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Jiangnan版 - 计生红旗县成中国未来缩影:到处爷爷奶奶 (转载)
相关主题
江苏如东比全国提前十年计划生育 提前二十年老龄化 (转载)【原创】这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时机的分析
计生红旗县成中国未来缩影:到处爷爷奶奶 (转载)纽时:终结计划生育 是习近平李克强手上的好牌
计生红旗县成中国未来缩影:到处爷爷奶奶放开生,中国人会生多少
“二孩”之前有过“一孩半”,你知道吗?消息称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可能年内实施
翼城二胎试点结果印证中国需鼓励生育 (转载)消息称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可能年内实施
翼城二胎试点结果印证中国需鼓励生育全面二孩第二年,出生人口比上年还少63万
中央文件首提防止“人口过快下降”梁建章:中国生育率1.05可信吗
江苏如东县提前20年预演中国人口危机原标题:“全面二孩”第二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人口话题: 政策话题: 生育话题: 生育率话题: 翼城
进入Jiangnan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k
发帖数: 561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计生红旗县成中国未来缩影:到处爷爷奶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8 22:00:06 2015, 美东)
该县近30%的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这意味着如东县是中国未来的缩影,到那时,到处都是“爷爷奶奶”。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外媒称,在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正在逐渐消亡——但任何地方都没有江苏省如东县快,那里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6日报道,江苏如东县位于上海以北的东部沿海地区,曾是第一批禁止在第一胎后再生育的县之一,比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早了十年。如今,它也成为了第一批面临该政策后果——银发潮——的县。
报道称全中国都在老龄化,但如东县的速度更快,人口严重老龄化。而这对一切都具有重大影响,从养老院到地方政府财政再到该县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
该县近30%的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这意味着如东县是中国未来的缩影,到那时,到处都是“爷爷奶奶”。
就 在如东县曹埠镇的养老院里,有一群老年人,他们中的许多人留着胡志明式的胡子,戴着老式的帽子。将有一大批新房客将加入他们的队伍:这个国营养老院的规模 扩大了近两倍,增至200张床,房间进行了装修,增添了从空调到平板电视等一切设备。经营这个养老院的马云飞(音)将这些归因于如东县计划生育政策的成 功。
有人可能会说,如东县是其“成功”的受害者,但70岁的季德祥(音)不这样认为。他只看到他及邻居们所取得的成功。这位曾经的工人说:“中国的人口规模很大,每个人都需要粮食、衣服和教育。如果人口减少了,我们就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
季德祥的独生子死了,因此他如今成为了受国家照顾的人。他说:“因为我听了政府的话,没要第二个孩子,所以如今政府是我的孩子,将照顾我。”他高兴地说。
中国的人口学家王丰说,如东县的现状预示着中国的老龄化危机,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比原本应该造成的影响更严重,因为转向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如此之快。
《华尔街日报》记者方凤美在其新书《独生子女:中国最激进的试验的过去与未来》中写道,这并非中国人口政策的唯一计划外后果。她写道:“从多方面考虑生育问题的思想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报道称,比如,季德祥放弃了第二个孩子,如此一来国家将不用多买一支铅笔。他也许没有孙子孙女,但他不久将有一台平板电视和一间装修过的浴室。忘掉保姆式国家,这是个老奶奶国家。问题是,这样的赡养义务,北京可以承担多久。
江苏计生红旗县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 学校缺生源
“翼城模式”二胎试点30年未现人口激增,“计生红旗县”如东鼓励生二孩;学者吁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
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70后非独家庭成员在今年国庆期间走上了一段“自讨苦吃”的路。他们从山西运城徒步100公里到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呼吁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因为留给70后的机会实在不多了。
如今,围绕“二孩”的放开与否,多地的实践效果渐渐清晰。对此,多位学者呼吁,人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人口变化及相应的决策事关中国未来。
“朝圣”之旅 70后非独呼吁全面放开二孩
100公里,是山西运城到翼城的距离。今年10月2日起,一行14人徒步走了整整4天。
这是一段“自讨苦吃”的旅途,为了再次将70后非独家庭的声音传递出去,呼吁国家立即全面放开二孩。
参与者们穿着白绿色衬衫,举着印着“徒步去翼城”的旗子,在尘土飞扬的国道上和焚烧秸秆的烟雾中走成一条直线。他们经过农田和村庄,路过村民晒的玉米,甚至在黑夜继续前进。
有的参与者脚上磨出水疱,坐在国道边上脱下鞋子,用针挑水疱;有时到了饭点,却因身处荒芜的地方吃不上饭。
他们的目的地叫翼城,一个地处山西省西南名不见经传的县城。然而,对于他们这十几个70后非独家庭却有着独特的意义,这段路也有了“朝圣”的意味。
30年前,在学者梁中堂的推动下,国家特批在翼城县试点二胎晚育。翼城县成为中国人口政策的特区。试点多年后,学者在这里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生育意愿也会有一个自然调节的过程。
领队“凤凰”,是生于1977年的湖南妹子。凤凰来自一个非独家庭,婚后育有一女,因丈夫担任公职,不能生育第二个孩子。
“我已经是38岁的高龄了,如果再不全面放开二孩,我这辈子肯定没机会了。”
凤凰的担忧也是部分70后非独家庭的心声。在这些名字中有“70后”、“非独二胎”等关键词的微信群中,焦灼的情绪一直蔓延着。随着近期“二孩”话题变热,他们再次紧密关注着政策的风吹草动和各种与人口政策相关的“信号体”文章。
不能否认的是,等待是有代价的。群内的一些70后不得不面对的是月经量越来越少的现实。她们深知,这意味着身体再造卵细胞的功能正在丧失。
“二胎”试点 翼城试点30年后生育率未升
至今,年近70岁的梁中堂每年都要去几次翼城,最近的一次在今年2月份。在人口学语境中,翼城与梁中堂是两个关联词语。
198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一胎化”政策的背景下,翼城县的农民家庭允许生育二胎。但需要满足“晚婚、晚育和生育间隔”这三个条件,即已婚女性不早于24周岁生育第一胎,30周岁后可生育第二胎(2009年后,提前到28周岁)。有专家将这一试验称为“翼城模式”。
若对计划生育政策追本溯源,1979年是一个标志性年份。当年,计划生育政策由鼓励变为强制。一年后,“一胎化”就由政策成为国策;1981年3月,负责政策监督的计划生育委员会诞生。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宪法》。
1984年,时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的梁中堂递交了《把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在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报告,建议放弃“一胎化”,采用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胎方案。
1985年春,梁中堂再次建议,请求中央批准他在北方地区选择一个县进行试点试验。翼城县“晚婚晚育加生育间隔”的试点由此而来。
当年,翼城计生委规划了翼城《人口发展测算表》,计划到2000年,翼城总人口达300331人。而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翼城人口达到303258人。规划与现实,几乎达到惊人的一致。
此后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翼城的人口总量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性别比优于全国平均值。如在1982-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全国人口增长了25.5%,山西省增长了28.4%,临汾市增长了30.4%,翼城县仅增长了20.7%。
梁中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翼城经验已表明,即使放开人口控制,人口也不会无序增长,人口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30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经济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而翼城的现状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梁中堂认为,翼城人口变动和现状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的。所谓“翼城模式”的成功,是因为这里的人口现状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
然而,这种模式自从出现至今,不同的声音不时响起。有人质疑翼城因有梁中堂的指导才能取得成功等,而这也在梁中堂的预测之中。他清晰地认识到,如果翼城离开了梁中堂不能成功,那么这个试点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他也在淡化自己的存在。
近日,“携程旅行网”CEO兼董事会主席梁建章以及人口学者黄文政撰文透露,在2015年上半年,卫计委曾派人去山西翼城调研来“研究”全面放开二孩的可推广性。两位作者认为,翼城的政策试验结论早已清晰,其试点结果印证中国需鼓励生育。
老龄化之忧“计生红旗县”鼓励生二孩
母校没了,被合并了。
一次返乡中,在北京工作的江苏如东人周明发现了这个令人唏嘘的事实。“计划生育做得太好了,学校招不到人,就合并了。”
比全国提前十年实行计划生育的江苏省南通市的如东县,如今也比全国提前二十年进入老龄化。当地官方人士的说法印证了周明的观察:生源减少,如东的学校不得不合并。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全县中小学总数减少了一半。
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单位”称号的如东县,近年来因严重老龄化再次被外界视为观察中国未来的窗口。
