见到战
役继续发展下去,单凭四十五师是不够的,开始考虑动用兵团的预备队二十九师。22日
战斗再度打响,争夺的焦点就是一号坑道。美军对坑道口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炸
药包爆破;向坑道里投掷手榴弹;甚至使用P—51飞机低空俯冲扫射……美军火力又猛
,坑道口又窄,眼看情况危急,李宝成立即呼叫纵深炮火支援,用炮火制止美军对坑道
口的破坏。
天色一黑,坑道部队就组织小分队出击,四下炸地堡、摸哨兵,搞得美军草木皆兵,夜
不得宁。尤其是二号坑道的部队在四连指导员赵毛臣的指挥下,在坚持坑道斗争的十四
天里,组织了十一次夜袭,严重威胁着美军。尽管如此,坑道里的部队情况还是日渐恶
化。为了改善坑道部队的处境,四十五师决定于23日晚组织一三五团五连协同坑道里的
八连实施反击,力争夺取1号、3号阵地。23日天刚黑,火箭炮团以一个营8门火箭炮对
597.9高地进行了两次齐射。
可惜由于高地面积太小,大多数炮弹都落在山下,只有十余发命中预定目标,没有起到
预期的效果。随后步兵发起了攻击,八连在副连长侯有昌指挥下,冲出坑道由主峰向东
北山梁进攻,五连则从东北山梁顶端的2号阵地向主峰攻击,实施两面对进合击。五连
自一年多前五次战役中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因大意,对美军夜袭毫无防范,致使广德山阵
地连同配属的3门60毫米迫击炮一同被美军夺去后一直备受批评,正一心想在战斗中洗
雪耻辱。但五连受领任务时间急迫,还来不及仔细观察地形就投入了反击,加上连长求
战心切,没有组织战场侦察,指挥部队直扑2号阵地,结果陷入美军的预设伏击圈,在
美军密如暴雨般的枪弹下,全连伤亡过半,只剩下十多人生还,当然无力攻取2号阵地
了。
而正是因为五连的失利,八连失去了策应,孤军奋战,经过九次反复争夺才攻下1号阵
地,然后再继续向3号主峰阵地推进,美军则因解除了五连的侧翼威胁,没有后顾之忧
乘机向1号阵地反扑,李宝成只得于24日凌晨三时下令放弃反击退守坑道,此次反击八
连出击的部队仅剩下5人,在五天中第二次损失殆尽!秦基伟接到战况报告,心情异常
沉重,他意识到这次反击不同以往顺利恢复大部甚至全部阵地,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美军占领了阵地已经好几天,不仅熟悉了地形,构筑了工事,而且利用四十五师的一些
工事、坑道,大大增加了反击的困难所致。经过这次反击,四十五师的伤亡已经超过了
4000人,对此,我军也需要改变攻击策略从10月23日起,上甘岭的战斗不仅成为朝鲜战
场聚焦之处,新华社也开始连续两个月集中报道,一时间上甘岭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
里高地为朝鲜、中国甚至全世界所密切关注。由于白天抗击美军对坑道的破坏和夜间的
主动出击,坑道部队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伤亡,为此几天来崔建功一直抽调机关人员向
坑道增援补充,一个连,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不断派出,师团两级机关几乎连勤杂人员
都用光了。
24日晚,秦基伟将军的警卫连96人由连长、指导员带领,派往597.9高地一号坑道,指
导员王虏是秦基伟太行山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
护过秦基伟。结果在通过上甘岭山脚下的炮火封锁区时,遭受到巨大伤亡,只有24人到
达一号坑道。牺牲的人中就包括王虏,令秦基伟痛心疾首,十五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数
百战,还从没用上军警卫连,初次上阵损失就这么惨重,直到战役结束秦基伟还痛心不
已。
经过多次会议研究,15军决心继续坚守和反击上甘岭阵地,经过讨论,认识到虽然15军
现在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美军困难也不小,同样巨大的人员伤亡对于后备兵员枯竭的
美军而言无疑是致命的,现在正是双方比意志比韧劲的关键时刻,而且上甘岭已经成为
全朝鲜的焦点,需要15军坚持下去,直到最后胜利!会议还对前一阶段作战上的战术问
题进行了检讨,制定了下一阶段的作战方案。鉴于45师已有21个连投入了战斗,各连伤
