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血亲分离太久,想所有亲人了!不废话!寻亲! (转载)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9
发帖数: 8613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ewill2009 (daluob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血亲分离太久,想所有亲人了!不废话!寻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2 20:08:25 2022, 美东)
父系marker
O-F2137的一个子。。。子系
w********9
发帖数: 8613
2
大家可以从这个树上下求索自己的父系marker的祖源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ytree/O-F2137
w********9
发帖数: 8613
3
我自己没有测过
但是家族里有人测过,公布了。
在某个省的3个相隔稍微有点远的3个区里,家谱上推有联系的几万人都具有这个父系
marker。你也可以类似
地确定你的父系。
说到这儿,我真对不起女亲戚们了。毕竟我还是个男性女权主义者。
我不光在北方亲戚多,在江浙、江西和安徽某些长江周边地区和相关水域地区应该也多
中华上下5000年,我才找了下面的5000年。余生找下去会累出人命吗?
O-F2137
形成时间距今 4970 年
支系宗亲 1041 人
支系家族 25 个
O-F2137 是 O-F1754 下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1.72%,主要集中
于北方地区,同时在南方的浙江、四川及周边地区亦有分布。根据考古发现,在甘肃的
磨沟遗址、内蒙古的大前山遗址和陕西的神圪垯梁遗址都有检测到该类型。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7
满族
入关时汉族就占了旗人的40%
一度达到70%左右,后来又把后增部分去掉了
满汉通婚的后代的民族划分会有些乱
我认识一个汉族(70靠80后),她说她父亲是满族,母亲是汉族,她的堂兄妹里汉满都
有。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跟了她母亲族(好像她说她那里是从母)
按所采样,与汉族的最主要支有85%以上的重合度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724190d8a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14
没有查到朝鲜族的
但之前在哪里看到:韩国人与汉人的重合度在30%左右,东北朝鲜族40%几
这有一支朝鲜族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5f11994a4cdec40006a5af5d
朝鲜族权氏较大的派系有安东权氏和礼泉权氏两家。安东权氏始祖名权幸(권&#
54665;),本金姓,安东豪族,因协助高丽太祖对后百济的讨伐有功被评“能炳几达权
”,故取“权”为姓。礼泉权氏始祖名흔적신(昕迪臣),高丽中期
人,其后裔昕升旦(흔승단)在高丽明宗朝因给安东权氏做上门女婿
而使其后裔改姓“权”,一说是因避讳而改姓权。 O-CTS52权氏对应哪一支权氏,目前
缺乏相关资料。通过父系深度检测,可获得该家族共同祖先所处的年代、各地权姓的谱
系关系以及与其他O-CTS52姓氏的谱系关系。
。。。接近50%。。。
w********9
发帖数: 8613
15
从第4帖的pc2图(也就是第2图)大致可以看出汉族2大支的数千年里迁移和交织轮廓
北方应该是从4000多年前开始发生了大的从南到北的迁移
根据古dna样品,北方o最早比较集中在银川到甘南一带农耕,后来开始向下方的黄河河
谷地区发展农耕扩展到辽河地区,与北方的c取代n文化为主的红山农业文化成为那里的
主体。农耕和游牧/狩猎人群在北方地区是长期
c的南迁和后来的北方人群南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气温变冷造成。在至今4000到3500
年左右之间开始变得明显
这种南移(过淮过江是大致“里程”标志)趋势,伴随着农业人口增加(虽然大朝代人
口都有极大涨落),贯穿到后来中国的人口历史
三国苏州地区是人口南扩一开端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东晋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隋唐经济重点过淮河造成了更多的族群交合。。。南宋更是把人口迁移推向了历史最高
度,土地被大量改造开发。。。江西到湖南(其实在五代十国期间就比较明显开始了)
和湖北的原云梦泽大退化地区。。。明朝从山西地区向山东地区。。。到明末清初的四
川(从2湖和广东部分地区)。。。清朝之后各种战乱也推动了民众的迁移。。。
当然是在说最大的趋势。逆向当然也有不少。也有向北方“回笼”的。。。哪里发展去
哪里,因此才有天津地区的复杂。。。陕西地区的南方语言地区。。。东北就不说了。
。。而现在的流动就更大了,东北人去海南和丽江都不算新闻了。。。
正因为这些,只能讨论大的轮廓,今后的几十年轮廓会基本保持,但变得更加模糊。几
百年后就不知道了。中国变得越来越小。古时候从北京到广州要百天,现在从北京到拉
萨开车自己过去可能都不要10天。
w********9
发帖数: 8613
16
“南方”大家族的扩散情况(几乎都是从秦汉开始出现的新基因家族)
南方前 20 大基因家族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48bd5a6d6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4bfa728d2
w********9
发帖数: 8613
17
四川移民成土著的代表群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9acecbe3b
w********9
发帖数: 8613
w********9
发帖数: 8613
19
几年前我曾经收集了公布了的中国境内2000年以前(几乎)所有的古dna样品信息
(存在老计算机里没有保存,可惜)
其实样品数很少,好像总数都没有几百
因此很多东西需要比较可靠的推算,填补空白
好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6890d0d47
中国人的父系到底有多少种?
w********9
发帖数: 8613
20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6650d0bb9
【民族血统趣事】你可能是个假南方人
(我注:这说法很不严格。讨论的只是父系marker。一个“纯北方”远古男子和后代完
全在“纯”南方基因环境中生繁衍,最后都会有“北方”男性后代)
w********9
发帖数: 8613
21
初略来说:
150年内
5代左右以内
如果家族没有大灾大难,一般性地繁衍(但有些地方或族较近亲结婚较多),我们每个
人可能现有数千亲戚
亲们们们们们,我想你们的时候,你们想到过我的存在吗?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7f1f7ee5e
w********9
发帖数: 8613
22
现有
刘邦后代200万
赵匡胤后代25万
。。。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5f842e09e
宋朝以来的家族,目前能有多少男性后裔
w********9
发帖数: 8613
23
绝大多数太老的家谱都很不靠谱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6b2746490
同一家族内部父系单倍群类型竟然普遍不一致?
w********9
发帖数: 8613
24
9000年前到2000年前
一些父系markers的扩散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646a06bdb
w********9
发帖数: 8613
25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5d002b406
总结:从以上数据可知,日本的确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历史时期(夏商至今)的移民,但
其中不少是先扩散至朝鲜半岛、再伙同其他朝鲜半岛支系一起移民到日本。且这些支系
并非都是历史学界认为的秦汉以来的移民,例如 CTS3311,极可能西周已经存在于日本
。综合以上讨论,我们认为日本人父系中约有 25%~30% 为中国历史时期的移民,主要
来自华北,其中不少是先于朝鲜半岛爆发再扩散至日本。
w********9
发帖数: 8613
26
北方前20大的基因家族
刘邦先生后人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在湖南、湖北和江西地区,但扩散极广
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融合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而刘邦的一个密亲族也很能干,但主要在北方和西北(包括新疆),也为国家的领土完
整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
(最近几年有个没有完全确证实的发现:成吉思汗部落里也有重要的贵族,是刘邦后裔)
还有个山东刘氏通过古燕所在地高度扩散到辽东半岛
。。。。。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525054fa7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525156cfb
w********9
发帖数: 8613
27
秦汉人口扩移情况
汉七之乱反映了王族的大扩散,而最厉害的王是在今天的江浙一带
而长沙地区是南方最重要/最有名的地方了
几百年后开始,江西的新余市的重要性变得更重要,反映了它所在地区曾经是特别重要
的水路和陆路干道区(那时侯云梦泽和洞庭湖地区仍然是洪水狂泄区)
刘邦的后代在新湘语区占当地的比例特别高,但在比较临近的江西个别地区最高
。。。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45328ce8a
以基因分布对应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秦汉时期
。。。
我们现在可以在「刘邦家族」中看到 O-F813(疑似汉景帝刘启)的类型能够占到湖南
全省人口(男性)的 5.2%,江西、湖北、重庆的 3% 左右。分布最高的地带位于江西
西部的萍乡、吉安,占比高达 8%~9%。湖南的娄底、湘潭、邵阳、衡阳、长沙、株洲等
地也占 6%~8%。在远离汉朝权力中心的南方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人口爆发,极有可能与
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在此繁衍生息有关。
。。。
现在桂林人口中,秦汉以来人口最大的家族簇是O-Z3010 类型「桂林秦氏家族一支」,
该家族能占到桂林当地人口的 4.6%,最近共祖 1900 年前。其《秦氏族谱》称其始祖
秦再雄,汉代青州人,因官迁居桂林灵川。现在该类型在分化树上,最近的兄弟分支都
在山东、辽宁、安徽一带。
w********9
发帖数: 8613
28
姓不怎么具有记载父系祖源的意义
(基因分析会导致复姓运动吗?)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400dc45ac
从基因科学的角度来看,家谱的准确性究竟有多高?
