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郭建波: 前言
相关主题
真实的文革及其历史地位儒家社会主义
马列主义这套真讨厌!纪念516通知44周年
怀仁堂政变40周年史版special issue问个问题: 文革是如何开始的?
Re: 其实共产主义还是很有道理的毛泽东主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中、下) (转载)
ZT 张宏良:当前中国反思改革大争论的背景[合集] 我党创立的社会主义禅让制越来越成熟了
无产阶级只是现代版的农民阶级对文革、大跃进有些疑问,希望赐教
从中国历史来看毛派是必然失败的Re: 现在新华网的理论频道风向不正常 (转载)
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小册子《汕头市红教工革命造反兵团成立一周年纪念资料专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社会主义话题: 革命话题: 思想战线话题: 毛泽东话题: 战线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n
发帖数: 518
1
谨以此书纪念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同时也献给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壮烈牺牲的先烈
和英勇奋斗的人们!
为了建立一个人民的政权,为了保持这个政权永不变质,为了把中国尽快建设成为
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他们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迭破强敌,所向披靡,战天
斗地,壮志凌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和汗水,这是真正的人
民英雄!而毛泽东则是这些人民英雄的统帅和导师!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
碑上,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毛泽东去世前,在回顾一生的时候说自己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建立新中国;一件
是发动文化大革命。[1]毛泽东把建立新中国作为他一生所做的第一件大事,自然人们
无话可说,那么为什么他又把文化大革命作为自己一生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呢?
要分析这个问题,就要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说起。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要
分两步走:[2]
第一步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步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经济战线上(
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第二步是政治
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被打倒,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下一步就转入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了。
一九五六年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
立起来了,这标志着经济战线上(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基本完
成。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因为还要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
的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完成了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才能不仅
巩固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而且最终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全部任务,取得社
会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否则的话,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还会失去
。[3]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分成两步走,第一步进行经济战线上(生产
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呢?而且还说如果没有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经济战线上(生
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也难以获得巩固甚至还会失去呢?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
一规律,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做出了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
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
,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毛泽东进而指出,在一
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起着决定性作用。[4]那么,这
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又如何呢?我们知道,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
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概念是同一的。因而这两对基本矛盾实际上就是生产力、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这样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就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毛泽东提出无产阶级专
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根源。
在中国要想使生产力迅速发展,将我国尽快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就必须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完成了生产资料
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也已经建立的情况下,要想巩固这个成果
,就必须同时还要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
济基础需要的上层建筑。
由此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
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二步是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上层建筑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的情
况下,还是不巩固的。因为这仅是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必须同时要有一个上
层建筑上(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巩固经济基础上(生产资料
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完成上层建筑上(政治
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那么不仅会瓦解经济基础上(主要是生产资料所
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甚至还会使这种成果得而复失。如果一旦失去了经济基
础上(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那么社会主义就会因为失去存
在的经济基础而发生本质性变化,资本主义也就复辟了,这就必然会造成社会生产力的
严重破坏。
由于在一九四九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人民民主专
政)后进行了一次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那么这一次政治战
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就叫做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这就是无产阶级
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由来。
由此可见,毛泽东领导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第
二次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是政治战线上
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就是要防止修正主义出现,避免资本主义
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当然后两次革命也可以统称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对这三次革命一个比一个看得重要。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
完成的时候,毛泽东说就是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没有这么高兴。三大战役是新中国的奠基
之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由此可以看到毛泽东是把生产资料所有制
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得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重要。尽管这样,由于新民主
主义革命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又是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毛泽东就把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作为他一生所做的第一件大事。
如果没有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
革命的成果不仅难以获得巩固,甚至还会得而得失。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政治
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相比虽然性质相同却又不能不居于次要地位,因而
毛泽东将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看得比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
要重要。因而毛泽东就把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而不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看作他一生所做的第二件大事。
其实,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也要分两步走的问题上,毛泽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种
认识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为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原先计划用大约三个
五年计划的时间来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来只用了三
年左右的时间就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当时毛泽东也一度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这主要表现在一九五六年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毛泽东也一度
认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向自然界开战,以及在阶级矛盾是否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
上所持的谨慎态度。[5]
一九五六年发生的波兰、匈牙利事件和一九五七年中国发生的右派猖狂进攻及反右
派斗争,使毛泽东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及社会主义革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提出仅有一个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
主义革命是不够的,也是不巩固的,同时还要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
革命。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那么,波兰、匈牙利事件和中国发生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到底是不是导致毛
泽东提出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确定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决定性原因呢?
