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 发帖数: 57 | 1 有人说:诸葛亮穷兵黩武,有人说:诸葛亮追求统一。
看似矛盾,其实各有道理,我倾向第一种意见。
诸葛亮碰到刘备时,天下未定,刘备也有统一国家的可能(如果刘表的荆州落他手中),
诸葛亮提了个隆重对,看似思维很巧妙,本质就是一个军阀割据的纲领,我认为隆重队最
后说的“等天下有变,再。。。统一中国”其实是一个政治口号,并不是当时刘备集团的
战略目标,明说去四川占山为王吧,肯定减少了号召力。就像老毛搞文革,开始提出的很
多激动人心的口号,后来不都烟消云散了?
所以,我的结论,诸葛亮鼓吹割据,但由于其人擅长政治宣传,迷惑了很多人。
有人说:隆重对有远见,预见了后来三国格局的形成,
我认为:首先,三国的形成有偶然因素,如果孙权没有坚决抵抗曹军,那么,光凭刘备集
团绝对抗拒不了曹操的统一,事实上,在中国,从古至今,只要占据了北方,都必然会统
一全国.
其次,隆重对有可能是后人的杜撰,这只是我的怀疑,证据不足。只要想想如此高明的战
略家在后来北伐是如此缩手缩脚,战略呆板,也该相信这不应该是同一个人的思想。
赤壁之战后,曹操虽遭重挫,居然只损失了刚占据的荆州地区,整个北方领土居然毫发无
损,如果诸葛亮真的 | K**t 发帖数: 14 | 2 先看看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对于曹操的分析:
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杖舟
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
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可见曹操当时北方并没有完全安定,特别是北方的经济还没有恢复。从曹植的诗歌中
可以看出:
步登北芒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曾经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洛阳在赤壁之战后几年都还没有得到恢复。可见北方的经济当时
衰退到了什么程度。曹操在攻下冀州后,当地人口才几十万。可见战乱破坏之烈。
在北方经济还没有充分恢复和后患都没有根除的情况下,曹操就贸然出击,可能是基于
他对于自己军事实力的自信,这是他最大的错误,统一不仅仅是武力的征服,更是经济的
征服和人心的收服。后两者是不能用武力来代替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