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Joke版 - 蛟龙——悄悄开启中国传染病流行的魔盒 (转载)
相关主题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转载)斯琴高是一个姓氏吗
天涯杂谈』内部人士解密蓝翔技校,关于黑客门的权威消息(zz)学术版,这些学霸都是谁
两大科学发现的引路人 ——访原国防科工委新能源基地副总工程师许驭我上大学时一次拥挤的经历 (转载)
硕士男研究生诚征女友——面向“985”、“211”高校 (转载)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贴,哼
这是哪位将军?水熊:地球上几乎杀不死的生物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武器构造课”钻风:地球上脸皮最厚的生物
欧阳坑到底是真是假?中国官方还有没有节操? (转载)思念食品公司:被停售水饺符合新国标
四一节强文:印度国防科工委某重点装备项目定型!来个冷笑话给理工科WSN和geeks们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帕斯卡话题: 伯努利话题: 斯琴话题: 深潜话题: 张百
进入Jok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e
发帖数: 6785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shjj (H3-> ?4),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蛟龙——悄悄开启中国传染病流行的魔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7 15:38:16 2015, 美东)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10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哈尔滨
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深海,一定不要潜……
深海,一定不要潜……”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探测深海,至少一定
要用无人潜水器。”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哈尔滨工业工程大学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所的张百驰教授。在中国的海洋开
发大潮面前,张百驰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
得出“中国的海洋不适合深潜”的结论。认为在中国的海洋环境下,深海产生的伯努利
——帕斯卡力将导致严重的扬——斯琴效应,引起微生物变异灾害。在人生的最后几年
,他一直致力于阻止深潜项目的盲目上马,他曾多次向国防科工委和国务院写信表明自
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视。而现在,随着这蛟龙潜水器的陆续下潜,张百驰教授的警
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为现实。
揭密蛟龙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患
“伯努利——帕斯卡力”,是帕斯卡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由瑞士物理学家T.伯努
利于1938年发现并引起重视。由于海水的自重,任何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内向的作用
力,这个压力叫做帕斯卡力,深度越大,帕斯卡力越大,潜水器当然也不例外。在潜水
器运动的时候,潜水器前后会产生压力差,前半球会受到向后的力,对潜水器产生挤压
,潜水器外壳又将这种作用力传给内部,从而对内部产生一个周期性振动的力,这个力
就是伯努利——帕斯卡力,潜水深度越大,伯努利——帕斯卡力就越大。
早期潜水的深度低,伯努利——帕斯卡力并未严重到需要人们加以警惕的地步,然后随
着潜水器深度越来越大,加之潜水的地区生态条件千差万别,在特定条件下伯努利——
帕斯卡力终于量变产生质变,并引发扬——斯琴效应。
扬——斯琴效应,系肖传省的同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医生斯琴(Skin),
2004年在性病患者扬瑞克(Rick Yang)身上发现的。2004年,斯琴医生考察泌尿生殖
系统感染疾病时,发现淋病球菌在加压和振动的环境下会发生变异,增加传染性和耐药
性。这种细菌变异的环境,正是和伯努利——帕斯卡力的作用相似,而且这种变异可以
是遗传的,斯琴医生实验观察到,淋病球菌多代培养后,致病力和耐药性未发生衰退,
这是细菌培养中的罕见现象。因为淋病球菌的遗传物质,被伯努利——帕斯卡力永久性
改变,可以传递到子代细菌。具体改变的原理还在探索之中,初步推断,伯努利——帕
斯卡力改变了细菌的tRNA,就像晃动一列紧挨着排放的台球,共振的时候部分球会被弹
开一样,tRNA脱去两分子水,结合上一分子脂,可以认为扬——斯琴效应是一个水变油
的过程。t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反作用于细菌的DNA,传递着伯努利——帕斯卡力的
效果,直到传递到下一代细菌。伯努利——帕斯卡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细菌的内部结
构等反射、折射而共振加强,使得追踪和研究它变得尤为复杂。
扬——斯琴效应并不对所有微生物造成严重的遗传后果,它的作用效果与细菌的营养状
况和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遍观全世界,完成深潜的大多数国家分布在西欧,北美
和日本,他们的饮食习惯能让扬——斯琴效应降到最低,从而适合深潜工作,而中国很
不幸,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决定了不宜照搬欧美和日本的深潜方案。
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的地区,人体致病微生物内部蛋白质和脂类含量高,伯努利——帕
斯卡力很容易被均匀地分散开,就像钢筋混凝土建筑能够承受一定的撞击而不破碎一样
。而在营养水平低下的地区,人体致病微生物水分含量多,伯努利——帕斯卡力的传递
不再分散,遇到RNA等大分子,数纳米范围内不同大小的伯努利——帕斯卡力就会对局
部大分子产生撕扯、挤压、剪切的效果。
西欧北美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饮食中肉蛋奶比例很高,致病微生物的弹性良好,伯
努利——帕斯卡力被均匀的分散了。日本虽然饮食不如欧美,但是绝大多数人口也是荤
多素少,只有少数人,饮食清淡,但是由于这部分人口很少,大多数扬——斯琴效应造
成的疾患无法在人群中流行开来。
2006年,当中国政府的代表与参加竞标的圣彼得堡造船厂洽谈深潜器技术引进时,俄国
人以近乎傻气的严谨和善意提醒到:“贵国是否论证过深潜项目在生物灾害方面可能带
来的风险?”这种宁可自砸饭碗也要为客户的安全负责的态度,却被中国代表当作了耳
边风。