w********9
发帖数: 8613
29
根据前帖中的引文和这贴中引文:
王姓人中有不少是刘姓皇族和朱姓皇族的后代
张姓也是朱皇族避难所用的一大姓
隔离老王们可能就只是该被可怜的人,他们本来该姓朱或姓刘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3bdcfecd7
大屠杀过后,朱元璋还有多少后人繁衍了下来?
w********9
发帖数: 8613
30
湖广填四川
2个基因样品分布代表性地显示大迁移结果
。。。
https://www.23mofang.com/gene-club/detail/17297d21390
例如:O-F813 (不含 Y20928)。这是一个约 2100 年的父系支系(即所有该支系的男
性拥有共同的 2100 年前的男性祖先)。这个支系在湖南特别集中,能占 6%,刘姓又
占比很高,可能对应了历史上汉景帝及其儿子长沙王的后代。
O-F813 (不含 Y20928)在南方的分布规律是湖南大部以及江西吉安最集中,重庆、四
川、湖北、江西其他地区次之,具体而言,四川比例又不如重庆。
这可能与明清湖南移民在川渝的分布有很大关系。重庆距离湖南最近,湖南移民捷足先
登,而四川除了湖南移民外,还有比例不低的闽粤(客家)、陕西等地移民,而闽粤陕
西移民在重庆则偏少。
再如 O-F856,这是一个共同祖先在 3000 年前的父系单倍群,湖南、江西、广东高频
,在川渝的分布也是重庆多于四川。而该支系在浙江、安徽、江苏就很少,不比北方省
份高到哪里。
w********9
发帖数: 8613
31
湖广填四川的一大前提是
江西填湖南
那发生得更早
比南宋早就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净迁徙,但可能是从南宋江西部分地区更大/快速发展后
开始上了一个个更高的台阶
在明清期间达到了移民高潮。。。
湖南的新湘语区,尤其是长沙和大周边地区,长期是终点和继续西向移民的再起点地区
了解湖重点地区(基本是新湘阴区)的情况非常有意义
那里长期是中国本部地区血缘和文化交合/同化最光火的地区,而向洞庭湖地区和更北
的原来的湖泊沼泽区(比如岳阳地区和大片的湖北地区)也在比较晚的时候兴起
古时候的江夏地区和部分的大荆州地区,包括大片的江汉平原地区,的新移民区纷纷暴
起也使得过去南阳到襄阳、荆州、常德和长沙的古楚国最早的中心地区的重要性变得下
降。。。
w********9
发帖数: 8613
32
此(2册)书的前言部分很值得一读
各地很多家族攀历史名人修家谱,包括少数民族/土著家族修入汉谱,造成很多较老的
家谱不可靠
湖南氏族迁徙源流(一)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vWJ6DwAAQBAJ&pg=PT17&lpg=PT17&dq=%E6%B9%96
%E5%8D%97%E6%B0%8F%E6%97%8F%E8%BF%81%E5%BE%99%E6%BA%90%E6%B5%81%E4%B8%80&
source=bl&ots=9F9V462TbP&sig=ACfU3U1zeuqE5JzP8csgoze9SrHf2K26jA&hl=en&sa=X&
ved=2ahUKEwjO38mb5e74AhXIKkQIHb_uAu4Q6AF6BAgCEAM#v=onepage&q=%E6%B9%96%E5%8D
%97%E6%B0%8F%E6%97%8F%E8%BF%81%E5%BE%99%E6%BA%90%E6%B5%81%E4%B8%80&f=false
湖南氏族迁徙源流(二)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wWJ6DwAAQBAJ&pg=PT36&lpg=PT36&dq=%E6%B9%96
%E5%8D%97%E6%BA%90%E6%B5%81&source=bl&ots=-xY94vUOtB&sig=
ACfU3U0BXFo7TOwUby08lDcWMBAmi0Mhzg&hl=en&sa=X&ved=
2ahUKEwj288Wd5O74AhX0KkQIHRFfDc4Q6AF6BAgDEAM#v=onepage&q=%E6%B9%96%E5%8D%97%
E6%BA%90%E6%B5%81&f=false
w********9
发帖数: 8613
33
湖南重点地区的1个重点区
google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
可以找到pdf文件
第25卷第6期 地理研究 Vol􏰀25,No􏰀6 2006年11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v􏰀, 2006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 (121~ 1735年) 龚胜生, 于 颖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武汉430079)
摘要: 历史人口迁移是历史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最直接的动力。通过对121~ 1375
年间 湘阴县外来氏族移民过程与空间分布的分析, 发现: 他们无论是直接迁入还是辗
转迁入, 绝 大多数都是为了土地和生存而来; 67􏰀 2 % 的氏 族祖籍 江西,
地 缘上的亲 和力和 血缘上 的凝聚 力导致了氏族移民迁出地的邻近性和 入居地的
集聚性; 69􏰀 6 % 的外 来氏族 在明代迁 入, 后唐 同光年间, 元末明初,
明末清初为三个氏族移民高峰期; 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氏族移民来源 地, 不同时期的
氏族移民入居到不同的地理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 湘阴县氏族移民入居地 从丘陵平
原向河湖滩地拓展的演变, 反映了湘阴县域乃至整个洞庭湖区从丘陵到平原再到湖 区
的区域开发过程。
关 键 词: 外来氏族; 原籍地; 迁出地; 入居地; 湘阴县; 历史时期 文章编号: 1000&
#1113089;0585( 2006) 06􏰁1096􏰁11
人口迁移对空间相互作用[ 1] 、城市化[ 2] 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 3] 都有着十分
重要的影 响。没有了人口的迁移, 也就没有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 从这种意义上讲,
历史人口迁 移是历史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最直接的动力。正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葛剑雄先生所 说: 􏰁 中国的历史是同中国人口的迁移史同时开始的 [ 4] ,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离开了移 民史就没有一部完整的中国史 [ 5] 。在中
国历史上, 氏族是人口迁移中的一个特殊单元, 氏族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和区域内的融
合, 是人口地理、区域开发、民俗方言等领域的重 要研究内容。
关于湖南氏族移民的研究, 早在1933年, 谭其骧先生就利用地方志中的氏族资料对 湖
南人的由来进行了分析, 主要结论有二: 空间上, 湖南人来自天下, 江、浙、皖、闽、
赣东方之人居其什九, 江西一省又居东方之什九, 而庐陵一道、南昌一府又居江西之
什 九; 时间上, 湖南人来自历古, 五代至明居其什九, 元明又居此诸代之什九, 而元
末明初 又居元明之什九[ 6] 。1990 年, 谭其骧先生的博士生曹树基先生利用更多地
方志中的氏族 资料对湖南人的由来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 其主要结论也有二: 空间上,
湖南移民氏族中 的 60~ 64% 来自江西, 12~ 15% 来自广东, 各有 5~ 7% 来自苏闽,
其余寥寥; 时间上, 湖南移民氏族中, 2~ 6% 迁自宋代以前, 13~ 17% 迁自宋代, 8~
12% 迁自元代, 31~ 34% 迁自明初, 13~ 17% 迁自明中后期, 22~ 26% 迁自清代[ 7]
。1995 年, 张国雄先生利 用472种族谱资料及其他史料对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氏族移
民做了更为详尽的分析, 指出 今存530个两湖氏族中, 487族(92%) 为外来氏族, 其中
404族(76%) 来自江西; 鉴 于谭、曹两位对湖南人由来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 他并没有
对湖南外来氏族的来源空间进
收稿日期: 2006􏰁 05􏰁17; 修订日期: 2006􏰁 09&#
1113089;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0471036) 。
