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athematics版 - 搞数学的几位北大校友 (转载)
相关主题
上次张伟获奖;张寿武:数学苍穹闪烁中国新星一个随机过程的爱情故事
田野研究员获2013年拉马努金奖(转自科学网)ZHIWEI YUN TO RECEIVE 2012 SASTRA RAMANUJAN PRIZE
说两句左恩引理之类的东西Ben Green 啥时候拿菲尔兹?
张寿武:一位天才加幸运的数学家有没有可能老张的文章被挑出错了
这位应该是迟早要拿Fields Medal的。张寿武这么FAN FALTINGS
WEI ZHANG TO RECEIVE 2010 SASTRA RAMANUJAN PRIZE张寿武还挺帅的啊
越南数学家吴宝珠获菲尔茨奖zt 张寿武:一位天才加幸运的数学家
吴宝珠: 一篇好论文胜过一百篇垃圾论文莫水平不行,指导不了老张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张伟话题: 张寿话题: 公式话题: 引理话题: 数学
进入Mathemat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e
发帖数: 332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标 题: 搞数学的几位北大校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21:43:15 2010, 美东)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591.shtm?id=241591
美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数学苍穹闪烁中国新星
当年燕园里意气风发的学子,如今木已成林。上图从左到右为刘若川,美国普林斯顿高
等研究
所博士后;恽之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袁新意,美国克莱研究所博士后;宋诗
畅,美
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研究生;肖梁,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许晨杨,美国麻
省理工
学院博士后。张寿武 供图
“2010年10月,29岁的哈佛大学讲师张伟获得SASTRA拉马努金奖。2008年7月,张伟在
北京大
学的同班同学、26岁的袁新意在博士毕业时获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克莱研究奖。实际上
,张伟
和袁新意获奖代表了一批人,他们这批人确实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好,我们这些改革开
放后出
国的人,没有哪一个人在这么年轻时就获得国际数学界这么高的承认。他们是中国数学
的未
来。”
“在非常年轻的29岁,张伟博士已经在数学的广泛领域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今年10月,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宣布,将2010年度SASTRA拉马努金奖授予29岁的中
国数学
家、哈佛大学数学系讲师张伟。评奖委员会主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数学教授K·阿拉底
(Krishnaswami Alladi)在颁奖词中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他人的合作,张伟博
士在数
论、自守形式、L函数、迹公式、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等数学的广泛领域,作出了影响深
远的贡
献……因为他早期的奠基性工作和最近的两项工作,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在领域的国
际领
袖。”
为纪念印度的天才数学家斯力瓦萨·拉马努金(Srinivasa Aiyangar Ramanujan),
2005年,
位于拉马努金故乡贡伯戈讷姆市的Shanmugha文理工研究院(SASTRA)创立了SASTRA拉
马努金
奖。该奖每年颁发一次,授予在拉马努金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
的年龄
限制在32岁以下,因为拉马努金是在他32岁的短暂生命中作出了辉煌的数学成就。颁奖
礼将于
12月22日——拉马努金的生日当天,在SASTRA大学举行的数论和自守形式国际会议上举
行,张
伟将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是张伟的博士生导师,他说:“其实,张伟是
目前在
国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批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之一,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10人左右,
他们非
常聪明,而且是同一代人,其中五六个是北京大学数学系2000届的学生,张伟的同班同
学,包
括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另外几位同一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水平都
与我们
相差无几!他们是中国数学的未来,到他们的时代,应该是中国数学最辉煌的时候。”
通过多次电话采访和电子邮件采访,张寿武给《科学时报》记者讲述了张伟和袁新意等
年轻数
学家的故事,他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有这么好的年轻数学家,他们做出这么
好的工
作,他们是中国的希望。”
读博第二年完成博士论文
“我们重点介绍部分他所做的开山辟路的工作……2005年,在参加马里兰大学举办的一
个美国
国家基金会的研讨会上,张伟第一次听说库达拉猜想,他开始做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仅
仅1年
的时间里,他不仅明白了这个猜想的意义,而且还找到了独创性的证明方法。之后,他
在这个
领域迅速崭露头角。”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K·阿拉底
张伟1981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在成都市第七中学毕业后,被保送
