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osAngeles版 - 刘俐俐的成长背景:《浪花一朵朵》揭秘新西兰留学生的成长
相关主题
历经人间仙境 -- -- 101次野营 (转载)Hollywood China Film Festival好莱坞中国电影节
七色花的奇异国度(7)小镇和猫街 (转载)请高人指点
爆炸性消息.很震撼,其实我就是GAY,巧克力我对你感觉很深我要表白!!!!请求置顶,好莱坞中国家庭/儿童电影节需要志愿者
Streetdance 3D刚刚被雷,请问拍成人电影这个工作好不好? (转载)
缘。。。。。。。。(zz)现在有什么电影好看啊
从非你莫属刘俐俐 想到的。 (转载)友情提醒,LA电影节
顶风而上,科普下社交网络 (转载)第7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国电影专区 征求义务志愿者
好莱坞纪录片《钓鱼岛真相》在洛杉矶首映 (转载)第7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 & 第3届美亚中国电影周时间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新西兰话题: 留学生话题: 该片话题: 茉莉话题: 电影节
进入LosAngele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r
发帖数: 4910
1
还没看呢,等下上班看,里面应该有刘俐俐。。
http://ent.skykiwi.com/video_news/2012-01-18/133412.shtml
《浪花一朵朵》入围2006新西兰国际电影节
http://www.nzchinese.net.nz/news.asp?p=521671
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故事浮出海面
上周刚刚开幕的2006年新西兰国际电影节上,一部反映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成长故
事的纪录电影浮出海面,引发了主流电影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长度为两小时的纪录片《浪花一朵朵: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生存备忘录》(英文名:
Waves)是旅新华人女作家,导演陶理的作品,为了展示小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故
事,陶理以教师身份深入学生群体,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采访和跟踪拍摄。片子共分为
四部,分别是“他乡”,“校园”“自我”和“北京时间”,反映了四位处在青春期的
中国小留学生来到新西兰留学,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成长的真实故事。《浪花一朵
朵》以一个在新西兰工作的教师眼光观察和讲述小留学生故事,以真实细腻见长。该片
在制作期间已入选广州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和新西兰纪录片双年展展播,引发了海内外的
关注。这次在新西兰国际电影节是完成片首次播映,为电影节高度评价。电影节主席比
儿先生称该片是“一份给所有留学生的可爱礼物”。“该片内蕴丰富,细腻敏锐,深情
委婉,充满了对留学生的关注和启蒙色彩,摄像机在导演手中有如父母的眼睛忠实陪伴
着成长中的孩子。四个学生的故事具有代表性,反映了留学生的典型经历,也描绘了他
们的成长过程。该片除了平面讲述故事以外,更具有很深的人文内涵,它集中展现了青
少年跨越两种文化成长的内在心路,刻画了青春的脆弱和坚强,探究了个体和社会多重
认知的可能,并展示了当代新西兰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事实。它确实是本次国际电影节
内容最丰富,最感人的必看电影之一。”“DOMINION POST”称该片是本次电
影节的“亮点”之一。新西兰电视一台新闻深度报道节目“CLOSE UP”记者看
完该片后深受感动,对该片评价为“题材重大,述说了动人心弦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
了来自不同文化的留学生心灵深处——我们都是一样的人。”“CLOSE UP”决
定在电影节期间用独家报道的形式推荐此片给全新西兰的观众。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和
中国中央电视台本年度合作的纪录大片《新西兰》中,专门采访了导演,并推介了该片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陶理写作的书本《小留学生生存备忘录》,介绍了该片
的创作过程和导演眼中两种教育体制,文化的差别及小留学生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差异。
纪录片《浪花一朵朵》向新西兰主流社会讲述了中国留学生的心灵故事,目的是让主流
更多了解小留学生。该片将在七月底八月初电影节期间在新西兰四个大城市惠灵顿,奥
克兰,达尼丁和基督城的影院里播出,惠灵顿首映日期为七月二十四日晚六点十五分,
