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 发帖数: 2315 | 1 注:本文有时用“防御体系”有时单用“防线”。单用“防线”指的是早期罗马帝
国把军团部署在边境防线上,而内部几乎全不设防的“防御体系”。
一、帝国的防线
从罗马城近300年无城墙的事实,可以看出帝国的防御是非常成功的。而帝国的灭
亡,则是帝国防御体系失效的结果。
为什么体系会失效?
这是不能用解释中国朝代更替的那些理由来解释的,包括但不限于蛮族入侵或渗透
。因为如果这一体系仍然有效,那么即便是蛮族,他们也会接受这一体系。这就如同中
国的朝代更替乃至遭到蛮族入侵并未导致中国这一体系失效一样。
在理解体系失效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体系本身,即帝国各部分领土的特征及防御策
略。
北非向来易攻难守,但在帝国鼎盛时期,它几乎不需要防守。北非的南方相当安全
,这可能纯粹是源自地理因素,也可能是跟南方种族打不过北方种族有关。北非的弱点
首先在于它东西两个方向的入口,其次是整个地中海沿岸,但在帝国鼎盛时期,这些地
方都已经是帝国的腹地。
北非是帝国最大的红利。
帝国的北方防线,无论在不列颠,还是在日耳曼,看起来都有“再努力一把就到海
岸”了的缺陷感。帝国未能把边境推到海岸,占领不列颠全境并把日耳曼地区的防线至
少推进至易北河,有两个原因:
第一、征服野蛮地区的难度远大于征服文明地区。因此,罗马人继续推进的困难,
是不能以他们已经占领地区之广阔来否定的。
第二、到达海岸也没用。
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海岸并不适合防守。例如,在此后的中世纪时期,这一地区
的海岸就经常受到维京人的威胁。
从军事技术上讲,当时的海军缺乏进行持续封锁的能力;而离开了海军的有效封锁
,海洋就不是障碍,而是通途。
帝国的防御北线是依托于河岸的,即莱茵河防线和多瑙河防线。这两条防线上的诸
军团,是帝国军队的主力。至于帝国的其它兵力:北非因几乎无须防守兵力极为薄弱;
不列颠虽然危险,但毕竟较小,所驻军队也不多;除了北线,帝国主要的兵力在东线。
然而,帝国的东线的军团,向来不如北线的军团精锐。(在偶尔发生的内战中,谁
更厉害是有机会搞清楚的。)
表面上看,帕提亚战法相当克制罗马军团。实际上,帝国东部并不存在像中国北部
那样无边无际的旷野,只要谨慎的选择行军路线,就可以避免被帕提亚战术打垮。而且
,帕提亚也是文明国家,有很多富庶的城市。
像永乐皇帝屡次北伐无果的情况在罗马的东线是不会发生的。在小规模作战中,帕
提亚骑兵也许能蹂躏帝国的农村;但在大规模作战中,帝国军队却可以抢劫帕提亚城市。
二、帝国防线的失效
1、帝国的繁荣是防御体系失效的原因之一
帝国在边境上建墙,而在境内修路。境内修路既有助于繁荣,也有利于快速调动帝
国军队。据说,帝国的道路甚至在阿以战争中都发挥了军事作用:当地的荒漠并不都适
合坦克部队穿越,阿拉伯人防守住已知适合坦克部队行动的路线,而以色列坦克部队则
利用罗马古道进行了迂回。罗马古道虽然埋没在黄沙之下,却仍然可以支撑坦克的重量。
然而,罗马道路的这种作用,对罗马以步兵为主力的军团实际上是不利的。克劳塞
维茨认为,(相对于骑兵和炮兵)步兵的优点之一就是它可以适应几乎所有地形。罗马
道路的四通八达,实际上更利于骑兵(和装甲部队),而非步兵。一旦敌人的骑兵集团
窜入罗马的道路系统,就会让罗马步兵望尘莫及。
这里再以两个例子作为对比:日耳曼人(德国人)自古以来就刻意保留森林以有利
于防御,德国的森林直到二战末期,仍然阻碍过进攻者的步伐。而中国腹地本来也是森
林地带,却因为农业开发的缘故,逐步成为一马平川。
2、骑兵化是帝国防线失效的根源
从一开始,罗马人所面临的蛮族入侵就有民族迁徙的意味。这种入侵虽然声势浩大
,却很容易被精锐的罗马步兵所粉碎。
蛮族中最可怕的对手:日耳曼人,在其早期,和罗马人一样是步兵民族。这是罗马
可以通过防守莱茵河和多瑙河以捍卫文明的根源。
然而,蛮族是一个炼蛊体系,它们几乎一直处于某种战争之中,迟早能找到文明的
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帝国的防线。
如果蛮族放弃民族迁徙式的笨重入侵,而采取适当规模的骑兵集团,有机可乘时还