我们分析后认为,并不是这样。因为并不是由于发生了波兰、匈牙利事件和中国出
现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才使毛泽东提出了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
命的任务,确立了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而是由于发生了波兰、匈
牙利事件和中国出现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后,毛泽东才以此为切入口,运用马克思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我国
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国内外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后才得出的结论。因而我们认为波兰、匈牙
利事件和中国出现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充其量不过是毛泽东提出政治战线上和思想
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导火线,而并非决定性
原因。
经济战线上(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
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经济战线上(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
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经济战线上(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
主义革命的胜利就难以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政治战线
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经济战线上(主要是生产资料上)社会主义革命的进
一步发展,只有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才能巩固经济战线上
(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
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两次社会主义革命
的性质也是相同的,都是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主要矛盾又是相同的,都是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的矛盾。因为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标志
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基本解决了。但是在政治战线上和思
想战线上仍然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只有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
主义革命完成后,才能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这两个领域的矛盾,才能最终解决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因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政治
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
这两次社会主义革命也是有着重大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革命的目的、对象
及方式上。
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目的就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生产资料公
有制,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革命的对象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生产资料私有
制。革命的方式就是在农业上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的方式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对民族资产主义工商业采取和
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为特点的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和公私合营为特点
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了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此
相似。由此可以看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与苏联是不一样的
,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出
的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正是因为找到了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才取得
了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在我国比较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目的就是破私立公,斗私批修,
改造人的世界观,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的
道德规范,克服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作风,防止
修正主义的出现,避免资本主义复辟,保持人民政权永不变质,确保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始终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手中。革命的对象是不适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的上层建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需要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革命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呢?
正如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一样
,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应该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道
路。这就需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的探索。从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
一九五九年的反右倾斗争、一九六二年对党内出现的右倾的批评到四清运动期间“左”
而实右的倾向,毛泽东最终采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式来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
社会主义革命。
通过反右派和反右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毛泽东看到党内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
义力量是多么强大,他们能够借机歪曲党的政策,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的民主,甚至导致
严重的灾难。同时,一九六二年出现的“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又显示
出党内高层存在的严重右倾倾向,一九六四年四清运动中关于运动的性质及重点等问题
的争论,进一步显示了党内高层存在着的“左”而实右的倾向。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通过
整风的方式来实现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希望已经破灭,毛泽东才
不得不将希望投向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给他们以民主权利,发动他们起来监督干
部,制约干部的腐败行为和在实践中产生的修正主义倾向,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
的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强大制约力量。一九六七年二月三日毛