首映地点是Paramount 影院。新西兰文化部,教育部均将派出代表参加首映。本报并将
在下几周介绍该片的故事并刊登精彩剧照。
a**n
发帖数: 221
2
鄙人便是当年的新西兰小留学生,浪花一朵朵差点参加~~
w*******r
发帖数: 4910
3
求爆料,或请谈感受吧。
哈哈。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鄙人便是当年的新西兰小留学生,浪花一朵朵差点参加~~
w*******r
发帖数: 4910
4
老师谈刘莉莉:在新西兰是非常受欢迎的女孩
@小比陶理:强烈抗议主持人侮辱我的学生刘莉莉!!! 我是莉莉在新西兰高中的老师
,关于莉莉,我曾今写过一篇散文,海上茉 莉花。收集在我的散文集《新西兰:未经
触摸》里,写她在新西兰的高中生活,她是我最喜欢的学生。莉莉不仅英文好,中文也
很好,她因为热爱祖国回国读大学,没有想到主持人们如此不理解留学生
莉莉在新西兰是非常受欢迎的女孩,根本不存在什么不融入的问题。目前看来,她在国
内倒是有些不能被接受。她喜欢莎剧是因为在新西兰高中受到良好的戏剧教育。主持人
丝毫不去了解小留学生的生活和文化,却用讥讽的语气对待她,做为莉莉的老师,我为
她鸣不平。莉莉的表情是比较活泼些,但是非常自然真实。
莉莉,你到上海联系我,我要和你聊聊,记得当时在北京我们一起去做鲁豫节目时候,
我们在后海聊了好多关于小留学生话题。我当时挺担心你这么小留学,融入得这么好再
回国,会有问题。现在看了这期节目,感觉很心寒,应你要求我明天就上传《浪花一朵
朵》和当年鲁豫报道。再解读小留学生们回国后问题。
做为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孩,刚出校门不久,在职场上当然还有要磨练或者待完善的地方
。但是一个求职节目的主持人和嘉宾应该对上场者鼓励和扶持(即使你不想用人),但
是整个节目表现出的挑刺,冷漠,肆意围攻到了让人觉得是媒体暴力的程度。即使不是
海归,难道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愿意面对这样的求职环境吗?
这期节目另外一个凸显的问题(除了主持人在真人秀节目中失控,产生媒体暴力),还
有就是一个隐含的文化不宽容问题。莉莉这样的学生是比较特殊的类型,小留学生,小
海归,是属于一种“亚文化”人吧,不是特别主流。主持人马上显示出不了解和反对了
。也许这就是所谓“酱缸”效应吧。不能有不一样的。
我在新西兰读的师范学院,当时是为了拍摄小留学生的片子,想要了解情况而去读了那
边的教育,没想到后来却确实爱上了教育。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新西兰教育和国内中学
教育的区别,新西兰中学教育是“学生中心”而国内中学教育是“老师中心”,因此在
新西兰当老师,永远记得的是鼓励,鼓励,鼓励学生。
因此任何一个了解海外中学教育的人,都能看出刘莉莉的个性确实是海外中学里成长出
来的,当然我不想说这是完美无缺,但是可能比人云亦云,全无个性要好。这就是“学
生中心”和“老师中心”培养出来的人的区别了。
回复@奋斗在加:我也是在莉莉身上看到了自己回国后的很多感觉很体验,她年轻,不懂
掩饰,伪装,就会被赤裸裸围困。此时此刻,做为老师,做为海归,我只能挺身而出,
将我了解的海外教育情况,莉莉成长背景介绍出来。让这世界更清晰一些。新西兰师范
学院还学到过一句话:每天改变世界,一点点。共勉!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没看呢,等下上班看,里面应该有刘俐俐。。
: http://ent.skykiwi.com/video_news/2012-01-18/133412.shtml
: 《浪花一朵朵》入围2006新西兰国际电影节
: http://www.nzchinese.net.nz/news.asp?p=521671
: 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故事浮出海面
: 上周刚刚开幕的2006年新西兰国际电影节上,一部反映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成长故
: 事的纪录电影浮出海面,引发了主流电影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 长度为两小时的纪录片《浪花一朵朵: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生存备忘录》(英文名:
: Waves)是旅新华人女作家,导演陶理的作品,为了展示小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故
: 事,陶理以教师身份深入学生群体,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采访和跟踪拍摄。片子共分为

w*******r
发帖数: 4910
5
我看完了,可惜没有刘俐俐,
不过从网上找到了刘俐俐新西兰高中老师在以前出版的散文集《新西兰:未经触摸》中
专门回忆她的一篇文章。
+++++++++++
海上的茉莉花-------漫话小留学生之一
茉莉忽然就消失在惠灵顿那家著名的公立中学里。
新学年开始了,她应该按照新西兰学制升入十三年级,也就是这里的高三。
大学,那美丽的塔尖,已经在望。对十三岁留洋,在这里留了三年学的小留
学生茉莉来说,几许艰难都过了,现在可以开始收割。
而茉莉却选择了回国。
我奔过去找校长。嗨如何可以让这么优秀的学生走了?