作者简介: 龚胜生 ( 1965􏰁 ) , 湖南涟源人,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
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学、历史医学地理
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6期 龚胜生等: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121~ 1735年) 1097
行分析, 仅就其迁入时间做了说明, 指出湖南外来氏族中, 10􏰀 4% 迁自唐
五代, 27%迁自 宋代, 17%迁自元代, 45􏰀 3% 迁自明代, 0􏰀 3% 迁
自清代[ 8] 。应该说, 上述三位先生利用 氏族资料进行湖南地区的移民历史研究, 在
区域性移民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而 且, 他们所取得的湖南人主要来自江西
和主要迁自明代的结论, 对明末清初出现的 􏰁 江西 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
9] 之谣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注解。不过, 他们对氏族移民的研究都是 以省域为空间单元
的, 探讨的是整个湖南的情况, 这就不可避免地掩盖了微观地理因素对 外来氏族选择
入居地的影响, 从而也就难以详细而具体地说明历史人口迁移与区域人地关 系演变的
规律关系。
令人欣慰的是, 清末著名学者、外交家郭嵩焘纂修的、光绪六年 ( 1880 年) 刊刻的
光绪 !湘阴县图志∀ 对全县氏族的来源地与入居地做了详细的记载, 使我们能够
在乡一级 的空间尺度上藉以分析氏族移民的时空过程, 从而揭示区域开发的趋势性规
律。因此, 本 文试根据光绪 !湘阴县图志∀ 所载氏族, 以清代湘阴县域为研究
范围, 对 121~ 1735 年间 湘阴县外来氏族的来源地与入居地进行时空分析, 希望通过
其人口迁移与空间开发过程关 系的揭示, 能在移民地理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 并
为明末清初 􏰁 江西填湖广 之谣提 供具体证据。
1 湘阴县政区沿革与地理特点
湘阴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 其境西邻益阳、沅江, 北连巴陵 ( 今岳阳市) 、洞庭湖,
南接长沙, 东界平江。湘江纵贯南北, 􏰁 楼船伏波, 诸人罔不取经于此 , &#
1113089; 襟山带湖, 地 当越广之冲 [ 10] , 自古就是交通要冲。湘阴设县始于刘宋
元徽二年 ( 474 年) , 此后, 湘 阴县名一直沿用至今。清代湘阴县境 􏰁 绌
于西南而赢于东北 [ 11] , 统辖 4 乡 29 局, 大体 包括今湘阴、汨罗两县市 (图1)
。本文所言湘阴, 均指清代湘阴县境。
湘阴县濒临洞庭湖, 地势低洼, 每当夏秋水涨, 往往洪水漫溢, 故有 􏰁 湘
阴泽国 [ 11] 之称。县域内部, 地理条件存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大抵以湘江为界,
东部地势较高, 多山岭丘冈; 西部地势低下, 港汊纷岐。县志称 􏰁 崇峦巨
障, 皆在县东 , 而 􏰁 湘水以西
1098 地理研究 25卷
无高山 [ 11] , 从而形成了 􏰁 山寨峙其东, 堤防障其西 [ 10] 的景观差
异和 􏰁 计里均赋, 西乡 百数十里之地, 仅及 ( 东乡) 一里之半 [ 11] 的
经济差异。在湘江以东地区, 东南部无湖浸 之害, 接壤长沙, 交通方便, 土地肥沃,
县志称 􏰁 大抵东、南两乡民俗纯实, 土田饶沃, 而东乡殷实之户尤多 ; 东
北部虽然也是膏田沃壤, 但 􏰁 山益峻, 地益远 [ 11] , 自然条件 稍逊一筹
。在湘江以西地区, 西北部濒临洞庭湖, 水患频繁, 人烟稀少; 西南部处于湘江 尾闾,
也多水患, 但仍较西北部稍胜一筹。湘阴县域的这些自然条件差异, 对其移民分布
及其区域发展过程具有重大影响。
表 1 光绪 ! 湘阴县图志 # 氏族表∀ 所载氏族移民来源地空间分布表
Tab􏰀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cestral and out􏰁migrating
places of immigrant clans, derived from Xiang􏰁Yin􏰁Xian&#
1113089;Tu􏰁Zhi􏰁 ( Records of Xiangyin County) published in
1880
氏族 湘阴县外来氏族远祖原籍地 氏族 比重 湘阴县外来氏族最终迁出地 氏族 比重
来源地
( 个)
121
17
11 10 8 4 3 2 1 0 2 1 180
( % )
67􏰀 2
9􏰀4 6􏰀1
5􏰀6 4􏰀4 2􏰀2 1􏰀7 1􏰀1 0􏰀
6
( 个)
100
( % )
55􏰀 6
24􏰀 4 6􏰀1
4􏰀4 3􏰀9 2􏰀2 1􏰀1 1􏰀1 0􏰀
6 0􏰀6 0
0 100
丰城37 南昌23 吉水19 吉安11 泰
丰城 32 南昌15 吉水13 吉安8 清江 3安福3泰和2高安2分宁2德兴1 萍乡1德安1 新淦1
大庾1 进贤1 奉新2宜春1 金溪1 余干1 饶州1 永丰1江西7
和3 清江2安福2 高安2 分宁2 德 江西 安1 新淦1大庾1 进贤1 奉新2 宜 春1 金溪1余
干1 饶州1 永丰1 新
昌1 江州1江西7
湖南 长沙5平江3湘阴3巴陵1湘潭1
邵阳1 益阳1临湘1 衡山1
湖北 监利5 沔阳4郢州1 黄冈1
江苏 南京4 吴县3泰兴1 武进1江都1 福建 莆田3 上杭2光泽1 福清1晋江1 河南 上蔡2
新野1太康1
安徽 休宁1 寿州1定远1
山东 阳信1曲阜1
陕西 鄜州1
广东
浙江 金华1衢州1
山西 洪洞1
合计
长沙17 平江9巴陵6 湘潭4华容2 浏阳2邵阳1 益阳1 临湘1醴陵1 监利5沔阳4郢州1黄冈
1 11
2 湘阴县外来氏族的迁入形式与来源地区
1􏰀1 0􏰀6 100
南京3吴县3 泰兴1 武进1 莆田3上杭1 光泽1 福清1晋江1 上蔡2新野1太康1
休宁1寿州1
阳信1曲阜1
44
8 7 4 2 2 1 1 0 0 180
鄜州1 0 保昌1
世事沉浮, 沧海桑田。朝代之更替, 自然之变迁, 人事之兴废, 都会影响到氏族人口
的变化。湘阴县地当 􏰁 南北战伐之喉 [ 10] , 自古以来, 战乱频繁, 加之
壤接洞庭, 水患尤 多, 以致 􏰁 田无永业, 居无恒守, 丧乱流离, 转徙相仍,
世家大族无传数百年者 [ 11] 。据 光绪 !湘阴县图志∀ 卷 17~ 18 !氏族表&#
8704; 统计, 湘阴县共有氏族 226 个, 其中明确记载 为外来氏族者184个, 占81%; 未
明确为外来氏族者22个, 占19%。外来氏族中, 来源 地确切者180族, 来源地不详者4
族 (见表1)。应该指出的是, 曹树基先生也曾对光绪 !湘阴县图志∀ 中的外来氏
族进行了统计, 但仅检得外来氏族 167 个, 比本文的统计少了 17 个[ 7] , 估计是其
检索不周的缘故。
2􏰀 1 外来氏族移民的迁入形式
2􏰀 1􏰀 1 直接迁入 即从原籍地直接迁入湘阴县, 迁移过程是 &#
1113089; 一步到位 。湘阴县来源地 确切的180个外来氏族中, 直接迁入的142族, 占
78􏰀9%, 远祖原籍地包括江西、湖南、 湖北、江苏、福建、河南、安徽、山
东、陕西、浙江、山西11省, 最终迁出地包括江西、
6期 龚胜生等: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121~ 1735年) 1099
湖南、湖北、江苏、福建、河南、安徽、山东、陕西、广东 10 省。直接迁入中有一
种特 例, 就是某个氏族由原籍地迁到湘阴县某个地方后,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迁到湘阴
县另外某 个地方。由于我们考察的迁入地是湘阴县, 对于这样的在县域范围内的再迁
移, 这里不予 讨论。
2􏰀1􏰀2 中转迁入 即从原籍地先迁到
某地, 在某地经过若干年甚至若干代
以后, 再从某地迁入湘阴县, 这样,
迁出地就成了原籍地和入居地之间的
􏰁 中转站 。一般来说, 中转次数与族
谱追溯的历史长短有关。湘阴县来源
地确切的180个外来氏族中, 中转迁
入的38个, 占21􏰀1%。他们绝大多
数只经过一个中转站, 只有个别经历
了2~ 3个中转站。如石鼓河张氏原籍
山西洪洞, 先迁江西南昌, 后迁广西
桂林, 再迁湖南平江, 最后迁到湘阴,
中间经过了 3 次中转; 文洲围黄氏原
籍福建上杭, 清朝顺治初年迁入江西
南昌, 不久后转徙湖南长沙, 康熙二年再迁湘阴, 经过了2次中转。中转站有湖南的长
沙、平江、巴陵(今岳阳市)、湘潭、浏阳、华容、醴陵, 江西的丰城、德兴、萍乡、安
福、清江 (今樟树市), 广东的保昌 (今南雄市) 等, 其中在长沙中转的氏族12个, 平
江 6个, 巴陵5个, 湘潭3个, 浏阳2个, 华容2个 (见图3), 以上毗邻6县中转氏族30 个
, 占中转迁入氏族总数的78􏰀9%。
2􏰀 1􏰀 3 回归迁入 即某个氏族原籍湘阴, 其先祖外迁若干代以后,