数据显示,如东县老人比重的29.26%的数字,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因此如东也被称为中国最“老”的县。
读研之前,今年23岁的赵越曾在家乡如东的一家报纸实习。那年,身为实习生的他参加了一个江苏省相关部门在如东调研老龄化的座谈会。他第一次意识到,家乡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程度。
生于1992年的赵越是家中独子。在他的记忆中,在同龄人中没有听过家中有两个孩子的情况。而毕业后返乡的同学更是屈指可数。“学习好的去了北上广,回到县里的人很少。”
多年来,如东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金环一直关注当地的人口结构问题。根据他的测算,十年来,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学子有近6万人,其中4万多人才在外地生活。
潘金环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如东中小学的合并都是原先就预见到的,学校的调整也是意料之中的。因此,他曾多次建议当地政府调整教育结构,发展本地职业教育,培养产业技术人才,让年轻人留在本地就业。
他对记者介绍,如东县在吸引人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住房上有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政府对职业教育也更加重视,规模越来越大。
此外,如东县在创业环境上也大做文章,出台了《如东县政府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在税收减免、资金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政策。
去年3月底,江苏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潘金环表示,当地计生委的工作人员对于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对象发函,动员并且鼓励他们生二孩。
记者发现,在政策落实之前的一个月,如东县已提前谋划“单独二孩”审批工作,将再生育一孩审批时限由原来的45天压缩至20天,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
当地的人口计生委还提供“一站式服务模式”,当事人只需在申请时向镇级人口计生部门提供齐全相关证件材料之后,其余事项均交由县、镇工作人员全程代办,不用自己多处跑腿。
近日,如东县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生二孩的家庭越来越多了。
数据说话 商人学者的民间人口实验
去年年底,梁建章做了一个引起外界热议的决定。他所在的携程旅行网出了一个规定:将借钱给员工交“超生罚款”。然而,这场被称为“民间人口实验”的尝试在企业内部响应者寥寥。
梁建章现为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微博上,他有两个账号“携程梁建章”与“梁建章-关注人口问题”。前者粉丝7万,发过微博53条;后者粉丝63万,发过1475条微博。
相比他的商人身份,后一个梁建章的身份更响亮:一位长期呼吁放开生育政策的人口问题学者。他撰写的专栏文章中用数据和详尽的分析直指中国进入“人口危机”时代,呼吁全面放开二孩。
在斯坦福大学读经济博士时,梁建章研究的方向是创新、创业和劳动力市场。撰写论文时,他被自己的发现“震惊”了: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未来面临的是人口萎缩而不是人口爆炸。中国未来面对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挑战,这将拖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梁建章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当时似乎大家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普遍对于人口的观念是非常落后,甚至是错误的。
“很多人认为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人太多了,而忽略了中国人口的巨大优势。其实中国人口密度不算高,属于中等水平。”他认为,人口成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替罪羊。
五年前,梁建章在回国之后开始著书撰文,呼吁中国调整人口政策。不同于其他呼吁人口调整的学者,他的文章往往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用严谨的统计和数据分析来研究社会问题。
他举了一个例子,从2014年至2024年,中国23岁至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
这意味着,即使10年内生育率提升50%,年出生人口的崩塌也难以避免。在如此低的生育率下,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全面放开生育后新生婴儿的大幅反弹,而是即使放开,年出生人数还是雪崩式坍塌。
梁建章表示,中国的生育率早已处于世界最低之列。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对夫妻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繁衍。
然而,也有声音认为,一旦全面放开生育,出生人数会大幅反弹。梁建章认为,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根据最宽松的估计,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反弹最高峰的出生人数也远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
与数据打交道一辈子的姚美雄也喜欢用数据说话。
姚美雄是现任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从事福建省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的组织协调、宣传和文秘等工作。
作为一个非计生系统却呼吁全面放开二孩的官员,姚美雄被亲人比喻为“喝稀粥理国事”。这是一句福建省莆田的方言,意在形容“多管闲事”。也有朋友和同事劝他,这样的呼吁会影响仕途,升不上去了。
姚美雄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有一些“家国情怀”,意在推动政策变革来避免人口问题的爆发。他在研究后认为,中国人口情况“形势严峻”,其中包括人口结构扭曲,少子化严重,未富先老,以及性别比失衡等。
他说,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异常严峻”,主要体现在人口结构已严重扭曲与低生育率。而人口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未富先少、未富先老和性别比失衡居高不下。
姚美雄列了一个数据: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居高不下,2014年仍高达115.9,我国成为全球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评估调研 湖南机构报告建议“放开两孩”
与民间沸腾的呼吁相比,来自官方的信息寥寥。
今年7月10日,国家卫计委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透露,在全面放开二孩方面,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
9月中旬,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上一篇文章再次引起外界注意。
该文称,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强调,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和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的关键时期,配合中办国办专项督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调研和第三方评估,有利于深入推进改革,做好各项工作。
王培安还要求,要总结研究本次调研评估成果,加强对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的研判,认真负责地向中央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些地方政府也已开始调研人口形势。
在湖南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一年半后,一份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该政策做出的评估报告近期在网上公开。评估报告称,根据湖南省省长杜家毫指示,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湖南省“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评估报告指出,长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阳、郴州、娄底等市在自评报告里明确提出,民众对于全面放开二孩的呼声很高,希望国家尽快修改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两孩生育限制。
该报告提出,单独两孩政策出台至今年4月底,湖南因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增加的新生人口约3万人。若继续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湖南在十三五时期总和生育率最多为1.48,远低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总和生育率2.1的国际公认标准。报告呼吁尽快放开两孩生育限制,优化人口生育政策。
此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曾表示,中国人口将会在2025年达到14.13亿的峰值,而到2050年中国人口数量却会比现在还低。
张车伟透露,这些预测已被作为背景报告呈递给领导层,以供制定十三五规划参考。
近日,张车伟撰文提出“十三五”时期人口战略对策,第一条就是“全面放开二孩生育,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
k********k
发帖数: 5617
2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29/doc-ifxkhcfq0963784.sht
新华社:中共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
2015年10月29日18:34 新华社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
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独家解读】人口学者:普遍二孩后人口结构合理也要100年
《新闻极客》:学界认为5年后中国各种人口问题要爆发,十三五规划会调整人口
政策吗?