有心无力的智者
日本和欧美的饮食条件能有效地减少伯努利——帕斯卡力带来的扬——斯琴效应,适合
搞深潜,而中国需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国情制定深潜项目实施方案。
张百驰教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年迈的他肩负着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背着沉
重的仪器走遍了中国的沿海内陆,详细测定了各地的人口体质、微生物分布,考察了疾
病流行动态,采集了无数微生物标本,挑灯夜战演算伯努利——帕斯卡力的作用模型,
研究了数百种可能发生致病可能的“问题微生物”,并写成报告,多次致信国防科工委
和国务院,陈述了深潜的风险,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张百驰教授又对世界各国的人种
、微生物条件与中国做了详细的比较,为中国的海洋开发指明了方向——学习印度的成
功经验:不盲目追求大深度,降低压力以降低扬——斯琴效应。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气候比中国更加炎热,微生物众多,人民饮食也比中国更差,印
度环境中的扬——斯琴效应也是不容小视的。印度没有为了政绩或者自豪感而盲目提高
海洋深潜的深度,而是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哪怕重金租借来的核潜艇,多数时间也是浮
在水面上,减小扬——斯琴效应。印度最近还是爆发了耐药性超级细菌的人群流行性感
染,好在政府未雨绸缪不进行深潜,细菌的毒力有限,爆发得到了及时控制。
张百驰认为,中国尚有8亿农民,他们并不富裕,分散居住于广大的农村和县城地区,
他们没有良好的营养状况,需要防备耐药致病菌。借鉴印度海洋开发的模式,防止产生
生物变异的疾病流行,让农民可以安全的工作生活,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让中国最大的
群体享受到健康,他们的生活状况会不会随着海洋开发而受到威胁,才能提高整个民族
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权利。在这个问题上,张百驰教授不仅肩负着中国海洋环境安全的责
任感,他也为中国最广大群体的切身利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2005年,张百驰不顾家人的关心劝阻,以无比的责任感,拿着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作路费
,自费去印度考察海洋,直到患上严重的肛肠疾患,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吊着粪袋被
抬回国。在养病期间他也闲不下来,在病榻上写成《印度海洋开发考察报告》,寄给国
防科工委和国务院。这份燃烧了一个老人的生命和健康写成的珍贵报告,却被上面有意
无意的忽略了。
2006年起,张百驰多次带着自己的报告和数据上北京,希望能向相关部门的领导陈述蛟
龙深潜器方案背后的隐患,却始终无法如愿。最后,张百驰把希望寄托于他心中的底线
,希望蛟龙计划至少保证使用无人深潜器——就是平常我们所见的遥控潜水装置。无人
潜水器可以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而今天我们的蛟龙计划中采用的载人潜水器,把病
原体微生物硬生生带进了深海,则会给杨——斯琴效应带来绝好的试验品。2009年底,
劳苦奔波的张拾迈终于支持不住,病倒了,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
潘多拉之盒已经慢慢开启
在2000年以前,中国大部分潜水器的潜水深度在2000米以内。今天,随着一批深度3000
,5000,甚至7000米潜水器的建成使用,伯努利——帕斯卡力和相应造成的扬——斯琴
效应相比过去是飞跃性的。自2001年下半年起,中国的传染病流行灾害变得异乎寻常的
频繁。
2001/2002大连甲型肝炎暴发流行
2003年全国非典流行
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
2009年甲型流感全国流行
2010年无形体病流行
这些突然增多的流行性疾病冥冥中仿佛有一种必然,与深潜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也许
只有逝去的张百驰教授能告诉我们。
p*e
发帖数: 6785
2
深海,一定不要潜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gshjj (H3-> ?4),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蛟龙——悄悄开启中国传染病流行的魔盒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7 15:38:16 2015, 美东)
: 被无视的反对声
: 2010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哈尔滨
: 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深海,一定不要潜……
: 深海,一定不要潜……”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探测深海,至少一定
: 要用无人潜水器。”便与世长辞。
: 这位老人,是哈尔滨工业工程大学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所的张百驰教授。在中国的海洋开

v**********m
发帖数: 5516
3
还给你校对一下。
2009年底, 劳苦奔波的张拾迈终于支持不住,病倒了,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深海,一定不要潜
z**********e
发帖数: 22064
4
不要脸,抄袭斯蒂芬金效应。
1 (共1页)
进入Jok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来个冷笑话给理工科WSN和geeks们这是哪位将军?
美国前警员为获医保持枪抢银行 如愿获刑5年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武器构造课”
介不是一堆枕头吗?欧阳坑到底是真是假?中国官方还有没有节操? (转载)
电梯断电下坠时,这么做能捡回一条命四一节强文:印度国防科工委某重点装备项目定型!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转载)斯琴高是一个姓氏吗
天涯杂谈』内部人士解密蓝翔技校,关于黑客门的权威消息(zz)学术版,这些学霸都是谁
两大科学发现的引路人 ——访原国防科工委新能源基地副总工程师许驭我上大学时一次拥挤的经历 (转载)
硕士男研究生诚征女友——面向“985”、“211”高校 (转载)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贴,哼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帕斯卡话题: 伯努利话题: 斯琴话题: 深潜话题: 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