其后裔又迁回湘阴县。 本质上, 回归迁入是中转迁入的特例, 如果不考虑迁移过程,
回归迁入的氏族从严格意义 上来说也不是外来氏族, 因为入居地就是他们的原籍地。
湘阴县中转迁入的38个氏族中, 包括了 3 个回归氏族。
2􏰀 2 外来氏族移民的来源地区
2􏰀 2􏰀 1 近邻性 图 4 显示, 湘阴县外来氏族主要来自毗邻地区。
以县而论, 主要来自湖
南的巴陵、平江、长沙、浏阳、华容等县; 以省而论, 主要来自江西、湖北和本省。就
其 迁出地而言, 江西55􏰀6%, 湖南24􏰀4%, 湖北6􏰀1%, 三
者合占86􏰀1%; 就其原籍地而 言, 江西67􏰀2%, 湖南9􏰀4%
, 湖北6􏰀1%, 三者合占82􏰀7%。湘阴县外来氏族之所以主 要来自江
西省, 原因主要有二: ( 1) 湘阴县在地理空间上比较邻近江西。湘阴县东隔平 江、长
沙与江西相望, 中间虽有九岭山阻隔, 但沿袁水、锦江、修水溯江而上, 江西移民 都
可抵达湘阴, 在 􏰁 江西填湖广 的移民运动中, 这三条河谷正是江西移民进
入湖南的重 要通道。湘阴移民史料表明, 移民来源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移民身份关系
密切: 距离最远 的一般是属于发展型移民的 􏰁 官迁 , 官员入籍是造成移民
来源地分散的重要原因; 距离 较近的一般是属于生存型移民的 􏰁 流迁 , 流
民入籍是造成移民来源地集中的重要因素。 ( 2) 湘阴县的农耕条件与江西比较具有明
显的比较优势。人口迁移过程是 􏰁 人口粒子 在 空间上的矢量运动, 人类生
存与发展的 􏰁 空间梯度力 是人口迁移的原始驱动力。在农业
图 3 Fig􏰀3
湘阴县氏族移民中转站分布图
Transfer places of immigrant clans of Xiangyin County
1100 地理研究 25卷
时代,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 土地成
本差异所形成的空间梯度
力是人口迁移的基本驱动
力。明清以前, 江西区域
开发较湖南早, 人口密度
较湖南高, 以致江西农民
从事耕作业的生产成本较
高, 从而形成人口外迁的
􏰁推力; 而当时洞庭湖区
有大量肥沃湖地可供开发,
康熙年间还有六年之内免
征农业税的政策, 土地近
乎􏰁免费, 只要投入劳动
力就可维持生计, 这对无
地贫民无疑具有巨大的诱
惑力, 从而形成人口迁入
的 􏰁 拉力 。正是这种 􏰁 土
地成本比较优势 导致了
􏰁江西填湖广 的移民浪
潮。明代大学士丘浚所谓
􏰁荆湖之地, 田多而人少;
江右之地, 田少而人多。
江右之人, 大半侨寓于荆
湖 [ 12] , 就是对 􏰁 江西填
湖广 移民浪潮的解释。
由于土地成本的空间梯度
取决于人口密度的空间梯
度, 以致有人把从人口高密度区向人口低密度区的移民活动称之为 􏰁 人口密
度梯度决定 律 [ 13] 。其实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土地成本的空间梯度差异。
2􏰀 2􏰀 2 集聚性 图 4 还显示, 湘阴县外来氏族集中来自少数地区
。以省份论, 无论是原 籍地还是迁出地, 江西都占绝对优势。以县份论, 江西氏族中
72%原籍丰城、南昌、吉 水、庐陵 (今吉安) , 湖南氏族中82%迁自长沙、平江、巴陵
、湘潭, 湖北氏族中82%来 自监利、沔阳, 江苏氏族中50%来自南京、吴县, 福建氏族
中63%来自莆田、上杭。最 远者来自山东阳信, 如果以湘阴县城为圆心, 以湘阴- 阳信
直线距离 ( 1100km) 为半径 作圆, 则外来氏族全部来自这个圆圈; 如果以湘阴- 南昌
直线距离 ( 370km) 为半径作 圆, 则外来氏族中的 85%来自这个圆圈, 这说明地理距
离对移民数量有着重要影响, 􏰁 迁 移的难度是与实际距离成正比的 [ 5] ,
符合英国人口地理学家拉文斯坦所谓的 􏰁 移民主体 距离法则 [ 13] 。如果
再过圆心划一条南北垂线, 则绝大多数外来氏族来自这个圆的东半 圆, 这与谭其骧先
生所说湖南人什九来自东方的结论是一致的。为什么湘阴县外来氏族的
图 4 Fig􏰀 4
湘阴县氏族移民最终迁出地空间分布图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atest out􏰁migrating places of
immigrant clans of Xiangyin County
6期 龚胜生等: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121~ 1735年) 1101
来源地具有空间集聚性呢? 主要原因也有两个方面: ( 1) 地缘上的亲和力。理论上讲
, 移 民集聚性就是氏族 􏰁 人口粒子 在 􏰁 空间梯度力 作用下定
向流动所形成的汇聚。在一定 地域范围内, 人们通过长期的社会交往, 逐渐形成了共
同的方言、共同的风俗和共同的心 理需求, 从而产生深厚的地缘感情和牢固的老乡观
念。一旦世居之地发生天灾人祸, 生存 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时, 他们 (家庭或氏族)
就有可能成群结队地离开故土, 转徙到同一 片地域, 并在入居地很快建立一个与世居
地相近似的社区, 因为这样既可以在迁移过程中 患难相助, 又可以在入居地相互照顾,
增加安全感。这种与移民语言风习、心理需求、地 缘情感分不开的迫使人口粒子定向
迁移的作用力, 就是 􏰁 移民内聚力 。地缘情感对移民 集聚性的影响是显而
易见的, 著名历史人口地理学家葛剑雄先生就曾指出, 移民在迁入地 的定居之所以表
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和宗族性, 主要是同乡观念使然[13]。(2) 血缘上的凝 聚力。中国
古代农村的婚配距离很小, 地缘上的亲和力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血缘上的凝聚 力。当
先批移民在迁入地站稳脚跟、安居乐业后, 尽管这时天灾人祸可能已经结束, 但如 果
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 􏰁 比较成本优势 依然存在, 地缘情感、宗族观念和
血缘关系的 纽带还会吸引迁出地的民众踏着先人的足迹, 源源不断地来到先人的侨居
地, 加速移民的 定向流动, 从而形成移民迁出地和入居地的双向集聚。这种导致迁出
地向入居地持续移民 的作用力, 就是 􏰁 移民惯性力 。早在汉代, 晁错就已
经注意到了这种移民惯性力, 他说: 􏰁 使其先至者安乐而不思故乡, 则贫民
求募而又往矣 [ 14] 。正是 􏰁 移民内聚力 和 􏰁 移民 惯性力 的
双重作用, 使得外来氏族定向、持续的流动, 导致了移民来源地的相对集中。
3 湘阴县外来氏族移民的时空过程
3􏰀 1 外来氏族移民的时间分布
3􏰀 1􏰀 1 外来氏族移民的时代特征 湘阴县外来氏族多系后唐、宋
、元、明、清诸朝迁入, 迁入时间最早为东汉建光、延光年间 ( 121~ 125 年) , 最晚
为清代雍正年间 ( 1723~ 1735 年), 时间跨度达1600年。表2显示: 明代是外来氏族迁
入湘阴的主体时期, 184个外来 氏族中, 明代迁入128个(69􏰀6%), 元代19个(
10􏰀3%), 清代14个(7􏰀6%), 宋代 12个(6􏰀5%), 后唐9个(
4􏰀9%), 东汉2个(1􏰀1%); 后唐同光年间(923~ 925年)、 元末明初
( 1341~ 1398 年) 、明末清初 ( 1621~ 1722 年) 为氏族移民集中期, 其迁入氏族 比
重分别为4􏰀9%、45􏰀1%和13􏰀6%, 三者合计63􏰀6
%; 不同时代迁入的氏族有着不同 的来源地, 东汉氏族移民全部来自河南, 后唐至明代
主要来自江西、湖南、江苏, 清代则 主要来自湖北、福建。诸多朝代中, 以明代氏族
移民来源最为复杂。
表 2 湘阴县氏族移民的迁入时代及迁出地分布
Tab􏰀 2 In􏰁migrating dynasties and out􏰁migrating
origins of immigrant clans of Xiangyin County
江湖湖江福河安山陕广不 时代 西 南 北 苏 建 南 徽 东 西 东 详
东汉 2 后唐7 2
宋6 312 元15 31
年 代 分 布 情 况
明 71 35 2 8 3 2 2 2 1 清118 3 1
2
嘉佑2 绍兴1宣和1 庆元1嘉泰1 绍定1景炎2 南宋2 宋末1
元初2 至元2元贞1 皇庆1泰定1 至正7元末5
明初21洪武50永乐2宣德1正统5景泰1天顺1明中5成化11 正德2 嘉靖11隆庆1 万历3天启
1 崇祯1明季7 明代5
顺治1康熙10雍正3
建光 1 延光 1
同光9
1102 地理研究 25卷
3􏰀 1􏰀 2 外来氏族移民集中期的成因 ( 1) 同光年间集中期。据
!益阳县志∀ 记载, 同光 二年 ( 924年) 有人 􏰁 领洪州 ( 治今南昌
市) 之百户来潭州 (治今长沙市) 开垦 , 光绪 !湘阴县图志∀ 作者据此推测,
同光年间迁入湘阴的江西移民可能是随洪州垦户而来, 因 为当时迁入湘阴的移民也主
要来自洪州和与洪州接壤的吉州 ( 今吉安市) [ 11] 。这或许就是
同光年间的氏族移民主要分布在与长沙县接壤的􏰁东乡 的原因。(2) 元末明
初集中期。 元末江西、湖广地区均遭到战争严重破坏, 明朝定鼎之后, 大力推行屯田,
