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 发帖数: 574 | 1 在这里,请允许我根据九年半在中国,再加上一年半在美国的经历,对中国人和美国人
的社会生活状态勾勒出三个基本特征:中国人——累、忙、快,美国人—— 乐、闲、
慢。我也从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交往过程分别又关联性地发现,美国人很少谈过去和未来
,而集中于过好现在,中国人则总被过去与未来绑架,而过不好现在。
一
2012年的夏天,暂别中国大地的我,踏上了美国波士顿的土地。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
美国生活,一无所知,就像2003年的春天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时。时光已过十年,两
者在我记忆里却是一贯的,分不开。这就是我的状态。
飞往美国的几个月前,我开始找房子。我在波士顿一个人都不认识,就只好间接地找。
我毫不犹豫地通过中国的人脉,找到在哈佛工作的一名中国先生,具体协助我 在哈佛
开始生活的则是在哈佛读书的一名中国女子。到达的那一天,他们专门来接我,还在哈
佛广场请我吃饭。这或许是在华十年的积累,很温馨,与十年前第一次抵达北京时截然
不同。
后来在哈佛读书的一个日本学生问我,“你那房子是怎么找到的?”我说,“是两个中
国朋友帮我找的。”他无意的反应是:“中国人!?为什么?”我则有意回应:“不为
什么。那是自然。”
与两个中国朋友分手,安顿下来后,一个人溜达溜达,我进了一家室外啤酒屋。在北京
生活期间,我经常买一瓶啤酒,在街上边走边喝,边喝边想。这次也习惯性地买了一杯
啤酒带出去,那是波士顿当地的Samuel Adams,喝了一口,特别爽快。一个人喝啤酒是
我人生中少有的快乐的瞬间。
下一刻,突然有两名白人警察走过来,对我说:“小伙子,你在这里干什么?”我不是
没听懂他们说的英文,而是没有理解他们表达的意味。
我把在北京生活期间遇到这样那样麻烦时老用的招数拿出来,保持冷静对他们说,“怎
么了?我违法了吗?”
他们俩互相看了一眼,带着微笑却严肃地对我说,“是,你违法了。”我吓了一跳,瞬
间内在脑子里产生了许多恶性想法:“才第一天,我就被捕了?”
后来才知道,在美国的公共场合喝酒是违法的且要受罚的。我在被指责,警察调查我是
谁的同时,发现很多行人边走路边抽烟。我跟警察先生说:“他们抽烟是可以吗?那样
也危害公共环境吧?”他们大笑,说,“那是可以的啊!”
他们说这是法律,是不可以违反的。我在中国期间学会了讨价还价,或随机谈判的技巧
(这是我在日本的18年期间想都没想过的),礼貌客气地对他们解释道: “警察先生
,很抱歉,这是我抵达波士顿的第一天,对这里的规矩一点不熟悉,从今晚起我一定会
注意的,所以请原谅我一次好吗?”他们互相看看,带着一言难尽的笑容,似乎放弃了
对我的盘问。“好吧,就这一次哦,你记住这次的教训,祝你在美国愉快。”
竟然通过了……我小心翼翼带着啤酒回住处,坐下来,慢慢沉思:“我是到了美国,这
里已经不是中国。两个国家是不一样的,是需要调整思维,更换状态。但刚遇到的场合
,也有点像中国……”
带着莫名其妙的感觉与对中国的一点怀念,我从中国来到美国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二
2013年7月4日,美国的国庆节。
我在波士顿,跟平时一样沿着Charles河边跑步。
突然被堵住了。路被封了,我问警察先生凭什么,他说是“因为国庆”。我心里想:“
哦,在美国国庆的时候路也被封的。”我却没想太多,这是生活,而非政治。
于是我绕路从剑桥区过河跑到波士顿区。蓝天白云,到处能听到庆祝的枪声(非鞭炮)
,我内心进一步产生“这里是美国,而不是中国”的直觉。在河边遇到了我很熟悉的日
本一家人,孩子们也在。我对夫妻俩表示问候,孩子们正在唱国歌,美国的国歌,还把
右手紧紧贴在胸部上。
他们唱完国歌,来跟我说声“你好”。我表扬长子说:“你会用英文唱美国国歌啊,你
右手的姿势很酷,很地道哦。”在波士顿的公立学校上小学的他(12岁)有些害羞地回
答说:“哦,每天早上在学校里要唱的,自然就记住了。”
祖国的小孩子正在异国他乡融入当地的国情与文化,我感到欣慰,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好
奇心,就问他:“你觉得,你的同学们爱自己的国家吗?”