郭志刚:我觉得现在应该推进调整生育政策。中国生育率太低,人口老龄化和少子
化比以前人口规划快了很多。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决定放开单独夫妇生育二孩,实施已经
一年半了。从结果看,很多人认为遇冷,主管部门却说申请生二孩的大头还没来,但从
他们公布的统计情况看,已经十分平稳,没有出现过大的波澜。
这表明,总体上确实是遇冷的,根本没有出现曾经预期的大规模蜂拥申请的情况。
生育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因为单独放开不是最终目标,让生育率得到适当的提高,达
到一对夫妇生两个小孩的水平才是比较理想的。单独放开只是调整的头一步,从人口正
常化和长期均衡发展的角度需要再调整。
《新闻极客》:继续调整就是普遍放开二孩?
郭志刚:从人口发展来看,进一步调整是亟待要做的。刚提出单独放开时,我就说
单独放开只不过是第一步、一小步,如果有条件就赶快继续放开。人口领域改革要服从
人口大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大目标。
《新闻极客》:“小步快走”这个频率够吗?
郭志刚:显然不够。符合单独放开的人有一千多万,估计不会都来申请继续生育。
有的妇女年纪比较大,有的暂时还不允许她这么急着生,所以不会出现一年好几百万人
申请。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现在群众生育意愿很低。单独调整是头一步,没有实践过,
不知道结果到底会怎样,有一定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实践看情况。
我们本来就估计不会有很多人申请,但实际情况比我们估计的还要少。这回公布的
申请数不会有假,你请人家生,人家都不生。这表明生育意愿确实太低,低生育的问题
很严重,远不是调整政策就能解决的。
改革要动真格,独生子女政策应退出历史舞台
《新闻极客》:单独放开一年多,申请生育的情况怎么样?
郭志刚:今年7月,主管部门报的数据大概是150万,只占12%,太少了。我们原来
预期应该有二三百万。100多万人申请,到实际生育结果还会打折扣,有怀不上的,有
放弃的。现在还有很多人没认清,说这1000多万人如果不申请、不生是不是最好?那就
坏了,说明问题很严重,少子化想改还改不了。
当然,解决生育率过低的问题也不光是生育政策的事情。现在妇女生孩子,在社会
上到底被当作好事还是坏事?30年计划生育养成一种社会观念,好像多生一个孩子就不
是好事,这观念必须要改。另外,还要解决妇女生孩子面临的其他问题,有人生孩子可
能会丢工作、影响晋级、还需要产床、以及随之而来的托儿所、幼儿园,都要解决。这
不仅是生育政策的问题,是人口发展和整个社会慢慢走向正常化,生育这个事应该得到
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新闻极客》:全面放开二孩,能扭转人口老龄化趋势吗?
郭志刚:尽快放开,当然有好处。人口学者常说,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这是
对的。但有人以此证明调不调政策无所谓,是根本错误的。我建议还要加上另一句话:
尽快调整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缓解就是将人口老龄化速度减慢,使老龄化最后所
达到最高程度降低。从另一角度说,多生一些孩子也改变不了未来人口负增长,但可以
放慢人口缩减速度。
现在符合普遍二孩再生育条件的妇女很多,约1亿人左右,数量非常大。放开后会
有多少人来申请,现在不能确定,但放开对缓解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更大。改革要动真格
的了。预示着独生子女政策从此不复存在,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也是人口走向正常化和
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你想想,其他国家像欧洲、韩国、日本,我国的台湾,大力鼓
励生育也没能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提升比抑制难度更大。你不能逼着人家生孩子
。这需要整个社会关心妇女、儿童、生育,这有好多事要做。光调整政策恐怕不足以解
决这个问题。
改变畸形人口结构需要100年时间
《新闻极客》:当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达到什么程度?有学者预测到2050年,65岁
以上的人口可能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30%,这意味着什么?
郭志刚:未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差不多接近4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则可能接
近5亿。当下中国60岁以上老年比例大约15%,老龄化程度在世界上还排不上号。但我国
老龄化速度非常快,2050年时60岁以上老年比例约35%,前提还得是生育率过低得到部
分解决。解决得更好些,可以降到30%左右,解决得不好有可能接近40%。
老龄化虽不可逆转,但还有缓解空间。2050年时的老年人口,正好是现在20岁到60
岁的,存活到那时候可能性很大。我们现在的人口金字塔上边少、中间特别鼓、下面又
瘦,这些人口正是中部鼓胀出来那一大块,到那个时候都在老年,现在死亡风险下降、
寿命延长,所以4.5亿人肯定打不住。这没法改变,问题是谁来支撑那时的老年人口,
有多少劳动年龄人口。
随着这一大块逐渐进入老年,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到2030
年时这个问题就相当突出了,在2050年时将接近老龄化最高值。我们若能顺利渡过2030
年到2070年这一段,中国的人口转变就基本胜利结束了。如果挺不过去,那人口老龄化
和人口负增长就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很大困难,因为人口是社会的主体。
《新闻极客》:怎么样才算平稳渡过?
郭志刚:跟今天的生育政策调整有关系。今天生的小孩到2035年就是20岁,正好开
始劳动了,假如要能多生一点,在2035年以后就有更多人处于青壮年,能来支撑老龄化
,相对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一些。
《新闻极客》:要改变现在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大概要多少年?
郭志刚:这是非常大的问题。30多年前有些学者说中国人口7亿比较好,但当时很
多人口学家反对,说不能把7亿当做一个目标,降到更替水平就可以了,慢慢把这个人
口先稳定住。其实,长期稳定在更替水平的目的之一是保证人口转向不增不减的发展趋
势,目的之二就是在及时调整人口结构,不要再追求更低生育率和更少的出生了,因为
那样人口结构将更畸型,未来人口缩减也过快。
中国人口总量一旦在2030年甚至在此之前就达到最大值,以后人口会减少,我们就
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人口结构慢慢变化,如果现在能将生育率接近更替水平并大致
稳定下来,我估计100年可大体形成均匀的年龄结构吧。
《新闻极客》:100年?