并组织江西无 地贫民来湖广开垦, 形成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湖广地区许多族谱中都有
这次移民运动的记 载, 如江陵县 !胡氏族谱∀ 云: 􏰁 洎乎元明革命,
赣省兵燹迭见, 人民不遑宁处, 其由江 右而播迁荆楚者, 几如江出西陵 ; 黄冈县 !孙
氏族谱∀ 也说: 􏰁 以元末汹汹, 湖广正当其 冲, 蹂躏特甚, 其存留老
户, 止残余逃匿之万一耳, 地广民稀。前明定鼎, 下诏抽迁江右 士庶以实兹土 [ 8]
。湘阴县在元朝末年由于 􏰁 往来战伐, 一以湘阴为冲 [ 11] , 战争破坏尤
为严重, 明朝定鼎之后也接收了大量移民, 明初洪武年间就迁入氏族71个, 占湘阴县历
代迁入氏族的38􏰀6%。(3) 明末清初集中期。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 湘阴县
一带的垸田 开发就已经开始; 此后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 湘阴县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垸
田开发。垸田开 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但在明末清初的战争中, 湖广地区 􏰁
杀戮之惨, 仅次于四川 , 劳 动力资源锐减, 到处呈现出一派 􏰁 城无完堞,
市遍蓬蒿 的景象[ 15] 。明末李自成率众十 万战至湖湘时, 􏰁 巡抚章旷驻
军湘阴, 建水寨于营田以抗 [ 10] ; 迄清初康熙年间 􏰁 三藩之 变, 阻洞庭
为险, 积二十余年 [ 11] , 洞庭湖地区劳动力损失十分严重。平定吴三桂后, 清 政府
招徕民众来洞庭湖区开垦湖田, 湘阴县也因此成了移民汇集地。特别是康熙三十六年 (
1697年), 湖北汉江大水溃堤, 江汉平原大批难民进入洞庭湖区谋生, 清朝政府为安置
这些流民, 准许他们在洞庭湖滨兴修垸田。后来, 福建、江西、两广等省无地流民也闻
讯 而来, 掀起了洞庭湖区移民入迁和垸田开发的高潮[ 15] 。正由于此, 清代迁入湘
阴县的外 来氏族主要来自湖北的沔阳、监利和福建、江西、广东诸省。表 3 反映的只
是清代雍正朝 (1735年) 以前湘阴县的移民情况, 实际上乾隆年间还有许多外来氏族迁
入湘阴从事垸田 开发。据记载, 明代万历、崇祯年间, 湘阴筑垸4个, 垦田21187亩;
康熙二十八年至五 十三年 ( 1689~ 1714 年) , 湘阴筑垸 12 个, 垦田 31489 亩; 雍
正十二年至十三年 ( 1734 ~ 1735年), 湘阴筑垸3个, 垦田7150亩; 乾隆元年至十一年
( 1736~ 1746年), 湘阴筑 垸50个, 垦田107249亩[11]。
3􏰀 2 外来氏族移民的空间分布
3􏰀 2􏰀 1 不同时代氏族移民入居地的空间演变 移民入居地的分布,
与移民个体的主观愿 望、目的, 入居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 以及当时的移民政
策密切相关。一般情况 下, 移民总是首先入居那些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经济和社会条
件允许, 但又是当地居民不 很看重的地方。因此, 不同时期的移民分布往往可以反映
移民入居地的区域开发过程。图 5显示, 湘阴县外来氏族的入居地具有以下特征: 后唐
时期, 外来氏族主要入居县东南四 局, 这里是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区; 宋元时期, 外
来氏族入居地向西扩展, 东南低山丘陵 和平原交错区外, 还包括县中南部的湘江东岸
平原; 至于明代, 外来氏族的入居地几乎遍 及全境, 但以县域中部为主, 开发最晚的
西北部和开发最早的东南部移民很少; 清朝初 期, 外来氏族大多入居湘江以西地区,
尤其是水网纵横的西南部, 西北部濒临洞庭湖, 雍 正以前移民仍很稀少。不难看出:
历史时期湘阴县外来氏族的入居地明显具有由地势较高 的东南丘陵地区向地势较低的
西北河湖滩地发展的空间演变趋势, 反映出了湘阴县从丘陵
6期 龚胜生等: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121~ 1735年) 1103
氏族移民 入居之局
表 3 湘阴县不同时代氏族移民与不同来源氏族移民的入居 地分布
Tab􏰀 3 Distribution of settled places of immigrant clans in various
dynasties and from various origins of Xiangyin County
东乡9局 南乡4局 西乡4局 北乡12局 白丰申高熟铜界武新附中樟文文仁百临三石营归
凤黄桃穆磊浒大长 合计 水仓明坊塘盆都昌市城段树家洲和马资峰子田义凰谷林屯石田
荆乐
入居族数 5 7 12 8 3 2 6 1 5 14 16 6 7 11 3 9 11 6 10 9 12 4 2 4 0 1 1 3 6
184 东汉11 2
后唐 11121 1 1
宋1111 21 12 1 1
元 11 1 112121 132 1
明45862 2 39115461754 8 8 12 4 2 3 清134213 14
江西35651131374343 372
湖南1133212 1163241311 江苏112112
湖北 12 1113 11 11
入 居 时 代
迁 出 地 点
19 12
11
1 19 1 6 128
8 6 832 2 1 3 2 1
11 3 5 100 1 44
福建 12111 河南2 1 1 山东11 安徽2 广东1 陕西1
不详11 1
8
1 7 4 2 2 1 1 4
1
到平原再到湖区的区域开发过程。
聚落是移民空间经济活动的足迹。据研究, 两湖平原的城镇发展具有从平原外围向中
心辐合的空间变迁规律[ 16] 。湘阴县移民入居地的上述分布变迁规律正是两湖平原聚
落从 外缘向腹心推进的具体反映, 这是因为, 中国古代移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赖
以生存的 土地, 湘阴县外来氏族入居地的空间演变过程, 实质上体现了洞庭湖平原由
外缘地区转向 腹心地区的区域土地开发大势。五代时期, 湘阴县域人口相对稀少, 在
比较利益原则驱使 下, 移民选择那些地势较高、不易遭受水患但又灌溉便利、宜于多
种经营的丘陵平原交错 区进行农业定居; 到了宋元明时期, 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 对
于谋求新的居地的外来移 民, 丘陵平原交错区土地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已经远远不如
湘江河谷平原, 所以外来氏族 主要入居湘江河谷平原; 至于清代, 湘江河谷平原人口
也已经相当稠密, 外来移民在这里 进行农业定居的比较成本优势已经极少, 他们不得
不把湖滩水网地区作为安居乐业之所。 水网地区尽管水患灾害频仍, 但土地肥沃, 赋
税较轻, 又无主客之争, 一旦垦辟, 便成 􏰁 永业 , 对于失地流民来说, 仍
不失为是比较理想的入居之地。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 在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掀起了洞庭湖区垸田开发的高潮。
3􏰀 2􏰀 2 不同来源氏族移民入居地的空间分布 移民对入居地的选
择, 除考虑入居地的自 然条件外, 还要考虑入居地的社会环境。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
对移民入居地的选择具有重
1104 地理研究 25卷
大影响, 移民的来源地不同, 其入居地也有很大的差异。图6显示: 江西移民的入居地
几 乎遍布湘阴县全境, 没有明显的空间差异, 江西人是今日湘阴和汨罗两县市的主要
拓荒 者; 湘阴县城附近及其中南部是外来氏族移民最密集的地区, 这里不仅江西移民
甚多, 而 且湖南、江苏、河南、福建、湖北、山东等省移民也多分布于此, 这一方面
与其自然条件 相对优越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其处于县城与省城之间的交通区位有关,
许多因官入籍的氏 族都分布在这一带; 湖北、福建两省及湘阴邻县移民大多是为开垦
垸田而来, 因而主要分 布在开发较晚的湘江以西的垸田地区。
4结论
本文根据清末著名学者、外交家郭嵩焘等纂修的光绪 !湘阴县图志∀ 所载氏族,
以清 代湘阴县域(约包括今湘阴、汨罗两县市) 为研究范围, 从乡级空间尺度对公元
121~ 1735年间湘阴县外来氏族的移民过程与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主要结论是:
( 1) 湘阴县 226 个氏族中, 184 个为外来氏族。外来氏族的迁入形式有直接迁入、
中转迁入、回归迁入三种类型。在 􏰁 移民内聚力 和 􏰁 移民惯性
力 的作用下, 地缘上的 亲和力和血缘上的凝聚力导致了氏族移民迁出地的邻近性和入
居地的集聚性。直接迁入的 氏族主要来自江西丰城、吉水、南昌、庐陵 ( 今吉安) ,