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的他(他父亲说孩子到美国之后变得格外成熟了)琢磨了一下,然
后点着头说:“嗯,他们很爱自己的国家,很自然地爱。而且,我觉得,美国人不像日
本人,不随便骂总统。因为总统是他们自己选的。”本想进一步追问,“在日本,首相
也是我们自己选的啊,虽然不像美国那么直接”,但决定算了。我从 他的观察与姿态
已经学习了很多,就不要为难他了。非常满意地离开了他们一家人,我继续跑步。
在我看来,美国社会看得见摸得着的特征之一就是国旗多。不管是平时还是非常时期,
国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地居民既在乎又不介意,自然地面对与国旗共存 的现实
。而且,美国人在国歌与国旗面前的态度似乎是战略统一的,至少我接触过的人里面没
有一个人对此持有消极或负面的态度。他们就是认为自己的国家很伟大,值得认同和敬
仰。
不过,如此张扬“国家的伟大”,我这个日本人觉得有些夸张而过分,还有些不习惯,
甚至不顺眼。由于二战期间“国家主义”失控的惨痛历史,活在当下的日本人 对国歌
与国旗的态度是复杂而谨慎的,至少做不到自然地加以接受。当然,日本国内对国旗的
态度与美国截然不同,是分裂的。所谓“右翼势力”主张弘扬“国 家”,进步派(左
派或自由派)知识分子和企业家则持有谨慎的态度,更多主张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
会和谐共处,少提爱国,多谈国际,认为在“国”字面前有 必要谨慎一些,低调一些
,克制一些。而普通老百姓在“国”字面前也比较被动或消极,这与二战后遗症密不可
分,他们从来不相信政府是对的。
三
想想中国的情况。依我经验,中国街头的国旗远远没有美国多。在政府机构、边境等关
键的地方都有国旗挂着,但谈不上夸张或过分。中国人在“国”字 面前的态度既不同
于美国,也不同于日本,却两者兼有。美国与中国毕竟是所谓大国,统治那么大的国家
,就需要依靠国旗来弘扬国家的伟大。“我是美国人”或 “我是中国人”的自我认同
,依我观察是外向型的。日本人则是内向型的,把“我是日本人”的自我认同感放在内
心里,不轻易去表达。
来了美国一年多,迄今为止,我所发现的美国社会最漂亮的政治安排就是爱国主义与个
人主义的有机结合。如前所述,美国公民对美国这一“国家”的认同度与忠诚心是毫无
动摇的,唱着国歌,举着国旗,365天,24小时,都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国”字。但这
一注重“爱国”的风气却不造成对个人主义的忽略与压制。美国人的公私观是清晰的,
什么是公,什么是私,该参与的公共空间,该保护的个人空间,两者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每一个公民都有着很清楚的认识。比如,我在美国跑步的时候(尤其在乡下),要格
外注意,要慎重确认自己跑的是否是公路,要是私人的土地就麻烦了,人家认定我在侵
蚀他的私人空间,就会举报。
据我的经验,在中国,许多人把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视为两个极端。虽然我不知道是中
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民族传统,还是在当前的体制与国情下才是这样子。
日本社会是特殊中的特殊,对于爱国主义与个人主义,都不太重视,甚至有意忽略。爱
国主义自然与“国家主义”联系在一起,国民就倾向于避谈这些。由于日本社 会由均
等的集体主义构成,个人永远服从于社会,“尊贵的社会先生”(社会至上主义)凌驾
于一切,国家与个人也好,爱国与人权也好,都要听社会的话。
美国还是美国。一方面能够那样地热爱祖国,另一方面能够这样重视个人。美国人凭什
么能够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使得两者视为相辅相成的产物,还不令人觉得不自然,我
至今没有答案,只是觉得很神奇,就继续探索其背后的理由和逻辑。
四
2013年8月下旬,我第一次去美国南部旅行。先从波士顿飞到原为法国的殖民地、1812
年才成为美国领土的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城市新奥尔良。从机场坐公 交车到市内,无
论是机场的工作人员还是路上的劳动者,都显得没那么勤奋,宽敞的路上明显感觉到经
济的不景气,感觉很空。商业街的店里没什么客人,服务员也闲着,我进去也没有被理
睬,许多人在“胡同”里打发时间,似乎在“下岗”中,大多数是黑人,使我无形中紧
张起来。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我真从未见过那么多黑人。从早到晚,尤其在市内的主
要景点法国区(French Quarter)里,到处都是警察。到美国正好一年,我第一次看着
眼前的情景,想到了很熟悉的一个词:weiwen。
一边走路,一边观察当地的社会生态,我发现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少人在街上喝酒
,而且在著名的连锁便利店CVS也卖酒。波士顿的CVS是不卖酒的,而且据我的亲身经历
,街上喝酒是要被惩罚的。
我在街上向巡逻中的警察先生打招呼:“你好,我是从波士顿来的游客,我想问一下,
这里在街上等公共场合喝酒是被允许的吗?”警察先生稍微想了一下,回答说:“我们
希望市民不在外面喝酒,我们也不鼓励,但这最终由他们决定,管理自己。”
暧昧的回答并不意味着不清晰,只是表明有灰色地带存在。我看着那些街头没事干,却
走来走去的黑人的表情与动作,胡思乱想:“这可能是这里的维稳模式吧,黑人的文化
教育水平整体来说还比较低,自上而下的管制有时反而造成更多的社会不安。”
后来,11月我去芝加哥出差的时候发现,位于芝加哥的日本便利连锁店7-Eleven是卖酒
的,而我平时生活的波士顿7-Eleven是不卖酒的。这是因为两个州的法律不同。美国人
的生活规律顶多取决于州政府,而不归结于联邦政府。
遇到这样的场面,我才切身体会到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牵涉到公民生活的法律是由
州政府来制定的。美国人大概认为,国家这么大,人口也不小,又是如此多样 化的移
民社会,从早到晚,什么变化都有可能,什么人都有,什么价值观都有,地方特色也五
花八门,那么,由位于华盛顿的“中央政府”来控制全国各地的游戏规 则与生活方式
本来就不可能。到了美国,我才明白,联邦制对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来说是一个底线,即
为了良性治理这个社会而起码要做到的制度安排。
回到哈佛大学,我把这一感受跟一名政治学教授分享。他回应说:“哦,你去南部了,
这是对的,那里也是美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只待在波士顿,你是无法了解美国的。”是
的,白人多富人多贵族多的波士顿在某种意义上是最不像美国的美国。
紧接着,我问了一个所谓“敏感”问题:“对了,教授,美国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州的
州情与法律都是不一样的,联邦政府也给州政府很大的空间和权,别说行政 权,连立
法权都赋予了。当然这是有效、有机、长远统治这个社会的需要,但白宫方面会不会担
心分离主义呢?万一有些边缘化了的州搞什么独立运动什么的?”