泽东在与阿尔巴尼亚代表团的谈话中曾说:“一九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五
年的时间,为什么我们有不少工作没有做好?不是跟你们讲客气的,是跟你们讲真话,
就是我们过去只抓了一些个别的问题,个别的人物。”“此外,还搞了一些在文化界的
斗争,在农村的斗争,在工厂的斗争,就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有些情况你们也知道。
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就没有找出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
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6]
毛泽东当然清楚群众运动的弊端也是可以显见的,他甚至还有失败的估计。但是他
认为与其让资本主义复辟,广大的工农大众重新沦为雇佣劳动者,中国发生严重的倒退
,甚至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群众重新跌入苦难的深渊,那么在运动中
的这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因而他在遭到党内外势力的干扰、威胁、破坏的情况下,
仍一以贯之地坚持文化大革命。直到生命的结束,他都没有动摇对文化大革命的坚定信
念,始终认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
在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文化大革命要触动党内一些人的利
益,这会导致他们的反对,因而他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说他是准备摔得粉身碎骨的
,他也是准备被枪毙的。[7]从后来发展的事实看毛泽东的这一想法绝非杞人忧天。
一九八一年后,彭真曾说,毛泽东原来希望通过整风的方式来解决党内存在的分歧
和矛盾,也就是用整风的方式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但是后来最
终采取了文革的方式,他说这个原因他还不能说,直到去世彭真也没有将这个原因讲清
楚。[8]在中央已经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全盘否定的情况下
,如果这个原因是有利于否定文革的,彭真是不会有什么顾忌的。从彭真就是对自己信
任的人至死也不肯将这个真实原因说出来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原因不仅不利于否
定文革,反而却有利于进一步说明文革开展的必要性。这就与中央关于文革的定论背道
而驰了。这才是彭真至死也不愿意讲清楚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
毛泽东在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上是慎重的,是经过反复思考后才决定的,决非像
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一种冲动。在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前夕,毛泽东于一九六五年五月千里
来寻故地,重上井冈山,这是一次颇有象征意义的行动。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
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十八年后,毛泽东
重上井冈山就是要点燃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来巩固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
果,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他与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关于
包产到户对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及国营经济影响的发人深醒的谈话,他对井冈山时期红
军士兵委员会的深情回顾,对当时国内外出现的修正主义的深深忧虑,不论是在他的谈
话还是诗词中都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下定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心。[9]
一九六六年六月十七日,就在文化大革命发动之际,毛泽东又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
—韶山,在滴水洞住了十一天。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他没有与乡亲们见面,也
没有游泳,而是在房间里看书、批文件,可以看出,他是有心事的,需要一个安静的地
方,思考问题,这是在面临重大决策时才有的现象。他在谋划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大计
。[10]在滴水洞他意味深长地说:以前我带你们长征,现在,我又要带你们“长征”了
。[11]
七月八日,毛泽东给江青(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写了一封长信,谈了对当
时形势的看法和对文革发动的设想。这封信并非个人的通信,而是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
展望,是为了给左派们敲敲警钟。因为这封信写好后,给正在武汉的周恩来、王任重看
过。以后由周恩来把信带到上海交给江青。毛泽东还委托周恩来到大连去,向林彪讲了
信中的内容。[12]
在信中,毛泽东提出要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横扫牛鬼蛇
神的运动,以后还要进行多次扫除。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的演习。他想练练兵
,使广大人民群众经受锻炼。[13] 形成这样一种制度,一旦他去世后,有人要走修正
主义道路,人民群众就可以起来造反,将修正主义者消灭掉,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
继续前进。在信中他坦言自己并不赞同林彪鼓吹的个人崇拜,自己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认为这样做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是林彪还是这么讲,当时广大左派也这样讲,
考虑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打击牛鬼蛇神,从发动文革的大局考虑,也就不得不同意了
他们的意见。信中还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的意见在他一生还是第一次。
对这种作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毛泽东也作了充分估计,他是准备摔得粉身碎骨的。[14]
从信中我们看到毛泽东在个人崇拜风起云涌之际表现出的无奈的心情,他虽然并不
赞同这种作法,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左派的热情正高,又不能泼他们的冷水,从大局
出发又不得不认可了他们的作法。他也清醒地意识到以后一旦右派当权,就会拿这件事
来攻击文革和诋毁他本人,因而就以书信的方式,坦露了自己的意见,立此存照。
我们从文革高潮过后,毛泽东反对“四个伟大”,说当时搞一点个人崇拜的言谈中
可见一斑。[15]我们也看到文革后在一九八○年四千老干部讨论历史决议期间,有一些
人乘机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发起猖狂攻击,欲否定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我们还看到即使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却把毛泽东供奉起来,对他倡导
的路线方针政策弃之如弊履,致使毛泽东生前历尽艰辛万苦要避免的结果在中国大地上
遍地开花……。这真是被毛泽东不幸而言中。因而我们说这是毛泽东写的一封政治遗嘱
式的通信。
文革晚期的毛泽东,虽然已经重病缠身,但仍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以惊人
的毅力同疾病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在病中继续领导着全党全军和全国的工作,一直战斗
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毛泽东以他那深邃的历史眼光敏锐地发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
大革命的实践遇到了重重阻力,不少领导干部对此很不理解,甚至还处于对抗状态,而
广大人民群众则是处于蒙昧状态,他们虽然充满激情地投身于文革,却对于无产阶级专
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没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文革与资本
主义复辟之间的逻辑联系,有的人甚至在党内走资派的鼓动下成了维护他们利益的急先
锋。
毛泽东担心,一旦他去世后,文化大革命就会失败,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失败,就