湖南长沙、平江、巴陵 ( 今岳 阳)、湘潭, 湖北监利、沔阳 (今仙桃) 等县。长沙、
平江、巴陵、湘潭、浏阳、华容是 湘阴县外来氏族的主要中转地。以氏族远祖之籍贯
论, 外来氏族中67􏰀2%来自江西, 15􏰀 5%来自两湖, 7􏰀 3
% 来自苏皖, 5􏰀 5% 来自闽浙, 其余来自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 明代 &
#1113089; 江西填湖广 之说名副其实。
(2) 湘阴外来氏族有籍可查者, 最早迁自东汉建光年间, 但绝大多数系五代以后迁 入,
其中69􏰀6%迁自明代, 其余依次是元代 (10􏰀3%)、清初 ( 7&#
1113088;6%)、两宋 ( 6􏰀5%)、 后唐(4􏰀9%)、东汉(1􏰀1%
)。后唐同光年间(923~ 925年)、元末明初(1341~ 1398 年)、明末清初(1621~ 1722年)
是三个主要的移民集中期, 其迁入氏族比重分别为 4􏰀 9 % 、 4 5&#
1113088; 1 % 和 1 3􏰀 6 % 。
6期 龚胜生等: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121~ 1735年) 1105
(3) 湘阴县外来氏族的入居地具有从东南丘陵平原向西北湖滨滩地扩展的空间演变 趋
势。后唐时期, 氏族移民主要入居东南部的丘陵平原交错区; 宋元时期, 氏族移民主要
入居中部的湘江河谷平原地区; 明清时期, 氏族移民主要入居洞庭湖的湖滨湿地区。
入居 地的空间演变反映了洞庭湖区 􏰁丘陵岗地∃河谷平原∃河湖
湿地 的由易到难的区域开发 大势。
(4) 农业社会的移民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力投资过程, 土地成本的比较优势 往
往是移民选择入居地的首要因素。湘阴县的氏族移民由于入居原因和目的的不同, 其入
居地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 江西氏族遍布湘阴县境; 县城附近及其中南部的移民
构成 最复杂; 西北部的移民主要来自湖北、福建和本省其他县市。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王铮􏰀 人口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地理研究, 1991, 10( 1)
: 48􏰀
蔡建明􏰀 中国省级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地理研究, 1990
, 9( 2) : 122􏰀
陆玉麒􏰀 人口移动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动􏰀 地理研究, 1990, 9( 1)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发凡􏰀 历史地理第九辑, 1990&#
1113088; 130􏰀
葛剑雄􏰀 中国移民史( 第一卷)􏰀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
1113088; 75, 29, 31􏰀
谭其骧􏰀 湖南人由来考􏰀 长水集(上册)􏰀 北京:人民出版
社, 1987􏰀 (原刊!方志月刊∀1933年9期)􏰀
曹树基􏰀 湖南人由来新考􏰀 历史地理第九辑, 1990􏰀 129
, 115􏰀
张国雄􏰀 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
1113088; 5, 30, 35, 16􏰀
魏源􏰀 湖广水利论􏰀 魏源集( 上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76􏰀
阎肇烺, 黄朝绶, 徐鋐􏰀 道光湘阴县志􏰀 ( 卷 4 疆域志; 卷 5 形
势志)􏰀 道光四年( 1820) 刻本􏰀 郭嵩焘􏰀光绪湘阴县图
志􏰀(卷4赋役志;卷19山志;卷17氏族表上;卷28兵事志;卷22水利志)􏰀
;光绪六年 ( 1880) 刻本􏰀
丘浚􏰀 江右民迁荆湖议􏰀 见: 陈子龙, 徐孚远, 宋微碧等&#
1113088; 明经世文编􏰀 ( 卷 72)􏰀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1113088;
安介生􏰀 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若干规律的探讨􏰀 地理研究, 2004
, 23( 5) : 672􏰀
班固􏰀 汉书􏰀 ( 卷 49 晁错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 2288􏰀
龚胜生􏰀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113088; 30~ 31; 86􏰀
龚胜生􏰀 两湖平原城镇发展空间过程􏰀 地理学报, 1996, 51( 6) :
489~ 500􏰀
w********9
发帖数: 8613
34
比较早的大规模迁徙是秦汉时期
在那之前长江以南,除了个别地区,还没有什么大的城市,人口只有数百万
秦朝尤其汉朝时期,不少军人和其它移民就去了福建部分地区
汉朝很多去了云南地区
也有不少去了人口还是很少的新疆地区(班超36人在当时南疆的中心地带横来横去,与
当地人通婚)
匈奴和汉朝期间,新疆和中亚地区的人口基因成分就是在汉朝期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基本是国际分子考古的共识
在两广地区的数万秦精兵被安排了部分北方送去的媳妇,但那远远不够,只好开始就地
娶媳
秦灭被亡后,他们就更全都在安心生活了,建国立业
后来的唐朝和清朝以及后来都有类似的情况,当然也有许多的不同
w********9
发帖数: 8613
35
中国最近20-30年大地区的分子考古大致被分成了3块
北方和北方边疆:吉林大学(发展最早最成熟)
南方和南方边疆:复旦大学 (也很早很成熟)
新疆和部分北方地区:中科院(好像最早在社科,调整过,好像很晚才转/集中到中科
,虽然晚但很猛)
最后大合龙应该会是靠中科院
而随着分子考古技术的推广,其它地方也越来越多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最近几年看到西南地区的个别大学和中科院昆明所那边也有不错的地区考古结果
w********9
发帖数: 8613
36
有些家谱还是比较可靠的,可以作为历史参考
很多家谱回溯到某些比较具体的年代/时代还是比较可靠的
上海图书馆存有全国各地不少在一定时期比较可靠的家谱,前几年就在搞数字化,不知
进展如何
很大比例是清代和民国期间编成册的
各地的省馆也有不少收藏
台湾也有不少
好像美国也有一些
但过去的运动毁掉了大量的家谱
家谱是否可靠,多少可能(但不一定)可以根据其它很具体的记载(比如地方志)印证
历史较近而空间距离较远的家谱可以根据“上线”家谱印证
因此最后还是要靠dna/分子“考古”/考古论证
更大地说,人群和交融的历史研究都需要dna分析的帮助
w********9
发帖数: 8613
37
这是一个月前的一篇文章
在菌斑被人转发过。下面跟帖的人对“与其它人/外来人群“和”互动“解释得海阔天
空。文章最多也只是涉及了北方中国本部古代人群,而大多数人跟文都过度解读到欧洲
了。(我当时也懒得浪费时间去跟帖)
(我会开另外一个主题,以新疆2大地区为主稍微展开。)
我当时很快就去查了第一手资料。其实文章具体说的是比较小的一个地区。新疆的古人
群也被考虑
,但是被发现与 石峁古人群没啥关系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2/06-07/9773459.shtml
石峁人群从何而来?与陶寺人群有何关联?古基因组最新研究揭秘
2022年06月07日 0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史前中国北方龙山时代著名的遗址之一,
陕西北部地区石峁遗址的先民从何而来?他们与同时期另一著名遗址——山西南部地区
陶寺遗址的先民们之间有何互动交流?人群遗传上有何关联?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颇受学
界关注和研究。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最新消息说,该所
付巧妹研究员团队和国内多家考古文博及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最新通过古基因组(古DNA
)研究分析,揭示石峁人群主要为本地起源,也证明石峁文化与陶寺文化有关人群之间
有密切的母系遗传联系。
这项利用古基因组技术取得的史前人群考古研究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已在国际专业
学术期刊《遗传学前沿》(Frontiers in Genetics)发表,可为进一步探索中华文明起
源等提供重要线索。
13个遗址获得172例古人类线粒体全基因组
付巧妹研究员介绍说,距今约4300-3800年的石峁遗址又称“石峁城”,位于陕西