教授带着笑容和“拿你没办法”的语气回答说:“生活在每一个州的人既能够享受作为
美国人的自由与安全、民主与权利,还有尊严,同时也能够根据自己所在的地方特征进
行自治,为什么要分离呢?若不这样做,他们才要独立呢。”
2013年春天,我去过浮在加勒比海上的美国自治邦波多黎各。我记得,它是以“国家”
的名义参与包括棒球在内的国际体育赛事的,也有自己的“国旗”,但它 实实在在是
属于美国的领土。地理上位于加勒比海区,国家归属上属于美利坚合众国,但人们的生
活方式、行为规范、语言习惯等都是拉丁式的,更接近拉丁美洲的文化。
在波多黎各“首都”圣胡安,我跟当地认识的一名中年女士分享。她一点不禁忌地表达
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一种国家存在的方式嘛,波多黎各人知道依附于美国有 它很大
的好处。虽然我们不能参与投票选择美国总统,这点有争议,但华盛顿也给了我们很多
自由的空间,妥协一下就好,我觉得现在是最好的状况。当然,我们都自认为波多黎各
人,而非美国人。意志的自由是被上帝赋予的。”
不仅是波多黎各这样名副其实的“自治区”,在美国各州的大街上也能够看到国旗和州
旗同时飘在空中的情景。美国人在经营生活的过程中,似乎早就习惯了拥有 “两个领
导人”的政治形态,不去质疑,成为共识。毕竟是政治,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包
括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白人与黑人之间、居民与移民之间……但据我
观察,美国今天的政治形态包容了“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美国人”大致认为这一
治理模式是最可持续的,和谐的,科学的。 |
i***a 发帖数: 11095 | 2 只看了第一篇,没有全部看完,加藤嘉一写的吗?
要是没有人修改过的话,这中文是我见过的日本人当中掌握的最好的了 |
x****u 发帖数: 44466 | 3 海豚你也太小看日本人了,有的是写得比他好的。此文语病很多,属于南疆会考平均水
平。
他在北京混了多年虚度光阴了。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只看了第一篇,没有全部看完,加藤嘉一写的吗? : 要是没有人修改过的话,这中文是我见过的日本人当中掌握的最好的了
|
A*******y 发帖数: 11148 | 4 又见中国人冒充日本人发长贴
(为什么要说又。。。)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在这里,请允许我根据九年半在中国,再加上一年半在美国的经历,对中国人和美国人 : 的社会生活状态勾勒出三个基本特征:中国人——累、忙、快,美国人—— 乐、闲、 : 慢。我也从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交往过程分别又关联性地发现,美国人很少谈过去和未来 : ,而集中于过好现在,中国人则总被过去与未来绑架,而过不好现在。 : 一 : 2012年的夏天,暂别中国大地的我,踏上了美国波士顿的土地。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 : 美国生活,一无所知,就像2003年的春天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时。时光已过十年,两 : 者在我记忆里却是一贯的,分不开。这就是我的状态。 : 飞往美国的几个月前,我开始找房子。我在波士顿一个人都不认识,就只好间接地找。 : 我毫不犹豫地通过中国的人脉,找到在哈佛工作的一名中国先生,具体协助我 在哈佛
|
G********l 发帖数: 574 | 5
是加藤嘉一写的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只看了第一篇,没有全部看完,加藤嘉一写的吗? : 要是没有人修改过的话,这中文是我见过的日本人当中掌握的最好的了
|
G********l 发帖数: 574 | 6
没有看到标题的转载两个字吗??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又见中国人冒充日本人发长贴 : (为什么要说又。。。)
|
f****p 发帖数: 18483 | 7 吸了不少雾霾倒是真的。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海豚你也太小看日本人了,有的是写得比他好的。此文语病很多,属于南疆会考平均水 : 平。 : 他在北京混了多年虚度光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