必然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广大工农群众又会重新沦为雇佣劳动者,工人下岗失业,农
民失去土地的悲惨命运就会重现,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阴影又会在中国的上空徘徊。无数
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为之付出的生命、心血和汗水也会随着付诸东流,他自己为之毕生
奋斗追求的理想也会破灭,无产阶级的红色江山就会改变颜色。
因而文革晚期的毛泽东,遥望中国的未来,一种壮志未酬的悲情油然而生,眼中时
常浸满泪水。可叹自己已是重病缠身,处于风烛残年,他不由得老泪横流,有时甚至是
嚎啕大哭。[16]直到今天,当我们面对中国所处的严峻状况,理解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
革命的真实原因,读到这些悲愤的文字,也是禁不住潸然泪下,思念倍增,缅怀不已,
感慨万端。
“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不管将来的历史如何发展,毛泽东确信自
己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为中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
开辟的一条新路。他已经将批判的武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武器的批判
(文化大革命)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坚信,如果将来中国一旦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修正
主义分子篡夺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实行资本主义复辟,那么经过文革洗礼的中国人民
(其主体是工农大众)必然会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红旗,拿起批判的武器(无产阶
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去进行武器的批判(文化大革命),重新夺回领导权,使社
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永保其美妙之青春。
从历史文献资料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和中央一线
领导人并没有什么分歧,他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发展一个时期的新民主
主义(资本主义),还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余留任务和经济恢复的任务完成后就向社会
主义过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
已经被消灭的情况下,阶级矛盾还是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还要不要进行政治战线
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如何进行这种革命。
这样我们看到,围绕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
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分歧,党内出现了一系列的斗争。
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党的核心领导层
的分歧首先表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上。这集中体现在一九五一年山西发
展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的争论上。刘少奇及华北局领导人反对山西省委发展农业生产合
作社的意见,而毛泽东则支持山西省委的意见。不过这次争论在毛泽东的说服下最终平
息下来,后来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这不过是认识的分歧,在通过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比较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并没有影响到党内核心领导层的团结。
如果我们再把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和巩固问题上进行的党内斗争联成一个线索,
就可以看到:在一九五○年东北互助合作上的争论、一九五一年山西发展农业生产合作
社问题的争论、一九五五年在合作化发展速度方面的争论、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关于人
民公社问题上的争论、一九六二年关于包产到户问题上的争论。这些争论是具有内在的
逻辑联系的。
前三次争论是要不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上关于人民公社
问题的争论,是要不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问题,而一九六二年关于包产
到户或分田到户的争论,是要不要坚持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问题。
如果说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是对阻碍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严厉批判的话
,那么一九六二年中央北戴河会议和随后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则是对农村集体所有制经
济倒退行为的有力反击。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亲自召集座谈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终于确立了人民公社内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相当
于初级社的生产队,巩固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顺利地实现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从一九五七年的整风到反右派斗争,确
立了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个时候一个明显的分歧表现在关于知
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断上。有的中央领导人在一九五六年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
革命基本完成后,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就自动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了。毛泽东对此
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虽然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知识分子从过去附着的资本主义
的皮(生产资料私有制)转移到社会主义的皮(生产资料公有制)上了,但是知识分子的世
界观和思想意识还没有转变过来。因而要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17]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党内来,
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社会根源。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的斗争说明党内存在阶级斗
争。
一九六○后,围绕对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形势的估计、产生困难的原因及克服困难的
方法,中央领导层产生了重要分歧。这种分歧虽然在一九六二年七、八月间的北戴河中
央工作会议和随后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在毛泽东的努力下得到了消除,但是产生的
影响却是深远的。一九六二年右倾的出现,不仅进一步印证了党内存在阶级斗争,而且
在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进行深刻总结的情况下,提出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
线。
在四清运动期间,毛泽东与刘少奇围绕运动的性质、重点、方式、依靠力量等问题
进行了激烈斗争,这种斗争将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推向了高峰,也
使得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的分歧出现了质的变化,毛泽东认为刘少奇不适合再作接班人
了。[18]
即使这样,从一九六五年初到一九六六年八月,刘少奇的地位并没有变化,仍然继
续主持中央政治局的日常工作,作为文化大革命发动标志的《五一六通知》就是在刘少