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是中国北方龙山时代最大的城址之一,也是具有政治
中心和宗教中心双重性质的都邑性城址。
石峁城周围的木柱柱梁遗址、神圪垯梁遗址、新华遗址和寨山遗址等其他龙山时代
遗址也与石峁城具有相似的文化,被统称为石峁文化。由于石峁城以及石峁文化的重要
性,石峁先民来源的相关研究也成为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热点。
位于山西南部的陶寺遗址是龙山时代另一重要遗址,它与石峁遗址隔黄河相望,并
与石峁遗址在文化上也呈现出诸多相似性,但这两处遗址人群间遗传联系此前仍不清楚
,而通过古基因组技术开展人群演化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她指出,为深入探究石峁人群来源以及他们与周边地区尤其是晋南陶寺遗址中人群
的潜在融合、交流等科学问题,中科院古脊椎所古基因组团队通过合作,从陕北(11个
遗址132例)和晋南(2个遗址40例)地区共计13个遗址中,成功获得172例仰韶时代晚期到
龙山时代(距今4836-3253年)的人类线粒体全基因组,随后开展大规模线粒体全基因组
的测序和分析研究。
石峁人群主要起源本地与陶寺人群母系遗传较近
付巧妹表示,这次古基因组研究主要取得三方面成果:
一是石峁人群主要起源于陕北地区本地早期人群。在陕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庙梁遗
址和五庄果墚遗址人群中,其所携带的母系遗传成分主要以东亚北方人群的成分为主导
,且与黄河流域古人群关系较为密切。
在龙山时代石峁城内部,尽管位于不同地点的人群(中心皇城台,内城韩家圪旦、
后阳湾、麻黄梁以及外城东门址)具有不同的等级和社会地位,他们之间具有非常近的
母系亲缘关系。同时,位于石峁城周边同属于石峁文化的人群(木柱柱梁遗址、神圪垯
梁遗址、新华遗址、寨山遗址)与石峁城内人群仍具有较近的母系遗传联系。以上结论
暗示,在陕北地区,石峁城与周边人群之间,不仅仅有文化的影响,也同样有着较为广
泛的人群互动。
研究团队通过将石峁城及周边人群与较早期古代人群(包括陕北地区内部以及周边
区域人群)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石峁人群和陕北地区本地较早期人群即仰韶时代晚期庙
梁和五庄果墚人群的遗传联系最为紧密。另外,石峁人群也显示与黄河中下游河南地区
仰韶文化青台遗址中人群显示出些许母系遗传联系。
因此,陕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到龙山时代人群体现出遗传结构的连续性,这也暗示
石峁人群主要为本地来源,同时与黄河流域其他古代人群具有一定的遗传联系,并非被
外来人群所代替。
二是石峁文化与陶寺文化有关人群具有较近的母系遗传联系。古基因组研究发现,
石峁人群与同时期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的古人群遗传关系更为紧密,在这些同时期的人
群中,石峁人群与位于黄河中游晋南地区陶寺人群(包括陶寺遗址和周家庄遗址)具有最
密切的母系遗传联系。
这一结果也和既往关于石峁与陶寺文化联系的考古研究结果相印证,同时也表明,
在龙山时期,石峁人群与周边人群有着强烈而广泛的人群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在陕
北地区,也存在于黄河中游晋南地区。
三是石峁文化有关人群与中国北方汉族有紧密母系遗传联系。这次研究表明,相比
于中国其他现代人群,石峁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尤其是和中国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
)汉族人群之间母系遗传联系最紧密。
此外,在已知的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的黄河流域古人群中,如甘肃-青海地区、山
东地区、河南青台遗址以及此次研究中所涉石峁和陶寺有关遗址等,中国北方汉族人群
和石峁人群的母系遗传关系最近。这说明,石峁人群相比于其他已知的仰韶和龙山时代
的黄河流域古人群,对现代北方汉族可能有更大的遗传贡献。
结合人群核基因组和父系Y染色体开展后续研究
付巧妹表示,总体而言,这次研究利用古基因组技术探究了石峁人群的来源以及他
们与陶寺遗址中人群的遗传联系和交流历史,从而为进一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等议题提
供了重要线索。
在后续研究中,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将与合作者一道,进一步结合陕北石峁、
晋南陶寺等遗址人群的核基因组和父系Y染色体研究,以更深入了解这些人群迁徙和演
化历史,以及石峁人群社会结构等问题,更多揭开史前中国北方人群的互动发展、交流
融合等谜团。
付巧妹说,这次古基因组研究揭示石峁文化有关人群母系遗传结构及与陶寺文化人
群遗传联系的成果,由中科院古脊椎所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西
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共同完成。
最新发表的成果论文,她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共同第一作者包括中科院古脊椎所硕士研究生薛家旸、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王文
君博士、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邵晶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戴向明研究馆员。(
完)
【编辑:王诗尧】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0892662_Ancient_Mitogenomes_
Reveal_the_Origins_and_Genetic_Structure_of_the_Neolithic_Shimao_Population_
in_Northern_China
h*i
发帖数: 3446
38
我是Paragroup O-M122*,形成时间距今 29570 年,在汉人根系上,比较少见,不属于
任何常见分支。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一个月前的一篇文章
: 在菌斑被人转发过。下面跟帖的人对“与其它人/外来人群“和”互动“解释得海阔天
: 空。文章最多也只是涉及了北方中国本部古代人群,而大多数人跟文都过度解读到欧洲
: 了。(我当时也懒得浪费时间去跟帖)
: (我会开另外一个主题,以新疆2大地区为主稍微展开。)
: 我当时很快就去查了第一手资料。其实文章具体说的是比较小的一个地区。新疆的古人
: 群也被考虑
: ,但是被发现与 石峁古人群没啥关系
: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2/06-07/9773459.shtml
: 石峁人群从何而来?与陶寺人群有何关联?古基因组最新研究揭秘

w********9
发帖数: 8613
39

这极其不易
主要是那时人口极少,可能是现在的千分之一的量级
而经1200代后,每个父系遗传单线应该有2-3个的根本性变异/支系
随着人口大膨胀,遗传单线非常多,后来的分支也就膨胀了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Paragroup O-M122*,形成时间距今 29570 年,在汉人根系上,比较少见,不属于
: 任何常见分支。

w********9
发帖数: 8613
40
我最近几年没有怎么看分子考古
只知道不少重要考古与国际合作(主要就是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2017年后dna提前技术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发展,因此可用的古代的dna样品也多了很多,
成果小爆发了
前面一帖里中科院的付巧妹现在似乎是做了很大的贡献,应该已经是在建立1个权威地
位了
对比的是:
(10?)多年前蒙古地区到中亚地区出过综合性的报告,好几年前吉林大学也出过北方
的综合性报告
w********9
发帖数: 8613
41
中科院付巧妹组的一个比较有趣的文章
提出了重要时段的大变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575-4
https://english.cas.cn/newsroom/research_news/life/202105/t20210527_271319.
shtml
Study Sheds Light on Population History of Northern East Asia