进入北
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他这一届的同学群星灿烂:包括2000年度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冠
军恽之
玮、袁新意、吴忠涛和刘志鹏,以及2000年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朱歆文等。
2004年,经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两位教授推荐,张寿武录取张伟作为他的博士研究生
,“他
的同班同学袁新意提前一年毕业,在2003年就来我这里了,袁新意做得很好,这也是我
录取张
伟的原因之一”。
张伟给张寿武的第一印象很有趣:“他和袁新意的性格正好相反。袁新意是一个很沉稳
的人,
一般说来不会轻易对新问题下结论,他要先找很多反例,当找不到反例时,他就把它做
出来
了;张伟的性格刚好相反,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很有兴趣,而且想法很多,给人天马行空
的感
觉,不仅对数学的想法多,而且对文学、历史、书法都很有见解。”
刚开始带张伟时,张寿武担心他思想太活跃、不能专心做学问,时常提醒他说:“不能
到我办
公室胡说八道,要好好做学问,这是第1年。”
到哥伦比亚大学几个月后,张伟顺利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他找张寿武要题目做。张寿武
的观点
是:最好的学生自己找题目自己做;一般的学生做老师给的题目;最差的学生可能都看
不懂老
师给的题目。于是,他对张伟说:“你自个儿先找题目,找不到题目我再给你。”
张伟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像样的题目。不久后,2005年秋天,张寿武开车带着袁新意和张
伟从纽
约到马里兰州,参加以马里兰大学举办的美国国家基金会一个研讨会。在这次会上,张
寿武讲
解了库达拉猜想(Kudla Conjecture),回到哥伦比亚之后,他突然想到,能不能尝试
库达拉
猜想中模性(Modularity)的问题,因此就对张伟说:“你就做做这个问题吧!”
“我也没指望他能将模性做出来,因为这个学生找你麻烦,你给个题目让他忙着,当时
的想法
就是让他忙着。所以,一开始,我就让他做最简单的例子,然后再往复杂去做。”
张伟忙了两三个月,大约在2005年底,已经回到中国的他突然给张寿武来信说:他知道
怎么做
这个东西了。张寿武说:“好,你赶快回来吧。然而,回来之后,我才发现他不是按我
的思路
去做的,也就是说不是先做简单的再做复杂的,他一下子就全部做了,这让我很惊讶!”
在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张伟就库达拉猜想问题写出了论文。
K·阿拉底这样讲述张伟:“我们重点介绍一些他所做的开山辟路的工作……1997年,
史蒂文
·库达拉在志村簇(Shimura varieties)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系列的子簇,并推测它们
的母函
数是模性,博切尔兹(Richard Borcherds)获得(1998年)菲尔茨奖的一个重要工作
是证明
了余维数1情形下的库达拉猜想,在导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寿武的指导下,张伟在
他的博
士论文中有条件地推广了博切尔兹的结果,并因为这个过程,基本上证明了库达拉猜想
。”
不仅如此,张伟博士论文也促成了他与袁新意、张寿武的一系列合作。
多人合作 非常愉快
“张伟在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论文中,他同时也推广了希策布鲁
赫—乍
基亚(Hirzebruch-Zagier)和格罗斯—科恩—乍基亚(Gross-Kohnen-Zagier)早期的
主要工
作。”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张伟做完库达拉猜想的论文后,张寿武对他说:“这可以当你的博士论文了,如果你现
在想毕
业,现在就可以毕业;不想毕业嘛,咱们再在一起做东西。”张伟决定要跟张寿武在一
起再做
一段时间。
在张伟写这篇论文之前,正在博士三年级的袁新意已写好了他的博士论文,但他也不想
走。张
寿武就对两人说:“做完博士论文,我与你们的师生关系就结束了,你们不走,咱们就
做个朋
友,一起做做学问。”他将自己的两个题目,格罗斯—乍基亚公式(Gross- Zagier)
和三乘
法L—函数(Trip product L-function)公式拿出来。
张寿武从1997年开始做格罗斯-乍基亚公式,2001年,他完成了这个公式一个重要的工
作,他
一直在琢磨这个神秘的公式:“我能证明它是对的,但我并不明白在更深层次上,它为
什么是
对的。我一直在想,怎样把深藏在这个公式的背后的秘密挖出来。”2005年,他带着张
伟和袁
新意重新探索这个公式。
“正因为张伟的毕业论文对了,我们合作的这些工作才成为可能;假如他的东西不对,
我们继
续做下去是没有意思的。我从1997年开始做这个公式,但有些最关键的东西我没有做下
来,所
以,我为什么要重视模性,这也是我为什么让张伟来做这个东西的原因,这对我们以后
的工作
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模性是数学上一个满足一些泛函方程与增长条件的解析函数。张寿武说:“模性非常重
要。安
德鲁·怀尔斯在证明费马大定理时,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模性,他证明了一个级数满足
一系列
对称性,这一对称性证完后,他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在我们的工作里,也是一个级数
,如果
这个级数对称了,就能做一般的格罗斯-乍基亚公式,我前面的一些工作都是假设了一
些条
件,我要是把这些条去掉,就必须要有新的办法,新办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母函数的模
性。”
三人的合作的第一项,是将张伟在博士论文中的工作推广到全实域,张寿武说:“推广
到全实
域后,下面才能用,基本出发点是张伟的论文。”他们的文章发表在2009年出版的荷兰
期刊
《数学文献》(Compositio)上。
三人合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志村簇上复乘点的高度。他们建立了瓦尔斯普尔热
(Waldspurger)公式在算术代数几何下的一个模拟,瓦尔斯普尔热公式是给出积分周
期和L函