亡均超过半数,个别连队甚至只剩下几个人,显然单凭45师的力量已经无力再组织大规
模的反击,要想继续战斗,必须补充兵员、弹药和其他物资。
而且上甘岭防御纵深已显空虚,必须增加纵深防御力量。因此决定暂以坑道部队坚持斗
争并不断组织小规模反击来疲惫牵制美军,以争取时间来整顿建制调整部署,为实施决
定性大反击创造条件。在具体兵力运用上,15军也有两种意见,一是同时反击两个高地
,另一种意见则是先集中力量反击597.9高地,在巩固之后再转兵反击537.7高地。
经过讨论研究,最后决定采取第二种意见。在战术上,针对前一阶段的作战中暴露出兵
力投入过多,导致出现伤亡大弹药消耗快的教训,特别规定必须加强观察和指挥,严格
掌握从坑道进入阵地的时机,量敌用兵,严格注意节约弹药,要求尽量利用弹坑、石头
缝、山坡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并抓紧战斗空隙抢修工事。针对部队在反击接敌过程
中伤亡过大而导致反击失利的教训,决定反击的第一梯队部队应尽量事先进入坑道或反
击出发位置,第二梯队应尽可能接近反击目标,掌握敌炮火封锁规律,以便及时投入战
斗。
面对美军优势炮火,如何利用劣势炮火支援步兵?决定火炮集中使用,突然开火;以一
定火炮和充足的弹药,确保对重点目标的打击;严格火力分工、步炮协同,步兵连必须
与炮兵建立起直接的通讯联系,以便随时召唤炮火支援。第三兵团同意了15军的作战方
案,为确保取得胜利,将正在休整中的12军31师、34师102团、35师103团调至上甘岭地
区。另外抽调12军配属的82毫米迫击炮16门至菊亭岘、448高地;榴弹炮第11团等炮兵
单位至五圣山(这使五圣山地区的山、野、榴弹炮从66门增至133门);高射炮第610团
至德山岘、水泰里(使高射炮从25门增至49门)。10月28日第三兵团又将原来作为44师
二梯队的31师91团调来上甘岭,作为反击与坚守597.9高地的预备队,而将35师103团改
任44师的二梯队。15军为使45师集中力量于两个高地的争夺,决定将该师其他地区的防
务全部移交29师。
21日29师86团接替135团454.4高地、781高地防务;23日29师87团接替133团忠贤山防务
,这样就使135团和133团能腾出手来全力投入到上甘岭。第三兵团还从计划补充12军、
60军和15军的新兵中抽调1200名补充45师,再从45师机关和勤杂人员中抽调骨干来恢复
和重建13个步兵连。此外为了囤积弹药,15军抽调45师、29师的机关人员和29师86团1
营、3营、85团1营等单位参加运输,要求除了每天的战斗消耗外,火炮每门每天必须要
有300发的储备。
在30日反击前,仅迫击炮弹就运送了3万发,使30日的决定性反击的弹药得到了切实保
障。45师也相应调整部署:597.9高地,以135团2营坚守0号、4号、5号、6号阵地,134
团8连退守1号坑道,134团4连退守2号坑道。537.7北山的134团6连和师工兵连退守坑道
。其余部队一律撤下阵地。
24日11时,597.9高地的美军2个连从主峰向8号阵地运动,志愿军坑道分队从1号坑道口
乘敌不备,突然以轻机枪开火,予敌以重大杀伤。美军随即调头围攻坑道,但被坑道分
队击退。14时,美军又以2个连攻击1号坑道,坑道分队不但凭借坑道口的有利地形以火
力抗击,还不断组织突击组以突然动作实施反冲击,粉碎了美军的攻击。为了确保坑道
的安全,坑道分队积极组织小分队出击。每次出击都实现精心选择目标,制定周密方案
,往往在深夜趁敌疲惫之时以果断动作实施出击。
在坚持坑道作战的14天中,1号坑道分队先后组织了10次小分队出击,击毙敌24人,摧
毁地堡3处,实现了疲惫消耗守敌的目标——坑道口机枪射击、保卫坑道口和小分队出
击等情节,都在电影《上甘岭》中有真实地再现。
这段时间的战斗,在电影《上甘岭》中有个感动人心的镜头,美军攻击志愿军1号坑道
,志愿军在狭窄的坑道口部署了两挺机枪,一挺是装在枪架上,前边有防盾的SG43重机
枪,另一挺是没有防盾的轻机枪,两挺机枪交替射击,密密麻麻的美军一片片被撂倒,
但是,美军反击火力也不断向坑道口飞来,重机枪有防盾,打起来较为安全,但是轻机
枪没有任何防护,机枪手一个一个中弹负伤甚至牺牲,于是坑道里的志愿军主动排成了
长列,一个倒下另一个接替,前赴后继,轻机枪的射击一直没有停下,直到美军终于无
法忍受伤亡灰溜溜放弃进攻。我想,这个镜头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