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i 发帖数: 1 | 1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崔铁军院士团队
在光驱动可编程超表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研究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
学罗宇教授合作,提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对电磁功能进行编程的光驱动数字编码超
表面。在该光驱动数字超表面平台上,能够用可见光强度实时调控微波的反射相位响应
,解决了以往多通道电控超表面需要大量复杂物理导线连接带来的微波信号与直流信号
串扰难题,同时实现了非接触式远程可编程调控,为高度集成化的远程可编程超表面系
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An optically driven digital metasurface
forprogramming electromagnetic functions为题发表在Nature Electronics上。论文
通讯作者为东南大学蒋卫祥教授、崔铁军教授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第一作者
为东南大学博士生张信歌。
来源:东南大学
宣益民院士荣获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近日,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宣益民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这是江苏省首次设置
“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细胞焦亡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2020年3月11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和北京生命科
学研究所邵峰实验室合作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 bioorthogonal system
reveals antitumour immune function of pyroptosis”的文章。通过新型生物正交体
系首次揭示细胞焦亡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来源: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学科
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最新数据显示,南开大学材料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
1‰,在941个上榜机构中位列94,篇均被引次数29.74(2020年3月数据),位列国内高
校第3。2017年以来,作为南开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下
简称“材料学科”)在学校统筹推动,多个相关学院学科共同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
来源:南开大学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
长寿命锌基液流电池用复合离子传导膜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
员团队在长寿命锌基液流电池复合离子传导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锌基液流电池(ZFBs)储能技术因其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分布
式储能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锌枝晶/锌累积的问题,该类电池的发
展受到循环寿命差和充放电性能差的限制。离子传导膜可调控锌沉积形貌和抑制枝晶生
长,在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膜材料荷电
特性可实现对锌沉积方向和形貌的调控,从而大幅度提高锌基液流电池的面容量和电池
的循环稳定性(Nat. Commun.,2018,9,3731)。
来源:大连化物所
华东师范大学近红外超扫描研究团队获新进展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胡谊教授及其团队,采用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
像(fNIRS)的大脑超扫描技术,对教学材料所引发的学生偏好,教师呈现材料的方法
,以及师生之间的大脑同步,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团队两篇论文同时发表在最新一期国
际著名神经影像期刊《Neuroimage》上。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华东师大博士生侯莹莹和
潘亚峰(现为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院博士后)。
来源:科技日报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
在发光银团簇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晶态分子功能材料创新团队在发光银团簇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以 “Ultrastable atomically precise chiral
silver clusters with more than 95% quantum efficiency”(发光量子效率超过95
%的超稳定银簇)为题报道了相关研究。近年来,化学学院晶态分子功能材料创新团队
,利用功能配体策略对银团簇进行有效地修饰和组装,极大改善了银团簇的空气稳定性
和热稳定性,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室温发光效率,开发了多种功能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创
新性研究成果。
来源:郑州大学
西工大研制出便捷精准的
新冠肺炎即时检测(POCT)试剂盒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厦门宝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试制出新冠肺炎即时检测
(POCT)试剂盒,旨在助力新冠肺炎的快速检测。该试剂盒一旦通过相关审核并被成功
应用,不仅方便采集,还大大降低了采集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大量实验室检
测的复杂程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信通学院本科生在
全球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上发表研究成果
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本科2016级学生王谭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Prof. Hanwang
Zhang指导和阿里巴巴达摩院的资助下,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Visual Commonsense
R-CNN”(视觉常识 R-CNN)被CVPR2020接收。这是我校第一位以第一作者在CVPR上发
文的本科生。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李漫波教授课题组在
Angew. Chem. Int. Ed.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银离子显著提升非均相钯催化氧化活性
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李漫波教授课题组与斯德哥尔摩大学Jan-E. Bäckvall
教授课题组及瑞典中部大学A. Córdova教授课题组合作,在Angew. Chem. Int. Ed.杂
志上发文,报道了结晶纳米纤维素(CNC)负载的钯催化剂在银离子的作用下,能显著
提升其在氧化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在过渡金属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安徽大学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