郭志刚:对,因为人口变化是个长周期过程,从前老说基数大、周期长、惯性强。
惯性就是现存人口及其结构的影响,这决定了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要使人口结构从现
在畸形外廓恢复到均匀状态,出生数要长期稳定,还得等现有人口大体退出,现在人寿
命有七八十岁的,一百岁的也有,所以我说一百年。
人口问题真的很需要前瞻性。经济出了问题有时候两三年就缓过来了,人口一旦出
了问题很难调。从老龄化角度,大势不可逆转,但一定要想尽办法缓解,使老龄化进程
慢一点,少子化不那么严重,使将来老年人口最多的时候也有好多新的接班人。这一人
口过程是统一的。在这个人口阶段,你还在那津津计较一年多生了几万人,就很不明智
了,是不是?
公开质疑生育率数据,有人说我脑子进水了
《新闻极客》:之前你为什么怀疑官方的生育率数据?
郭志刚:严格地说,我主要怀疑的是以前计生委对形势的判断。主管部门有将近二
十年都坚持说生育率在1.8,这不可能。从他们的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来分析
,生育率一直在下降,远低于1.8。调查结果跟政府宣传口径相差太大,比如我们普查
是1.2,多次人口调查也就是1.3、1.4,可他们总说1.8,差距极大,这很危险。
我应该算是比较早意识到中国生育率可能真的很低的。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总
和生育率还在2.3以上,到了1995年只有1.3几。1980年到1990年生育率上下徘徊,几乎
没降低,所以那时大家都承认降低生育率挺难,需要长期努力。到1990年才2.3。没想
到,1992年计生委调查的时候生育率1.6都不到了,那时候大家第一次看到生育率一下
到了更替水平(2.1)以下,一对夫妇生两个都不到了,只有1.6,所有人的反应就是这
个调查搞糟了,出错了。大家就等后来的调查,想等真实的统计出来,结果一等就是十
五年、二十年,其间有20多个全国人口调查,但再也没有等到“真实统计”。其实我们
看到的就是真实的。统计数字早就反映出来生育率过低了,但大家反应不过来,都觉得
有问题,是出生漏报瞒报导致的。
我在9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生育率,越发感觉不对劲,这么多调查的生育率总是很低
,会不会生育率真的很低?认识新事物有个过程,我就担心大家这么多年都没有意识。
所以我斗胆在一次学术会议公开提出这个问题。一开始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的不多,有人
认为我脑子进水了,压力挺大的。最近几年,说中国的生育率过低好像没有异议了,特
别是2010年的六普以后,总和生育率太低了,放在全世界都可能最低。不过,在具体生
育率估计上仍有挺大争议。
《新闻极客》:为什么要在生育率上做文章?现在出现的人口问题与这个有关吗?
郭志刚:生育率上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急速和巨大的下降。1990年以前,生育率比较
高,1990年普查还是2.3。之后,生育率迅速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而且还一路下降,越
来越低。这就说明,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跟以前很不一样。
我认为,进入90年代以后,人口转变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了,但问题是我们对此没有
反应,或者说政府和人口学家们反应太慢了。另外,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出生漏报问题
确实挺严重,就形成一个说辞,生育率低是因为漏报,所以这事一直不被认真对待,一
搁就搁了二十年。人口学者和官员都不是神仙,形成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但即使从
提出这个问题到大家正式认可来看,花的时间是有点太长了。
惯性思维、经验之谈影响太大,总说从前做计划生育有漏报、瞒报,要将生育率调
到主观上能接受的水平,再通过政府部门正式发布,权威性很大。其实,进入低生育时
期,好多情况与以前不一样,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好多变化是真的,不可
能整个社会都在变,生育率一点不变。2000年以后,一部分人口学者开始认真考虑这个
问题,当时就很严重很急迫,拖到今天就更严重更急迫。当时如果早一点开始解决,损
失会更少一点。
新时期,人口结构问题越来越凸显,变成主要矛盾。今后主要风险不是总人口数超
过15亿的红线,而是老龄化程度过于严重。由于以前计划生育的首要任务是控制人口增
长,但既有的政策、观念、工作重点和范围已经不适应当前人口形势了。比如,老龄化
有没有设一个红线?没有。也没有明确哪一个政府主管部门对此负责监测和管理。
人口政策调整不等于不要计划生育
《新闻极客》:你2011年发表文章说前20年政府发布的生育率过高,如果调整政策
更早些,会是什么样的形势?
郭志刚:我2003年在会议上提出中国生育率很可能真的很低,2004年发表了论文。
那时我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不久,我知道这话说出来有人会不高兴,而且我也没太强的
底气,能完全确定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如果这是个真问题,大家又都意识不到,本
身就是大问题,况且我也尽可能做了很多研究,所以我就提了。其实,我思想斗争是很
激烈的,在心里想了不止一年,不敢说,因为压力会很大。
2004年国家计生委进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我当时提出的看法是希望大家做
人口战略研究的同时,考虑下生育率过低也是个问题。总课题组没有接受,最后研究总
报告的调子是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即现行生育政策30年不动摇。
《新闻极客》:早走那一步,现在局势不会有特别大的转变,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
么严重。
郭志刚:对。2004年,20个国内顶尖的人口学者向中央和主管部门提交建议书,大
家正经签字的,说现在应该调整生育政策,写了多方面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实施建议,
要求开展相应的调研,搞一些试点。
《新闻极客》:既然有那么多顶尖学者进言,为什么最后没有改变呢?
郭志刚:这好像不应该问我吧。当时已经启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这些学者中很多
人都直接参加这个研究,提出的建议是希望研究能体现一下这个思路,就是生育政策有
必要调整。但没被接受,还要稳定30年不变。为什么要提30年不变呢?因为当时估计中
国人口达到最大值在30年之后,就是2035年左右,说人口绝对数开始下降的时候咱再开
始考虑调整政策。
这个研究争论挺热烈的,2006年计生委搞了一个全国计划生育调查,结果挺吓人,
说最近两三年生育率严重反弹,估算出来2006年总和生育率是1.87。虽然政府一直都说
1.8,但没有直接证据,现在冒出个1.87,还是实际调查的统计数字,那不是挺吓人嘛
!于是计生委给中央打报告,中央就担心了,计划生育成果要付之东流,两三年之内就
从1.5跳到1.87,所以中央当时做了第二个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千方百
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
主管部门大造舆论,说人口形势严峻,生育率反弹是现实风险。文件、报纸上都是
这个,又是失控,又是回升,这种情况下谁还能谈调整政策?后来学者们搞明白了,生
育率根本没有反弹。2009年第二个调整政策建议就出来了,参加签字的学者更多,呼吁
更加急迫。
不是说不要计划生育,现在生两个,不还是在计划吗?让普遍生两个,老百姓高兴
,能减少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宏观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的人口发展走向正
常化和均衡化有好处,何乐而不为?所以某些部门别担心自己以后没事干,这么多工作
要做,监测和缓解老龄化这块还没人做呢!