数特殊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公式。这篇论文远远走出了现有的格罗斯—乍基亚公式
,论文
太厚了,最后决定变成一本书,因此,这篇论文将以书的形式出版在《普林斯顿数学研
究年
刊》上。
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张寿武说:“袁新意与张伟各有长处,袁新意是奥数冠军队成员
,他的
基本功没人可比,如果他说一个结论是对的,就肯定是对的;张伟思想太活跃,有很多
想法。
有些是对的,有些不完全对,但很有发展的价值。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与他们在
一起真
是非常愉快。这对我来说恐怕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哪有这么好的年轻的学生做好论文
后还不
想走,在这里待下来?!”
师承相传 因缘际会
“因为这两篇预印本论文和他早期的种子性工作,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在领域的世界
领袖。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如果说早期的几篇论文中都有张寿武的指导和合作,张伟在其中显示了极高超的技术能
力的
话,那么,他最近在算术相对迹公式方面的工作则证明他有独立处理重要大问题的能力
。这些
工作包含在他两篇尚未正式发表的预印本中,一个是相对迹公式和格罗斯—普拉萨德猜想
(Gross Prasad conjecture),一个是算术基本引理。
谈到基本引理的重要性,张寿武解释说,因为证明了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
理”,
38岁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获得了2010年的菲尔茨奖。吴宝珠证明的是自守形式中的经典
迹公式
的基本引理;自守形式中的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则是由张伟在北京大学的同班同学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的恽之玮证明的。
经典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很多大数学家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到吴宝珠的时候,他集
大成,
把这些方法合在一起,第一个证明了基本引理。“张伟、袁新意和恽之玮是好朋友,他
让恽之
玮去证明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恽之玮是专门做基本引理的,他是用吴宝珠的方法
来做
的”。
张伟是怎么知道要做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呢?是张寿武建议的,因为自守形式中相对
迹公式
下的基本引理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贾戈尔(Jacquet)和俄亥俄大学的教授阮丽斯(
Rallis)
提出来的。
贾戈尔是现代自守形式专家。1986年,当张寿武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时,
贾戈尔
让他做一些相对迹公式,但他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它关注的是自守形式,我对自守
形式没
有什么兴趣,当时我也不知道它可以用来推广格罗斯-乍基亚公式。我跟贾戈尔学了相
当长的
时间,对他的东西还是很清楚的”。
因缘际会,20多年后,张寿武又让他的学生来做自守形式下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在
2008年
晨兴的一个暑期讨论班上,田野作了第一个关于相对迹公式的报告。“所以说,张伟的
工作是
继承和发扬了哥大在自守形式方面的一个传统。我的贡献是告诉他们往哪个地方走”。
张伟非常聪明,他以光一样的速度阅读了所有的相关论文,以光一样的速度将问题弄清
楚了,
并证明了其中两个基本引理。然而,与张寿武一样,他真正想做的也不是自守形式下的
相对迹
公式下的基本引理,他的兴趣在算术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他和袁新意将自守形式
下相对
迹公式的基本引理问题告诉了同学恽之玮。与此同时,他成功地将贾戈尔—阮丽斯的一
些技术
移植到算术相交理论中,并在志村簇上算术相交理论的知名猜想中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他的一篇预印本中,张伟成功地描述了算术基本引理。
张寿武说:“这个引理比吴宝珠和恽之玮的引理更难,在他之前,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
算术基
本引理。所以说,张伟的贡献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他在基本引理前加了‘算术’两
个字,
这就是他不一样的地方。换句话说,将来几十年大家都要做张伟的问题。提问题的人的
水平比
做问题的人更有远见。如果说以前是我提的问题,那么后面的问题则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
K·阿拉底在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的文章中评价:“因为这两篇预印本论文和他早
期的基
础性工作,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在领域的世界领袖。”
张寿武认为,自守形式和算术相交理论,属于数学里的两个领域,一直到张伟把它做完
,才将
这两个领域联系在一起,其实,他没有做那么多东西,他只做好了一个东西,但这个东
西处于
所有这些领域的交叉中心,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贡献被认为不仅在于数论,而且在于代数
几何和
表示论等多个领域。
他们可以为中国数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厉害就厉害在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他们有什么东西不懂,就马上打电话给
同学,
同学也是另一行的高手,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们之间不是相互竞争者,而是合
作者。