校长也很惆怅。
我们留不住她。她忽然就已经决定回国,入上海一间大学。
九月鹰飞,茉莉悄悄回程。
茉莉是我教过的最好的学生之一。英语可以入主流班级上课,作文写到洋人
老师也拍案。兼修戏剧,可以流利演出莎翁剧本。这一切都不算,她还写得一手好国文。
我批过她的作文。那文章写雨,写伞,写风,写惠灵顿一个小留学生的蓝色
思乡情结。我重重给她A加的分数,喜欢她灵动清新,暗香楚楚的文风。
这样一个女孩子。
十三岁就出国,一般社交日常都和洋人孩子在一起,完全实现了她母亲送她
少年留学的心愿,融入主流。
都是为了让她不要有长大后两头不到岸的尴尬,工薪阶层的父母省吃俭用送
她出国读初中和高中。
她的表现是出色的。成绩优秀,社交广泛。临行前,她还是学校舞会里的风
头人物。
小留学生的两大关:语言,社交。她都过了。
我为她设计的未来是读维大传播,将来会是一个优秀国际传播人才。仅那口
流利英语,已经显示她的沟通天赋。
而茉莉却终于决定回国读大学。
许多成绩不佳的学生坚持留外,为了最终拿到绿卡,而茉莉心有他属。
在简短的电子邮件里,她告诉我她的想法。用的是一手非常地道的英语,她
告诉我她是回国找自己身上的中国感觉。
她说自己有了很深的困惑,在留学三年之后。
她曾经和所有的小留学生一样,努力过语言及社交,在刚来的一年之后,她
已经基本完全被本地孩子认同了。和他们在一起,也成为聚会的中心人物,他们在一起
的感受是平等而快乐的。也有爱慕她的男孩子。总之,聪明漂亮的茉莉很快的就走完了
许多人要挣扎许久的融入问题。
茉莉为了实现这一切不是没有付出代价,她三年没有回家过一次。每到过年
,她总是在屋中独坐,将手表调到北京时间,默默想父母在作什么,吃什么,以及什么
时候他们开始放爆竹烟花。
窗外,异国寒山无数。有洋人好同学过来敲门,给她递玫瑰。
然而她无法跟人共渡的,是心理上的中国新年。
茉莉的母亲因为经济不是很宽裕,因此也没有来看过她。她给女儿的礼物,
是一把漂亮的小伞。
母亲的心意是不要让女儿被风雨吹到。
然而谁晓得其实惠灵顿是不用伞的一个风城呢。
茉莉很心爱的,是这把从来没有用过的伞。握在手中,保护它,永远不让风
吹坏她。
思念逐渐累积,茉莉在三年之后回国一次。
她和老同学在西湖边散步,并吃亲戚们给她做的菜,重点是外国少见的豆腐。
春节过后,茉莉再回到新西兰读书,她感觉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
“我感觉我在丢失中,我非常困惑我究竟是谁。我希望我成长的日子里是在
我自己的国家。”
这是茉莉的一篇日记中的话。
茉莉终于带着那把蓝色的伞,破开别人的目光,飞回中国去读书了。
我忘不了茉莉手抱一堆英文小说,在学校的走廊里微笑着用英语说:“老师
,其实我是中国人。我和中国人在一起最有归属感”时候的表情。
记忆中她永远是一朵有自我的感性茉莉。自己选择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她始终是我最珍惜的学生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没看呢,等下上班看,里面应该有刘俐俐。。
: http://ent.skykiwi.com/video_news/2012-01-18/133412.shtml
: 《浪花一朵朵》入围2006新西兰国际电影节
: http://www.nzchinese.net.nz/news.asp?p=521671
: 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故事浮出海面
: 上周刚刚开幕的2006年新西兰国际电影节上,一部反映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成长故
: 事的纪录电影浮出海面,引发了主流电影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 长度为两小时的纪录片《浪花一朵朵: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生存备忘录》(英文名:
: Waves)是旅新华人女作家,导演陶理的作品,为了展示小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故
: 事,陶理以教师身份深入学生群体,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采访和跟踪拍摄。片子共分为

1 (共1页)
进入LosAngele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第7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 & 第3届美亚中国电影周时间表缘。。。。。。。。(zz)
2010 年第7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国电影专区需周五和周日从非你莫属刘俐俐 想到的。 (转载)
有人去看了最近的中国电影节吗顶风而上,科普下社交网络 (转载)
2011年16届好莱坞国际家庭电影节(IFFF)征招义工和自愿者好莱坞纪录片《钓鱼岛真相》在洛杉矶首映 (转载)
历经人间仙境 -- -- 101次野营 (转载)Hollywood China Film Festival好莱坞中国电影节
七色花的奇异国度(7)小镇和猫街 (转载)请高人指点
爆炸性消息.很震撼,其实我就是GAY,巧克力我对你感觉很深我要表白!!!!请求置顶,好莱坞中国家庭/儿童电影节需要志愿者
Streetdance 3D刚刚被雷,请问拍成人电影这个工作好不好?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新西兰话题: 留学生话题: 该片话题: 茉莉话题: 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