k********k
发帖数: 5617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计生红旗县成中国未来缩影:到处爷爷奶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8 22:00:06 2015, 美东)
该县近30%的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这意味着如东县是中国未来的缩影,到那时,到处都是“爷爷奶奶”。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外媒称,在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正在逐渐消亡——但任何地方都没有江苏省如东县快,那里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6日报道,江苏如东县位于上海以北的东部沿海地区,曾是第一批禁止在第一胎后再生育的县之一,比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早了十年。如今,它也成为了第一批面临该政策后果——银发潮——的县。
报道称全中国都在老龄化,但如东县的速度更快,人口严重老龄化。而这对一切都具有重大影响,从养老院到地方政府财政再到该县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
该县近30%的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这意味着如东县是中国未来的缩影,到那时,到处都是“爷爷奶奶”。
就 在如东县曹埠镇的养老院里,有一群老年人,他们中的许多人留着胡志明式的胡子,戴着老式的帽子。将有一大批新房客将加入他们的队伍:这个国营养老院的规模 扩大了近两倍,增至200张床,房间进行了装修,增添了从空调到平板电视等一切设备。经营这个养老院的马云飞(音)将这些归因于如东县计划生育政策的成 功。
有人可能会说,如东县是其“成功”的受害者,但70岁的季德祥(音)不这样认为。他只看到他及邻居们所取得的成功。这位曾经的工人说:“中国的人口规模很大,每个人都需要粮食、衣服和教育。如果人口减少了,我们就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
季德祥的独生子死了,因此他如今成为了受国家照顾的人。他说:“因为我听了政府的话,没要第二个孩子,所以如今政府是我的孩子,将照顾我。”他高兴地说。
中国的人口学家王丰说,如东县的现状预示着中国的老龄化危机,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比原本应该造成的影响更严重,因为转向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如此之快。
《华尔街日报》记者方凤美在其新书《独生子女:中国最激进的试验的过去与未来》中写道,这并非中国人口政策的唯一计划外后果。她写道:“从多方面考虑生育问题的思想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报道称,比如,季德祥放弃了第二个孩子,如此一来国家将不用多买一支铅笔。他也许没有孙子孙女,但他不久将有一台平板电视和一间装修过的浴室。忘掉保姆式国家,这是个老奶奶国家。问题是,这样的赡养义务,北京可以承担多久。
江苏计生红旗县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 学校缺生源
“翼城模式”二胎试点30年未现人口激增,“计生红旗县”如东鼓励生二孩;学者吁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
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70后非独家庭成员在今年国庆期间走上了一段“自讨苦吃”的路。他们从山西运城徒步100公里到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呼吁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因为留给70后的机会实在不多了。
如今,围绕“二孩”的放开与否,多地的实践效果渐渐清晰。对此,多位学者呼吁,人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人口变化及相应的决策事关中国未来。
“朝圣”之旅 70后非独呼吁全面放开二孩
100公里,是山西运城到翼城的距离。今年10月2日起,一行14人徒步走了整整4天。
这是一段“自讨苦吃”的旅途,为了再次将70后非独家庭的声音传递出去,呼吁国家立即全面放开二孩。
参与者们穿着白绿色衬衫,举着印着“徒步去翼城”的旗子,在尘土飞扬的国道上和焚烧秸秆的烟雾中走成一条直线。他们经过农田和村庄,路过村民晒的玉米,甚至在黑夜继续前进。
有的参与者脚上磨出水疱,坐在国道边上脱下鞋子,用针挑水疱;有时到了饭点,却因身处荒芜的地方吃不上饭。
他们的目的地叫翼城,一个地处山西省西南名不见经传的县城。然而,对于他们这十几个70后非独家庭却有着独特的意义,这段路也有了“朝圣”的意味。
30年前,在学者梁中堂的推动下,国家特批在翼城县试点二胎晚育。翼城县成为中国人口政策的特区。试点多年后,学者在这里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生育意愿也会有一个自然调节的过程。
领队“凤凰”,是生于1977年的湖南妹子。凤凰来自一个非独家庭,婚后育有一女,因丈夫担任公职,不能生育第二个孩子。
“我已经是38岁的高龄了,如果再不全面放开二孩,我这辈子肯定没机会了。”
凤凰的担忧也是部分70后非独家庭的心声。在这些名字中有“70后”、“非独二胎”等关键词的微信群中,焦灼的情绪一直蔓延着。随着近期“二孩”话题变热,他们再次紧密关注着政策的风吹草动和各种与人口政策相关的“信号体”文章。
不能否认的是,等待是有代价的。群内的一些70后不得不面对的是月经量越来越少的现实。她们深知,这意味着身体再造卵细胞的功能正在丧失。
“二胎”试点 翼城试点30年后生育率未升
至今,年近70岁的梁中堂每年都要去几次翼城,最近的一次在今年2月份。在人口学语境中,翼城与梁中堂是两个关联词语。
198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一胎化”政策的背景下,翼城县的农民家庭允许生育二胎。但需要满足“晚婚、晚育和生育间隔”这三个条件,即已婚女性不早于24周岁生育第一胎,30周岁后可生育第二胎(2009年后,提前到28周岁)。有专家将这一试验称为“翼城模式”。
若对计划生育政策追本溯源,1979年是一个标志性年份。当年,计划生育政策由鼓励变为强制。一年后,“一胎化”就由政策成为国策;1981年3月,负责政策监督的计划生育委员会诞生。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宪法》。
1984年,时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的梁中堂递交了《把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在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报告,建议放弃“一胎化”,采用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胎方案。
1985年春,梁中堂再次建议,请求中央批准他在北方地区选择一个县进行试点试验。翼城县“晚婚晚育加生育间隔”的试点由此而来。
当年,翼城计生委规划了翼城《人口发展测算表》,计划到2000年,翼城总人口达300331人。而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翼城人口达到303258人。规划与现实,几乎达到惊人的一致。
此后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翼城的人口总量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性别比优于全国平均值。如在1982-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全国人口增长了25.5%,山西省增长了28.4%,临汾市增长了30.4%,翼城县仅增长了20.7%。
梁中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翼城经验已表明,即使放开人口控制,人口也不会无序增长,人口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30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经济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而翼城的现状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梁中堂认为,翼城人口变动和现状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的。所谓“翼城模式”的成功,是因为这里的人口现状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
然而,这种模式自从出现至今,不同的声音不时响起。有人质疑翼城因有梁中堂的指导才能取得成功等,而这也在梁中堂的预测之中。他清晰地认识到,如果翼城离开了梁中堂不能成功,那么这个试点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他也在淡化自己的存在。
近日,“携程旅行网”CEO兼董事会主席梁建章以及人口学者黄文政撰文透露,在2015年上半年,卫计委曾派人去山西翼城调研来“研究”全面放开二孩的可推广性。两位作者认为,翼城的政策试验结论早已清晰,其试点结果印证中国需鼓励生育。
老龄化之忧“计生红旗县”鼓励生二孩
母校没了,被合并了。
一次返乡中,在北京工作的江苏如东人周明发现了这个令人唏嘘的事实。“计划生育做得太好了,学校招不到人,就合并了。”
比全国提前十年实行计划生育的江苏省南通市的如东县,如今也比全国提前二十年进入老龄化。当地官方人士的说法印证了周明的观察:生源减少,如东的学校不得不合并。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全县中小学总数减少了一半。
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单位”称号的如东县,近年来因严重老龄化再次被外界视为观察中国未来的窗口。
数据显示,如东县老人比重的29.26%的数字,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因此如东也被称为中国最“老”的县。
读研之前,今年23岁的赵越曾在家乡如东的一家报纸实习。那年,身为实习生的他参加了一个江苏省相关部门在如东调研老龄化的座谈会。他第一次意识到,家乡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程度。
生于1992年的赵越是家中独子。在他的记忆中,在同龄人中没有听过家中有两个孩子的情况。而毕业后返乡的同学更是屈指可数。“学习好的去了北上广,回到县里的人很少。”