Editor: LI Yuan | May 28, 2021 Article has an altmetric score of
200
A study led by research groups of Prof. FU Qiaomei from the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IVPP)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Prof. ZHANG Hucai from Yunnan University covers the largest
temporal transect of population dynamics in East Asia so far and offers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 deep population history of northern East Asia.
The study was published in Cell on May 27.
Northern East Asia falls within a similar latitude range as central and
southern Europe, where human 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size were influenced
by Ice Age climatic fluctuations. Did these climatic fluctuations have an
impact on 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northern East Asia?
Stories uncovered by ancient DNA in East Asia remain relatively
underexplore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between 40,000 years ago (40 ka) and
9.5 ka still remain mysterious.
To answer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deep population history of East Asia, the
researchers obtained genome-wide genotype data from 25 ancient humans
ranging from 33 to 3.4 ka from the Songnen Pla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ern China) in the Amur Region. This period covers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which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what happened to northern
East Asian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LGM.
They found that the oldest sample (AR33K, ~33 ka) shares the highest genetic
affinity with the Tianyuan man (~40 ka near Beijing, which represents the
earliest ancient genome found in East Asia so far), compared to all other
published ancient and modern individuals. This probably indicates that
Tianyuan/AR33K ancestry was widespread before the LGM in northern East Asia,
both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from 40 ka to 33 ka). In addition, both
AR33K and Tianyuan are basal to all East Asians.
The second oldest sample (AR19K, ~19 ka), an individual who lived toward the
end of the LGM, is revealed to be the earliest northern East Asian yet
identified. This shows that North–South genetic separation in East Asia
occurred as early as 19 ka, 10,000 years earlier than previously discovered.
AR19K also possesses a genetic ancestry distinct from that of the modern
humans who occupied this region before the LGM (e.g., Tianyuan and AR33K),
indicating a potential population shift.
The analyses of younger samples after the LGM demonstrate that the genetic
continuity reported between modern inhabitants of the Amur Region and the
Devil’s Cave population (about 8 ka) probably started as early as 14 ka, i.
e., 6,000 years earlier than previously proposed.
"The Amur Region populations could have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interactions with ancient North Eurasian (ANE)-related populations that
likely contributed to the Ancient Paleo-Siberians," said Prof. FU. The
Ancient Paleo-Siberians are reported to be the closest relatives of Native
American populations outside of the Americas.
Besides elucidating population dynamics, these analyses provide the first
ancient DNA evidence to narrow the time of appearance of an Asian-specific
variant (EDAR V370A),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nthropogenic traits like
thicker hair shafts, more sweat glands, and shovel-shaped incisors.
"This genetic variant was likely to be elevated to high frequency after the
LGM. Our direct observations using ancient DNA likely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selection on EDAR V370A increased vitamin D in breast milk in a low UV
environment," said Associate Professor MAO Xiaowei, the first author of the
study.
w********9
发帖数: 8613
42
开了个姊妹主题
讨论的地域更广,最后会以新疆地区为1个主要重点
https://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409223.html
w********9
发帖数: 8613
43
I Took 5 DNA Tests and Compared Them | Which One Is Best?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