——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
“袁新意毕业时也做得很出色,他在毕业那年就获得了克莱数学研究所的克莱研究奖,
也就是
说,克莱研究所为他提供博士后薪水和各种津贴,他自己找喜欢的地方去做数学。他第
一年在
哈佛大学,第二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现在在密歇根大学做,过几天就要回到哥伦比亚
大学
了。他是第一个获得克莱研究奖的中国人。张伟获拉马努金奖可能是因为他的领域与拉
马努金
的领域更接近一些,这也是拉马努金奖的要求。”
“但他们这一批人绝对不止他们两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他们的同班同学在数学上做得
非常好
的至少还有恽之玮和朱歆文,加上那一届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几个,我知道的这批人已有
10个左
右,他们都才二十八九岁,非常年轻,可是已经做出很了不起的工作。张伟和袁新意获
奖,代
表他们这一代人确实比我们做得好。”
面对这一批横空出世的数学新星,张寿武说,他们这批人的成功真是非常奇怪,一届里
突然出
现了这么多人,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之后也没有出现过,“他们说,北大数学科
学学院
杨磊和高峡两位教授,对他们这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的激情都是受他们的鼓动的,
由此,
这批学生才做得非常好。”
“他们还年轻,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到大数学家的份上,但他们有可能成为大
数学
家。”张寿武对这一批学生寄予厚望,“我想,他们的实力和潜力已经显示出来了,他
们有资
本在美国的长春藤大学获得教授职位,但拿菲尔茨奖就难说了。我对他们的期望超过了
对陶哲
轩的期望,陶哲轩拿了菲尔茨奖,现在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毫无疑问,陶哲
轩非常
聪明,他做了很多问题。我个人认为,张伟他们做的问题对未来的影响会更深刻一些。
何况他
们有一群人在共同努力。张伟、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他们可能不像陶哲轩那么
聪明,
不是天才,但他们可以对数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他们合在一起,应该是中国数学的未
来,他
们肯定会做得很好。”
张寿武目前带有7个博士生,其中5位学生来自中国。
在哥伦比亚大学,张寿武每年给研究生们上同一门课——“算术代数几何”,讲一些他
正在思
考或他认为重要的问题,“现在,我在给研究生们开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张伟他们的工作
”。
张寿武希望大家能保护这些学生:“他们这代人都很有希望,本来就绝顶聪明,如果他
们到工
业界、金融界,放到哪里都是闪光的金子,但他们都很安心地做。这批学生在在思想方
面非常
活跃、非常成熟,他们没有经过‘文革’,没有负担,政治上非常单纯,我觉得大家尽
一切可
能保护,帮助他们,不要干扰他们。”
《科学时报》 (2010-12-16 A1 要闻)
z****e
发帖数: 702
2
北大数院牛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 标 题: 搞数学的几位北大校友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21:43:15 2010, 美东)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591.shtm?id=241591
: 美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数学苍穹闪烁中国新星
: 当年燕园里意气风发的学子,如今木已成林。上图从左到右为刘若川,美国普林斯顿高
: 等研究
: 所博士后;恽之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袁新意,美国克莱研究所博士后;宋诗
: 畅,美