多年来,如东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金环一直关注当地的人口结构问题。根据他的测算,十年来,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学子有近6万人,其中4万多人才在外地生活。
潘金环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如东中小学的合并都是原先就预见到的,学校的调整也是意料之中的。因此,他曾多次建议当地政府调整教育结构,发展本地职业教育,培养产业技术人才,让年轻人留在本地就业。
他对记者介绍,如东县在吸引人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住房上有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政府对职业教育也更加重视,规模越来越大。
此外,如东县在创业环境上也大做文章,出台了《如东县政府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在税收减免、资金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政策。
去年3月底,江苏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潘金环表示,当地计生委的工作人员对于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对象发函,动员并且鼓励他们生二孩。
记者发现,在政策落实之前的一个月,如东县已提前谋划“单独二孩”审批工作,将再生育一孩审批时限由原来的45天压缩至20天,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
当地的人口计生委还提供“一站式服务模式”,当事人只需在申请时向镇级人口计生部门提供齐全相关证件材料之后,其余事项均交由县、镇工作人员全程代办,不用自己多处跑腿。
近日,如东县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生二孩的家庭越来越多了。
数据说话 商人学者的民间人口实验
去年年底,梁建章做了一个引起外界热议的决定。他所在的携程旅行网出了一个规定:将借钱给员工交“超生罚款”。然而,这场被称为“民间人口实验”的尝试在企业内部响应者寥寥。
梁建章现为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微博上,他有两个账号“携程梁建章”与“梁建章-关注人口问题”。前者粉丝7万,发过微博53条;后者粉丝63万,发过1475条微博。
相比他的商人身份,后一个梁建章的身份更响亮:一位长期呼吁放开生育政策的人口问题学者。他撰写的专栏文章中用数据和详尽的分析直指中国进入“人口危机”时代,呼吁全面放开二孩。
在斯坦福大学读经济博士时,梁建章研究的方向是创新、创业和劳动力市场。撰写论文时,他被自己的发现“震惊”了: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未来面临的是人口萎缩而不是人口爆炸。中国未来面对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挑战,这将拖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梁建章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当时似乎大家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普遍对于人口的观念是非常落后,甚至是错误的。
“很多人认为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人太多了,而忽略了中国人口的巨大优势。其实中国人口密度不算高,属于中等水平。”他认为,人口成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替罪羊。
五年前,梁建章在回国之后开始著书撰文,呼吁中国调整人口政策。不同于其他呼吁人口调整的学者,他的文章往往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用严谨的统计和数据分析来研究社会问题。
他举了一个例子,从2014年至2024年,中国23岁至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
这意味着,即使10年内生育率提升50%,年出生人口的崩塌也难以避免。在如此低的生育率下,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全面放开生育后新生婴儿的大幅反弹,而是即使放开,年出生人数还是雪崩式坍塌。
梁建章表示,中国的生育率早已处于世界最低之列。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对夫妻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繁衍。
然而,也有声音认为,一旦全面放开生育,出生人数会大幅反弹。梁建章认为,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根据最宽松的估计,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反弹最高峰的出生人数也远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
与数据打交道一辈子的姚美雄也喜欢用数据说话。
姚美雄是现任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从事福建省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的组织协调、宣传和文秘等工作。
作为一个非计生系统却呼吁全面放开二孩的官员,姚美雄被亲人比喻为“喝稀粥理国事”。这是一句福建省莆田的方言,意在形容“多管闲事”。也有朋友和同事劝他,这样的呼吁会影响仕途,升不上去了。
姚美雄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有一些“家国情怀”,意在推动政策变革来避免人口问题的爆发。他在研究后认为,中国人口情况“形势严峻”,其中包括人口结构扭曲,少子化严重,未富先老,以及性别比失衡等。
他说,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异常严峻”,主要体现在人口结构已严重扭曲与低生育率。而人口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未富先少、未富先老和性别比失衡居高不下。
姚美雄列了一个数据: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居高不下,2014年仍高达115.9,我国成为全球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评估调研 湖南机构报告建议“放开两孩”
与民间沸腾的呼吁相比,来自官方的信息寥寥。
今年7月10日,国家卫计委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透露,在全面放开二孩方面,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
9月中旬,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上一篇文章再次引起外界注意。
该文称,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强调,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和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的关键时期,配合中办国办专项督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调研和第三方评估,有利于深入推进改革,做好各项工作。
王培安还要求,要总结研究本次调研评估成果,加强对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的研判,认真负责地向中央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些地方政府也已开始调研人口形势。
在湖南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一年半后,一份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该政策做出的评估报告近期在网上公开。评估报告称,根据湖南省省长杜家毫指示,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湖南省“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评估报告指出,长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阳、郴州、娄底等市在自评报告里明确提出,民众对于全面放开二孩的呼声很高,希望国家尽快修改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两孩生育限制。
该报告提出,单独两孩政策出台至今年4月底,湖南因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增加的新生人口约3万人。若继续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湖南在十三五时期总和生育率最多为1.48,远低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总和生育率2.1的国际公认标准。报告呼吁尽快放开两孩生育限制,优化人口生育政策。
此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曾表示,中国人口将会在2025年达到14.13亿的峰值,而到2050年中国人口数量却会比现在还低。
张车伟透露,这些预测已被作为背景报告呈递给领导层,以供制定十三五规划参考。
近日,张车伟撰文提出“十三五”时期人口战略对策,第一条就是“全面放开二孩生育,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
k********k
发帖数: 5617
4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29/doc-ifxkhcfq0963784.sht
新华社:中共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
2015年10月29日18:34 新华社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
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独家解读】人口学者:普遍二孩后人口结构合理也要100年
《新闻极客》:学界认为5年后中国各种人口问题要爆发,十三五规划会调整人口
政策吗?