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表明毛泽东在变动刘少奇接班人地位的问题
上是极为慎重的,虽然他认为刘少奇已经不适合再作接班人了,但是他还要观察一番,
在即将到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看一看刘少奇的表现后再做出决定。这表明毛泽东对刘少奇
还是寄于希望的。但是自从出现五十多天将矛头对准老师和学生、扭转运动方向的“工
作组事件”后,毛泽东以《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为标志,在党内公开
了他与刘少奇的分歧,至此刘少奇接班人地位的变动已成定局。
这样我们看到,不论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上,还是政治战线上和
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上,从一九五○年东北互助合作到一九六二年关于包产到户
或分田到户的争论,从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到四清运动的分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逐渐形成了党内斗争的两条路线。文化大革命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走向激化的产物。
对当时负责中央一线工作的领导人,毛泽东是不满意的。他说道:“我多次提出主
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
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
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作法,我以及许
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受苦受
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建立
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19]由此看来,毛泽东担心
一旦自己去世后,如果按照负责中央一线工作的领导人制定的政策走下去,就会使党和
国家改变颜色。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毛泽东尽管对中央一线工作的领导人不满意,还是给他们留
下了改正错误的余地和机会,只是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作为与毛泽东的想法背道而驰的
情况下,毛泽东才不得不重返一线,并对一线的领导人进行了调整,以保证路线方针政
策的执行。[20]胡乔木后来对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分裂的原因也“一直在思考”,但是
却“得不到完整的答案”,[21],薄一波对庐山会议由纠“左”转为反右的原因也是“
一直在思索,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答案”。[22]如果抛开他们路线方针政策的分歧,如
果不从现实的视角来比较分析这两条路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就无法找到他们
分歧的根本原因,反而会跌入权力斗争的陷阱。
前面我们对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作了一定程度的分
析,那么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到底是不是正确
的呢?在彻底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后,又导致了什么样的
结果呢?
文化大革命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
级专政,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伟大创举。给人民以民主自由的
权利,让人民群众向着官僚主义猛烈开火,让人民群众自己来审查干部,选举和罢免干
部,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以人民的公仆出现,成为人
民利益的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在自己教育自己和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国家
的主人。这是使他们的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获得保障的根本途径。
共产党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样,战天斗地,降妖除怪,腾云驾雾,所向无
敌。可是自从彻底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后,就如同把一座
五行山压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头。所不同的是,孙悟空是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而
共产党是自己为自己套上枷锁的,是自己把自己压在五行山下的。这使中国共产党就像
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一样,被束缚起来,失去了自由。在国内外反共势力的攻击下,
往往疲于应付,陷于被动,处于极大的困境。
文革后,三十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了毛泽东的英明论断。本来苏联
经济上的发展成就连西方老牌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们也感到了咄咄逼人的“威胁”,担心
苏联会把西方列强“挤出世界市场”。[23]但是由于苏联在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
会主义革命后,没有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从赫鲁晓夫开始的
修正主义道路到了戈尔巴乔夫的时候,终于造成了恶果,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灾难出现
了。而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失败,标志着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失败
。既然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失败了,那么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
命的成果又怎么能够巩固的了呢?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看到,党员干部的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严重的痼疾;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业已失去,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已经丧失
殆尽,工人农民中的主体又重新沦为雇佣劳动者;工人下岗失业,农民失地,他们的合
法权益难以获得有效保障,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严重动摇;资本主义的发展突飞猛进
,现已侵袭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资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社会
主义经济基础业已松动,发生了质变;为了扩大群众基础,共产党已经同意资产阶级的
先进分子可以入党,从而对共产党的性质构成严峻挑战,严重影响了共产党的声誉和战
斗力。
同时国际垄断资本也已经开始深入中国核心领域,掌控中国经济,并攫取了中国每
年财富创造中的相当大份额,这不论是对中国的经济安全还是国家安全乃至共产党的领
导地位都构成了严重威胁。据二○○五年统计,中国开放的二十八个产业中已被外资控
制了二十一个,中国经济的殖民化程度日益严重。两极分化空前加剧,基尼系数直逼国
际警戒线。
这种状况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就是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
大革命失败的必然结果,这从反面证明了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
大革命的光辉。能否正确对待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是对今天
中国共产党人的严峻考验,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否摆脱困境,克服困难,脱离危机的根本
途径,也是鉴别真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试金石。
《伟大的理论 光辉的实践—论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
命(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这部书计划分四卷五章。这里发表的是第一卷《文
革溯源》中的上册。
