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 发帖数: 8732 | 1 沈聯濤﹕金融崩潰風險未消
中國銀監首席顧問憂海嘯未完
【明報專訊】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在金融海嘯一周年前夕
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金融危機還未過去,銀行倒閉危機因政府接管而過去了,但環球
金融市場崩潰的風險並未消失,而且第二次的爆破會較第一次殺傷力更大,他忠告投資
者學習股神巴菲特,專注於投資長遠有價值的公司,不要沾手賺有限蝕無限的
accumulator。
危機尚未遠去 理據有六
沈聯濤相信金融危機尚未遠去,是基於以下理據﹕
1)金融海嘯的深層結構成因是「環球失衡」(global imbalance),反映在美國長期
出現巨額貿易赤字,而亞洲國家則積累大量外匯盈餘,這個失衡格局並未改變;
2)環顧歐、美、日等主要經濟體,構成現代經濟的四大部門,即企業、政府、家庭和
金融,仍處於水深火熱境地。企業盈利顯著下跌;政府為救市債台高築,財赤貿赤加深
;家庭消費萎縮,信心低落,備受高失業率困擾;金融部門極為脆弱,仍未走出政府庇
護;
3)近期部分經濟指標顯示增長趨勢,是因為去年跌得太多,按年度比較便看似上升,
其實是「跌一丈,升一尺」;
4)歐洲和美國的救市方法,是日本當 |
r*******u 发帖数: 8732 | 2 批格林斯潘 「泡沫難發現就不預防?」
【明報專訊】沈聯濤今年8月出版了一部書,名為《十年輪迴,從亞洲到全球的金融危
機》,對雷曼兄弟倒閉引發的金融海嘯作出詳盡分析,其中一章的標題是〈咎由誰負〉
,對美國聯邦儲備局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指他沒有
履行中央銀行家職責,任由美國資產泡沫膨脹。他又批評出身投資銀行的美國前財長保
爾森(Henry Paulson),其尷尬處境突顯了監管者與業界的利益牽連。
沈聯濤引述格林斯潘在2002年的一段話﹕「我們美聯儲研究了有關資產泡沫的許多問題
——即資產價格猛漲到了難以持續的水平。隨事態的發展,我們認識到,儘管懷疑有
泡沫,可是要確切地把泡沫找出來非常困難,直到泡沫破滅證明了它的存在時,我們才
會弄清事實。而且,即使很早就發現了泡沫,除非中央銀行採取措施使經濟活動大幅收
縮——這個結果是我們努力設法避免的——否則根本不清楚泡沫是否能被抑制。」
對格林斯潘這種觀點,沈聯濤反駁說﹕「作為傳統的中央銀行家,我個人認為,僅僅因
為很難發現泡沫的存在,中央銀行就不採取預防性措施,這個理由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如果中央銀行不 |
r*******u 发帖数: 8732 | 3 汲取迷債教訓﹕實地檢查產品銷售
【明報專訊】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被問及對雷曼迷債事件的看法時,以「三輸」來
形容這場風波。他說,香港的銀行銷售迷債獲利不多,但產品出事造成的聲譽損失卻極
大,客戶固然蒙受損失,監管機構也輸掉形象,唯一得益的是發行產品的美國投資銀行
。他認為,不論證監會和金管局如何分工,將來一定要有人做實地檢查,確保金融產品
銷售符合保障投資者的規定。
客戶銀行監管機構「三輸」
沈聯濤以累計股票期權(accumulator)為例,質疑香港的金融機構銷售這種產品時,
有幾多人會講清楚這產品賺錢有上限,但蝕錢無上限,而且不能提前解約止蝕,虧損可
以令客戶賠上全副身家?如果沒有講清楚這層風險,就是誤導投資者,不能以買家自負
後果作擋箭牌,賣方也有責任。
沈聯濤呼籲香港的金融監管機構,包括規管銀行業的金管局、規管證券業的證監會和規
管保險業的保監,一定要常坐下來,交流資訊,協調監管,不能倚賴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備忘錄是會失靈的,監管合作是人與人的協作,這不一定要機構合併,英國有單一監
管機構也失靈,可見合併監管機構不一定就解決問題,「關鍵是不能只聽金融機構講就
相信它,不做現場 |
r*******u 发帖数: 8732 | 4 沈聯濤新書 嘲西方未汲取教訓
【明報專訊】當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時,不少西方國家金融領袖嘲笑亞洲的金融制度落後
,就像汽車沒有後備輪胎,沈聯濤在新著作《十年輪迴—從亞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機》中
還以顏色,指西方國家完全沒有從亞洲金融危機中汲取教訓,否則金融海嘯是可以避免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