郭志刚:我觉得现在应该推进调整生育政策。中国生育率太低,人口老龄化和少子
化比以前人口规划快了很多。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决定放开单独夫妇生育二孩,实施已经
一年半了。从结果看,很多人认为遇冷,主管部门却说申请生二孩的大头还没来,但从
他们公布的统计情况看,已经十分平稳,没有出现过大的波澜。
这表明,总体上确实是遇冷的,根本没有出现曾经预期的大规模蜂拥申请的情况。
生育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因为单独放开不是最终目标,让生育率得到适当的提高,达
到一对夫妇生两个小孩的水平才是比较理想的。单独放开只是调整的头一步,从人口正
常化和长期均衡发展的角度需要再调整。
《新闻极客》:继续调整就是普遍放开二孩?
郭志刚:从人口发展来看,进一步调整是亟待要做的。刚提出单独放开时,我就说
单独放开只不过是第一步、一小步,如果有条件就赶快继续放开。人口领域改革要服从
人口大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大目标。
《新闻极客》:“小步快走”这个频率够吗?
郭志刚:显然不够。符合单独放开的人有一千多万,估计不会都来申请继续生育。
有的妇女年纪比较大,有的暂时还不允许她这么急着生,所以不会出现一年好几百万人
申请。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现在群众生育意愿很低。单独调整是头一步,没有实践过,
不知道结果到底会怎样,有一定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实践看情况。
我们本来就估计不会有很多人申请,但实际情况比我们估计的还要少。这回公布的
申请数不会有假,你请人家生,人家都不生。这表明生育意愿确实太低,低生育的问题
很严重,远不是调整政策就能解决的。
改革要动真格,独生子女政策应退出历史舞台
《新闻极客》:单独放开一年多,申请生育的情况怎么样?
郭志刚:今年7月,主管部门报的数据大概是150万,只占12%,太少了。我们原来
预期应该有二三百万。100多万人申请,到实际生育结果还会打折扣,有怀不上的,有
放弃的。现在还有很多人没认清,说这1000多万人如果不申请、不生是不是最好?那就
坏了,说明问题很严重,少子化想改还改不了。
当然,解决生育率过低的问题也不光是生育政策的事情。现在妇女生孩子,在社会
上到底被当作好事还是坏事?30年计划生育养成一种社会观念,好像多生一个孩子就不
是好事,这观念必须要改。另外,还要解决妇女生孩子面临的其他问题,有人生孩子可
能会丢工作、影响晋级、还需要产床、以及随之而来的托儿所、幼儿园,都要解决。这
不仅是生育政策的问题,是人口发展和整个社会慢慢走向正常化,生育这个事应该得到
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新闻极客》:全面放开二孩,能扭转人口老龄化趋势吗?
郭志刚:尽快放开,当然有好处。人口学者常说,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这是
对的。但有人以此证明调不调政策无所谓,是根本错误的。我建议还要加上另一句话:
尽快调整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缓解就是将人口老龄化速度减慢,使老龄化最后所
达到最高程度降低。从另一角度说,多生一些孩子也改变不了未来人口负增长,但可以
放慢人口缩减速度。
现在符合普遍二孩再生育条件的妇女很多,约1亿人左右,数量非常大。放开后会
有多少人来申请,现在不能确定,但放开对缓解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更大。改革要动真格
的了。预示着独生子女政策从此不复存在,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也是人口走向正常化和
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你想想,其他国家像欧洲、韩国、日本,我国的台湾,大力鼓
励生育也没能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提升比抑制难度更大。你不能逼着人家生孩子
。这需要整个社会关心妇女、儿童、生育,这有好多事要做。光调整政策恐怕不足以解
决这个问题。
改变畸形人口结构需要100年时间
《新闻极客》:当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达到什么程度?有学者预测到2050年,65岁
以上的人口可能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30%,这意味着什么?
郭志刚:未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差不多接近4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则可能接
近5亿。当下中国60岁以上老年比例大约15%,老龄化程度在世界上还排不上号。但我国
老龄化速度非常快,2050年时60岁以上老年比例约35%,前提还得是生育率过低得到部
分解决。解决得更好些,可以降到30%左右,解决得不好有可能接近40%。
老龄化虽不可逆转,但还有缓解空间。2050年时的老年人口,正好是现在20岁到60
岁的,存活到那时候可能性很大。我们现在的人口金字塔上边少、中间特别鼓、下面又
瘦,这些人口正是中部鼓胀出来那一大块,到那个时候都在老年,现在死亡风险下降、
寿命延长,所以4.5亿人肯定打不住。这没法改变,问题是谁来支撑那时的老年人口,
有多少劳动年龄人口。
随着这一大块逐渐进入老年,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到2030
年时这个问题就相当突出了,在2050年时将接近老龄化最高值。我们若能顺利渡过2030
年到2070年这一段,中国的人口转变就基本胜利结束了。如果挺不过去,那人口老龄化
和人口负增长就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很大困难,因为人口是社会的主体。
《新闻极客》:怎么样才算平稳渡过?
郭志刚:跟今天的生育政策调整有关系。今天生的小孩到2035年就是20岁,正好开
始劳动了,假如要能多生一点,在2035年以后就有更多人处于青壮年,能来支撑老龄化
,相对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一些。
《新闻极客》:要改变现在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大概要多少年?
郭志刚:这是非常大的问题。30多年前有些学者说中国人口7亿比较好,但当时很
多人口学家反对,说不能把7亿当做一个目标,降到更替水平就可以了,慢慢把这个人
口先稳定住。其实,长期稳定在更替水平的目的之一是保证人口转向不增不减的发展趋
势,目的之二就是在及时调整人口结构,不要再追求更低生育率和更少的出生了,因为
那样人口结构将更畸型,未来人口缩减也过快。
中国人口总量一旦在2030年甚至在此之前就达到最大值,以后人口会减少,我们就
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人口结构慢慢变化,如果现在能将生育率接近更替水平并大致
稳定下来,我估计100年可大体形成均匀的年龄结构吧。
《新闻极客》:100年?
郭志刚:对,因为人口变化是个长周期过程,从前老说基数大、周期长、惯性强。
惯性就是现存人口及其结构的影响,这决定了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要使人口结构从现
在畸形外廓恢复到均匀状态,出生数要长期稳定,还得等现有人口大体退出,现在人寿
命有七八十岁的,一百岁的也有,所以我说一百年。
人口问题真的很需要前瞻性。经济出了问题有时候两三年就缓过来了,人口一旦出
了问题很难调。从老龄化角度,大势不可逆转,但一定要想尽办法缓解,使老龄化进程
慢一点,少子化不那么严重,使将来老年人口最多的时候也有好多新的接班人。这一人
口过程是统一的。在这个人口阶段,你还在那津津计较一年多生了几万人,就很不明智
了,是不是?
公开质疑生育率数据,有人说我脑子进水了
《新闻极客》:之前你为什么怀疑官方的生育率数据?