第一卷《文革溯源》,是第一章。主要论述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
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的实践,是一次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
革命。这次革命是以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为基础的,没有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
革命,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在经
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斗争,也必然要反映到政治战线上和思想
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中来,还要通过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来获得
巩固和加强。因而我们在论述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
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的实践的时候,就必须先从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讲起。
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生产关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生产关系包括生
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
义革命,也就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三大改造中,因
为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集中地表现在农业合作化方面,也因为农业是国民
经济的基础,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建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巩固与发展
,因而我们对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研究就集中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建立和
巩固的问题上。至于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产品分配形势(资
产阶级权利问题),还有毛泽东关于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将我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
主义国家的论断,我们将在第二卷研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时候一并进行阐
述。
在第一卷中我们还要对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研究,通过对
这两个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研究来揭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还要
对我党为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而进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论战以及如何反对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和平演变和渗透等问题进行考察和评析,通过反
修防修与反和平演变,来进一步认识中国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样从经济战线、政治战线
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国际上反帝反修的斗争中来揭示文化大革命产生的原
因。
第二卷《理论曙光》,是第二章。主要论述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专政
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本卷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以现已公开的理论文献资料为
依据,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
出发,深入分析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在生产关系中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按劳分配中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以及为什么还要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
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等问题,从而揭示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原因,从理
论上阐述文化大革命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卷《残阳血照》,是第三章。主要论述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走向高潮直至最
后结局的基本历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对现实舞台上政治斗争的分析,
来透射隐藏在这种斗争背后的经济内涵,从而揭示出这种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国社
会的发展与走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来总结文革的经验与教训。
第四卷《世纪新生》,包括四、五章。第四章主要从文革后中国社会面临的严峻状
况出发,以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的实践为指导,研究摆
脱危机的方法和途径,探索如何走上复兴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第五章主要研究毛泽东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的实践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中国
社会主义的发展必将为人类历史开辟出一条新路,这是一条消灭剥削和压迫,走向人类
大同(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滔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神州去,天
下归来是一家。试看将来之寰球,必是赤旗之世界。
这就是我们关于《伟大的理论 光辉的实践—论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
理论和文化大革命(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这部书构思的基本轮廓。
一九六五年秋,叶剑英在大连棒棰岛参加中共中央会议,有感于赫鲁晓夫、勃列日
涅夫修正主义集团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背叛了共产党的宗旨,使十月革命的
故乡—苏联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遥望克里姆林宫的红旗已经飘然落下,同时又自豪地
看到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大力支
持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正在社会主义大道上昂首阔步地前进。
两相对比,不由得使叶剑英心潮澎湃,激情迸发,于是提笔写下一首《七律·望远
》,表达了对苏联出现修正主义的隐忧,展现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修斗争的壮丽前景
。毛泽东阅后,极为赞赏,将诗的题目《望远》改为《远望》,并亲笔书写此诗赠给毛
岸青和韶华,教育、鼓励他们继续革命,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今天我们重读这首诗,仍然真切地感受到叶剑英当年在反修防修的社会主义大道上
展现出来的斗志豪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的感情是真挚的,气魄是宏伟的,风格
是豪放的,仍然是鼓舞我们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强大动力。
可是当我们把叶剑英在文革晚期的一些作为,与文革的结局及后来资本主义在中国
发展的严峻状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的时候,我们又不能不对他的这些作为产生疑问
:这到底是他认识的局限呢,还是处于个人得失因素的考虑?
