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JobHunting版 - 硕士论文研究情趣内衣被批「不务正业」
进入JobHunt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a
发帖数: 1
1
毕业季已临近,最近这段时间,正是学生党们赶论文的最后时机,每年这个时候,一些
特别或奇葩的论文,总会引起不少讨论。
这不,这两天,一篇硕士论文又出圈了,原因就是“不务正业”,主要的研究对象,居
然是情趣内衣。
一开始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也觉得挺惊讶的,再看网上很多批评的言论,还以为又
是什么学术不端的奇葩论文翻车了。
但仔细一看,似乎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从网上流传的图片来看,这篇论文的出处,是大连工业大学,其实已经是2016年的老作
品了,至于为什么这段时间才出圈,大概是赶论文的学生党在知网查资料的时候找到的
吧。
论文题目叫《人物角色在情趣内衣延伸设计中的情感表达研究》,隶属服装学院,艺术
设计专业。
从文法来看,行文思路比较流畅,该有的结构都有了,虽然是以情趣内衣为主题,但文
字图片都不低俗,算是色而不淫,再结合服装艺术设计这个专业,也算是对口了吧。
而且,论文里也不全是这个,还有很长篇幅正儿八经地研究了相关的历史。
所以这篇论文最多算是主题特别了一点而已,其他的研究方式、论述过程都中规中矩,
算得上是一篇还不错的论文。
所以,这篇论文怎么就踩着某些人的尾巴,还和“学术不端”、“不务正业”联系在一
起了?
主题特殊,所以无论写得怎么样,都是不正经,这不也算是一种歧视吗?
就算只看“情趣内衣”这个主题本身,老祖宗都说了,经世致用,做学问的目的,就是
拿来用的,只要对社会现实问题起到参考价值,那就不算是不务正业。
那么,既然现在我们有情趣内衣这个产业,怎么就不许别人研究情趣内衣了,合着情趣
内衣就不配拥有设计?
要我说,这种论文,可比沽名钓誉的“鸡蛋返生”(没看过的戳这里),还有很多人东
拼西凑,用降重软件硬编出来的论文强多了。
近年来,好些题材特殊的论文被打上“奇葩”的标签,在网上被人口诛笔伐。
比如,在2018年,一篇名为《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的硕士论文引
起了大家的注意,那时“云吸猫”风气在网络上还没像现在那样大行其道,于是不少人
一看这个题材,就觉得“难登大雅之堂”,将它当成搞笑素材一样调侃。
但其实,作者的立意本就是以小见大,我上网查了这篇论文的摘要,发现不仅措辞专业
、逻辑清晰,而且,里面提到的“用吸猫来缓解焦虑”的现代空虚青年,不就是我自己
吗?!
这哪是什么奇葩论文,简直是宝藏论文好吗!
还有一篇论文,因为和名人挂钩,引起的争议更大,就是出自浙江工商大学某研究生的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
论文中以董明珠为例,进行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董明珠是固执
己见、冒险决策的自恋型人格,并且称这种人格对企业的发展弊大于利(论文在网上火
起来的时候,刚好格力股价那段时间跌的挺惨)。
论文刚被曝光的时候,大家都抱着一种吃瓜的心态,坐等当事人开撕,甚至有人火上加
油,说论文涉嫌侵犯董明珠的名誉权。两方网友争持不下,将话题带上热搜,屠了2亿
阅读量。
但最后结果就是,人家董明珠理也没理,反而是媒体试图哗众取宠,又想采访写论文的
学生,又想采访人家老师,结果碰一鼻子灰,最后还是大官媒请律师出面,说明学生写
的内容不算侵权,这事才渐渐消停了下去。
说到底,这只是一篇论文而已,哪怕题材奇葩,结论不能说服所有人,那也是学术自由
的范畴允许的,影响不了人家老师学生,更影响不了董明珠本人,反而是那些有意煽风
点火的嘴脸,经此一役,被暴露得一览无余。
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并且每年都会增加一点素材,比如《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
研究》、《陈一冰(作者本人)重大比赛心理准备与应用研究》、《八角茴香对卤鸡肉
挥发性风味的影响》、《SNH48偶像女团的本土化品牌策略研究》等等,看完这些论文
,你才明白,原来人的脑洞是真的没有边界的。
但这,才是学术自由的最珍贵之处不是吗?
有一说一,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多如过江之鲫,论文的题材也是来来去去,早就被人
用烂了,不要说发挥创造力想出一些新题材,哪怕能坚持好歹写点新内容,而不是一抄
了之,就已经是好学生了。
所以,我们还应该指责这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奇葩”论文吗,能提供新的思路,本身
不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了吗?
因此,一篇论文是好是坏,关键不是看主题,而是看内容,行文、逻辑符不符合规范,
论据论证经不经得起推敲、有没有造假剽窃,只要能通过流程规范和导师学校的检验,
那就是一篇合格乃至优秀的论文。
否则,无论嘴上多道貌岸然,底子里也只是个狐假虎威的斯文败类而已。
我们应不应该反对奇葩论文?
当然应该,但我们说的奇葩,不应是指题材的奇葩,而应该指造假、欺瞒、假公济私等
不端的行为。
比如是作者是小学生,结果研究内容却是直肠癌,还特么靠这个拿奖加分的奇葩;
比如是号称“专家”、“教授”,一门课程收费好几万,写出的论文却是“鸡蛋返生”
的奇葩;
还有打着“学霸”人设捞金、拍戏、上春晚,读到博士却都不知道知网是什么的奇葩;
以及拿着几百万的国家专项基金,论文却是借着所谓“美学”,来拍导师和师娘马屁的
奇葩。
看完这些,“云吸猫”、“情趣内衣”、“董明珠自恋”,是不是就友好太多了呢?
起码,它们没有借着学术的名头来欺世盗名,也没有伤害到任何一个人,充其量也只是
圈地自萌而已。
而且,谁知道现在我们眼中的离经叛道,不会是未来某些领域的鼻祖功臣呢?
想起来,我不禁想起了鲁迅的一篇著名文章,《论“他妈的”》。
这话题,这尺度,放到今天不要说出名,恐怕标题中的4个字,有3个字早就被系统和谐
了。
但这影响到这篇文章的影响力了吗?影响到鲁迅的名誉了吗?
一个冷知识就是,“国骂”这个词,就是从这篇文章里出来的,而且看完整篇文章,才
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论理之清晰,考究之细致,偏偏笔锋辛辣又幽默,让人想印象不深
刻也难。
鲁迅的年代,和现在比已经足足100年了,所以有时我也很纳闷,这一个世纪过去,怎
么人们还越活越回去,随便抓住别人写的什么特殊的题材,就大骂特骂,什么帽子都往
别人身上扣呢?
大概,是太闲了吧,又或者,有的搅屎棍体质的人,一天不哗众取宠折腾点什么,就浑
身不自在,甚至直接影响饭碗了。
照这样说的话,那真正影响社会和谐、心思肮脏、不学无术的人,究竟又是谁呢?
1 (共1页)
进入JobHunting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