郭志刚:严格地说,我主要怀疑的是以前计生委对形势的判断。主管部门有将近二
十年都坚持说生育率在1.8,这不可能。从他们的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来分析
,生育率一直在下降,远低于1.8。调查结果跟政府宣传口径相差太大,比如我们普查
是1.2,多次人口调查也就是1.3、1.4,可他们总说1.8,差距极大,这很危险。
我应该算是比较早意识到中国生育率可能真的很低的。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总
和生育率还在2.3以上,到了1995年只有1.3几。1980年到1990年生育率上下徘徊,几乎
没降低,所以那时大家都承认降低生育率挺难,需要长期努力。到1990年才2.3。没想
到,1992年计生委调查的时候生育率1.6都不到了,那时候大家第一次看到生育率一下
到了更替水平(2.1)以下,一对夫妇生两个都不到了,只有1.6,所有人的反应就是这
个调查搞糟了,出错了。大家就等后来的调查,想等真实的统计出来,结果一等就是十
五年、二十年,其间有20多个全国人口调查,但再也没有等到“真实统计”。其实我们
看到的就是真实的。统计数字早就反映出来生育率过低了,但大家反应不过来,都觉得
有问题,是出生漏报瞒报导致的。
我在9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生育率,越发感觉不对劲,这么多调查的生育率总是很低
,会不会生育率真的很低?认识新事物有个过程,我就担心大家这么多年都没有意识。
所以我斗胆在一次学术会议公开提出这个问题。一开始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的不多,有人
认为我脑子进水了,压力挺大的。最近几年,说中国的生育率过低好像没有异议了,特
别是2010年的六普以后,总和生育率太低了,放在全世界都可能最低。不过,在具体生
育率估计上仍有挺大争议。
《新闻极客》:为什么要在生育率上做文章?现在出现的人口问题与这个有关吗?
郭志刚:生育率上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急速和巨大的下降。1990年以前,生育率比较
高,1990年普查还是2.3。之后,生育率迅速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而且还一路下降,越
来越低。这就说明,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跟以前很不一样。
我认为,进入90年代以后,人口转变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了,但问题是我们对此没有
反应,或者说政府和人口学家们反应太慢了。另外,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出生漏报问题
确实挺严重,就形成一个说辞,生育率低是因为漏报,所以这事一直不被认真对待,一
搁就搁了二十年。人口学者和官员都不是神仙,形成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但即使从
提出这个问题到大家正式认可来看,花的时间是有点太长了。
惯性思维、经验之谈影响太大,总说从前做计划生育有漏报、瞒报,要将生育率调
到主观上能接受的水平,再通过政府部门正式发布,权威性很大。其实,进入低生育时
期,好多情况与以前不一样,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好多变化是真的,不可
能整个社会都在变,生育率一点不变。2000年以后,一部分人口学者开始认真考虑这个
问题,当时就很严重很急迫,拖到今天就更严重更急迫。当时如果早一点开始解决,损
失会更少一点。
新时期,人口结构问题越来越凸显,变成主要矛盾。今后主要风险不是总人口数超
过15亿的红线,而是老龄化程度过于严重。由于以前计划生育的首要任务是控制人口增
长,但既有的政策、观念、工作重点和范围已经不适应当前人口形势了。比如,老龄化
有没有设一个红线?没有。也没有明确哪一个政府主管部门对此负责监测和管理。
人口政策调整不等于不要计划生育
《新闻极客》:你2011年发表文章说前20年政府发布的生育率过高,如果调整政策
更早些,会是什么样的形势?
郭志刚:我2003年在会议上提出中国生育率很可能真的很低,2004年发表了论文。
那时我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不久,我知道这话说出来有人会不高兴,而且我也没太强的
底气,能完全确定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如果这是个真问题,大家又都意识不到,本
身就是大问题,况且我也尽可能做了很多研究,所以我就提了。其实,我思想斗争是很
激烈的,在心里想了不止一年,不敢说,因为压力会很大。
2004年国家计生委进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我当时提出的看法是希望大家做
人口战略研究的同时,考虑下生育率过低也是个问题。总课题组没有接受,最后研究总
报告的调子是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即现行生育政策30年不动摇。
《新闻极客》:早走那一步,现在局势不会有特别大的转变,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
么严重。
郭志刚:对。2004年,20个国内顶尖的人口学者向中央和主管部门提交建议书,大
家正经签字的,说现在应该调整生育政策,写了多方面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实施建议,
要求开展相应的调研,搞一些试点。
《新闻极客》:既然有那么多顶尖学者进言,为什么最后没有改变呢?
郭志刚:这好像不应该问我吧。当时已经启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这些学者中很多
人都直接参加这个研究,提出的建议是希望研究能体现一下这个思路,就是生育政策有
必要调整。但没被接受,还要稳定30年不变。为什么要提30年不变呢?因为当时估计中
国人口达到最大值在30年之后,就是2035年左右,说人口绝对数开始下降的时候咱再开
始考虑调整政策。
这个研究争论挺热烈的,2006年计生委搞了一个全国计划生育调查,结果挺吓人,
说最近两三年生育率严重反弹,估算出来2006年总和生育率是1.87。虽然政府一直都说
1.8,但没有直接证据,现在冒出个1.87,还是实际调查的统计数字,那不是挺吓人嘛
!于是计生委给中央打报告,中央就担心了,计划生育成果要付之东流,两三年之内就
从1.5跳到1.87,所以中央当时做了第二个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千方百
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
主管部门大造舆论,说人口形势严峻,生育率反弹是现实风险。文件、报纸上都是
这个,又是失控,又是回升,这种情况下谁还能谈调整政策?后来学者们搞明白了,生
育率根本没有反弹。2009年第二个调整政策建议就出来了,参加签字的学者更多,呼吁
更加急迫。
不是说不要计划生育,现在生两个,不还是在计划吗?让普遍生两个,老百姓高兴
,能减少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宏观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的人口发展走向正
常化和均衡化有好处,何乐而不为?所以某些部门别担心自己以后没事干,这么多工作
要做,监测和缓解老龄化这块还没人做呢!
1 (共1页)
进入Jiangnan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原标题:“全面二孩”第二年翼城二胎试点结果印证中国需鼓励生育 (转载)
“全面二孩”第二年,出生人口怎么减少了翼城二胎试点结果印证中国需鼓励生育
好消息:中国人口报告上递决策层 建议立即放开全面二孩中央文件首提防止“人口过快下降”
人口报告上递决策层 建议立即放开全面二孩江苏如东县提前20年预演中国人口危机
江苏如东比全国提前十年计划生育 提前二十年老龄化 (转载)【原创】这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时机的分析
计生红旗县成中国未来缩影:到处爷爷奶奶 (转载)纽时:终结计划生育 是习近平李克强手上的好牌
计生红旗县成中国未来缩影:到处爷爷奶奶放开生,中国人会生多少
“二孩”之前有过“一孩半”,你知道吗?消息称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可能年内实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人口话题: 政策话题: 生育话题: 生育率话题: 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