w**********r
发帖数: 128
3
"张寿武说:“这个引理比吴宝珠和恽之玮的引理更难,....换句话说,将来几十年大
家都要做张伟的问题"
My goodness. Professor Zhang, do you want us to believe this?!
k*****n
发帖数: 417
4
有无可能获Fields奖?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 标 题: 搞数学的几位北大校友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21:43:15 2010, 美东)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591.shtm?id=241591
: 美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数学苍穹闪烁中国新星
: 当年燕园里意气风发的学子,如今木已成林。上图从左到右为刘若川,美国普林斯顿高
: 等研究
: 所博士后;恽之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袁新意,美国克莱研究所博士后;宋诗
: 畅,美

f***e
发帖数: 332
5
没有可能
丘神仙早就说过了
国内搞奥赛出身的,成不了人才,更别提大奖了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无可能获Fields奖?
w*q
发帖数: 1544
6
好像林芳华28岁就是芝加哥大学的full professor了,难道29岁比28岁的还年轻,哈佛
的博后比芝加哥大学full professor的承认还要高!?

SASTRA拉马努金奖。2008年7月,张伟在
北京大
学的同班同学、26岁的袁新意在博士毕业时获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克莱研究奖。实际上
,张伟
和袁新意获奖代表了一批人,他们这批人确实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好,我们这些改革开
放后出
国的人,没有哪一个人在这么年轻时就获得国际数学界这么高的承认。他们是中国数学
的未
来。”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可能
: 丘神仙早就说过了
: 国内搞奥赛出身的,成不了人才,更别提大奖了

g*******n
发帖数: 644
7
林是29岁当的教授
不知道您要表达什么意思

【在 w*q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林芳华28岁就是芝加哥大学的full professor了,难道29岁比28岁的还年轻,哈佛
: 的博后比芝加哥大学full professor的承认还要高!?
:
: SASTRA拉马努金奖。2008年7月,张伟在
: 北京大
: 学的同班同学、26岁的袁新意在博士毕业时获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克莱研究奖。实际上
: ,张伟
: 和袁新意获奖代表了一批人,他们这批人确实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好,我们这些改革开
: 放后出
: 国的人,没有哪一个人在这么年轻时就获得国际数学界这么高的承认。他们是中国数学

w*q
发帖数: 1544
8
“他们这批人确实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好,我们这些改革开
这是张寿武说的。
难道29岁的哈佛博后比29岁的芝加哥大学full professor的承认还高!?
g*******n
发帖数: 644
9
张寿武指的是张伟获奖这事吧。

【在 w*q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们这批人确实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好,我们这些改革开
: 这是张寿武说的。
: 难道29岁的哈佛博后比29岁的芝加哥大学full professor的承认还高!?

1 (共1页)
进入Mathemat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莫水平不行,指导不了老张这位应该是迟早要拿Fields Medal的。
张寿武对老张成果的评价WEI ZHANG TO RECEIVE 2010 SASTRA RAMANUJAN PRIZE
印度数学家牛逼还是中国数学家牛逼?越南数学家吴宝珠获菲尔茨奖
感觉张寿武的故事更励志一些吴宝珠: 一篇好论文胜过一百篇垃圾论文
上次张伟获奖;张寿武:数学苍穹闪烁中国新星一个随机过程的爱情故事
田野研究员获2013年拉马努金奖(转自科学网)ZHIWEI YUN TO RECEIVE 2012 SASTRA RAMANUJAN PRIZE
说两句左恩引理之类的东西Ben Green 啥时候拿菲尔兹?
张寿武:一位天才加幸运的数学家有没有可能老张的文章被挑出错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张伟话题: 张寿话题: 公式话题: 引理话题: 数学