回望当年的反修豪情,反观他后来的一些作为,真是令人百感交集,痛断肝肠,栏
杆拍遍,涕泪衣裳。恰逢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于是就步其原韵,吟诗一首,抒情
言志,以示纪念:
七律
远望
霹雳惊天哭逝翁,
凄风苦雨卷悲空。
残阳遥坠千山没,
长夜重归万国踪。
两阵相逢先射马,
九天寻战又擒龙。
喜迎来日红旗普,
犹念当年盖世功。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F***e
发帖数: 23
2
发点抗美援朝70周年的贴嘛。
s******n
发帖数: 518
3
one key point is as follows.
一九五六年发生的波兰、匈牙利事件和一九五七年中国发生的右派猖狂进攻及反右
派斗争,使毛泽东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及社会主义革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提出仅有一个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
主义革命是不够的,也是不巩固的,同时还要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
革命。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那么,波兰、匈牙利事件和中国发生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到底是不是导致毛
泽东提出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确定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决定性原因呢?
我们分析后认为,并不是这样。因为并不是由于发生了波兰、匈牙利事件和中国出
现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才使毛泽东提出了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
命的任务,确立了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而是由于发生了波兰、匈
牙利事件和中国出现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后,毛泽东才以此为切入口,运用马克思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我国
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国内外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后才得出的结论。因而我们认为波兰、匈牙
利事件和中国出现的右派进攻及反右派斗争充其量不过是毛泽东提出政治战线上和思想
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导火线,而并非决定性
原因。
s******n
发帖数: 518
4
I think I have done that a lot a few months ago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发点抗美援朝70周年的贴嘛。
s******n
发帖数: 518
5
copy another piece:
正如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一样,在
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应该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这就需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的探索。从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一九
五九年的反右倾斗争、一九六二年对党内出现的右倾的批评到四清运动期间“左”而实
右的倾向,毛泽东最终采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式来进行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
主义革命。
通过反右派和反右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毛泽东看到党内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力
量是多么强大,他们能够借机歪曲党的政策,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的民主,甚至导致严重
的灾难。同时,一九六二年出现的“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又显示出党
内高层存在的严重右倾倾向,一九六四年四清运动中关于运动的性质及重点等问题的争
论,进一步显示了党内高层存在着的“左”而实右的倾向。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通过整风
的方式来实现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希望已经破灭,毛泽东才不得
不将希望投向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给他们以民主权利,发动他们起来监督干部,
制约干部的腐败行为和在实践中产生的修正主义倾向,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的来
揭发我们的黑暗面,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强大制约力量。一九六七年二月三日毛泽东
在与阿尔巴尼亚代表团的谈话中曾说:“一九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五年的
时间,为什么我们有不少工作没有做好?不是跟你们讲客气的,是跟你们讲真话,就是
我们过去只抓了一些个别的问题,个别的人物。”“此外,还搞了一些在文化界的斗争
,在农村的斗争,在工厂的斗争,就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有些情况你们也知道。这些
都不能解决问题,就没有找出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来揭
发我们的黑暗面。”[6]
F***e
发帖数: 23
6
功德无量。还有没有新的?军版上有几个垃圾在污蔑抗美援朝。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I think I have done that a lot a few months ago
b*******8
发帖数: 37364
7
本朝的开国是极好的。汉初对外太惨,本朝扛住了美帝,太祖居功至伟。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功德无量。还有没有新的?军版上有几个垃圾在污蔑抗美援朝。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1980年江青在法庭上为自己的辩护词 [复制链接]ZT 张宏良:当前中国反思改革大争论的背景
“文革”是毛泽东跳出周期率的新路无产阶级只是现代版的农民阶级
中国现在的社会性质到底是什么?从中国历史来看毛派是必然失败的
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人改造成了"七无"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真实的文革及其历史地位儒家社会主义
马列主义这套真讨厌!纪念516通知44周年
怀仁堂政变40周年史版special issue问个问题: 文革是如何开始的?
Re: 其实共产主义还是很有道理的毛泽东主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中、下)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社会主义话题: 革命话题: 思想战线话题: 毛泽东话题: 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