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发帖数: 2932 | 1 英国诗人Edward Thomas死于一战末期,1917年法国battle of Arras的第一天。生前,
Thomas与Robert Frost亲善,在后者鼓励下,从他们相识的1914年开始作诗,直到1917
年为止;其中包括如下题为“Will you come?”的小诗:
WILL you come?/ Will you come?/ Will you ride/ So late/ At my side?/ O, will
you come?
Will you come?/ Will you come/ If the night/ Has a moon,/ Full and bright?/
O, will you come?
Would you come?/ Would you come/ If the noon/ Gave light,/ Not the moon?/
Beautiful, would you come?
Would you have come?/ Would you have come/ Without scorning,/ Had it been/
Still morning?/ Beloved, would you have come?
If you come/ Haste and come./ Owls have cried:/ It grows dark/ To ride./
Beloved, beautiful, come.
(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和Frost相比,Thomas的这首诗,更令我惊奇、魂荡神驰的背后是什么呢?我一度以为
是重章复唱的写法。
重章复唱--乃至重叠是中国诗幼年的惯用手法,比如诗经。诗经之后,文人干预下,
文义(尤其文艺)趋于独立,乐音之美,与歌舞之配合不再占据主导。然而乐府相和曲
辞[*]仍时常令我要想起这手法:
比如,箜篌引(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 当奈公何!
又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无一例外,排沓下步步增强、虚拟下节节攀升的都是情绪。
支撑《公无渡河》名垂千古是船公妻不能挽回不可理喻丈夫的绝望悲痛和徇死;支撑《
江南可采莲》密丽描写的是世人投掷于可爱又倏忽西颓景观的欣喜;在Will you come
中支撑一唱三叹不断向前的仍是“我”对beloved/beautiful的丰富、饱满的情绪:
最初,小诗标题少女顽皮的邀约,这淘气的女孩子常年生活在密林,那里阳光需要穿过
层叠枝蔓才能触到一点她的皮肤,她的肤色因此苍白没有人间应有的执着气息,她漫不
经心的“Will you come?”邀请甚至带着试探——没有诚意却不无紧张。
渐渐的,重唱复之下,少女脱下面具,露出青年紧张困蹙的脸,他被巨大的忧虑困扰,
可是连这忧虑本身也不甚清晰——他的性情大概平和又温柔,于是经由吟唱,他還是将
惶惑不安压制住,隐藏到少女娇憨的姿态里。
最后青年的焦虑和他的温柔姿态因作者本人早夭而永远中止于读者不能保持的高位--
只有死去的人才能和这样饱满的盼望并肩而立。
至此,我想我会这样喜欢这首小诗,与其说是我in love with language,不如说重章
复唱在我心中激发出一段虚假的经验,这段经验中死者才能保有的强烈情绪特体的重现。
(二)The white magic, the black magic
受Thomas影响的Auden说,对[他的]当代人而言,words like communism,
capitalism and imperialism, peace, freedom and democracy, ... , have ‘
ceased to be words, the meaning of which can be enquired into and discussed'
, and have become instead ‘right or wrong noises to which the response is
as involuntary as a knee-reflex'.这段话结合Auden本人的经验有露骨的解释,放在
Thomas这首诗或许也可以有有趣讲法。
对于读者而言,诗的力量在两方面,(1)文义(semantics,及其背后的情感);(2
)语言本身特点,比如syntax,节奏、音韵。
尤其后者,有独立于情感(semantics)的魔力——即,写法和技巧能在读者心中燃起
不存在的情绪:虚情假意动人心魄,空洞的姿态夺人耳目。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感到恶心、厌倦,我相信:One's outer life passes in a
solituted haunted by the masks of others; one's inner life passes in a
solitude by the masks of oneself。
事实上我不以面具为苦,我简直不能忍受诚心实意的演出和裸露的面孔。
因此,作为读者,诗在我心中生出的冰冷火焰令我万分鼓舞,我于是更贪婪的问:
诗人是否从语言的迷宫里凭空造出摄人的情绪?是否可以向虚空定墨,窥意相运斤呢?
[**]
[*]这两支相和歌(词),读起来,好似读者默默独唱,确有奇特的美感。然而假使是多
人多声部合唱呢,是否十分自然,毫不奇怪了呢?
Edward Thomas这首小诗如果多声部合唱又会是什么光景?
傅雷曾从音乐性角度考察相和歌,十分有趣,抄录如下:
中国。。。真正古乐府(指魏晋两汉的)如何唱法在唐时已不可知。。。昆曲之所以如
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
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汉魏之时有《相和歌》,明明是duet的雏形,倘能照此路演进,必然早有polyphonic的
音乐。不料《相和歌》辞不久即失传,故非但无polyphony,连harmony也产生不出。真
是太可惜了。
[**]匆匆翻了dylan thomas的collected poem,从最初振奋惊于他意象繁会、到后来疲
顿于刻苦思辨,我总体上十分沮丧。 | S***n 发帖数: 2932 | 2 花栗鼠,介个酱油文就送你了。。。哎,难道我真的发不了才吗?
上周末首发在别版了,我觉得不适合wh的正文,因为没有争议。。。晕,一百大洋啊,
就这么失职交臂了。。。
1917
will
/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英国诗人Edward Thomas死于一战末期,1917年法国battle of Arras的第一天。生前, : Thomas与Robert Frost亲善,在后者鼓励下,从他们相识的1914年开始作诗,直到1917 : 年为止;其中包括如下题为“Will you come?”的小诗: : WILL you come?/ Will you come?/ Will you ride/ So late/ At my side?/ O, will : you come? : Will you come?/ Will you come/ If the night/ Has a moon,/ Full and bright?/ : O, will you come? : Would you come?/ Would you come/ If the noon/ Gave light,/ Not the moon?/ : Beautiful, would you come? : Would you have come?/ Would you have come/ Without scorning,/ Had it been/
| b*********k 发帖数: 35031 | 3 一篇诗的评论送给平时从来不看诗的人,不得不说啊,鹅你真有眼光。。。lol
patpat,这版上征文多,以后机会多得是。:)
btw,严肃提醒你要端正自己对错别字的态度,否则老看你的帖子,我的中文会下降。
。。
介个=这个(好吧,这个可以算你发嗲。。。)
才=财
正文=征文
失职交臂=失之交臂
才三行的一个回帖啊。。。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花栗鼠,介个酱油文就送你了。。。哎,难道我真的发不了才吗? : 上周末首发在别版了,我觉得不适合wh的正文,因为没有争议。。。晕,一百大洋啊, : 就这么失职交臂了。。。 : : 1917 : will : /
| d*****9 发帖数: 3459 | 4 这一百大洋俺来给好了。感想好文。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花栗鼠,介个酱油文就送你了。。。哎,难道我真的发不了才吗? : 上周末首发在别版了,我觉得不适合wh的正文,因为没有争议。。。晕,一百大洋啊, : 就这么失职交臂了。。。 : : 1917 : will : /
| S***n 发帖数: 2932 | 5 收到,谢谢 :D
【在 d*****9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一百大洋俺来给好了。感想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