可以走海路,就很容易让防线失效。虽然蛮族骑兵仍然无法打败罗马军团,但这个并不
重要。蛮族的目的是抢劫,而不是胜利。
反过来讲,帝国军队的目的是保卫文明,为了保卫文明,帝国军队也必须骑兵化。
骑兵化导致了防线的失效。
三、骑兵化的毁灭性损害
1、防线的作用是挡住敌人,而骑兵的目的是在敌人突入以后再予以反击,这首先
就会加重损失。
2、骑兵的成本远远大于步兵。克劳塞维茨指出,装备和维持一个骑兵连的费用,
与装备和维持一个步兵营的费用相当,人数是一比五。这个虽然不是古罗马时期的比率
,但可以作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参考。
考虑到骑兵化时期,军队的总人数也增加了,这对社会将是极大的负担。
注:骑兵化不意味着军队完全变成骑兵,但难免会造成骑兵比例的增加。
3、骑兵的战斗力弱于步兵。尽管供养一个骑兵的费用远远高于供养一个步兵,但
在很多战术条件下,一个骑兵的战斗力甚至还不如一个步兵,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战术
条件下骑兵会下马作战。
综合考虑两者,骑兵化会使军队的费效比大大转劣。
4、罗马骑兵仍然可以通过纪律和训练获得针对蛮族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却不可能
大到罗马军团那种天下无敌的程度。
尽管罗马社会是有冗余的,但骑兵化带来如此巨大的不利,仍然使原有的社会体系
难以为继了。在讨论新的平衡以前,我这里最后只说一点:
尽管蛮族自己的统治应该有利于防止蛮族入侵,但西欧的法律和秩序在进入中世纪
以后,长期未能恢复。西欧之所以勉强形成了平衡,不是因为捍卫文明的军事力量得以
恢复,而是因为整个地区不那么值得抢劫了。社会不仅贫困,而且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躲
进了各自主人的城堡,不花大代价,根本抢不到。 |
C*****l 发帖数: 1 | 2 有点狠奇怪,罗马骑兵没有霍去病犁庭扫穴这样的战例。 |
r***i 发帖数: 1 | 3 和你说过多少次了
罗马的骑兵无论是数量和水平,都不够给中帝提鞋的
lol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狠奇怪,罗马骑兵没有霍去病犁庭扫穴这样的战例。
|
Y**M 发帖数: 2315 | 4 那个地区不适合用纯骑兵。
北方蛮族所在地区(欧洲中部)不适合骑兵行动。日耳曼人自古以来,就刻意保留
森林做为军事障碍。
东方帕提亚波斯之类是文明国家,那些地方有很多城池。骑兵去了,无法攻城,也
没用。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狠奇怪,罗马骑兵没有霍去病犁庭扫穴这样的战例。
|
F***e 发帖数: 23 | 5 不会放火烧森林吗?中国北方的很多森林就是毁于兵火。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地区不适合用纯骑兵。 : 北方蛮族所在地区(欧洲中部)不适合骑兵行动。日耳曼人自古以来,就刻意保留 : 森林做为军事障碍。 : 东方帕提亚波斯之类是文明国家,那些地方有很多城池。骑兵去了,无法攻城,也 : 没用。
|
Y**M 发帖数: 2315 | 6 不知道怎么个毁于兵火。
我不知道有放火焚烧大片森林的战例。夷陵之战也许是例外,但在夷陵之战中,森
林本身并不构成行动障碍。
个人以为:森林如果便于烧毁,那它早就自己烧毁了。如果不便烧毁,以古代的人
力,是没办法烧毁的。甚至现代也没戏。二战时的森林也经常构成防御屏障,但也没人
想到将其烧毁。
当然你也可以用“森林大火”作为反例,例如中国东北和美国很多地方的森林大火。
我个人理解,森林大火需要气象条件作为配合,这种配合在战术条件下一般是碰不
上的。在战略条件下,找好季节,反复派兵烧敌人的森林...这个事也许可行,但貌似
自古以来没人做过。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放火烧森林吗?中国北方的很多森林就是毁于兵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